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城市垃圾不断的增多,所以,垃圾转运站对于城市环境良好发展的重要意义。 基于此,本文就城市生活垃圾转运站建设进行分析与研究。
【关键词】 城市;生活垃圾;运转站;建设引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数量的增加,垃圾产生量呈集中、快速增加趋势,据相关统计,在一个一座百万人口的城市一天就要产生上千吨的生活垃圾。垃圾转运站作为垃圾产生源头和末端处置系统的一个结合点,生活垃圾处理系统中起到枢纽作用。垃圾转运站能够降低垃圾运输费用,提高垃圾运输效率。如何合理规划垃圾转运站对于完善城市功能、改善城市面貌有着重要意义。
一、生活垃圾带来的危害
生活垃圾可分为可回收垃圾、厨房垃圾、有害垃圾和其它垃圾四类。垃圾对人类生活和环境的危害极大:
(一)占地过多。(二)污染空气。垃圾是一种成分复杂的混合物,在运输和露天堆放过程中,有机物分解产生恶臭,并向大气释放出大量的氨、硫化物等污染物,这些释放物中含有许多致癌、致畸物。塑料膜、纸屑和粉尘则随风飞扬形成“白色污染”。(三)污染水体。垃圾中的有害成分易经雨水冲入地面水体,在垃圾堆放或填坑过程中还会产生大量的酸性和碱性有机污染物,同时将垃圾中的重金属溶解出来。垃圾直接弃入河流、湖泊或海洋,则会引起更严重的污染。(四)火灾隐患。垃圾中含有大量可燃物,在天然堆放过程中会产生甲烷等可燃气,遇明火或自燃易引起火灾、垃圾爆炸,事故不断发生,造成重大损失。(五)有害生物的巢穴。垃圾不但含有病原微生物,而且能为老鼠、鸟类及蚊蝇提供食物、栖息和繁殖的场所,也是传染疾病的根源。
二、生活垃圾运转站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生活垃圾转运站数量不足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政府也加大了对生活垃圾处理设施的投入,一些较高标准的生活垃圾处理设备逐渐被使用,尽管如此,但是由于基础差、历史遗留等问题的制约,使得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能力还有待提高,以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目前,城市中的生活垃圾约接近于一半都未进行无害化处理,县城和集镇甚至约有80%以上未得到无害化处理,当然,一些村庄的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接近零,我国城市还存在大量的垃圾得不到妥善的处理。因此,国家要积极加大资金的投入,以确保生活垃圾处理设备、设施都能满足相关标准的要求,进而有利于实现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
(二)政府投入不足
虽然我国对城市环境卫生行业比较重视,但对其进行的投入却一直处于较低的水平,在市政行业中处于落后地位,与发达国家相比,更是相距甚远;虽然我国对合理的补贴范围制定了现行的标准,但实际上,各地政府执行的补贴价格远远低于现行的标准。
(三)生活垃圾处理设施的标准有待提高
现阶段,虽然城市都开始了生活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但绝大多数基础处理设施都不能满足现行国家标准,总的来说,我国城市的生活垃圾处理设备的水平还有待提高;对于城市而言,环境污染状况不容乐观,臭气扰民、雾霾遍布各个城市,温室气体排放等,给人们的生活质量造成了不利的影响;生活垃圾处理设施选址难、建设难、运行更难。
三、城市生活垃圾转运站设计规划
为解决城市垃圾转运站现状存在的问题,提高垃圾清运率,有效防止生活垃圾二次污染,有必要对城市垃圾转运站进行合理设计规划。
(一)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在国家垃圾运转站有关标准和规范的基础上,各地垃圾运转站应根据具体情况编制更为详细全面的安全规章制度及劳动保护制度,如《垃圾填埋场运行手册》、《垃圾填埋场应急手册》《环境健康安全手册》等,落实安全责任、推行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加强垃圾运转站作业人员的教育和安全技术培训、提高安全负责人文化水平,切实将各项安全规章制度落实到位。
(二)垃圾转运站设置标准
按照《环境卫生设置标准(CJJ27-2012)》,垃圾转运站的设置数量和规模取决于收集范围、收集车的类型和垃圾转运量。
