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阅读策略是一种程序性知识,可以有效提升个体阅读能力,统编教材旨在通过阅读教学帮助学生学习这些策略,逐步实现自觉运用。本文以五年级阅读策略的补学为切入点,阐述了“预测”、“提问”策略的补学方式,并结合五年级语文教学的案例,从“融年段”、“融教材”、“融课外”三种路径详述了以上两种阅读策略在五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 预测 提问 阅读策略 补学 五年级
分类号:G633.41
1.新旧衔接:阅读策略的教学现状
阅读策略对于促进小学生的阅读理解非常重要,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使学生在阅读中学会阅读。统编教科书致力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从三年级开始增设阅读策略单元,有序地让学生学策略、练策略、用策略,逐步形成关键的阅读能力和持久的阅读动力,使学生在阅读中学会阅读。
而对比阅读策略在统编版和人教版教材的教学中应用的现状,发现人教版教材在教学实践中的几种常见问题。
【问题一:阅读能力训练散乱】
两本教材中,有些阅读能力要求是一致的,如朗读、复述、理解字词、概括主要内容等,有些是统编版新增的,如预测、批注、有目的地选择阅读方法等,但相对来看,人教版教材中的阅读能力训练点比较分散地分布在各单元课文中,不够系统,呈平面状。如指向阅读不同文体,人教版除了通话、古典小说、说明文设置专题单元外,其他诗歌、寓言、神话等则是以人文主题组合在一起,但没有明确的层次性的阅读方向和目标。
【问题二:阅读策略方法模糊】
人教版教材在单元导语中提出阅读方法和要求,但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学习体系,也没有按年级要求进行细化分解,形成具体可操作的方法。
如“复述”,人教版教材从四下开始提出“复述”和“简要复述”的要求,但没有具体的方法指导,也没有细化的能力要求。教师到底该怎么教,学生要如何学,是不清楚的。不注重帮助学生搭建学习支架,没有提供具体的阅读指导方法,没有为学生现有水平和目标水平之间搭建桥梁,没有坡度递升学习难度。
【问题三:阅读思维训练低效】
阅读教学实际是以课后的思考题和练习题为中心和目标的。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训练分析、归纳、概括、解释、比较等阅读思维能力,对人物的评论、表达自己的观点、体会语言表达的练习,能让学生掌握思维方法、提高阅读能力。
相比而言,人教版教材更偏向于要求学生梳理情节,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物形象,阅读思维训练指向理解能力。缺少对信息的整合以及学生的观点或评价,没有走向更深层次的思考,学生是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
2.建立联系:阅读策略的编排与解读
2.1教材阅读策略编排比对
统编本教材的阅读策略编排分别是:三年级上册的“预测”策略、四年级上册的“提问”策略、五年级上册的“提高阅读的速度”策略、六年级上册的“有目的地阅读”策略。这些策略有的在人教版教材中有所提及,但浅尝辄止,尚未形成训练逻辑,生成零散;有的策略侧重点有所不同;有的策略在人教版中没有出现等等。具体比对见表1。
2.2预测策略的内涵理解
统编本教材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是针对“预测”编排的。预测是指在掌握现有信息的基础上,依照一定的方法和规律对未来的事情进行测算。预测是多种阅读能力的统整表现,它包含“检索” “整合” “关联”“推想” “验证” “比对” “审定”。预测也是写作构思所依托的核心技术,预测就是“预构思”,预测后的验证、比对等潜在行为都与写作息息相关。
2.3提问策略的内涵理解
为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培养学生运用阅读策略的意识和基本能力,统编本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编排了关于提问的策略学习。提问策略是指在阅读时能提出问题,并试着解决;或对文本提出质疑,进行评论。提问策略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学生阅读的主动性。
可见,由于前期教材的不同,学生没有系统地学习“预测”和“提问”策略,对于这阅读策略的学习是出现了断层的。如何衔接,做到有效融合,这也促使我们教者着手去研究更多的阅读策略与实施路径。
