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诗大序》有言:“诗者,吟咏情性也。”自古以来“诗缘情”就是诗歌的主基调。诗坛流传千古的佳作,大多是诗人们的慷慨放歌:或让干云的豪情喷薄而出,或将郁结的愁绪千回百转地抒写。长期以来,高考对于古代诗歌的考查,也大都从鉴赏审美的角度出发,选用的作品也多以抒情言志为主。而我所谓的“实用性”诗歌,功能有别于此,是具有某种社交功能的,比如在宴饮时写的酬答诗、唱和诗,在谋职求官时写的干谒诗等。其实,追溯诗歌的起源,诗歌本来就具有社会实用性。从“诗”(繁体字为“詩”)字形的构成来解读:“言”即“言说”;“土”即“土地”;“寸”代表丈量,丈量土地的是有权力的人,即土地的所有者。因而,“诗”为“王”者所说,代表一定的权力,具有政治社会功能。随着诗歌的推广发展,人们在生活中无处不用到诗歌,甚至到了孔子说的“不学诗,无以言”的地步。孔子在《论语·阳货》中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观”“群”“怨”均是社会功用。
随着近年高中语文课改的深入推进,高考古代诗歌考查的重点也有所转移,一些“实用性”诗歌逐渐进入命题者的视野。2019年考了一首——全国Ⅱ卷所考杜荀鹤的《投长沙裴侍郎》就是干谒诗。到2020年,“实用性”诗歌激增为三首,几乎占据了整个诗歌鉴赏的半壁江山:一是高考全国Ⅰ卷考查的陆龟蒙的《奉和袭美抱疾杜门见寄次韵》(作者奉和友人皮日休的次韵诗),二是全国新高考Ⅰ卷(山东卷)考查的杜甫的《赠别郑炼赴襄阳》,三是全国新高考Ⅱ卷(海南卷)考查的韩驹的酬答诗《赠赵伯鱼》。注重诗歌的实用性,重视诗歌的社交功能,与这一轮课改提倡的“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祖国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加强实践性,促进语文学习方式的转变”(2017年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理念高度契合。因此,无论是在高考备考过程中,还是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提高学生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时,我们都应重新正视以往常被忽略的“实用性”诗歌。
传统的诗歌考查,大都着重于内容理解、情感辨析、手法鉴赏三个方面,对于“实用性”诗歌的考查,也大致从这几方面着手。但值得注意的是,考生答题的关键是读懂诗歌,而弄清楚了诗歌的类别和功能,就易于把握诗歌的特点和写作规律,这对于读懂诗歌意义深远。本文试以干谒诗为例,分四个步骤阐述读懂“实用性”诗歌的秘诀。
锦囊一:弄清干谒对象
干谒诗、酬答诗等“实用性”诗歌,有别于一般诗歌的最重要特征就是写作对象的限定性。而写作对象的身份地位、学识涵养、性情喜好或多或少都会折射到诗歌的表达中。面对不同的对象,诗人所采用的陈情方式、言语架构、叙说内容都会有所不同。因而,读懂此类诗歌的第一步,就是弄清楚陈说对象。一般的干谒诗,诗人会在诗歌标题中写明干谒的对象。如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杜荀鹤的《投长沙裴侍郎》、朱庆馀的《近试上张水部》等著名干谒诗,都直接在标题中指明干谒对象,并且标示出其人的身份地位。“张丞相”“裴侍郎”“张水部”,一望便知皆是身居高位者,有能力举荐人才。有身份还不够,还得有知人善任的慧眼和推贤纳士的气度、雅量。诗人想要迎合对方心理也会将这部分内容作些呈现,因而读者可以循着这种创作心理去捕捉诗人字里行间的寓意。如杜荀鹤在《投长沙裴侍郎》中说“非谒朱门谒孔门”,巧赞裴侍郎为学界泰斗,志趣高雅。