按照《生活垃圾转运站技术规范(CJJ47-2006)》,生活垃圾轉运站的位置应符合总体规划、环境卫生专项规划以及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和要求,易于安排垃圾收集和运输路线,满足环境保护要求等;转运站服务半径应符合下列规定:
1.采用人力方式进行垃圾收集时,收集服务半径宜为0.4km以内,最大不超过1.0km;2.采用小型机动车进行垃圾收集时,收集服务半径宜为3.0km以内,最大不超过5.0km;3.采用中型机动车进行垃圾收集时,可根据实际情况扩大服务半径。
(三)垃圾转运站参数分析
现有转运站转运能力不足,以2020年为规划年限,根据城市总体规划、人口及垃圾产量预测分析,并考虑转运站服务半径和设备能力,需新建转运站的数量,以满足转运站服务范围能覆盖整个城市,提高垃圾清运率。改造、新建转运站站内均应配套除臭、降尘和废水处理设施,防止二次污染。
(四)垃圾转运站类型分析
垃圾转运站根据不同分类标准有不同的的类型,根据是否压缩可以分为压缩式转运站、非压缩式转运站;压缩垃圾转运站能够提高垃圾车运输效率、减少垃圾转运造成的环境污染,相比非压缩式垃圾转运站有着更多的优势,压缩垃圾转运站又分为水平压缩式和竖直压缩式,垂直压缩即是将垃圾倒入垂直放置的圆筒形容器内,压缩装置由上至下垂直将垃圾压缩,垃圾在压缩装置重力和机械力同时作用下得到压缩,压缩比较大,压缩装置与容器不接触,无摩擦。水平压缩是利用推料装置将垃圾推入水平放置的容器内,容器一般为长方体集装箱,然后开启压缩机,将垃圾往集装箱内压缩。该种压缩方式的压力完全靠机械力,压缩比较小。另外压缩机构与集装箱内表面有摩擦,需定期更换衬板。但是水平压缩工艺应用较广,因为其具备以下优点:1.水平压缩的卸料口较大,收集车卸料时不要求定位十分准确,节省倒车及卸料时间,抗高峰能力强。2.鉴于拟建垃圾处理厂距城市垃圾转运站较远,水平压缩工艺使用的集装箱容积通常较大(12~18m3),相对于竖直压缩工艺而言会减少运输费用,具有一定的经济性。结合各城市垃圾实际转运规模、转运距离以及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建议选用水平压缩转运技术。 (五)垃圾转运站工艺选择
目前国内小型垃圾转运站应用较广泛的压缩工艺主要有水平压缩工艺和垂直压缩工艺两种形式,不同的工艺技术各有不同的特点和优缺点。从两种压缩设备的技术比较与投资比较来看,垂直式垃圾压缩站优势在于占地面积小,压缩比大,投资较低,机动灵活,适用于用地紧张的地区,水平站优势在于转运能力较强,全程垃圾密闭,无渗漏,不易造成二次污染,转运方便,但占地面积大,投资多。因此为节省工程投资和设施用地,同时考虑与现有垂直压缩式转运站配套车辆的通用和管理,新建转运站推荐垂直压缩工艺。
(六)发展循环经济
发展循环经济,提高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过程中的资源化水平,推动城市垃圾处理的产业化,使企业在处理垃圾中获得经济效益;推行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制度,引入竞争机制,选择优质企业担任城市垃圾处理任务,建立市场准入制度;创新融资方式,在市场中,任何企业都会考虑经济效益,不断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城市垃圾处理产业中去,不断引进新技术、新设备,并建立垃圾处理融资体系,建立城市垃圾综合处理的产业链,加快垃圾处理的步伐,促进城市垃圾处理产业化发展。
结束语
隨着生活垃圾产量的不断增加,环境要求越来越高,垃圾转运站的数量会随之增加,改造原有转运站、新建转运站大势所趋。在新建转运站过程中,要以提高垃圾清运率为首要目标,结合城市总体规划,考虑转运站的服务半径以及设备的转运能力,合理选择转运站的位置。新建、改造转运站,要选择合适的压缩工艺,采取除臭、降尘、污水处理等环保措施,尽量避免二次污染,为小城镇生活垃圾处理做好前期准备。
参考文献:
[1]贾凡.城市生活垃圾转运站PPP项目风险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
[2]汪洋.生活垃圾转运站选址两级优化模型构建及实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
[3]王昭,李振山,冯亚斌,焦安英,薛安.北京市生活垃圾转运站耗能和排污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环境科学,2013,06:2456-2463.
[4]姚大强.中小城市生活垃圾物流转运系统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8.
