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形势下,如何实现山区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京津冀协同发展纲要》对山区的定位是西北部生态涵养区,其功能是生态保护、水源涵养、休闲旅游、绿色产品供给,这给山区发展指明了方向。“十三五”期间,作为首善之区的北京,如何推进京津冀山区绿色发展,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全面实现小康,具有重要意义。
巨大成就与坚实基础
京津冀地区北起燕山山脉,西到太行山区,东至渤海之滨,南据华北平原,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大都分布在海河、滦河流域。三地山水相连,唇齿相依,在地质、地貌、气候、土壤及生物群落等方面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地域生态系统。这一特殊的地域特征和地理区位,决定了京津冀是一个相互依存的生态共同体。北京山区包括门头沟区、平谷区、怀柔区、密云区、延庆区以及房山区和昌平区的山区部分,涵盖83个乡镇、167.9万人、1664个村,占全市面积的62%。
“十二五”期间,北京山区紧紧把握战略机遇,大规模地开展生态环境建设与治理,引导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发展生态友好型产业,逐渐成为首都坚实的生态屏障和市民休闲游憩的理想空间。
一是森林生态效益日益彰显。通过推进京津风沙源治理、三北防护林建设、太行山绿化等国家级重点生态工程建设,有效增加了山区森林资源、改善了森林质量、提高了森林景观效果。到“十二五”末,山区森林覆盖率达56.65%,林木绿化率为77.22%。年固定CO2约980万吨,释放氧气760万吨,涵养水源8.4亿立方米,森林生态服务价值平均每年增加242亿元达到5540亿元,山区生态林在涵养水源、净化空气、防霾除尘、固碳释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山区生态林达1077万亩,森林健康经营项目每年创造就业岗位1万个,生态林管护设立岗位4.6万个,平均使山区农民每年增收545元,有效解决了山区部分闲散劳动力就业问题,实现了山区农民绿岗就业增收。
二是环境治理水平不断提升。在怀柔区琉璃庙、房山区长沟、密云县慕家峪、门头沟区雁翅、平谷区小龙河、怀柔汤河口等地建立了6处湿地公园。构筑“生态修复、生态治理、生态保护”三道防线,建设生态清洁小流域291条,实现小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提高了流域防洪减灾能力,并采取污水、垃圾、厕所、沟道、环境五同步治理,山区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90%以上。开展郊区垃圾无害化处理工程,推广“村收集、镇运输、区处理”的垃圾处理模式,山区参与垃圾集中处理的村庄个数1653个,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量达到了1897吨/日,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了97%;推广分散处理、集中处理和接入市政管网等模式,在山区756个村建设了343个污水处理厂处理生活污水,处理能力达到了25万多吨/日。
三是山区搬迁工作稳步推进。“十二五”期间完成山区农民搬迁4.4万人。搬迁工程通过合并自然村片、集中建新村,十几年来北京山区减少自然村543个,节约村庄建设用地6000多亩。许多搬迁新村变成了无煤村和新能源示范村,减少了对森林植被的破坏。从2004年实施山区农民搬迁工程以来,市级累计投入24.6亿元共完成搬迁3.8万户,9.3万人,建成新村200余个,三分之一的新村发展为民俗旅游专业村,密云的史庄子、平谷的挂甲峪、房山的四马台等15个搬迁村先后荣膺“北京最美乡村”称号。怀柔琉璃庙镇的西台子、延庆千家店的四潭沟等一批搬迁新村,先后荣膺“生态环境友好村”称号。
四是沟域经济建设成果丰硕。沟域经济,属于区域经济范畴,它是以自然沟域为单元,以其范围内的产业资源、自然景观、人文遗迹为基础,通过对山水林田路村和产业发展的统一规划,有序打造,实现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相和谐、一二三产业相融合、点线面相协调、带动区域发展的一种山区经济发展模式。它是随着矿山关闭和产业转型调整,山区生态环境大大改善,首都市民休闲旅游需求不断增强,山区农民逐步探索出的一条符合山区自身实际的发展之路。北京沟域经济模式,是对习总书记“两山理论”的诠释。“十二五”期间,全市沟域经济建设共涉及8个区县(包括顺义区)、34个乡镇、378个行政村,面积3029平方公里,人口20万余人。共实施环境整治、生态建设、基础设施、新村民居和特色产业五项工程933个,沟域总投资120亿元,其中公益性项目725个、投资57亿元,产业类项目208个、投资63亿元。