李白在《上李邕》尾联说“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将拜谒的对象李邕称作有识人雅量的大“丈夫”,且与“宣父”即孔子并提类比,在展示自己的才情、豪情的同时,也盛赞了对方。朱庆馀在《近试上张水部》中,将自己比作新嫁娘,而将主考张水部喻为“夫婿”,巧妙地拉近了两者的关系,让对方读来有亲近之感。干谒诗在唐代兴盛,是因为当时科举制度不够完善,以致士人入仕艰难,不得不求助权贵高门。因此许多干谒诗中不乏溢美之词,甚至出现谄媚逢迎之语。比如高适在《留上李右相》中,就对一代奸臣李林甫极尽吹捧,言其“钧衡持国柄,柱石总朝经”,并对李林甫授给自己封丘县尉一职感激涕零,说是“恩荣初就列,含育忝宵形”。士子写干谒诗的目的主要有求取科举登第、入仕、铨选、调迁、请求入幕等。为达目的,诗人作干谒诗不得不考虑诗的接受对象,因而弄清楚这些诗究竟是写给谁的,他们又是何方神圣,是我们读懂干谒诗的一把钥匙。
锦囊二:明确目的诉求
有人认为,士子诗人创作干谒诗就是为求引荐,目的显而易见,怎会不明?然而学生在考场上解答鉴赏诗歌题时,考题并不会明确告知诗歌类型,是否为干谒诗需要考生自己判断,因而诗人的写作目的也要从诗歌中挖掘信息、辨析清楚。判断的方法,首先是看诗作的标题。标题中有“上”“投”“赠”等字眼的,多为干谒诗,当然也有可能是投赠诗(如李白的《赠汪伦》),因此还得结合具体标题及诗句来做分析。第二是分析诗中有无“干谒”的诉求。干谒诗有很强的目的性,因此诗人一定会在诗句中或隐或显地表示自己的诉求。直白的,如孟浩然所言“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欲济”即想要“兼济天下”、有所作为,但“无舟楫”,即苦于无人举荐,英雄无用武之地,空余报国之情,深感“端居”可耻。朱庆馀沿用中国古代文人以美人自喻的传统,把自己喻为新娘,把张水部比作夫婿,“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写作目的也就表露得明白无遗了。相较之下,杜荀鹤在《投长沙裴侍郎》里对于自我诉求的表达就显得十分含蓄委婉。“只望至公将卷读,不求朝士致书论”,意思是只希望对方读一读自己的文章,并不希冀“朝士”举荐、仕途通达。然而我们只需追问一句“为何希望对方读自己的文章?”便可知杜荀鹤的真实意图,是希望对方能读出自己的真才实学,进而达到不图宦达而宦达自来的效果。因此“不求”是含蓄之求,“不受等闲恩”(意即不愿无端地、平白无故地受恩)是因為受恩有理,才学配得上举荐者的恩情。也许最张扬的干谒诗莫过于李白的《上李邕》,不仅在诗题中直呼其名,不尊称对方的官职,而且在诗歌中也只一味地标榜自己是旷世奇才,貌似无一字表明干谒心态。然而,尾联的“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依旧能让读者捕捉到诗人希望自己的才华得到对方的赏识,进而拥有用武之地的真实意图。 锦囊三:概括“自我形象”
干谒诗既然是为了求引荐,那必然要在诗歌中介绍自己是怎样的人,因此概括诗人塑造的“自我形象”,是读懂干谒诗的重要一步,而这也往往是诗歌最主要的写作内容,一般会占据主体篇幅。如李白的《上李邕》最为明显,全诗都在展现自己横溢的才华和凌云的壮志,直言自己如扶摇直上的大鹏,是令宣父可畏的后生。朱庆馀在诗歌中自喻为“新妇”,虽未加以描述,但“妆罢”“画眉”等字眼即展现出新妇的美貌,从“待晓”“低声”等字眼中能感受到新妇的娇羞之态,再加之以“洞房”“红烛”的环境烘托,明艳动人的美娇人形象就呼之欲出了。准确概括诗人塑造的“自我形象”,对于诗歌鉴赏答题意义非凡。如2019年的全国Ⅱ卷(所选诗作为杜荀鹤的《投长沙裴侍郎》),考查的两道题目皆以理解诗人塑造的自我形象为基础:第一题对于诗歌的理解,四个选项都围绕诗人学识渊博的形象和孤高耿介的情怀展开,题目的设误点也在D选项中“受恩必报”一语对诗人形象的错误解读上;第二题考查的是情感表达方式,但是仍以“孤高耿介”的形象和情怀为答题基础。
