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视野下中小学德育管理工作创新策略

来源 :教育界·A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yp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有效实施创新策略,进一步提高德育管理质量,使德育管理工作朝着正确方向发展起来,对于中小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可以起到促进作用。融入创新理念优化德育管理效果,这一目标的实现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在实踐过程中结合实际情况总结有效策略,创造更多的有利条件。
  【关键词】新课改;中小学德育管理工作;创新策略;研究
  一、引言
  新时期的德育管理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主体意愿。实现管理工作创新,有利于中小学生道德素质、综合能力的健康发展,妥善解决相关问题,从而提升创新水平,必须要引起相关教育人员的重点关注。笔者凭借多年的实践经验,对新课改视野下中小学的德育管理有几点自己的看法,希望能为其他教师更好地推进德育管理工作,培养大批优秀人才提供有效参考,顺利打开德育教育的新局面。
  二、分析中小学生的思想特点
  中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健康成长的关键时期,他们对于新鲜的事物充满好奇心,但是生活经验很少,生活阅历不足。中小学生的许多行为具有一定的叛逆性,他们有着很多奇奇怪怪的想法,是成人思维难以理解的。教师管理学生时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互动交流问题,中小学生不服管教,甚至抵触,不利于德育管理工作的有序推进[1]。现代社会中,人们受到网络思想的影响,追求着“精神自由”“言论自由”的高品质生活。中小学生自然有样学样,对于家长要求、教师指令的执行效果越来越低,他们想做完全思想自由的人,却不能很好地判断善恶,评判是非等,因此个性化成长目标的实现阻力重重,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多。
  新课改视野下,必须结合中小学生的思想特点,不断加强德育,在优化德育管理效果的同时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引导他们健康发展,这也是学校教师、各位家长应该做好的重要工作。
  三、中小学德育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德育管理形式化
  部分中小学校只做“形式化”的德育管理,德育管理工作推进过程中师生互动问题、家校合作问题频繁出现,不能为中小学生综合素质以及综合能力的双向发展提供强大助力[2]。由于应试教育观念深入人心,学校比较关注学生的成绩,忽视了德育,德育课程形同虚设,管理计划的实施效果并不理想。学校、教师、家长等没有意识到德育与智育有机结合的重要性,使中小学生错过了品格塑造的最佳时机,健康成长和个性发展难上加难。
  (二)管理体系不完善
  一些学校开展德育管理工作效率极低,中小学生道德管理体系不够完善,班主任、任课教师等应付德育的现象屡见不鲜,学生家长更多地关注学生文化课成绩,认为德育管理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没有太大影响。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与家长开展德育管理的主动性越来越差,不能准确把握有利时机,妥善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中小学德育管理队伍的建设条件不足,管理制度、工作机制存在各种弊端,导致学生道德修养的提升异常艰难。
  四、新课改视野下中小学德育管理工作的创新策略
  (一)加强德育管理,体现创新精神
  新时期的德育应该符合时代要求,体现创新精神,拓展德育内容,建立完善的德育管理制度,使中小学生形成正确思想,成为高素质、有理想的优秀人才[3]。比如,学校应重点弘扬“自力更生,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将传统文化和美德教育融为一体。教师应规范自身言行,通过班会活动、周会活动的有效开展,培养中小学生积极乐观的心理品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互联网中搜集相关资料,讨论生命的意义,感悟生活,感受生命,尊重生命,摒弃错误的、消极的思想观念,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真正彰显出人生价值。对于中小学生来说,具有“亲和化”特征的德育管理更有吸引力。教师可以应用故事教学法、案例分析法、小组游戏法等,帮助中小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指导他们主动学习文化知识,进而体现出德育管理的价值。
  (二)创设德育环境,促进学生发展
  要想提升中小学德育管理工作的有效性,教师就要创设民主的、和谐的德育环境,转变传统的固化思想,合理应用创新策略,管理学生,影响学生,坚持以生为本和有的放矢两项原则,帮助学生更好地处理学习问题,使他们充分发挥主体优势,提升学习成绩,成为乐观积极、自立自强、敢于拼搏进取的人。教师要在德育管理中全面渗透“以人为本”理念,妥善解决中小学生的心理问题,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建立正常的人际关系。学校要加强文化建设,大大降低新课改视野下德育管理工作的创新难度。
  (三)学生自我管理,心理健康指导
  学校领导和教师应该把握各种机会,发挥引导者作用,完善中小学校的德育管理制度,想方设法调动中小学生的德育活动积极性,引导学生自我管理,提高他们的自我约束力[4]。还要加强校风、班风建设,专门设立德育管理委员会,负责监督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的教学活动,为更好地推进德育管理工作提供必要的支持。要解决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加强学校德育教育,优化德育管理效果显得格外重要。