3.梯度升阶:阅读策略补学的实施路径
3.1“融年段,立起点”——补学“预测”
不同年级学生认知水平和阅读能力是存在着很大的差异的,随着年级的增长,阅读策略也是不断地在积累。五年级的学生相比三四年级,阅读能力就强很多,如果还是选择阅读策略缺学年级的课文进行训练,就会太过于浅显。因此,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学情起点,可以选择统编教材五年级本册中的内容,或课外的内容进行补学。
(1)学会“变一变”
变行为定式。是指先教学“预测”策略单元,再将新教材发给学生。变教学顺序。是指先教学预测单元,再从头开始教学,这主要是基于文本的陌生化要求,“预测”策略要求学生不能提前接触预测材料,否则,预测便成了假预测。变呈现方式。是指用连环画的方式呈现,这样异于常态的教学,可以保证学生有充分预测及交流的时间。
(2)学会“换一换”
“换文本”。针对三年级课文比较浅显,可以在五年级补学时将文本更换为适合高年级学生预测的文本,如课内的《慈母情深》,课外的《项链》,这样既能保证学生的预测兴趣,又能兼顾预测的质量。 “换呈现”。以多媒体分段或者连环画的形式呈现。这样可以保证学生预测进度的统一,便于互相交流。
【案例】
经过梳理,从统编版和人教版教材的课文中,从课后习题和学习提示可以发现这些课文可以进行“预测”这一阅读能力的补学。具体见下表2:
因为“预测”这一阅读策略的具有特殊性,因此在进行补学的时候,最好不要学生事先进行预习。本单元讲述“舐犊之情”的感人故事,情节都是跌宕起伏的,是边读邊进行预测的好材料。 比如,以《慈母情深》一文为例,当学生读到:
我穿过一排排缝纫机,走到那个角落,看见一个极其瘦弱的脊背弯曲着,头凑到缝纫机板上。周围几只灯泡烤着我的脸。
“妈——”
“妈——”
这几个自然段的时候可以引导学生做预测,我会看到什么?你猜测的依据是什么?而当学生读到:
母亲大声问:“你来干什么?”
“我……”
“有事快说,别耽误妈干活!”
我本已不想说出“要钱”两字,可是竟然说出来了。
让学生做出预测:妈妈会怎么做?会给“我”钱吗?为什么你会这么认为?
阅读前有预测、有期待,继而在阅读中不断验证。让学生在这样的交流中,学生也会发现:预测成为一种探索、一种冒险,是非常有趣的。它不同于猜测,需要有文本内容和结合生活经验作出,同时,也要让学生明白:预测错了没有关系,只要在阅读的过程中对自己的预测做出不断修正。这样一来,学生运用了预测的能力,掌握了预测的方法,一方面能够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也能提升阅读的能力。
3.2“融教材,衔新旧”——增学“提问”
提问策略教学除了在统编教材相应的课文中进行适当的训练外,还可以选择从人教版中的教材选择合适的文章进行策略的学习。人教版教材在阅读教学中也是渗透着阅读策略的,但是没有专门安排特殊的阅读策略单元,或许会不被老师重视、不为学生感知。因此,老师可以在人教版教材中选取跟缺学策略匹配的阅读材料,做阅读策略的学习,以便于更好地衔接。在增学时,应强化学生对所提出问题的分类能力,学会筛选有价值的问题,并尝试解决。
“提问”策略类似质疑,看似简单,实则很难。在几轮试教中,学生不知道“问什么”,“从哪些角度问”,“怎么问”以及“筛选问题”。
要让学生能够主动发问,就要先找到症结所在。
2.提问“九字”,搭建支架
增学“提问”策略主要抓住三个方面:提问的角度、提问的形式和提问的步骤。要紧扣“N方法,三形式,四步骤”九个字。
(1)提问的角度——“N方法”
针对题目问,针对内容问,针对标点问,针对人物问,针对关键词问,针对文章条理问……。
(2)提问的形式——“三形式”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
(3)提问的步骤——“四步骤”
提出问题,梳理问题,筛选问题,解决问题。
3.提问“三式”,设计路径
(1)渐进式“提问”。也就是提问的难度有层级区分度,一般是由小到大,渐进上升,最终解决有一定难度的核心问题。如想要理解主人公的性格特征,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设计提问时就选择好路径,由小到大,可以先问“主人公的外貌特征”,再问“这样描述的特点”,到最后提问“说明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这些提问就有一个渐进的过程,从外貌到分析到人物性格的概括,逐步引导,层层深入,学生自然理解了主人公的性格特点。
(2)环绕式“提问”。也就是让学生在设计提问时做好层层铺垫,它是针对一个中心问题做铺垫,寻找最佳时机解决关键理解的一种提问方式。如讨论《西游记》时,学生可以先不说孙悟空怎么样,而去讨论猪八戒、沙师弟怎么样,这就是一种迂回提问。读完了这本书,“孙悟空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3)对比式“提问”。这是一种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类似提问的一种方式,然后进行对比分析。如《白鹭》这篇课文中的“长”“短”“黑”“白”就可以进行对比式提问,突出白鹭的精巧美。
