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初三学生耐久跑能力的策略

来源 :师道·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4o1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广州市天荣中学
  耐久跑能力是体育中考800/1000米跑至关重要的因素。在耐力跑教学和练习中,应注意培养学生运动参与的兴趣,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引导他们能够正确而科学地锻炼。
  一、设计图形练习
  设计图形练习是指通过不同的路线进行耐久跑的练习。利用不同的图形设计,提高学生的好奇心、新鲜感,提高学生的兴趣。例如:蛇形跑、十字交叉跑、跑道序号跑、“8”字形跑等练习形式,也可以沿着篮球场边线、罚球线;足球场以及校园道路、楼梯等路线,通过不同的变换路线,保持学生的新奇感,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练习的任务,提高耐久跑练习的效率。这种练习形式主要发展学生有氧耐力为主。
  二、变换队伍排头领跑练习
  在练习变速跑发展速度耐力时,采取不断变换队伍排头领跑法。如:可以按性别、身体素质分组,每组大约8-10人,以组为单位,按一路纵队形式向前跑,先由一个排头在前面领跑,等跑100-200米时,排尾的同学从队伍的外侧加速跑到队伍的前面,当作新的排头领跑,依此类推,直到每人轮换一遍为止,或通过不同的音乐来提醒更換排头,也可以通过不同的哨声来提醒更换排头等。这样,每位同学都可以从排尾变成排头,都有机会领跑队伍。通过保持队伍的不断变化,让学生减少耐久跑的枯燥乏味性。这样既可以吸引学生的练习兴趣,同时又可以提高练习负荷。这种练习形式主要发展学生有氧耐力为主。
  三、定时定量练习
  定时定量练习指规定时间完成规定运动量与运动强度的练习。如:200米练习跑,按照性别分组,根据不同身体素质分成4-5组,练习前教师按照每组学生的实力,设定不同的组别按照完成任务的时间(如利用80-85%的个人200米最好成绩)来完成任务,随着学生素质的提升,同时提高对学生的要求。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步幅,也可以快速提高学生速度耐力。这种练习形式主要发展学生无氧耐力为主。
  四、变换环境练习
  变换环境练习是指通过不断变化练习环境。根据初三年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学生对同一事物或环境好奇心持续时间不长,这就要求体育教师不断变换环境来刺激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不同环境的变化也可以减轻学生意识上的疲劳。如:校园环境与运动场相结合。让学生在耐久跑的过程中,每一次练习都能在经常变化的环境中进行,让学生在练习过程中注意力得到转移,忘却身体的劳累,这样会使学生乐此不疲。这种练习形式主要发展学生有氧耐力为主。
  五、游戏比赛练习
  课堂上,游戏是最受学生欢迎的活动之一。如:猫抓老鼠游戏,划定较大范围的场地,按照性别分为两组,在规定的时间里(如5分钟/8分钟),通过学生不断的追逐“打闹”,达到练习速度、耐力上提高等目的。这种练习形式既可以发展学生有氧耐力也可以发展学生无氧耐力。
  六、男女混合练习
  根据初三学生的不同素质,可以安排男女混合分组,这样的练习形式对于男生1000米弱势群体有很大促进作用。也可以在练习过程中可以让实力相当的女生领跑男生,不仅可以让女生有优越感,而且也会让男生具有“紧迫感”,一定程度上促进男生中1000米弱势群体保质保量完成练习任务。这种练习形式既可以发展学生有氧耐力也可以发展学生无氧耐力。
  七、创设情境练习
  上课前可以创设不同情境如突破丛林、穿越时空、打野战等进行耐久跑练习。如:按照性别以及体质分组,每组8-10人,由组长带领在校园里创设定向越野的路线“打点”,这样学生按照要求在“打点”中完成耐力跑的任务,提高初三学生耐力跑的能力。这种练习形式主要发展学生有氧耐力为主。
  八、脉搏监控练习
  脉搏监控练习指练习过程中,利用脉搏进行运动强度的监控。按照学生性别及体质分组,每组8-10人。在练习耐力跑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脉搏的多少来决定耐久跑练习间隙时间。如:耐力跑400米练习结束后进行10秒脉搏的监测,当心率均值下降到一定数值后进行下一组的练习,反复练习,保证一定运动的强度,可以较快增强耐力跑的能力。这种练习形式主要发展学生无氧耐力为主。
  耐久跑能力是中考决胜的关键因素,通过以上几种不同形式的耐久跑练习,基本上可以消除学生对耐久跑的畏惧心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提高学生的练习兴趣和身体素质。
  责任编辑 韦英哲
其他文献
我校提出“和谐教育,特色办学”的教育理念,作为一名班主任,在践行学校的这个理念,落实学校的教育方针的同时,班级教育管理中,那就是建设和谐的班级文化,力显学校精神。当一个学生置身于一所有着优秀文化传统的学校时,总能感受到一种奔涌着的、富有生命力的激情;同样,当一个学生在一个富有文化精神的班集体中生活时,也会产生令人感动、兴奋的力量,这就是文化与精神。  一、生本管理,班级精神的基石  管理班级就像办