纵观流传千古的干谒诗,塑造的形象一般不外乎三种:一是志大才高型,如李白自认为有王霸之略和纵横之才,所以在干谒权贵时,他更多地展现自己的才华,追求双方的“遇”,而不太讲究向一方的“求”。他站在平等的位置上和对方沟通,无一丝谄媚和屈膝之意。得遇知音,是你慧眼识珠;不被赏识,我也不明珠暗投。二是困守儒业型,如杜荀鹤干谒权贵几十年,为了施展抱负苦心经营。面对权臣当道的现实,许多文人发出“高山徒仰止,不得日攀跻”的叹息,也有“圣主好文谁为荐,闭门空赋子虚成”的失望。因而“困守儒业”成了许多有志文人的真实写照。诗圣杜甫在困守长安十年期间,也曾遍谒王侯,如京兆尹鲜于仲通、武部尚书韦见素等,“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诗人塑造的自我形象也多为谦卑内敛型。三是投笔从戎型。文治和武功,是历代治国的两种基本手段,投笔从戎也成为人们功成名就的捷径。文人可以入幕府,通过主帅的推荐而为朝官,如唐朝的封常清先为高仙芝幕府,后被提拔为安西四镇节度使。因此,某些文人仕途不顺时,就把目光投向了边塞,写下了不少求为幕职的干谒诗。在诗人自我形象的刻画上,也表现为对“白首穷经”儒者生涯的抛弃和对“黄沙大漠”征战生活的追求。正如李白在《赠何七判官昌浩》中所言“羞作济南生,九十诵古文。不然拂剑起,沙漠收奇勋”。
锦囊四:讲究知人论世
读懂诗歌,知人论世是一个很重要的方法。如果我们只读某位诗人的某一首诗,而对他别的作品一无所知,对他的生平经历也不甚了解,就很有可能会陷入一叶障目的误区,从而无法准确理解这首诗歌的真实内涵。仍以杜荀鹤为例,从《投长沙裴侍郎》中“非谒朱门谒孔门”“平生不受等闲恩”等语句,我们读出了诗人孤高自负的味道,然而结合杜荀鹤的人生经历和他其他的干谒诗作,我们就能发现,孤高的背后饱含着无数的心酸苦楚。杜荀鹤生活于科场腐败的晚唐时期,投递行卷之风盛行,甚至已经演变为公然贿赂。进士科的考试大都被公卿子弟把持,而杜荀鹤出身寒门,“三族不当路,长年犹布衣”(《寄从叔》)。因此他二十多年奔波于科场内外,到处干谒、请托,受尽屈辱。他现存的诗篇中,就有三十余首干谒诗,有人批评他汲汲于功名,葛立方在《韵语阳秋》中嘲讽他“哀鸣”之可怜:“杜荀鹤老而未第,求知己甚切。《投李给事》云:‘相知不相荐,何以自谋身。’《投所知》云:‘知己虽然切,春官未必私。宁教读书眼,不有看花期。’《投崔尚书》云:‘闭户十年专笔砚,仰天无处认梯媒。’如此等等,几于哀鸣也……则杜荀鹤之哀鸣,尤为可怜也。”综观杜荀鹤的这些干谒诗,大多诉说自己的贫困,称赞对方的才德,提出自己的希望,要求对方推荐自己。掌握了这样的背景知识,再去品读《投长沙裴侍郎》,那么所有的孤高之语便都有了另一种含蓄请托的意味。时代不同,诗人性格不同,因而便有迥异的诗风。相较于晚唐杜荀鹤们的“哀鸣”,盛唐时期国富民强,文人就表现出强烈的个性意识,如李白者,有着强烈的“济苍生”“安社稷”的儒家用世思想,且表现出对自我经世才能的极大自信。
有的干谒诗不参考背景知识,根本无法读懂,此时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就更为重要。如唐才子高蟾的诗作《下第后上永崇高侍郎》:“天上碧桃和露种,日边红杏倚云栽。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东风怨未开。”诗的字面含义看上去是在比较花的命运:碧桃、红杏高居天上,得天地精华哺育;而芙蓉生长在江边,不遇东风不得开花。只有结合高蟾“累试不第”的经历,才能读懂他落第后向当时的礼部侍郎高湜献上此诗的真实用意。
