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言文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统编教材选编了不少的文言文。小学阶段的文言文教学应该有自己的特点。趣味写作,是一种文字游戏,既符合小学生的心理,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它的价值在于使学生对文言文进行自然内化、对文言文表达形式产生一种感悟,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轻松学习、积累、运用文言词句。趣味写作不以提高表达能力为目标,注重学生的言语、观察、思维能力训练,让学生对汉语产生学习和运用的兴趣。
[关键词]趣味写作;文字游戏;语言训练;思维训练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7-9068( 2020)22-0005-03
随着小学文言文教学越来越被重视,习惯于阅读写作同位思考的语文教学自然会由文言文的阅读联想到文言文的写作。其实,文言文的阅读旨在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兴趣,奠定汉语言学习的基础,打下民族文化的底色。小学阶段的文言文教学,既不能沿袭传统的文言文教学方法,也不可照搬中学的文言文教学策略,而应该有所创新、有所区别。在文言文教学中,面对阅读品味时学生产生的表达需求,教师应该给予充分的肯定和指引;面对关键句子,需要深化理解,教师应引导学生尝试运用。笔者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常常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进行文言文语言的运用。这样的运用不局限于言语方面,还涉及观察能力、思维方式、表达方式等多方面的综合性训练。这是一种不以表达能力为目标的写作训练,具有很强的游戏色彩,是一种趣味性写作训练。
这种趣味写作的价值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文言文阅读后的一种自然内化,二是对文言文表达形式的一种感悟,三是滿足学生时下、课下的趣味表达诉求,四是文言文本身学习的积累和运用价值(这一点是小学文言文趣味写作价值的最后选项)。因此,在日常教学中,趣味写作不必刻意去设计,而应该是教学中一种水到渠成的自然产生。现撷取文言文教学中的几个案例与大家分享。
言语智慧游戏
《杨氏之子》是原人教版教材的老课文,统编教材将其收入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该单元的主题为“风趣和幽默是智慧的闪现”,旨在引导学生“感受课文风趣的语言”。同单元的丰子恺的《手指》和苏联费奥多罗夫的《童年的发现》都以各自特有的幽默方式陈述自己的感受与发现。《杨氏之子》所呈现的是典型的中国式幽默——不仅因姓氏的特点决定了其“很中国”,而且语言结构也具有中国的思维模式。教学时,我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学习探究。
首先是理解双关表达所需要的环境。“此是君家果”——客人对主人所设之果皆可做此说。此处的“君家”即对主人的敬称,原本是一句具有普遍性的日常用语。故事需要巧合方成故事。此处就巧在主人家杨氏,而所设之果为杨梅,当然还巧在有一位与这杨家极为熟悉的爱开玩笑的孔君平为客。幽默能成,此“三巧”缺一不可。由此,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如孔君平一样思考:“还有哪些姓氏与待客之果可以相遇成巧?”
课堂上,学生即刻有诸多发现:李氏——李子,梅氏——梅子,白氏——白果,甘氏——甘蔗,花氏——花生……有借同音来用的:厉氏——荔枝;叶氏——椰子……受此启发,学生还想到了现代的待客之道:牛氏——牛奶;窦氏——豆浆……
这样的联想,不只是对身边姓氏的关注,更有生活经验的切人,最重要的是使学生进入种汉语特有的思维模式:在姓氏与事物之间寻找语音上的关联。
第二步就是进入这种思维模式后的推衍:按此逻辑,可以顺应推出怎样的结论。于是,又要进入一个因巧而寻的思考:“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这是一种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回应,需要急速的反应和敏捷的思维。依然是姓氏人手,但联系的事物更丰富:“禽”即鸟类,“兽”类亦可,其他万物皆可人句。出示:
来客姓(
[关键词]趣味写作;文字游戏;语言训练;思维训练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7-9068( 2020)22-0005-03
随着小学文言文教学越来越被重视,习惯于阅读写作同位思考的语文教学自然会由文言文的阅读联想到文言文的写作。其实,文言文的阅读旨在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兴趣,奠定汉语言学习的基础,打下民族文化的底色。小学阶段的文言文教学,既不能沿袭传统的文言文教学方法,也不可照搬中学的文言文教学策略,而应该有所创新、有所区别。在文言文教学中,面对阅读品味时学生产生的表达需求,教师应该给予充分的肯定和指引;面对关键句子,需要深化理解,教师应引导学生尝试运用。笔者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常常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进行文言文语言的运用。这样的运用不局限于言语方面,还涉及观察能力、思维方式、表达方式等多方面的综合性训练。这是一种不以表达能力为目标的写作训练,具有很强的游戏色彩,是一种趣味性写作训练。
这种趣味写作的价值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文言文阅读后的一种自然内化,二是对文言文表达形式的一种感悟,三是滿足学生时下、课下的趣味表达诉求,四是文言文本身学习的积累和运用价值(这一点是小学文言文趣味写作价值的最后选项)。因此,在日常教学中,趣味写作不必刻意去设计,而应该是教学中一种水到渠成的自然产生。现撷取文言文教学中的几个案例与大家分享。
言语智慧游戏
《杨氏之子》是原人教版教材的老课文,统编教材将其收入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该单元的主题为“风趣和幽默是智慧的闪现”,旨在引导学生“感受课文风趣的语言”。同单元的丰子恺的《手指》和苏联费奥多罗夫的《童年的发现》都以各自特有的幽默方式陈述自己的感受与发现。《杨氏之子》所呈现的是典型的中国式幽默——不仅因姓氏的特点决定了其“很中国”,而且语言结构也具有中国的思维模式。教学时,我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学习探究。
首先是理解双关表达所需要的环境。“此是君家果”——客人对主人所设之果皆可做此说。此处的“君家”即对主人的敬称,原本是一句具有普遍性的日常用语。故事需要巧合方成故事。此处就巧在主人家杨氏,而所设之果为杨梅,当然还巧在有一位与这杨家极为熟悉的爱开玩笑的孔君平为客。幽默能成,此“三巧”缺一不可。由此,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如孔君平一样思考:“还有哪些姓氏与待客之果可以相遇成巧?”
课堂上,学生即刻有诸多发现:李氏——李子,梅氏——梅子,白氏——白果,甘氏——甘蔗,花氏——花生……有借同音来用的:厉氏——荔枝;叶氏——椰子……受此启发,学生还想到了现代的待客之道:牛氏——牛奶;窦氏——豆浆……
这样的联想,不只是对身边姓氏的关注,更有生活经验的切人,最重要的是使学生进入种汉语特有的思维模式:在姓氏与事物之间寻找语音上的关联。
第二步就是进入这种思维模式后的推衍:按此逻辑,可以顺应推出怎样的结论。于是,又要进入一个因巧而寻的思考:“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这是一种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回应,需要急速的反应和敏捷的思维。依然是姓氏人手,但联系的事物更丰富:“禽”即鸟类,“兽”类亦可,其他万物皆可人句。出示:
来客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