新的机遇与挑战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绿色发展理念,《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了山区作为西北部生态涵养区功能定位,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提出的“五个一批”工程,都为山区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同时,山区发展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作为一个相互依存的生态共同体,京津冀地区的生态环境状况令人揪心:一是水资源短缺与水体污染并重,水环境质量不容乐观;二是大气污染形势严峻,空气质量亟待改善;三是绿色空间分布不均,生态服务功能不足。
山区底子薄,基础差,生态压力大和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仍然是面临的现实问题,具体表现为四个不足:一是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差,政府和社会投资不足;二是低收入群体多,农民增收渠道不足;三是空心村多,乡土人才不足;四是转型发展路径选择难,改革创新动力不足。因此,山区是郊区“三农”工作和农民增收攻坚的短板,也是全面实现小康的重点和难点。
发展思路与美好未来
“十三五”時期,我们要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推动京津冀山区绿色协同发展。
(一)坚持创新发展
一是开展股份合作。结合新农村建设,对景点邻村和古旧村落进行统一规划、修复和整治,挖掘民俗文化内涵,打造一批主题突出、特色鲜明、多层次、多模式的山区休闲旅游景观,培育“养生山吧、采摘梨园、乡村酒店”等旅游新型业态,成立民俗旅游专业合作社,全面推动了山区民俗旅游行业服务的标准化、规模化、规范化建设,开展形式多样的线上线下宣传活动,促进旅游产业的有序良性发展。 二是盘活闲置资源。根据中央关于深化农村改革综合性实施意见,针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难点地区,探索山区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盘活和占补平衡试点工作,对山区村、低收入村和搬迁新村划拨一定产业发展用地,根据山区现有人口规模、产业发展潜力,适当调整增加山区的产业建设用地指标,打造精品旅游村。
三是引入社会力量。通过政府部门投入公共资金的方式来引导更多的社会资金,更有效地投入到山区镇创业投资产业活动中,营造适于山区产业投资融资活动发展的良好外部支持环境。探索建立山区产业发展基金,通过金融手段整合社会资源,引入市场理念,提供专业运营,帮助科学决策,弥补山区发展的资金缺口,发展生态服务型沟域经济,建立生态友好型产业体系,支持山区产业绿色发展。
四是发展智慧农业。依托山区丰富的林果资源,建立现代特色种植、特色林果物联网应用基地,进一步推进移动通信、宽带、电脑、智能手机等信息化基础设施在广大农村的普及,通过政策吸引返乡青年、高校毕业生等人才投身“互联网+”农业,培育农业电商企业,提高山区农业生产经营的科学化和标准化水平。
(二)坚持协调发展
一是加快特色生态镇建设。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大力推进山区镇村建设,以山区重点小城镇、旅游集散特色镇和规划保留村为重点,提高人口和产业承载功能,发展具有区域特色的山区生态镇,完善城镇主要公共设施建设,建成一批功能完备、特色突出、管理有序的新型城镇和新型农村社区。围绕历史悠久、特色鲜明的古村落,挖掘历史文化内涵,推进文化古村落建设与修复。
二是有序开展山区搬迁。按照“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目标, 解决“一方水土养不了一方人”的自然条件恶劣、经济资源匮乏、人居条件险恶的村庄居住安全问题,培育新型生态友好型产业,实现农民安居乐业。2017年完成新一轮山区搬迁工程剩余的12000人搬迁计划任务。建议2018年至2020年,继续延续山区农民搬迁政策,以搬迁山区低收入村和受地质灾害威胁的村庄为主。每年不硬性安排搬迁计划,条件成熟一个搬迁一个,稳步推进,由各区根据农民需求申报搬迁计划。结合《关于进一步推进低收入农户增收及低收入村发展的意见》“六个一批”工程中搬迁帮扶一批的要求,计划每年建设20~30个搬迁新村,实现“建一个搬迁村,形成一个美丽的民俗村,打造出一个乡村酒店”的目标。
三是推动美丽乡村建设。结合山区搬迁工程的开展,未来山区村要继续开展“寻找北京最美的乡村”活动,改善搬迁村的人居环境。大力推进农村地区“减煤换煤、清洁空气”、开展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实施农民住宅抗震节能改造、加大农村污水处理力度、抓好村庄绿化美化、做好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保护传承农村历史文化,建成一批“北京美丽乡村”,力争到2020年将所有山区搬迁村基本建成绿色低碳田园美、生态宜居村庄美、健康舒适生活美、和谐淳朴人文美的美丽乡村。
