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双循环新格局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我国需要提升内循环质量,继续发展外循环。金融体系也要满足双循环的要求,金融体系建设需要以深化供给侧改革以及提振消费需求两个核心要务为主继续推进。
关键词:双循环;金融体系;供给侧改革
一、双循环新格局
2020年5月14日,我国首次提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充分发挥我国超大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是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第一次被提出。2020年5月23日,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经济界委员联组会尚提出“把满足国内需求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2020年9月1日,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上从改革的角度提出要求,强调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强大动力。
我国经济发展必须转换引擎,由粗放式的、依靠外需的发展转为高水平高技术、由国内消费带动的模式。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国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供给质量,去除过剩产能,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内循环的核心是提高供给质量,改善收入分配拉动内需,以国内消费为经济增长的可持续动力的同时进一步深化供给侧改革。外循环立足人类命运共同体,拉动一带一路经济带发展,同时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促进国内技术水平发展,实现良性的竞争环境下的可持续发展。
二、双循环背景下金融体系进一步建设的重点
金融是经济的血液,良好的金融体系能有效为经济提供活力。立足国内,双循环背景下金融体系建设有了新的要求。内循环要形成更為完整的链条,还要更为有力。首先,金融体制需要更好地服务内循环,满足实体经济和科创企业融资需求,探索产业链金融支持国内产业链更加完整,助力供给侧改革深化,以及个人信贷需求推进普惠金融提振消费,这些也为金融监管提出了新的要求。其次,金融体制也要满足外循环需要,人民币国际化需要金融体制来助力,一带一路需要国内金融体制来助力,注册制改革为股市注入活力,人民币高利率资产放开外资购买。
双循环背景下,以内循环为主,深化供给侧改革以及提振消费需求是内循环的两个核心要务。首先金融体系要有效提振需求,进一步建设普惠金融。双循环以内循环为主,外循环为辅。当今的国际形势下,出口承受压力,金融系统性风险也不适合一味地通过房地产投资来提振经济,那么消费就是重中之重。我国居民平均收入,长期内需要进行收入分配改革,短期内,需要普惠金融来发放个人信贷拉高消费。
其次,双循环要求进一步深化供给侧改革。供给侧改革的核心是新旧动能的转换,逐步减少落后产能,鼓励自主创新,提高供给质量。金融体系要更好地支持实体经济,双循环对国内循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体经济是一国之本,是技术发展科技创新的坚实基础,同时实体经济主要以中小企业为主,中小企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不仅是经济问题,也是就业问题,中小企业向稳健康发展有利于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在深化供给侧改革的同时要给予中小企业以资金支持,保证就业和制造生产能力,不搞美国那样的产业空心化。科创企业的发展也需要金融支持,研发以及企业创立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尤其是股权资本的投入是,随着企业的发展,需要扩大经营规模、增大研发投入,同样需要资金支持,仅仅依靠内源融资往往不足以满足企业的融资需要,尤其对于高速发展的高新科创企业,因此,金融体系的支持对孵化培育 科创企业,提升供给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另外,逐步减少落后产能的供给,并不是“一刀切”,把所有落后产能直接淘汰。
而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也需要科技实力来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稳定。这意味着,“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中国金融制度所面临的新一轮开放升级和变革,必须根据科技创新的实践,加快从间接融资向直接融资的转变。只有整个金融体系变得更加开放,更有活力,才能给予新经济、新技术、新产业更精准、更直达的金融支撑,才能更好地满足企业融资需求,弥补海外融资放缓的漏洞。海外融资长期在我国企业尤其是中大型企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作用,发行美元债或者赴美上市是不少中国企业融资的重要渠道,在去杠杆收紧国内融资渠道后这一点尤其明显。美国特朗普上台以来,不仅大打贸易战在关税市场准入等发明对中国企业加以限制,而且还开始打金融战,限制中国企业赴美上市融资,打压中概股。国内金融系统为中国企业提供融资支持在所难免,这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双循环格局不改供给侧改革的主线,我国经济建设以实体企业为本,因此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在双循环格局下是重要的,首要的问题。中小企业贡献了50%的税收,60%的GDP,70%的技术创新,80%的就业,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了数量和质量上的贡献,是我国经济的根本支柱,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双循环格局对占企业总数90%的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提出了更急迫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徐奇渊.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如何理解和构建[J].金融论坛,2020,25(09):3-9.
[2]焦瑾璞,黄亭亭,汪天都,张韶华,王瑱.中国普惠金融发展进程及实证研究[J].上海金融,2015(04):12-22.
[3]林毅夫,李永军.中小金融机构发展与中小企业融资[J].经济研究,2001(01):10-18+53-93.
[4]张杰.构建支撑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中国现代金融体系发展路径与突破方向[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44(01):136-147.
[5]邢乐成,梁永贤.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困境与出路[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3(02):1-7+91.
[6]陈鸿祥.中国金融开放的现实逻辑与演进安排[J].华北金融,2020(07):57-67.