[5]权进香.城市生活垃圾转运站系统工程的建设与发展[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03:130-131.
【关键词】 城市;生活垃圾;运转站;建设引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数量的增加,垃圾产生量呈集中、快速增加趋势,据相关统计,在一个一座百万人口的城市一天就要产生上千吨的生活垃圾。垃圾转运站作为垃圾产生源头和末端处置系统的一个结合点,生活垃圾处理系统中起到枢纽作用。垃圾转运站能够降低垃圾运输费用,提高垃圾运输效率。如何合理规划垃圾转运站对于完善城市功能、改善城市面貌有着重要意义。
一、生活垃圾带来的危害
生活垃圾可分为可回收垃圾、厨房垃圾、有害垃圾和其它垃圾四类。垃圾对人类生活和环境的危害极大:
(一)占地过多。(二)污染空气。垃圾是一种成分复杂的混合物,在运输和露天堆放过程中,有机物分解产生恶臭,并向大气释放出大量的氨、硫化物等污染物,这些释放物中含有许多致癌、致畸物。塑料膜、纸屑和粉尘则随风飞扬形成“白色污染”。(三)污染水体。垃圾中的有害成分易经雨水冲入地面水体,在垃圾堆放或填坑过程中还会产生大量的酸性和碱性有机污染物,同时将垃圾中的重金属溶解出来。垃圾直接弃入河流、湖泊或海洋,则会引起更严重的污染。(四)火灾隐患。垃圾中含有大量可燃物,在天然堆放过程中会产生甲烷等可燃气,遇明火或自燃易引起火灾、垃圾爆炸,事故不断发生,造成重大损失。(五)有害生物的巢穴。垃圾不但含有病原微生物,而且能为老鼠、鸟类及蚊蝇提供食物、栖息和繁殖的场所,也是传染疾病的根源。
二、生活垃圾运转站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生活垃圾转运站数量不足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政府也加大了对生活垃圾处理设施的投入,一些较高标准的生活垃圾处理设备逐渐被使用,尽管如此,但是由于基础差、历史遗留等问题的制约,使得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能力还有待提高,以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目前,城市中的生活垃圾约接近于一半都未进行无害化处理,县城和集镇甚至约有80%以上未得到无害化处理,当然,一些村庄的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接近零,我国城市还存在大量的垃圾得不到妥善的处理。因此,国家要积极加大资金的投入,以确保生活垃圾处理设备、设施都能满足相关标准的要求,进而有利于实现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
(二)政府投入不足
虽然我国对城市环境卫生行业比较重视,但对其进行的投入却一直处于较低的水平,在市政行业中处于落后地位,与发达国家相比,更是相距甚远;虽然我国对合理的补贴范围制定了现行的标准,但实际上,各地政府执行的补贴价格远远低于现行的标准。
(三)生活垃圾处理设施的标准有待提高
现阶段,虽然城市都开始了生活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但绝大多数基础处理设施都不能满足现行国家标准,总的来说,我国城市的生活垃圾处理设备的水平还有待提高;对于城市而言,环境污染状况不容乐观,臭气扰民、雾霾遍布各个城市,温室气体排放等,给人们的生活质量造成了不利的影响;生活垃圾处理设施选址难、建设难、运行更难。
三、城市生活垃圾转运站设计规划
为解决城市垃圾转运站现状存在的问题,提高垃圾清运率,有效防止生活垃圾二次污染,有必要对城市垃圾转运站进行合理设计规划。
(一)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在国家垃圾运转站有关标准和规范的基础上,各地垃圾运转站应根据具体情况编制更为详细全面的安全规章制度及劳动保护制度,如《垃圾填埋场运行手册》、《垃圾填埋场应急手册》《环境健康安全手册》等,落实安全责任、推行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加强垃圾运转站作业人员的教育和安全技术培训、提高安全负责人文化水平,切实将各项安全规章制度落实到位。
(二)垃圾转运站设置标准
按照《环境卫生设置标准(CJJ27-2012)》,垃圾转运站的设置数量和规模取决于收集范围、收集车的类型和垃圾转运量。
按照《生活垃圾转运站技术规范(CJJ47-2006)》,生活垃圾轉运站的位置应符合总体规划、环境卫生专项规划以及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和要求,易于安排垃圾收集和运输路线,满足环境保护要求等;转运站服务半径应符合下列规定:
1.采用人力方式进行垃圾收集时,收集服务半径宜为0.4km以内,最大不超过1.0km;2.采用小型机动车进行垃圾收集时,收集服务半径宜为3.0km以内,最大不超过5.0km;3.采用中型机动车进行垃圾收集时,可根据实际情况扩大服务半径。
(三)垃圾转运站参数分析
现有转运站转运能力不足,以2020年为规划年限,根据城市总体规划、人口及垃圾产量预测分析,并考虑转运站服务半径和设备能力,需新建转运站的数量,以满足转运站服务范围能覆盖整个城市,提高垃圾清运率。改造、新建转运站站内均应配套除臭、降尘和废水处理设施,防止二次污染。
(四)垃圾转运站类型分析
垃圾转运站根据不同分类标准有不同的的类型,根据是否压缩可以分为压缩式转运站、非压缩式转运站;压缩垃圾转运站能够提高垃圾车运输效率、减少垃圾转运造成的环境污染,相比非压缩式垃圾转运站有着更多的优势,压缩垃圾转运站又分为水平压缩式和竖直压缩式,垂直压缩即是将垃圾倒入垂直放置的圆筒形容器内,压缩装置由上至下垂直将垃圾压缩,垃圾在压缩装置重力和机械力同时作用下得到压缩,压缩比较大,压缩装置与容器不接触,无摩擦。水平压缩是利用推料装置将垃圾推入水平放置的容器内,容器一般为长方体集装箱,然后开启压缩机,将垃圾往集装箱内压缩。该种压缩方式的压力完全靠机械力,压缩比较小。另外压缩机构与集装箱内表面有摩擦,需定期更换衬板。但是水平压缩工艺应用较广,因为其具备以下优点:1.水平压缩的卸料口较大,收集车卸料时不要求定位十分准确,节省倒车及卸料时间,抗高峰能力强。2.鉴于拟建垃圾处理厂距城市垃圾转运站较远,水平压缩工艺使用的集装箱容积通常较大(12~18m3),相对于竖直压缩工艺而言会减少运输费用,具有一定的经济性。结合各城市垃圾实际转运规模、转运距离以及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建议选用水平压缩转运技术。 (五)垃圾转运站工艺选择
目前国内小型垃圾转运站应用较广泛的压缩工艺主要有水平压缩工艺和垂直压缩工艺两种形式,不同的工艺技术各有不同的特点和优缺点。从两种压缩设备的技术比较与投资比较来看,垂直式垃圾压缩站优势在于占地面积小,压缩比大,投资较低,机动灵活,适用于用地紧张的地区,水平站优势在于转运能力较强,全程垃圾密闭,无渗漏,不易造成二次污染,转运方便,但占地面积大,投资多。因此为节省工程投资和设施用地,同时考虑与现有垂直压缩式转运站配套车辆的通用和管理,新建转运站推荐垂直压缩工艺。
(六)发展循环经济
发展循环经济,提高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过程中的资源化水平,推动城市垃圾处理的产业化,使企业在处理垃圾中获得经济效益;推行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制度,引入竞争机制,选择优质企业担任城市垃圾处理任务,建立市场准入制度;创新融资方式,在市场中,任何企业都会考虑经济效益,不断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城市垃圾处理产业中去,不断引进新技术、新设备,并建立垃圾处理融资体系,建立城市垃圾综合处理的产业链,加快垃圾处理的步伐,促进城市垃圾处理产业化发展。
结束语
隨着生活垃圾产量的不断增加,环境要求越来越高,垃圾转运站的数量会随之增加,改造原有转运站、新建转运站大势所趋。在新建转运站过程中,要以提高垃圾清运率为首要目标,结合城市总体规划,考虑转运站的服务半径以及设备的转运能力,合理选择转运站的位置。新建、改造转运站,要选择合适的压缩工艺,采取除臭、降尘、污水处理等环保措施,尽量避免二次污染,为小城镇生活垃圾处理做好前期准备。
参考文献:
[1]贾凡.城市生活垃圾转运站PPP项目风险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
[2]汪洋.生活垃圾转运站选址两级优化模型构建及实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
[3]王昭,李振山,冯亚斌,焦安英,薛安.北京市生活垃圾转运站耗能和排污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环境科学,2013,06:2456-2463.
[4]姚大强.中小城市生活垃圾物流转运系统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8.
[5]权进香.城市生活垃圾转运站系统工程的建设与发展[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03:13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