除干谒诗外,“实用性”诗歌还有投赠诗、酬答诗等功能不同的类别。它们的创作意图不仅在于文学审美,更在于有某种明确的写作目的,通过诗作起到沟通交流的作用,因而和别的诗歌的最大区别在于阅读对象的限定性、书写目的的明确性。因此,上述“弄清对象”“明确目的”“概括形象”“知人论世”四个锦囊,也是读懂“赠”“送”“和”“答”等这一类“实用性”诗歌的关键。如2020年海南卷考查的《赠赵伯鱼》,考生若能弄清楚诗人韩驹和写作对象赵伯鱼的身份,便能准确地理解诗歌,进而准确找出题目设置的“作者对赵伯鱼的嘉许以及劝诫”这个错误点。一叶知秋,近年对“实用性”诗歌的考查应该引起广大备考师生的关注。如能掌握本文所说的准确分类、四步解读的方略,做到精准答题并非难事。
(作者单位:浙江省衢州第二中学)
相关链接:
其一:
上李邕
李白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
世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
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
其二: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2019年全国Ⅱ卷诗歌鉴赏试题)
投长沙裴侍郎
杜荀鹤
此身虽贱道长存,非谒朱门谒孔门。
只望至公[注]将卷读,不求朝士致书论。
垂纶雨结渔乡思,吹木风传雁夜魂。
男子受恩须有地,平生不受等闲恩。
[注]至公:科举时代对主考官的敬称。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表示,虽然自己的社会地位低下,但对儒家思想的信奉坚定不移。
B.“朱门”“孔门”分别代指世俗的權势与精神的归依,形成鲜明的对比。
C.诗人希望自己能凭借真才实学通过正常渠道进身,而不愿去寻找捷径。
D.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待恩惠的态度:不随便接受别人的恩惠,受恩必报。
15.诗歌的颈联描写了两个具体场景,与其他各联直抒胸臆的写法不同,这样写在情感表达和结构安排方面有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
14.D
15.①情感表达:颈联所写场景是作者孤高耿介情怀的形象化表达,可使读者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作者的心志。②结构安排:舒缓诗歌全篇的节奏,使整首诗歌有委婉从容之致。
随着近年高中语文课改的深入推进,高考古代诗歌考查的重点也有所转移,一些“实用性”诗歌逐渐进入命题者的视野。2019年考了一首——全国Ⅱ卷所考杜荀鹤的《投长沙裴侍郎》就是干谒诗。到2020年,“实用性”诗歌激增为三首,几乎占据了整个诗歌鉴赏的半壁江山:一是高考全国Ⅰ卷考查的陆龟蒙的《奉和袭美抱疾杜门见寄次韵》(作者奉和友人皮日休的次韵诗),二是全国新高考Ⅰ卷(山东卷)考查的杜甫的《赠别郑炼赴襄阳》,三是全国新高考Ⅱ卷(海南卷)考查的韩驹的酬答诗《赠赵伯鱼》。注重诗歌的实用性,重视诗歌的社交功能,与这一轮课改提倡的“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祖国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加强实践性,促进语文学习方式的转变”(2017年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理念高度契合。因此,无论是在高考备考过程中,还是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提高学生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时,我们都应重新正视以往常被忽略的“实用性”诗歌。