[7]张德亮,李巍.资本账户开放缩窄了商业银行利差吗?——来自41个新兴市场经济体的证据[J].南京审计大学学报,2020,17(03):73-86.
关键词:双循环;金融体系;供给侧改革
一、双循环新格局
2020年5月14日,我国首次提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充分发挥我国超大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是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第一次被提出。2020年5月23日,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经济界委员联组会尚提出“把满足国内需求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2020年9月1日,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上从改革的角度提出要求,强调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强大动力。
我国经济发展必须转换引擎,由粗放式的、依靠外需的发展转为高水平高技术、由国内消费带动的模式。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国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供给质量,去除过剩产能,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内循环的核心是提高供给质量,改善收入分配拉动内需,以国内消费为经济增长的可持续动力的同时进一步深化供给侧改革。外循环立足人类命运共同体,拉动一带一路经济带发展,同时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促进国内技术水平发展,实现良性的竞争环境下的可持续发展。
二、双循环背景下金融体系进一步建设的重点
金融是经济的血液,良好的金融体系能有效为经济提供活力。立足国内,双循环背景下金融体系建设有了新的要求。内循环要形成更為完整的链条,还要更为有力。首先,金融体制需要更好地服务内循环,满足实体经济和科创企业融资需求,探索产业链金融支持国内产业链更加完整,助力供给侧改革深化,以及个人信贷需求推进普惠金融提振消费,这些也为金融监管提出了新的要求。其次,金融体制也要满足外循环需要,人民币国际化需要金融体制来助力,一带一路需要国内金融体制来助力,注册制改革为股市注入活力,人民币高利率资产放开外资购买。
双循环背景下,以内循环为主,深化供给侧改革以及提振消费需求是内循环的两个核心要务。首先金融体系要有效提振需求,进一步建设普惠金融。双循环以内循环为主,外循环为辅。当今的国际形势下,出口承受压力,金融系统性风险也不适合一味地通过房地产投资来提振经济,那么消费就是重中之重。我国居民平均收入,长期内需要进行收入分配改革,短期内,需要普惠金融来发放个人信贷拉高消费。
其次,双循环要求进一步深化供给侧改革。供给侧改革的核心是新旧动能的转换,逐步减少落后产能,鼓励自主创新,提高供给质量。金融体系要更好地支持实体经济,双循环对国内循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体经济是一国之本,是技术发展科技创新的坚实基础,同时实体经济主要以中小企业为主,中小企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不仅是经济问题,也是就业问题,中小企业向稳健康发展有利于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在深化供给侧改革的同时要给予中小企业以资金支持,保证就业和制造生产能力,不搞美国那样的产业空心化。科创企业的发展也需要金融支持,研发以及企业创立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尤其是股权资本的投入是,随着企业的发展,需要扩大经营规模、增大研发投入,同样需要资金支持,仅仅依靠内源融资往往不足以满足企业的融资需要,尤其对于高速发展的高新科创企业,因此,金融体系的支持对孵化培育 科创企业,提升供给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另外,逐步减少落后产能的供给,并不是“一刀切”,把所有落后产能直接淘汰。
而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也需要科技实力来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稳定。这意味着,“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中国金融制度所面临的新一轮开放升级和变革,必须根据科技创新的实践,加快从间接融资向直接融资的转变。只有整个金融体系变得更加开放,更有活力,才能给予新经济、新技术、新产业更精准、更直达的金融支撑,才能更好地满足企业融资需求,弥补海外融资放缓的漏洞。海外融资长期在我国企业尤其是中大型企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作用,发行美元债或者赴美上市是不少中国企业融资的重要渠道,在去杠杆收紧国内融资渠道后这一点尤其明显。美国特朗普上台以来,不仅大打贸易战在关税市场准入等发明对中国企业加以限制,而且还开始打金融战,限制中国企业赴美上市融资,打压中概股。国内金融系统为中国企业提供融资支持在所难免,这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双循环格局不改供给侧改革的主线,我国经济建设以实体企业为本,因此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在双循环格局下是重要的,首要的问题。中小企业贡献了50%的税收,60%的GDP,70%的技术创新,80%的就业,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了数量和质量上的贡献,是我国经济的根本支柱,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双循环格局对占企业总数90%的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提出了更急迫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徐奇渊.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如何理解和构建[J].金融论坛,2020,25(09):3-9.
[2]焦瑾璞,黄亭亭,汪天都,张韶华,王瑱.中国普惠金融发展进程及实证研究[J].上海金融,2015(04):12-22.
[3]林毅夫,李永军.中小金融机构发展与中小企业融资[J].经济研究,2001(01):10-18+53-93.
[4]张杰.构建支撑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中国现代金融体系发展路径与突破方向[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44(01):136-147.
[5]邢乐成,梁永贤.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困境与出路[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3(02):1-7+91.
[6]陈鸿祥.中国金融开放的现实逻辑与演进安排[J].华北金融,2020(07):57-67.
[7]张德亮,李巍.资本账户开放缩窄了商业银行利差吗?——来自41个新兴市场经济体的证据[J].南京审计大学学报,2020,17(03):7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