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与流行歌曲

来源 :语文周报·高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skarg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家都说:“作文难,构思更难。”学生每次写作文都叫苦连天,说是无内容可写。布置的作文老是交不上来,但学生在一起谈起流行音乐尤其是流行歌曲时,却滔滔不绝,妙语连珠。
  为什么流行歌曲易受学生欢迎?最重要的原因是它抒发了普通人平凡而真实的感受,这种平凡而真实的生活感受经过浓缩提炼,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优秀流行歌曲的歌词大都是生活的再现,凝聚着创作者对生活深入的品味和思考,闪耀着哲理的光辉。在流行歌曲歌词的发展变化过程中,有的歌词已成为名言警句。比如,“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爱拼才会赢》),学生可从《爱拼才会赢》中认识到:“要善于掌握‘三分天注定’的机遇,更要自我努力创造发展的机遇;机遇不是等来的,而是通过拼搏争取得到的,‘拼则赢,不拼则败’。”因此,在高中作文教学中,恰当地利用流行歌曲的歌词进行教学, 指导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将积累的歌词巧妙运用起来,必然会起到很好的效果。
  一、巧用流行歌曲的歌词扮靓“善睐的明眸”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是心灵的窗口,标题好文章才能顾盼生情。具有浓郁的抒情诗味的歌词,若能化为“善睐的明眸”,往往能够出奇制胜,?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如,《常回家看看》《烛光里的妈妈》《快乐老家》《懂你》可以作为“亲情”类话题作文的题目;《爱拼才会赢》《我的未来不是梦》《阳光总在风雨后》《明明白白我的心 》《敢问路在何方》《水手》就适宜作为“拼搏”“志向”等话题的作文题目;《我被青春撞了一下腰》《同桌的你》《干杯,朋友》《掌声响起来》《睡在我上铺的兄弟》可作为校园生活类话题作文的题目。
  有的虽不能直接使用,但适当加以改造,也同样可以成为文章的题目。如,《都是高考惹的祸》《心星点灯》可作为写心情类话题作文的题目,前者是对《都是月亮惹的祸》的改造,后者是对《星星点灯》的改造。也可化用歌词作为作文的题目,例如,“思念”的话题——《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环保”的话题——《我想有个家——一只小鸟的心声》,“理解”的话题——《对面的老师看过来》,等等。
  二、活用流行歌曲的歌词作为开头或作为题记
  大量的流行歌曲的歌词,具有一定的哲理、丰富的意蕴、浓厚的抒情味。在拟写题记或作文开头时,可以将流行歌曲中一些哲理性强、意蕴深刻的歌词直接用在开头或作为题记。这样,能扼要地点明文章的内容或主旨,对题目起补充、说明或启示的作用,引导读者阅读和思考。
  如,“生活是一团麻,那也是麻绳扭成的花。”可做《生活告诉我》的开头。
  又如,一学生作文《爱拼才会赢》的题记:
  把握生命中的每一分钟,全力以赴我们心中的梦,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真心英雄》
  这里借用了《真心英雄》的歌词,表达了要想成功就要拼搏的思想,这正好对题目《爱拼才会赢》作了很好的补充和注解。读者在看了题记后,能更明确地把握文章的内容,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
  三、利用歌词来卒章显志
  如果在作文结尾体现中心的地方用上流行歌曲的歌词,使之成为画龙点睛之笔,不仅可以升华主题,而且还可以弥补文章抒情议论空洞疲软的不足,获得自然贴切的表达效果。
  如,《我想有个温暖的家》的结尾:“我想有个家,一个不需要多大的地方。”《跌倒之后》的结尾:“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擦干泪不要怕,至少我们还有梦。”
  再如,写经过一番艰辛努力后终于做成某事的文章,引用《真心英雄》中的歌词“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作结尾。
  这些结尾,歌词与全文内容协调一致,恰当的引用使文章锦上添花。
  四、以流行歌曲的歌词作为贯串全文的线索
  流行歌曲的歌词不但在作文局部可以借用,而且也可以用在整篇的构思上,使它成为串联作文材料的线索,这样可以营造出“重章复唱”的效果,使文章“百读不厌”。
  如,大家最熟悉的题目《母亲》,有位小作者这样写:
  《世上只有妈妈好》的歌曲又在脑海中回荡,泪水也已溢出眼眶——
  “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块宝——”小时侯——
  “世上只有妈妈好,没妈的孩子像根草——”病魔残酷的改变了现实,从此后——
  “世上只有妈妈好”我反复的唱啊,在泪光中看见母亲亲切的笑脸。
  这是一首大家耳熟能详、万口传唱的歌曲,作者由歌词的触发,引起联想,把思想中的材料用歌词串联起来,使文章更有条理化,主题更突出。
  另外,流行歌曲的歌词大部分都是精心构思之作,或是“小处着手,大处落笔”,或是运用比喻、象征、借代等修辞手法,来抒发强烈的情感。教师在利用流行歌曲的歌词进行高中作文教学时,可指导学生学习、借鉴这些手法,激发学生强烈的写作欲望。
  会唱歌的作文,更精彩!