四是打造山区产业新城。山区生态新城以提升城市服务功能为导向,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环境优美、规模适度、宜居宜业的新城。依托怀柔雁栖湖生态发展示范区,打造国际会议会展活动重要承载区。抓住举办2022年冬奥会的重大机遇,带动以冰雪运动为主的户外体育活动发展,建设国际体育休闲新区。依托2019年世界园艺博览会园区,打造现代园艺产业聚集区。以举办2020年世界休闲大会为契机,发挥山区生态优势,建设生态旅游休闲区。
(三)坚持绿色发展
一是巩固山区绿色生态屏障。继续推进京津风沙源治理、三北防护林建设、太行山绿化等重点生态工程。继续开展废弃矿山生态修复治理工作,实施20万亩宜林荒山绿化、100万亩低质生态公益林升级改造、100万亩封山育林,全市宜林荒山绿化全面完成。建设10条浅山休闲游憩景观带,提升山区森林休闲体验功能。在继续努力扩大造林面积的同时,更加注重提升森林质量。重点实施300万亩中幼林抚育工程,增加森林生态效益和碳汇功能,促进森林资源实现可持续增长。
二是恢复河湖水系生态功能。还清河道水体、拓宽水面湿地、保护涵养水源,提升城市河湖环境品质,恢复流域水系生态功能,恢复和建设大面积、集中连片生态湿地和湿地公园。提升重点区域水源涵养功能,加强饮用水源保护,在重要水源区上游和源头全面实施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加大密云水库、官厅水库、怀柔水库等地表水源区生态修复力度,全面实施水库周边库滨带绿化建设。完成2000平方公里小流域综合治理,全市山区主要水土流失区域实现全面治理。
三是持之以恒建设沟域经济。按照“抓完善、上水平、创品牌”,形成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山区变景区、田园变公园、空气变人气,劳动变运动、农宅变客栈、农产品变商品”的沟域经济带,打造“山会招手、树会说话、水会唱歌”的美丽新山区。重点提升生态环境,完善沟域内基础设施和公共配套,建设民俗新村,延伸产业链,通过打造白桦谷、四季花海、酒乡之路等有秀美景观、地域特色和文化传承的沟域,建成10条精品沟域、20条特色沟域,形成连接燕山、太行山脉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跨区域的绿色生态谷、最美乡村路和特色沟域带,到2020年,建成20个山区特色精品小镇。
(四)坚持开放发展
一是搭建两个工作平台。通过搭建沟域经济和山区搬迁两个工作平台,统筹多方力量支持山区发展,实现“部门联动、资金聚焦、政策集成”。
二是打造跨区域沟域经济带。通过推进门头沟区永定河峡谷—河北怀来、房山区十渡—河北野三坡、怀柔区天河川·满韵汤河—河北丰宁、平谷区金海湖—天津蓟县、密云区雾灵香谷—河北兴隆等沟域景观协同发展,打造跨区域的沟域经济带。
三是成立沟域经济发展联盟。通过成立北京山区沟域经济发展联盟,建立山区发展(沟域经济)建设基金和山区搬迁后续产业扶持资金,提高山区产业发展水平。
(五)坚持共享发展
一是优化生态补偿政策。建立财政性资金统筹机制,加大对生态环境建设项目支持力度。整合现有生态保护补偿渠道,加大对生态涵养区、重点生态功能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进一步完善山区生态林补偿机制,提高补偿标准。共同推动建立京津冀跨区域横向生态补偿机制。
二是促进低收入户就业增收。结合山区生态公益林补偿机制,适当增加山区公益性就业岗位的数量,建立公益性岗位的工资逐年增长机制,提高山区农民的工资性收入。随着山区重大项目的落地和各项惠民政策的有效落实,绿化造林、水务工程、沟域经济等重点工程的积极推进,在务工人员选取上可以优先利用本地劳动力,增加农民就业务工机会。积极拓展劳动力的外部增收空间,建立就业信息平台,定期发布就业需求信息,引领山區农民外出就业。
三是推动城乡资源共享。继续提高农村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水平。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整合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和城市义务教育奖补政策,加强市级优质教育资源统筹,推动城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大力促进乡风文明。建立城乡统筹的公共文化体育服务体系建设协调机制,使文化体育资源向农村倾斜,并通过美丽乡村、特色文化村和特色体育村进行示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山水林田湖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山区的发展完全可以摒弃粗放型资源开发常规模式,走出一条通过优化生态环境带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全新道路,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生态效益,将绿水青山打造成金山银山。