传统的诗歌考查,大都着重于内容理解、情感辨析、手法鉴赏三个方面,对于“实用性”诗歌的考查,也大致从这几方面着手。但值得注意的是,考生答题的关键是读懂诗歌,而弄清楚了诗歌的类别和功能,就易于把握诗歌的特点和写作规律,这对于读懂诗歌意义深远。本文试以干谒诗为例,分四个步骤阐述读懂“实用性”诗歌的秘诀。
锦囊一:弄清干谒对象
干谒诗、酬答诗等“实用性”诗歌,有别于一般诗歌的最重要特征就是写作对象的限定性。而写作对象的身份地位、学识涵养、性情喜好或多或少都会折射到诗歌的表达中。面对不同的对象,诗人所采用的陈情方式、言语架构、叙说内容都会有所不同。因而,读懂此类诗歌的第一步,就是弄清楚陈说对象。一般的干谒诗,诗人会在诗歌标题中写明干谒的对象。如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杜荀鹤的《投长沙裴侍郎》、朱庆馀的《近试上张水部》等著名干谒诗,都直接在标题中指明干谒对象,并且标示出其人的身份地位。“张丞相”“裴侍郎”“张水部”,一望便知皆是身居高位者,有能力举荐人才。有身份还不够,还得有知人善任的慧眼和推贤纳士的气度、雅量。诗人想要迎合对方心理也会将这部分内容作些呈现,因而读者可以循着这种创作心理去捕捉诗人字里行间的寓意。如杜荀鹤在《投长沙裴侍郎》中说“非谒朱门谒孔门”,巧赞裴侍郎为学界泰斗,志趣高雅。李白在《上李邕》尾联说“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将拜谒的对象李邕称作有识人雅量的大“丈夫”,且与“宣父”即孔子并提类比,在展示自己的才情、豪情的同时,也盛赞了对方。朱庆馀在《近试上张水部》中,将自己比作新嫁娘,而将主考张水部喻为“夫婿”,巧妙地拉近了两者的关系,让对方读来有亲近之感。干谒诗在唐代兴盛,是因为当时科举制度不够完善,以致士人入仕艰难,不得不求助权贵高门。因此许多干谒诗中不乏溢美之词,甚至出现谄媚逢迎之语。比如高适在《留上李右相》中,就对一代奸臣李林甫极尽吹捧,言其“钧衡持国柄,柱石总朝经”,并对李林甫授给自己封丘县尉一职感激涕零,说是“恩荣初就列,含育忝宵形”。士子写干谒诗的目的主要有求取科举登第、入仕、铨选、调迁、请求入幕等。为达目的,诗人作干谒诗不得不考虑诗的接受对象,因而弄清楚这些诗究竟是写给谁的,他们又是何方神圣,是我们读懂干谒诗的一把钥匙。
锦囊二:明确目的诉求
有人认为,士子诗人创作干谒诗就是为求引荐,目的显而易见,怎会不明?然而学生在考场上解答鉴赏诗歌题时,考题并不会明确告知诗歌类型,是否为干谒诗需要考生自己判断,因而诗人的写作目的也要从诗歌中挖掘信息、辨析清楚。判断的方法,首先是看诗作的标题。标题中有“上”“投”“赠”等字眼的,多为干谒诗,当然也有可能是投赠诗(如李白的《赠汪伦》),因此还得结合具体标题及诗句来做分析。第二是分析诗中有无“干谒”的诉求。干谒诗有很强的目的性,因此诗人一定会在诗句中或隐或显地表示自己的诉求。直白的,如孟浩然所言“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欲济”即想要“兼济天下”、有所作为,但“无舟楫”,即苦于无人举荐,英雄无用武之地,空余报国之情,深感“端居”可耻。朱庆馀沿用中国古代文人以美人自喻的传统,把自己喻为新娘,把张水部比作夫婿,“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写作目的也就表露得明白无遗了。相较之下,杜荀鹤在《投长沙裴侍郎》里对于自我诉求的表达就显得十分含蓄委婉。“只望至公将卷读,不求朝士致书论”,意思是只希望对方读一读自己的文章,并不希冀“朝士”举荐、仕途通达。然而我们只需追问一句“为何希望对方读自己的文章?”便可知杜荀鹤的真实意图,是希望对方能读出自己的真才实学,进而达到不图宦达而宦达自来的效果。因此“不求”是含蓄之求,“不受等闲恩”(意即不愿无端地、平白无故地受恩)是因為受恩有理,才学配得上举荐者的恩情。也许最张扬的干谒诗莫过于李白的《上李邕》,不仅在诗题中直呼其名,不尊称对方的官职,而且在诗歌中也只一味地标榜自己是旷世奇才,貌似无一字表明干谒心态。然而,尾联的“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依旧能让读者捕捉到诗人希望自己的才华得到对方的赏识,进而拥有用武之地的真实意图。 锦囊三:概括“自我形象”