其他文献
“编筐编篓,重在收口”。为了使结尾成为压轴的好戏,人们往往煞费苦心。古人在谈到结尾时,也常以“豹尾”为标准,也就是说文章的结尾,笔法要简洁、明快、干净、利落,犹如豹尾劲扫,响亮有力,给读者以咀嚼回味的余地。韩愈的《师说》切人切事,笔锋处处锋芒毕露,嬉笑怒骂,批驳讽刺,谐趣横生。其结尾简洁有力,犹如咀嚼干果,品尝香茗,令人回味再三。短短38字,细细品来,却言简意丰,妙趣横生,是中学生学习文言文的一个
期刊
巴特尔说:“教师的爱是滴滴甘露,即使枯萎的心灵也能苏醒;教师的爱是融融春风,即使冰冻了的感情也会消融。”09级的高三,让人更深刻地体会了这句话的含义。  这一学期任二区的A4和B1的语文教师,这两个班属于走班中比较差的班,尤其是B1的学生,不仅学习成绩差,而且纪律也特别难管,A4的学生相对其他几个A班而言成绩差些,但纪律和自觉性比较好。碰到两个性格差异比较大的班着实让人头疼。头疼的不单是成绩,更多
期刊
听说,人教版语文教材里鲁迅的《风筝》被换掉了,理由是“偏深奥”。这个理由似乎很充分,钱理群先生不也说过,鲁迅不是“过去式”的作家,而是“现代正在进行式”的作家,他的表达是“预言式的表达”,也就是说他说的话早了一些,所以大家不理解。是啊,他说的话,从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开始,差不多横跨了一个世纪,还是不容易被人理解。或许,他的深奥不仅仅是对于学生,就连那些教材的编写者们,那些神圣的语文教授者们,应该也是
期刊
蝉是酷暑烈日的特定景物,不少诗就借蝉表示节令的更替。比如,唐代王维的“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倚仗柴门外,临风听暮蝉”(《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韩翃的“蝉声驿路秋山里,草色河桥落明中”(《送王光辅归青州兼寄储侍部》),白居易的“残暑蝉催尽,新秋雁带来”(《宴散》),杜牧的“雨过一蝉噪,飘萧松桂秋”(《题扬州禅智寺》),等等。这些诗句再现了时令,同时也借写蝉为画面的描绘添上了传神的一笔。其他脍炙人
期刊
《论语》云:“文胜质则史,质胜文则野,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文章如果过于华丽,堆砌语言,就未免铺张浪费,对表意也有损伤。很多学生的作文,过多引用古诗文,运用排比句,文章浮华,表达效果未必令人满意。有一学生曾向老师倾诉她的烦恼:“我的文字平淡,缺少文采,缺乏意蕴,味同嚼蜡,我该怎么办?”老师颇觉诧异,印象中,她的作文很有自己的特色,于是取了她的文字重新阅读,发觉她是多虑了。原来,她是对自己要求过高,
期刊
一、重提板书设计的背景  较之于整个庞大而复杂的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只是其中分量很小的一个环节,大多数时候不能被教师真正地重视起来。如今,各种新兴教学媒介和教学模式的出现,使得板书设计很少被利用,尤其是多媒体的运用,对板书设计的冲击最大。教师往往醉心于新教学手段的光幻陆离,或沉浸于多种教学模式给课堂带来的热闹非凡,甚至一些学校整节课都由学生来主演、活动,教师的引导整合作用被严重忽略,更不要提板书设计
期刊
作为重要的文学体裁——小说,分析人物形象是对其进行鉴赏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分析人物形象,能够有助于揭示作品的内涵,理解作品的主旨,体会作者的创作意图。通常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有肖像描写、语言描写、细节描写和心理描写等,这些方法还是比较有效且具可操作性的。  笔者最近在阅读时,似乎也发现了另外一条分析人物形象的渠道,即通过人物之间的关系来分析人物形象。《战国策》云: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一个什么样的人
期刊
新的课程标准,新的教学理念,给语文教学展示了一个广阔的空间。即,语文教学处处存在,语文教学资源处处皆有。其中,家庭教育资源就是一个取之不尽的、最便捷的教学资源。如果能够充分利用这一资源,那将对学生学习语文起到帮助作用,能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充分利用家庭教育资源有利于语文教学  1.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不少学生在课堂上回答问题声音小如蜂鸣,甚至站在那儿怯生生地低着头,不敢张口说话
期刊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投之以桃,报之以李”,“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这些朴素的中国古语,就是这种价值观的生动体现。在中学德育教育中,感恩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感恩教育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与手段、通过一定的感恩教育内容对受教育者实施的识恩、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这实际上与语文教学有着紧密联系。《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在设计理念中首先强调:“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
期刊
古诗词鉴赏,是高中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能力要求很高的内容。要想让学生在诗词鉴赏时走进古诗词创设的情境当中,能够深切地体会诗词的意境主旨,就必须要使学生有合理的想象和联想能力。  黑格尔说过:想象是艺术创造中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古典诗词的创作,本来就是在诗人主观情志的关照下,依靠想象和联想来完成的。在古代特定的语言条件和古典诗词的章法下,诗人依靠想象和联想,以高度凝练的文字表达真切而丰富的精神内涵。再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