责任编辑 / 宋明晏
巨大成就与坚实基础
京津冀地区北起燕山山脉,西到太行山区,东至渤海之滨,南据华北平原,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大都分布在海河、滦河流域。三地山水相连,唇齿相依,在地质、地貌、气候、土壤及生物群落等方面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地域生态系统。这一特殊的地域特征和地理区位,决定了京津冀是一个相互依存的生态共同体。北京山区包括门头沟区、平谷区、怀柔区、密云区、延庆区以及房山区和昌平区的山区部分,涵盖83个乡镇、167.9万人、1664个村,占全市面积的62%。
“十二五”期间,北京山区紧紧把握战略机遇,大规模地开展生态环境建设与治理,引导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发展生态友好型产业,逐渐成为首都坚实的生态屏障和市民休闲游憩的理想空间。
一是森林生态效益日益彰显。通过推进京津风沙源治理、三北防护林建设、太行山绿化等国家级重点生态工程建设,有效增加了山区森林资源、改善了森林质量、提高了森林景观效果。到“十二五”末,山区森林覆盖率达56.65%,林木绿化率为77.22%。年固定CO2约980万吨,释放氧气760万吨,涵养水源8.4亿立方米,森林生态服务价值平均每年增加242亿元达到5540亿元,山区生态林在涵养水源、净化空气、防霾除尘、固碳释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山区生态林达1077万亩,森林健康经营项目每年创造就业岗位1万个,生态林管护设立岗位4.6万个,平均使山区农民每年增收545元,有效解决了山区部分闲散劳动力就业问题,实现了山区农民绿岗就业增收。
二是环境治理水平不断提升。在怀柔区琉璃庙、房山区长沟、密云县慕家峪、门头沟区雁翅、平谷区小龙河、怀柔汤河口等地建立了6处湿地公园。构筑“生态修复、生态治理、生态保护”三道防线,建设生态清洁小流域291条,实现小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提高了流域防洪减灾能力,并采取污水、垃圾、厕所、沟道、环境五同步治理,山区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90%以上。开展郊区垃圾无害化处理工程,推广“村收集、镇运输、区处理”的垃圾处理模式,山区参与垃圾集中处理的村庄个数1653个,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量达到了1897吨/日,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了97%;推广分散处理、集中处理和接入市政管网等模式,在山区756个村建设了343个污水处理厂处理生活污水,处理能力达到了25万多吨/日。
三是山区搬迁工作稳步推进。“十二五”期间完成山区农民搬迁4.4万人。搬迁工程通过合并自然村片、集中建新村,十几年来北京山区减少自然村543个,节约村庄建设用地6000多亩。许多搬迁新村变成了无煤村和新能源示范村,减少了对森林植被的破坏。从2004年实施山区农民搬迁工程以来,市级累计投入24.6亿元共完成搬迁3.8万户,9.3万人,建成新村200余个,三分之一的新村发展为民俗旅游专业村,密云的史庄子、平谷的挂甲峪、房山的四马台等15个搬迁村先后荣膺“北京最美乡村”称号。怀柔琉璃庙镇的西台子、延庆千家店的四潭沟等一批搬迁新村,先后荣膺“生态环境友好村”称号。
四是沟域经济建设成果丰硕。沟域经济,属于区域经济范畴,它是以自然沟域为单元,以其范围内的产业资源、自然景观、人文遗迹为基础,通过对山水林田路村和产业发展的统一规划,有序打造,实现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相和谐、一二三产业相融合、点线面相协调、带动区域发展的一种山区经济发展模式。它是随着矿山关闭和产业转型调整,山区生态环境大大改善,首都市民休闲旅游需求不断增强,山区农民逐步探索出的一条符合山区自身实际的发展之路。北京沟域经济模式,是对习总书记“两山理论”的诠释。“十二五”期间,全市沟域经济建设共涉及8个区县(包括顺义区)、34个乡镇、378个行政村,面积3029平方公里,人口20万余人。共实施环境整治、生态建设、基础设施、新村民居和特色产业五项工程933个,沟域总投资120亿元,其中公益性项目725个、投资57亿元,产业类项目208个、投资63亿元。