干谒诗既然是为了求引荐,那必然要在诗歌中介绍自己是怎样的人,因此概括诗人塑造的“自我形象”,是读懂干谒诗的重要一步,而这也往往是诗歌最主要的写作内容,一般会占据主体篇幅。如李白的《上李邕》最为明显,全诗都在展现自己横溢的才华和凌云的壮志,直言自己如扶摇直上的大鹏,是令宣父可畏的后生。朱庆馀在诗歌中自喻为“新妇”,虽未加以描述,但“妆罢”“画眉”等字眼即展现出新妇的美貌,从“待晓”“低声”等字眼中能感受到新妇的娇羞之态,再加之以“洞房”“红烛”的环境烘托,明艳动人的美娇人形象就呼之欲出了。准确概括诗人塑造的“自我形象”,对于诗歌鉴赏答题意义非凡。如2019年的全国Ⅱ卷(所选诗作为杜荀鹤的《投长沙裴侍郎》),考查的两道题目皆以理解诗人塑造的自我形象为基础:第一题对于诗歌的理解,四个选项都围绕诗人学识渊博的形象和孤高耿介的情怀展开,题目的设误点也在D选项中“受恩必报”一语对诗人形象的错误解读上;第二题考查的是情感表达方式,但是仍以“孤高耿介”的形象和情怀为答题基础。
纵观流传千古的干谒诗,塑造的形象一般不外乎三种:一是志大才高型,如李白自认为有王霸之略和纵横之才,所以在干谒权贵时,他更多地展现自己的才华,追求双方的“遇”,而不太讲究向一方的“求”。他站在平等的位置上和对方沟通,无一丝谄媚和屈膝之意。得遇知音,是你慧眼识珠;不被赏识,我也不明珠暗投。二是困守儒业型,如杜荀鹤干谒权贵几十年,为了施展抱负苦心经营。面对权臣当道的现实,许多文人发出“高山徒仰止,不得日攀跻”的叹息,也有“圣主好文谁为荐,闭门空赋子虚成”的失望。因而“困守儒业”成了许多有志文人的真实写照。诗圣杜甫在困守长安十年期间,也曾遍谒王侯,如京兆尹鲜于仲通、武部尚书韦见素等,“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诗人塑造的自我形象也多为谦卑内敛型。三是投笔从戎型。文治和武功,是历代治国的两种基本手段,投笔从戎也成为人们功成名就的捷径。文人可以入幕府,通过主帅的推荐而为朝官,如唐朝的封常清先为高仙芝幕府,后被提拔为安西四镇节度使。因此,某些文人仕途不顺时,就把目光投向了边塞,写下了不少求为幕职的干谒诗。在诗人自我形象的刻画上,也表现为对“白首穷经”儒者生涯的抛弃和对“黄沙大漠”征战生活的追求。正如李白在《赠何七判官昌浩》中所言“羞作济南生,九十诵古文。不然拂剑起,沙漠收奇勋”。
锦囊四:讲究知人论世
读懂诗歌,知人论世是一个很重要的方法。如果我们只读某位诗人的某一首诗,而对他别的作品一无所知,对他的生平经历也不甚了解,就很有可能会陷入一叶障目的误区,从而无法准确理解这首诗歌的真实内涵。仍以杜荀鹤为例,从《投长沙裴侍郎》中“非谒朱门谒孔门”“平生不受等闲恩”等语句,我们读出了诗人孤高自负的味道,然而结合杜荀鹤的人生经历和他其他的干谒诗作,我们就能发现,孤高的背后饱含着无数的心酸苦楚。杜荀鹤生活于科场腐败的晚唐时期,投递行卷之风盛行,甚至已经演变为公然贿赂。进士科的考试大都被公卿子弟把持,而杜荀鹤出身寒门,“三族不当路,长年犹布衣”(《寄从叔》)。因此他二十多年奔波于科场内外,到处干谒、请托,受尽屈辱。他现存的诗篇中,就有三十余首干谒诗,有人批评他汲汲于功名,葛立方在《韵语阳秋》中嘲讽他“哀鸣”之可怜:“杜荀鹤老而未第,求知己甚切。《投李给事》云:‘相知不相荐,何以自谋身。’《投所知》云:‘知己虽然切,春官未必私。宁教读书眼,不有看花期。’《投崔尚书》云:‘闭户十年专笔砚,仰天无处认梯媒。’如此等等,几于哀鸣也……则杜荀鹤之哀鸣,尤为可怜也。”综观杜荀鹤的这些干谒诗,大多诉说自己的贫困,称赞对方的才德,提出自己的希望,要求对方推荐自己。掌握了这样的背景知识,再去品读《投长沙裴侍郎》,那么所有的孤高之语便都有了另一种含蓄请托的意味。时代不同,诗人性格不同,因而便有迥异的诗风。相较于晚唐杜荀鹤们的“哀鸣”,盛唐时期国富民强,文人就表现出强烈的个性意识,如李白者,有着强烈的“济苍生”“安社稷”的儒家用世思想,且表现出对自我经世才能的极大自信。