【案例】
经过梳理,从统编版五上第一单元的课文中,将提问策略有效整合,与此单元语文要素“初步了解课文借助具体事物书法感情的方法”进行有机结合。具体见下表:
比如,可以选择新旧教材五年级上册都有的课文《落花生》来进行训练。具体可以让学生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实行小组合作,以问题清单的形式梳理本组问题,随机可以解決掉一些简单的问题,同时可以把类似的问题去掉,再次形成本小组的问题清单。
其实,五年级学生有较好的的提问能力,那么我们可以把要求再提高一点,就是要求学生能综合运用“提问”阅读策略的能力。所以在问题清单形成之后,能对这个清单从提问的不同角度出发进行再次分类,并且尝试解决。提问策略的学习,其实就是建立在学生充分自学和小组讨论交流的基础上的,更重要的是还有老师的适时点拨。通过这一系列的操作,可以引发学生更深层次的思考,明白提问是可以有很多种方法的,在帮助学生主动获得阅读信息的同时,也发展了学生的思维。
3.3“融课外,促提升”——迁移运用
运用阅读策略时,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已有知识,寻找合适的文本链接课外阅读,在课外自主阅读的过程中尝试使用课内学到的阅读策略。
五年级上册“快乐读书吧”以“从前有座山”为题,引导学生阅读中外民间故事。所以可以利用课外的民间故事文本,让学生更快地进入文本,投入自主阅读中,深化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强化“预测”和“提问”阅读策略,让学生的阅读能力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升。
(1)基于文本,合理预测
联系前后文或描写人物的语句、关键词,有助于读者预测情节的可能走向。可以使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建立合作学习单,利用预测的阅读策略,设计《预测卡》和《验证卡》来学习民间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深入思考,引发质疑
在学生能比较自觉地运用联结的策略后,在读民间故事时,联结前后文或自己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可以更深入地阅读、思考,从而发现一些问题,在设计《预测卡》和《验证卡》时把自己的疑问也可以罗列出来,小组讨论,留下1-2个值得讨论的进行提问。学生在阅读中进行联系,引发进一步的的思考,可以有效提升个体的思维水平。
4.实效探究:阅读策略补学的效果思考
4.1有意识运用,有意识提高
预测和提问策略作为阅读策略,通过有效的练习,可以掌握,并且越来越熟练,越来越自觉。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关注阅读策略的运用,在教学设计是,准备有效的练习帮助学生提高运用阅读策略的能力。
4.2自主合作,效果提升
阅读策略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发现其规律性,要发现它的“窍门”。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可以更有目的地达到目标,同时还能在组内伙伴间发挥互相指导的效果,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同伴实践的过程,听取同伴经验的交流来加速自己学习策略的过程,从而更好、更快地掌握联结策略的运用。
综上所述,只有对于五年级缺学的阅读策略做到以学生的原有知识和经验为起点,循序渐进、层层递进,尤其是做好年段之间、教材之间的衔接和迁移,才能让他们感悟阅读策略,习得阅读方法,最终实现从学语文到爱阅读的华丽转身。
参考文献:
【1】陈先云.国家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教学指导——与其他版本教科书比对研究[M].《语文出版社》,2019.6
【2】郑淑红.整体关照 有机落实 — —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教材解读及教学建议[J].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2018(03).
