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例维吾尔族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血脂水平的临床观察

来源 :国际泌尿系统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kang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了解维吾尔族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的血脂水平特点及不同病理类型患者的血脂水平有无差异.方法 选取在新疆自治区人民医院肾病科确诊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维吾尔族患者39例(NS组),同时选取肾炎综合征的维吾尔族患者33例作为对照,比较两组血浆白蛋白、血脂水平及不同病理类型患者的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水平有无差异.结果 NS组甘油三酯(2.82±2.01 mmol/L)、总胆固醇(7.57±2.72 mmol/L)和载脂蛋白B(3.73±1.49 mmol/L)的水平均明显高于肾炎综合征组(P<0.05).NS组中膜性肾病、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和微小病变的患者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的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维吾尔族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组患者的甘油三酯、总胆固醇、载脂蛋白B的水平明显高于非肾病综合征的肾小球疾病的维吾尔族患者.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水平在维吾尔族肾病综合征的不同病理类型患者之间无明显差异。

其他文献
血红素氧合酶(hemeoxygenase,HO)广泛存在于人类及哺乳动物体内,近年来发现它不仅可降解血红素,而且能调节体内许多生理和病理过程,进而保护机体组织器官.体内HO有3种存在形式,即HO-1、HO-2、HO-3.在氧化应激过程中,HO-1在肾小管损伤和肾血管损伤中起重要的保护作用.本文就近年来HO-1与肾脏疾病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背景 针灸在我国具有2 500年的历史.大量的临床研究证实针刺能够改善患者急慢性疼痛,减少镇痛药物的使用量.针灸作为一种辅助治疗急性及慢性疼痛的手段已经被广泛接受,然而其作用机制尚不明确. 目的 探讨针刺镇痛的作用机制,总结其应用于临床治疗的领域及效果,以及存在的问题和有待改良的方式. 内容 针刺镇痛的作用机制目前尚不明确,主要有内啡肽学说、神经生理学说、神经激素调节学说、神经门控学说以及抑制有害
期刊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是目前最常见的慢性肝脏疾病,是肝的代谢障碍表现.近年来研究发现,骨形态发生蛋白(BMP)家族(BMP-9、BMP-7及BMP-6等)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密切相关,机制涉
随着肾脏疾病的进展,肾脏不可避免的出现纤维化,最终导致终末期肾病.虽然肾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肾脏病的有效措施,但肾源的不足及免疫排斥反应限制了肾移植的应用,为了克服这些问题,需要寻找一种新的治疗措施.间充质干细胞是目前广泛关注的一种成体干细胞,伴随着再生医学及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特性的研究进展,有可能从间充质干细胞的角度找到治疗肾纤维化的理想措施。
背景 骨癌性疼痛(bone cancer pain,BCP)或癌性骨痛是原发性恶性骨肿瘤或者骨转移癌患者最主要的临床问题,约85%的骨恶性肿瘤患者出现疼痛,从而导致焦虑甚至抑郁,降低其终末期的生活质量.BCP目前临床上难以达到彻底的疼痛缓解.近些年来,随着BCP动物模型的建立和成熟,其病理生理机制正逐渐被人阐述. 目的 总结BCP涉及到的病理机制,希望对临床寻找基于病理机制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内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是痛风最常见的首发症状,早期常可于短时间内自行缓解,随着病程进展,发作频率逐渐增加,持续时间逐渐延长,直至无法自行缓解,并伴发痛风石的形成,其具体机制
肾小管间质纤维化是各种慢性肾脏疾病进展的共同通路,是终末期肾病的主要病理基础,其发生过程包括炎症细胞浸润、细胞因子的表达调控失常、细胞增殖转分化和细胞外基质异常积聚.近年大量研究发现补体应答基因-32(RGC-32)在肾小管间质纤维化发生的各个环节都起了关键性的作用,现就RGC-32在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在细胞和分子水平对人巨细胞病毒致病机制的研究发现,主要即刻早期抗原(major immediate early antigen,MIEA)可促进人巨细胞病毒自身的产毒复制、影响宿主细胞基因表达、改变细胞生长周期导致细胞增殖或凋亡,并引发一系列炎症反应,是人巨细胞病毒致病的重要因素.抑制MIEA表达和对抗其功能的治疗显示出潜在优越性和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背景 学习记忆形成的确切机制仍不清楚,现有的研究多集中在学习记忆的调控因子方面,尤其是正调控因子方面.近年来,学习记忆负调控因子在学习记忆的正确形成与维持中的作用引起了人们的重视. 目的 综述负调控因子在学习记忆形成与维持中的作用及意义. 内容 学习记忆的负调控因子主要有蛋白磷酸酶、磷酸二酯酶、转录调节因子、组蛋白去乙酰化酶及hippyragranin(HGN)基因等,它们在细胞膜受体、胞质内信号
库欣综合征是由于各种原因所致的皮质醇异常分泌增多,引起高皮质醇血症、代谢紊乱的临床综合征,糖皮质激素受体(GR)是皮质醇结合靶点.GR的表达量、基因变异及其通路中多个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