  具体来说,首先,可将教师主导的教学过程变成学生参与的教学过程,征求学生的意见,优化德育方案,查漏补缺。
  其次,多给学生创造德育实践的机会,使他们学以致用,在德育活动中获得不一样的情感体验。
  再次,开展有效评价,采用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小组互评等评价形式,指导中小学生熟练掌握自我管理的方式,在民主、和谐的德育氛围中深入挖掘中小学生的潜能。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需求,学校要支持教师的德育工作,共同改变德育管理现状。
  (四)丰富德育内容,灵活推进管理
  首先,教师要多开展德育案例的分析,让学生在分析思考、师生互动、小组合作中懂得更多做人的道理,在潜移默化中养成理性批判的思维,从而使未来的创新发展之路走得越来越顺利。
  其次,教师要运用灵活的德育形式。除了德育课堂,在其他学科的教学实践中也应体现德育思想。教师要努力开展不同形式的德育活动,例如观影、参观、社会实践等。将德育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始终,各学科教师协调配合,消除学生的抵触情绪、叛逆心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落实素质教育的创新要求。   再次,适当减少说教次数,选择有效评价方式、训练方法等,不断提高中小学生的道德認知。传统的说教形式会让中小学生产生极大的心理压力,久而久之,学生的学习情绪低落,心理问题明显增多,难以实现身心健康成长的目标。师生共同参与德育活动,教师树立良好形象,给学生提供锻炼道德意志、完善道德行为的机会。学生在相关案例的分析思考中收获更多,建立起正确“三观”,提高创造力,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五)实现三方合作,提供实践机会
  学校是德育管理的主要监管方,教师是德育管理的主要负责人,家长及社会力量的加入会让德育管理更加全面。鉴于此,必须加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联系,有效构建三方合作的伙伴关系。在学校开展德育的时候,相关教师负责沟通学生家长,家长从家庭教育角度出发,积极配合学校工作,也能提高学生的重视程度[5]。家长有任何想法或者意见,可与教师直接交流,讨论设计最佳的德育方案,真正促进中小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学校与家庭协调配合开展德育,同时引进社会力量,加强网络化建设,不断扩大宣传范围,使更多的人积极加入、主动配合中小学德育管理,汇集多方力量,提供德育实践机会。比如可以组织各种各样的研讨会、交流会等,确保德育信息广泛传递,整合各种意见,促使学生发现道德的价值,立志成为有道德、有追求的栋梁之才。此外,借助网络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将使德育管理工作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
  五、结语
  总之,要实现新课改视野下中小学德育管理工作的有序推进、不断创新、持续发展,就要落实“以生为本”的理念,建立起规范的德育管理体系,多方协调,共同努力,提升德育水平,为提升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提供有利条件,迎来中小学素质教育的辉煌明天。
  【参考文献】
  姜萌,刘丽华.浅谈新课改背景下中小学德育教育的现状分析及对策[J].新课程(上),2018(11):243-244.
  李新磊.中学德育管理工作的创新策略[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9(36):77-78.
  康树全,黄烨.试论中小学德育管理的新办法[J].科学咨询旬刊,2020(02):80-82.
  邵萍萍,张文建,李杰.新课改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创新探讨[J].考试周刊,2019(41):299-300.
  崔建新,沈民国.关于初中德育教育的几点思考[J].教育科学(普教研究版),2018(05):149-150.
其他文献
以广元市081产业新城1号安置点安置还房工程为依托,通过开展事故调查,对地下室抗水板上浮原因进行分析,并对抗水板抗浮与加固措施进行研究。合理利用场地地形条件,通过自然找
我院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理念,从课程目标确定、教学环节设计、考核标准制定和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诸维度,探讨了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主干课程工业催化的课堂教学改革,以求达
研究了CAN总线在运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构建了基于CAN总线的分布式全自动剥线端子压接机的运动控制系统。基于该分布式运动控制系统,完成了对多种导线的精确和高速加工,实际结果
文中设计为普通车床的经济型数控改造设计。主要完成数控系统硬件部分的设计,由8031单片机为核心,进行存储器扩展,由输入/输出接口、光电隔离电路、功率放大电路控制步进电机转动
"填料塔分离效率的测定"是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实验课程中的一个传统实验,自开设以来,在本科教学中不断完善。为了适应新时代的新要求,我们重新调整了实验方案,加强学生运用所学
目的研究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急诊救治及预后情况。方法纳入2017年3月—2020年3月该院66例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
一般人家里都会有些常备药物,但可能很多人不会去留意药物的生产日期,有时候发现是过期药物,但见外表性状并没有异常,便不去理会,继续服用。药物过期后,还能吃吗?问:药物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