【3】陈先河.预测阅读策略单元的编排及教学需要注意的问题[J].小学语文,2018(09):46-50.
【关键词】 预测 提问 阅读策略 补学 五年级
分类号:G633.41
1.新旧衔接:阅读策略的教学现状
阅读策略对于促进小学生的阅读理解非常重要,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使学生在阅读中学会阅读。统编教科书致力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从三年级开始增设阅读策略单元,有序地让学生学策略、练策略、用策略,逐步形成关键的阅读能力和持久的阅读动力,使学生在阅读中学会阅读。
而对比阅读策略在统编版和人教版教材的教学中应用的现状,发现人教版教材在教学实践中的几种常见问题。
【问题一:阅读能力训练散乱】
两本教材中,有些阅读能力要求是一致的,如朗读、复述、理解字词、概括主要内容等,有些是统编版新增的,如预测、批注、有目的地选择阅读方法等,但相对来看,人教版教材中的阅读能力训练点比较分散地分布在各单元课文中,不够系统,呈平面状。如指向阅读不同文体,人教版除了通话、古典小说、说明文设置专题单元外,其他诗歌、寓言、神话等则是以人文主题组合在一起,但没有明确的层次性的阅读方向和目标。
【问题二:阅读策略方法模糊】
人教版教材在单元导语中提出阅读方法和要求,但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学习体系,也没有按年级要求进行细化分解,形成具体可操作的方法。
如“复述”,人教版教材从四下开始提出“复述”和“简要复述”的要求,但没有具体的方法指导,也没有细化的能力要求。教师到底该怎么教,学生要如何学,是不清楚的。不注重帮助学生搭建学习支架,没有提供具体的阅读指导方法,没有为学生现有水平和目标水平之间搭建桥梁,没有坡度递升学习难度。
【问题三:阅读思维训练低效】
阅读教学实际是以课后的思考题和练习题为中心和目标的。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训练分析、归纳、概括、解释、比较等阅读思维能力,对人物的评论、表达自己的观点、体会语言表达的练习,能让学生掌握思维方法、提高阅读能力。
相比而言,人教版教材更偏向于要求学生梳理情节,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物形象,阅读思维训练指向理解能力。缺少对信息的整合以及学生的观点或评价,没有走向更深层次的思考,学生是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
2.建立联系:阅读策略的编排与解读
2.1教材阅读策略编排比对
统编本教材的阅读策略编排分别是:三年级上册的“预测”策略、四年级上册的“提问”策略、五年级上册的“提高阅读的速度”策略、六年级上册的“有目的地阅读”策略。这些策略有的在人教版教材中有所提及,但浅尝辄止,尚未形成训练逻辑,生成零散;有的策略侧重点有所不同;有的策略在人教版中没有出现等等。具体比对见表1。
2.2预测策略的内涵理解
统编本教材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是针对“预测”编排的。预测是指在掌握现有信息的基础上,依照一定的方法和规律对未来的事情进行测算。预测是多种阅读能力的统整表现,它包含“检索” “整合” “关联”“推想” “验证” “比对” “审定”。预测也是写作构思所依托的核心技术,预测就是“预构思”,预测后的验证、比对等潜在行为都与写作息息相关。
2.3提问策略的内涵理解
为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培养学生运用阅读策略的意识和基本能力,统编本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编排了关于提问的策略学习。提问策略是指在阅读时能提出问题,并试着解决;或对文本提出质疑,进行评论。提问策略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学生阅读的主动性。
可见,由于前期教材的不同,学生没有系统地学习“预测”和“提问”策略,对于这阅读策略的学习是出现了断层的。如何衔接,做到有效融合,这也促使我们教者着手去研究更多的阅读策略与实施路径。
3.梯度升阶:阅读策略补学的实施路径
3.1“融年段,立起点”——补学“预测”
不同年级学生认知水平和阅读能力是存在着很大的差异的,随着年级的增长,阅读策略也是不断地在积累。五年级的学生相比三四年级,阅读能力就强很多,如果还是选择阅读策略缺学年级的课文进行训练,就会太过于浅显。因此,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学情起点,可以选择统编教材五年级本册中的内容,或课外的内容进行补学。