有的干谒诗不参考背景知识,根本无法读懂,此时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就更为重要。如唐才子高蟾的诗作《下第后上永崇高侍郎》:“天上碧桃和露种,日边红杏倚云栽。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东风怨未开。”诗的字面含义看上去是在比较花的命运:碧桃、红杏高居天上,得天地精华哺育;而芙蓉生长在江边,不遇东风不得开花。只有结合高蟾“累试不第”的经历,才能读懂他落第后向当时的礼部侍郎高湜献上此诗的真实用意。
除干谒诗外,“实用性”诗歌还有投赠诗、酬答诗等功能不同的类别。它们的创作意图不仅在于文学审美,更在于有某种明确的写作目的,通过诗作起到沟通交流的作用,因而和别的诗歌的最大区别在于阅读对象的限定性、书写目的的明确性。因此,上述“弄清对象”“明确目的”“概括形象”“知人论世”四个锦囊,也是读懂“赠”“送”“和”“答”等这一类“实用性”诗歌的关键。如2020年海南卷考查的《赠赵伯鱼》,考生若能弄清楚诗人韩驹和写作对象赵伯鱼的身份,便能准确地理解诗歌,进而准确找出题目设置的“作者对赵伯鱼的嘉许以及劝诫”这个错误点。一叶知秋,近年对“实用性”诗歌的考查应该引起广大备考师生的关注。如能掌握本文所说的准确分类、四步解读的方略,做到精准答题并非难事。
(作者单位:浙江省衢州第二中学)
相关链接:
其一:
上李邕
李白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
世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
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
其二: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2019年全国Ⅱ卷诗歌鉴赏试题)
投长沙裴侍郎
杜荀鹤
此身虽贱道长存,非谒朱门谒孔门。
只望至公[注]将卷读,不求朝士致书论。
垂纶雨结渔乡思,吹木风传雁夜魂。
男子受恩须有地,平生不受等闲恩。
[注]至公:科举时代对主考官的敬称。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表示,虽然自己的社会地位低下,但对儒家思想的信奉坚定不移。
B.“朱门”“孔门”分别代指世俗的權势与精神的归依,形成鲜明的对比。
C.诗人希望自己能凭借真才实学通过正常渠道进身,而不愿去寻找捷径。
D.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待恩惠的态度:不随便接受别人的恩惠,受恩必报。
15.诗歌的颈联描写了两个具体场景,与其他各联直抒胸臆的写法不同,这样写在情感表达和结构安排方面有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
14.D
15.①情感表达:颈联所写场景是作者孤高耿介情怀的形象化表达,可使读者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作者的心志。②结构安排:舒缓诗歌全篇的节奏,使整首诗歌有委婉从容之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