新的机遇与挑战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绿色发展理念,《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了山区作为西北部生态涵养区功能定位,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提出的“五个一批”工程,都为山区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同时,山区发展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作为一个相互依存的生态共同体,京津冀地区的生态环境状况令人揪心:一是水资源短缺与水体污染并重,水环境质量不容乐观;二是大气污染形势严峻,空气质量亟待改善;三是绿色空间分布不均,生态服务功能不足。
山区底子薄,基础差,生态压力大和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仍然是面临的现实问题,具体表现为四个不足:一是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差,政府和社会投资不足;二是低收入群体多,农民增收渠道不足;三是空心村多,乡土人才不足;四是转型发展路径选择难,改革创新动力不足。因此,山区是郊区“三农”工作和农民增收攻坚的短板,也是全面实现小康的重点和难点。
发展思路与美好未来
“十三五”時期,我们要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推动京津冀山区绿色协同发展。
(一)坚持创新发展
一是开展股份合作。结合新农村建设,对景点邻村和古旧村落进行统一规划、修复和整治,挖掘民俗文化内涵,打造一批主题突出、特色鲜明、多层次、多模式的山区休闲旅游景观,培育“养生山吧、采摘梨园、乡村酒店”等旅游新型业态,成立民俗旅游专业合作社,全面推动了山区民俗旅游行业服务的标准化、规模化、规范化建设,开展形式多样的线上线下宣传活动,促进旅游产业的有序良性发展。 二是盘活闲置资源。根据中央关于深化农村改革综合性实施意见,针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难点地区,探索山区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盘活和占补平衡试点工作,对山区村、低收入村和搬迁新村划拨一定产业发展用地,根据山区现有人口规模、产业发展潜力,适当调整增加山区的产业建设用地指标,打造精品旅游村。
三是引入社会力量。通过政府部门投入公共资金的方式来引导更多的社会资金,更有效地投入到山区镇创业投资产业活动中,营造适于山区产业投资融资活动发展的良好外部支持环境。探索建立山区产业发展基金,通过金融手段整合社会资源,引入市场理念,提供专业运营,帮助科学决策,弥补山区发展的资金缺口,发展生态服务型沟域经济,建立生态友好型产业体系,支持山区产业绿色发展。
四是发展智慧农业。依托山区丰富的林果资源,建立现代特色种植、特色林果物联网应用基地,进一步推进移动通信、宽带、电脑、智能手机等信息化基础设施在广大农村的普及,通过政策吸引返乡青年、高校毕业生等人才投身“互联网+”农业,培育农业电商企业,提高山区农业生产经营的科学化和标准化水平。
(二)坚持协调发展
一是加快特色生态镇建设。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大力推进山区镇村建设,以山区重点小城镇、旅游集散特色镇和规划保留村为重点,提高人口和产业承载功能,发展具有区域特色的山区生态镇,完善城镇主要公共设施建设,建成一批功能完备、特色突出、管理有序的新型城镇和新型农村社区。围绕历史悠久、特色鲜明的古村落,挖掘历史文化内涵,推进文化古村落建设与修复。
二是有序开展山区搬迁。按照“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目标, 解决“一方水土养不了一方人”的自然条件恶劣、经济资源匮乏、人居条件险恶的村庄居住安全问题,培育新型生态友好型产业,实现农民安居乐业。2017年完成新一轮山区搬迁工程剩余的12000人搬迁计划任务。建议2018年至2020年,继续延续山区农民搬迁政策,以搬迁山区低收入村和受地质灾害威胁的村庄为主。每年不硬性安排搬迁计划,条件成熟一个搬迁一个,稳步推进,由各区根据农民需求申报搬迁计划。结合《关于进一步推进低收入农户增收及低收入村发展的意见》“六个一批”工程中搬迁帮扶一批的要求,计划每年建设20~30个搬迁新村,实现“建一个搬迁村,形成一个美丽的民俗村,打造出一个乡村酒店”的目标。
三是推动美丽乡村建设。结合山区搬迁工程的开展,未来山区村要继续开展“寻找北京最美的乡村”活动,改善搬迁村的人居环境。大力推进农村地区“减煤换煤、清洁空气”、开展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实施农民住宅抗震节能改造、加大农村污水处理力度、抓好村庄绿化美化、做好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保护传承农村历史文化,建成一批“北京美丽乡村”,力争到2020年将所有山区搬迁村基本建成绿色低碳田园美、生态宜居村庄美、健康舒适生活美、和谐淳朴人文美的美丽乡村。