(1)学会“变一变”
变行为定式。是指先教学“预测”策略单元,再将新教材发给学生。变教学顺序。是指先教学预测单元,再从头开始教学,这主要是基于文本的陌生化要求,“预测”策略要求学生不能提前接触预测材料,否则,预测便成了假预测。变呈现方式。是指用连环画的方式呈现,这样异于常态的教学,可以保证学生有充分预测及交流的时间。
(2)学会“换一换”
“换文本”。针对三年级课文比较浅显,可以在五年级补学时将文本更换为适合高年级学生预测的文本,如课内的《慈母情深》,课外的《项链》,这样既能保证学生的预测兴趣,又能兼顾预测的质量。 “换呈现”。以多媒体分段或者连环画的形式呈现。这样可以保证学生预测进度的统一,便于互相交流。
【案例】
经过梳理,从统编版和人教版教材的课文中,从课后习题和学习提示可以发现这些课文可以进行“预测”这一阅读能力的补学。具体见下表2:
因为“预测”这一阅读策略的具有特殊性,因此在进行补学的时候,最好不要学生事先进行预习。本单元讲述“舐犊之情”的感人故事,情节都是跌宕起伏的,是边读邊进行预测的好材料。 比如,以《慈母情深》一文为例,当学生读到:
我穿过一排排缝纫机,走到那个角落,看见一个极其瘦弱的脊背弯曲着,头凑到缝纫机板上。周围几只灯泡烤着我的脸。
“妈——”
“妈——”
这几个自然段的时候可以引导学生做预测,我会看到什么?你猜测的依据是什么?而当学生读到:
母亲大声问:“你来干什么?”
“我……”
“有事快说,别耽误妈干活!”
我本已不想说出“要钱”两字,可是竟然说出来了。
让学生做出预测:妈妈会怎么做?会给“我”钱吗?为什么你会这么认为?
阅读前有预测、有期待,继而在阅读中不断验证。让学生在这样的交流中,学生也会发现:预测成为一种探索、一种冒险,是非常有趣的。它不同于猜测,需要有文本内容和结合生活经验作出,同时,也要让学生明白:预测错了没有关系,只要在阅读的过程中对自己的预测做出不断修正。这样一来,学生运用了预测的能力,掌握了预测的方法,一方面能够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也能提升阅读的能力。
3.2“融教材,衔新旧”——增学“提问”
提问策略教学除了在统编教材相应的课文中进行适当的训练外,还可以选择从人教版中的教材选择合适的文章进行策略的学习。人教版教材在阅读教学中也是渗透着阅读策略的,但是没有专门安排特殊的阅读策略单元,或许会不被老师重视、不为学生感知。因此,老师可以在人教版教材中选取跟缺学策略匹配的阅读材料,做阅读策略的学习,以便于更好地衔接。在增学时,应强化学生对所提出问题的分类能力,学会筛选有价值的问题,并尝试解决。
“提问”策略类似质疑,看似简单,实则很难。在几轮试教中,学生不知道“问什么”,“从哪些角度问”,“怎么问”以及“筛选问题”。
要让学生能够主动发问,就要先找到症结所在。
2.提问“九字”,搭建支架
增学“提问”策略主要抓住三个方面:提问的角度、提问的形式和提问的步骤。要紧扣“N方法,三形式,四步骤”九个字。
(1)提问的角度——“N方法”
针对题目问,针对内容问,针对标点问,针对人物问,针对关键词问,针对文章条理问……。
(2)提问的形式——“三形式”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
(3)提问的步骤——“四步骤”
提出问题,梳理问题,筛选问题,解决问题。
3.提问“三式”,设计路径
(1)渐进式“提问”。也就是提问的难度有层级区分度,一般是由小到大,渐进上升,最终解决有一定难度的核心问题。如想要理解主人公的性格特征,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设计提问时就选择好路径,由小到大,可以先问“主人公的外貌特征”,再问“这样描述的特点”,到最后提问“说明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这些提问就有一个渐进的过程,从外貌到分析到人物性格的概括,逐步引导,层层深入,学生自然理解了主人公的性格特点。
(2)环绕式“提问”。也就是让学生在设计提问时做好层层铺垫,它是针对一个中心问题做铺垫,寻找最佳时机解决关键理解的一种提问方式。如讨论《西游记》时,学生可以先不说孙悟空怎么样,而去讨论猪八戒、沙师弟怎么样,这就是一种迂回提问。读完了这本书,“孙悟空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3)对比式“提问”。这是一种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类似提问的一种方式,然后进行对比分析。如《白鹭》这篇课文中的“长”“短”“黑”“白”就可以进行对比式提问,突出白鹭的精巧美。