作文是一个学生语文能力的综合体现,随着年段的提升,作文在能力测试中所占的比重也逐渐增加,课程标准对学生写作的能力的要求要逐渐提高。在此,笔者将以人教版五年级习作训练、单元测验中的习作为例,从作文评价的现状、分项评价标准在运用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应对的策略三方面展开讨论。  一、作文分项评价标准在运用中遇到的问题  1. 概念抽象  开始时,笔者直接运用天河区单元测试卷中的作文分项评分标准,但应用了一个
深圳市宝安区福永街道福新小学  最近我尝试了一节绘本阅读教学课,绘本内容来自于攀登英语阅读系列分级阅读第三级的“Coco’s week on the farm”。从内容和情节来说,故事主要是介绍主人公Coco在一个农场住了一个星期,在这七天里面她所做的事情。从知识点来看,这个故事里包含了一个星期七天的七个单词以及跟农场相关的动词短语。从语法来看,本故事主要用到了第三人称单数形式的表达。因此,这本绘
思维导图是英国学者东尼·博赞( Tony Buzan)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所创,是一种将放射性思考可视化的方法,目的是使人的思维方式更贴近大脑自身的思维方式。笔者以思维导图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为主线展开教学,让学生在系统掌握知识的基础上,更获得语言的发展和思维能力的提升。  一、思维导图作为知识呈现工具,能增强学生记忆能力  在英语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的思维并不是独立、单一活动的,而是综合、整体
国家对学校德育工作一再强调教育和社会实践相结合,这是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的指导思想。因此,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使道德教育过程鲜活起来;也必须尊重学生在道德实践活动中学生的自我体验,在体验中健康成长。在教育的过程中,我校不断探索德育的新途径。2013年9月开始进行“小学德育中的体验式活动设计与实施”研究。通过三年多的理论探索与实践研究,在“体验式”活动的引领下,勇于创新
人教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聚集”着人类历史上的悲剧英雄,他们的壮举可歌可泣,让人震撼,令人感佩。而这一单元的最后一课《夸父逐日》中夸父这位神话人物,历史对其评价却是众说纷纭,褒贬不一。我们不妨用理性的眼光看待这位英雄,在课堂上引领学生独立思考,并学会有理有据的表达。  一、对比发现矛盾,矛盾产生问题  《夸父逐日》这篇文言短短37个字,学生结合页下注读起来没有任何字词上的障碍,不同于以往
我是一名小学语文老师,我们应该让孩子有一个怎样的生活状态呢?审视现状,我提出“让孩子走在阅读的路上”这个教育主张。  一、阅读的价值  阅读是一种心灵改造。六年前,我迎来一群新入学儿童,他们大部分人的表现很令我吃惊。不少孩子六年来的阅读是空白的,也没有经过学前教育,家庭对教育的认识差异,使这些孩子没有任何一些关于阅读认字的引导。一句话,这些孩子所表现出来的心智远远跟不上年龄要求。但,进入学龄阶段,
清远市清城区平安学校  为提升学生的语用能力,本文以读写训练为抓手,立足教材、立足课堂,积累习作素材,发掘习作泉源,重视迁移提升、补白进行主题读写的训练,效果显著。  一、立足课堂,积累运用  《语文课程标准》不仅强调在阅读中进行语言和习作素材的积累,而且提倡对积累的运用。在教学老舍的作品《草原》时,我让学生通读文本,了解内容后,重点品读草原美景,抓主题——“由远及近,由静到动”的描写方法。品读“
语文阅读的“学生设问法”是指“让学生在充分预习课文的基础上,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课文思想内容、表现形式等诸多方面,或自行设计问题由同学讨论解答,或发现疑点向同学征答,最后由教师归纳讲解,由学生运用实践的教学方法。”汉代刘向说:“智莫大于阙疑”。学生设问法教学的本质就在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质疑,自主探究,共同合作解决语文学习上的问题。  现代文阅读的“学生设问”包括“设疑”
读书是一种传统文化,当越来越多的眼睛定格在电脑屏幕上,当越来越多的时间花在手机短信阅读上,读书在信息化时代的人眼里已成为历史,已成为丢失的梦。因此,近10多年来,我都执着地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习惯之一——培养学生课外读写的兴趣。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去培养:  1. 营造班级书香环境。班级读书文化是班级存在的方式和内涵所在,以硬件形式物化了的读书文化处处彰显班级的韵味。把学生自拟自制的读书宣传标语贴在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