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四个人的团队,还是业余的
话说最近小编沉迷于看纪录片无法自拔,今天就给大家推荐一部画风清奇的国产纪录片,虽然制作得不算很精良,但是一旦接受这个设定……发现拍得很有深意啊!
提到国产纪录片,小编第一反应就是央视那种豪气冲天、满分作文的大型纪录片,比如吃货担当的《舌尖上的中国》、颜值担当的《航拍中国》和恐怖担当的《高考》等等,而今天小编推荐的这部纪录片也有一个很符合央视风格的名字《寻找手艺》。虽然名字很像央视出品,但当小编一打开视频的时候,发现我还是太天真了……
跟那些震撼、庄重的纪录片不一样,这部纪录片那叫一个不专业。团队一共就四个人,清一色的外行,录音师是出发前的一个星期刚学的,好不容易有个摄影师,结果家里有事还没拍完第一集就退出了,那摄影师谁做呢?司机顶上。请不起专业人员不说,连所有的设备都是买的二手残次品,导演砸锅卖房子,拍出来的纪录片硬是被10多家电视台退货。
除了硬件、人员、规划一塌糊涂,线索都是从网上划拉来的,绝对保证过期。第一集里面,导演一开始想去看桑皮纸(一种传统的造纸技术),网上查到的资料说,这里的桑皮纸非常有名。到了现场才发现,所有的作坊都已经废弃了,你说丧不丧?再想去拍雕塑,结果啥都没拍成,你说丧不丧?由于没做事先调研,这个点要拍谁,拍什么内容,到了现场全乱了套,幸亏后来喻攀发动了交际花功能,硬是把这些地方,给找到了。
绝对不摆拍,绝对有反转
雖然团队外行,但作品是真的好看,里面的BGM都是专门为这纪录片录制的版本。纪录片叫《寻找手艺》,但跟那些已经变身艺术品的民间手工艺品不一样的是,这里寻找的手艺都是千家万户现在依然在用的实用品,比如说蒸饭用的木桶、喀什的陶器、经典的油纸伞等。没有高低、不做任何摆拍,所以就有了各种失误,比如炼粘胶炼坏了、做伞骨失败了等等。以及很多手艺都面临失传,比如老爸做的乐器儿子不会吹,弹幕命名本场景为“当场失传”;再比如,好端端的漆器传承人在父亲的要求下做了教师;弹天琴的师傅——58岁的李大哥收了个徒弟,52岁。
他们一路拍手艺,也拍自己的经历:三个人前脚拍完人家,后脚就蹭饭,中午蹭工人,晚上蹭僧人,还在人家家里过夜。看人家雕刻经书,手艺人是这样的心态:这个不好好刻的话,我们死了的时候,会害怕得很。后脚导演就进行自我反省,情感那是相当丰富。所以这部纪录片特别的地方就在这儿,与其说是一趟聚焦手艺的旅程,不如说是理想主义团队如何拍摄一部纪录片的过程,因此幕后团队有着大量好玩和反转的故事,比如司机接手摄影能拍出啥样(反正比我拍得好)?又比如录音师喻攀去摘椰子,结果脚趾骨折,最后不得不结束拍摄……
就是这么一个非专业团队,就这么随性地在126天里走了23个省份,拜访了199位手艺人,记录下了144项传统手艺。拍完后,导演带着素材开始进入后期制作过程,因为穷,导演决定亲自配音。两年后,成片终于出来了,送到了各个电视台后,无一例外,全被拒绝了。但幸运的是,B站的一位工作人员看到后很喜欢,建议导演把片子放在B站上试一下,就这样,《寻找手艺》成为B站纪录片点击量排名第9位。
今天的安利就到这里啦,如果各位有兴趣的话,非常推荐大家去B站看一眼。
话说最近小编沉迷于看纪录片无法自拔,今天就给大家推荐一部画风清奇的国产纪录片,虽然制作得不算很精良,但是一旦接受这个设定……发现拍得很有深意啊!
提到国产纪录片,小编第一反应就是央视那种豪气冲天、满分作文的大型纪录片,比如吃货担当的《舌尖上的中国》、颜值担当的《航拍中国》和恐怖担当的《高考》等等,而今天小编推荐的这部纪录片也有一个很符合央视风格的名字《寻找手艺》。虽然名字很像央视出品,但当小编一打开视频的时候,发现我还是太天真了……
跟那些震撼、庄重的纪录片不一样,这部纪录片那叫一个不专业。团队一共就四个人,清一色的外行,录音师是出发前的一个星期刚学的,好不容易有个摄影师,结果家里有事还没拍完第一集就退出了,那摄影师谁做呢?司机顶上。请不起专业人员不说,连所有的设备都是买的二手残次品,导演砸锅卖房子,拍出来的纪录片硬是被10多家电视台退货。
除了硬件、人员、规划一塌糊涂,线索都是从网上划拉来的,绝对保证过期。第一集里面,导演一开始想去看桑皮纸(一种传统的造纸技术),网上查到的资料说,这里的桑皮纸非常有名。到了现场才发现,所有的作坊都已经废弃了,你说丧不丧?再想去拍雕塑,结果啥都没拍成,你说丧不丧?由于没做事先调研,这个点要拍谁,拍什么内容,到了现场全乱了套,幸亏后来喻攀发动了交际花功能,硬是把这些地方,给找到了。
绝对不摆拍,绝对有反转
雖然团队外行,但作品是真的好看,里面的BGM都是专门为这纪录片录制的版本。纪录片叫《寻找手艺》,但跟那些已经变身艺术品的民间手工艺品不一样的是,这里寻找的手艺都是千家万户现在依然在用的实用品,比如说蒸饭用的木桶、喀什的陶器、经典的油纸伞等。没有高低、不做任何摆拍,所以就有了各种失误,比如炼粘胶炼坏了、做伞骨失败了等等。以及很多手艺都面临失传,比如老爸做的乐器儿子不会吹,弹幕命名本场景为“当场失传”;再比如,好端端的漆器传承人在父亲的要求下做了教师;弹天琴的师傅——58岁的李大哥收了个徒弟,52岁。
他们一路拍手艺,也拍自己的经历:三个人前脚拍完人家,后脚就蹭饭,中午蹭工人,晚上蹭僧人,还在人家家里过夜。看人家雕刻经书,手艺人是这样的心态:这个不好好刻的话,我们死了的时候,会害怕得很。后脚导演就进行自我反省,情感那是相当丰富。所以这部纪录片特别的地方就在这儿,与其说是一趟聚焦手艺的旅程,不如说是理想主义团队如何拍摄一部纪录片的过程,因此幕后团队有着大量好玩和反转的故事,比如司机接手摄影能拍出啥样(反正比我拍得好)?又比如录音师喻攀去摘椰子,结果脚趾骨折,最后不得不结束拍摄……
就是这么一个非专业团队,就这么随性地在126天里走了23个省份,拜访了199位手艺人,记录下了144项传统手艺。拍完后,导演带着素材开始进入后期制作过程,因为穷,导演决定亲自配音。两年后,成片终于出来了,送到了各个电视台后,无一例外,全被拒绝了。但幸运的是,B站的一位工作人员看到后很喜欢,建议导演把片子放在B站上试一下,就这样,《寻找手艺》成为B站纪录片点击量排名第9位。
今天的安利就到这里啦,如果各位有兴趣的话,非常推荐大家去B站看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