【案例】
经过梳理,从统编版五上第一单元的课文中,将提问策略有效整合,与此单元语文要素“初步了解课文借助具体事物书法感情的方法”进行有机结合。具体见下表:
比如,可以选择新旧教材五年级上册都有的课文《落花生》来进行训练。具体可以让学生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实行小组合作,以问题清单的形式梳理本组问题,随机可以解決掉一些简单的问题,同时可以把类似的问题去掉,再次形成本小组的问题清单。
其实,五年级学生有较好的的提问能力,那么我们可以把要求再提高一点,就是要求学生能综合运用“提问”阅读策略的能力。所以在问题清单形成之后,能对这个清单从提问的不同角度出发进行再次分类,并且尝试解决。提问策略的学习,其实就是建立在学生充分自学和小组讨论交流的基础上的,更重要的是还有老师的适时点拨。通过这一系列的操作,可以引发学生更深层次的思考,明白提问是可以有很多种方法的,在帮助学生主动获得阅读信息的同时,也发展了学生的思维。
3.3“融课外,促提升”——迁移运用
运用阅读策略时,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已有知识,寻找合适的文本链接课外阅读,在课外自主阅读的过程中尝试使用课内学到的阅读策略。
五年级上册“快乐读书吧”以“从前有座山”为题,引导学生阅读中外民间故事。所以可以利用课外的民间故事文本,让学生更快地进入文本,投入自主阅读中,深化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强化“预测”和“提问”阅读策略,让学生的阅读能力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升。
(1)基于文本,合理预测
联系前后文或描写人物的语句、关键词,有助于读者预测情节的可能走向。可以使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建立合作学习单,利用预测的阅读策略,设计《预测卡》和《验证卡》来学习民间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深入思考,引发质疑
在学生能比较自觉地运用联结的策略后,在读民间故事时,联结前后文或自己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可以更深入地阅读、思考,从而发现一些问题,在设计《预测卡》和《验证卡》时把自己的疑问也可以罗列出来,小组讨论,留下1-2个值得讨论的进行提问。学生在阅读中进行联系,引发进一步的的思考,可以有效提升个体的思维水平。
4.实效探究:阅读策略补学的效果思考
4.1有意识运用,有意识提高
预测和提问策略作为阅读策略,通过有效的练习,可以掌握,并且越来越熟练,越来越自觉。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关注阅读策略的运用,在教学设计是,准备有效的练习帮助学生提高运用阅读策略的能力。
4.2自主合作,效果提升
阅读策略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发现其规律性,要发现它的“窍门”。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可以更有目的地达到目标,同时还能在组内伙伴间发挥互相指导的效果,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同伴实践的过程,听取同伴经验的交流来加速自己学习策略的过程,从而更好、更快地掌握联结策略的运用。
综上所述,只有对于五年级缺学的阅读策略做到以学生的原有知识和经验为起点,循序渐进、层层递进,尤其是做好年段之间、教材之间的衔接和迁移,才能让他们感悟阅读策略,习得阅读方法,最终实现从学语文到爱阅读的华丽转身。
参考文献:
【1】陈先云.国家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教学指导——与其他版本教科书比对研究[M].《语文出版社》,2019.6
【2】郑淑红.整体关照 有机落实 — —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教材解读及教学建议[J].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2018(03).
【3】陈先河.预测阅读策略单元的编排及教学需要注意的问题[J].小学语文,2018(09):4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