四是打造山区产业新城。山区生态新城以提升城市服务功能为导向,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环境优美、规模适度、宜居宜业的新城。依托怀柔雁栖湖生态发展示范区,打造国际会议会展活动重要承载区。抓住举办2022年冬奥会的重大机遇,带动以冰雪运动为主的户外体育活动发展,建设国际体育休闲新区。依托2019年世界园艺博览会园区,打造现代园艺产业聚集区。以举办2020年世界休闲大会为契机,发挥山区生态优势,建设生态旅游休闲区。
(三)坚持绿色发展
一是巩固山区绿色生态屏障。继续推进京津风沙源治理、三北防护林建设、太行山绿化等重点生态工程。继续开展废弃矿山生态修复治理工作,实施20万亩宜林荒山绿化、100万亩低质生态公益林升级改造、100万亩封山育林,全市宜林荒山绿化全面完成。建设10条浅山休闲游憩景观带,提升山区森林休闲体验功能。在继续努力扩大造林面积的同时,更加注重提升森林质量。重点实施300万亩中幼林抚育工程,增加森林生态效益和碳汇功能,促进森林资源实现可持续增长。
二是恢复河湖水系生态功能。还清河道水体、拓宽水面湿地、保护涵养水源,提升城市河湖环境品质,恢复流域水系生态功能,恢复和建设大面积、集中连片生态湿地和湿地公园。提升重点区域水源涵养功能,加强饮用水源保护,在重要水源区上游和源头全面实施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加大密云水库、官厅水库、怀柔水库等地表水源区生态修复力度,全面实施水库周边库滨带绿化建设。完成2000平方公里小流域综合治理,全市山区主要水土流失区域实现全面治理。
三是持之以恒建设沟域经济。按照“抓完善、上水平、创品牌”,形成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山区变景区、田园变公园、空气变人气,劳动变运动、农宅变客栈、农产品变商品”的沟域经济带,打造“山会招手、树会说话、水会唱歌”的美丽新山区。重点提升生态环境,完善沟域内基础设施和公共配套,建设民俗新村,延伸产业链,通过打造白桦谷、四季花海、酒乡之路等有秀美景观、地域特色和文化传承的沟域,建成10条精品沟域、20条特色沟域,形成连接燕山、太行山脉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跨区域的绿色生态谷、最美乡村路和特色沟域带,到2020年,建成20个山区特色精品小镇。
(四)坚持开放发展
一是搭建两个工作平台。通过搭建沟域经济和山区搬迁两个工作平台,统筹多方力量支持山区发展,实现“部门联动、资金聚焦、政策集成”。
二是打造跨区域沟域经济带。通过推进门头沟区永定河峡谷—河北怀来、房山区十渡—河北野三坡、怀柔区天河川·满韵汤河—河北丰宁、平谷区金海湖—天津蓟县、密云区雾灵香谷—河北兴隆等沟域景观协同发展,打造跨区域的沟域经济带。
三是成立沟域经济发展联盟。通过成立北京山区沟域经济发展联盟,建立山区发展(沟域经济)建设基金和山区搬迁后续产业扶持资金,提高山区产业发展水平。
(五)坚持共享发展
一是优化生态补偿政策。建立财政性资金统筹机制,加大对生态环境建设项目支持力度。整合现有生态保护补偿渠道,加大对生态涵养区、重点生态功能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进一步完善山区生态林补偿机制,提高补偿标准。共同推动建立京津冀跨区域横向生态补偿机制。
二是促进低收入户就业增收。结合山区生态公益林补偿机制,适当增加山区公益性就业岗位的数量,建立公益性岗位的工资逐年增长机制,提高山区农民的工资性收入。随着山区重大项目的落地和各项惠民政策的有效落实,绿化造林、水务工程、沟域经济等重点工程的积极推进,在务工人员选取上可以优先利用本地劳动力,增加农民就业务工机会。积极拓展劳动力的外部增收空间,建立就业信息平台,定期发布就业需求信息,引领山區农民外出就业。
三是推动城乡资源共享。继续提高农村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水平。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整合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和城市义务教育奖补政策,加强市级优质教育资源统筹,推动城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大力促进乡风文明。建立城乡统筹的公共文化体育服务体系建设协调机制,使文化体育资源向农村倾斜,并通过美丽乡村、特色文化村和特色体育村进行示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山水林田湖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山区的发展完全可以摒弃粗放型资源开发常规模式,走出一条通过优化生态环境带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全新道路,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生态效益,将绿水青山打造成金山银山。
责任编辑 / 宋明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