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有利于改善学生的价值观,促进学生的协调发展;有利于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促进学生个性化的发展;有利于形成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呢?我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和他人的实践经验,认为要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
1.课堂教学的设计以“自主预习’为基础
一节高效课堂,源于成功的教学设计,数学课堂的设计要基于新课标的要求,课堂教学目标的制定要在学生课前自主预习的前提下,教师们(教研组)研究来确定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这样的目标才可能会全面合理,易于学生接受,促使学生自愿达成;难点的确定必须建立在学生课前自主预习的基础上,应该是学生在预习过程中遇到的真正难以理解和解决的问题,而不是原有教材或教参所提供的内容;难点的突破要针对学生的疑难之处设计情境、问题和练习。情景设计要符合学生预习内容时出现的困惑,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也可由学生参与,切勿形式化;问题设置力求体现学生在认知、情感、道德等方面的冲突,能让学生自己解决的要相信学生的能力;练习设计既要突出重点、难点和知识点,又要充分考虑学生自主预习过程中暴露出的易混、易错点,使设计的练习有一定的螺旋上升的空间。所以,教学设计首先要围绕自主预习这个环节,教师要编制好预习设计(预习作业),指导学生自主预习,紧紧围绕学生自主预习中发现的问题来设计教学案。
2.数学课堂的教学过程要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
再好的教学设计也必须通过数学课堂的组织和实施来贯彻落实。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达成某种目标的心理因素,它表现为学生的主动学习意愿,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内趋力。兴趣是人的一种带有趋向性的心理特征,是求知的内在动力,它决定着人对事物的态度、价值取向与选择。当一个人对某种事物产生兴趣时,他就会主动地探索,执著地追求。教学实践证明:当学生对某一学科的学习产生浓厚兴趣时,他就会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地学习,努力提高学习成绩,不断提升自身的能力和素质。要使学生对数学有浓厚的兴趣,有赖于教师运用自己特有的教学艺术来激发和培养。因此,数学教师必须根据数学课自身的特点,努力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艺术,以富有情趣和生动贴切的事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求知欲望,使学生的学习具有持久的动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构建和谐师生关系,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变痛苦地学为愉悦地学;培养学生成就感,使学生在一次次自主学习的成功体验中,巩固自主学习的动机和兴趣,变短暂兴趣地学为持久动力地学。第二,营造学生自主学习的氛围。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是思考力的培育者,不是知识的注入者。”新课程指出:“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表现,使学生在充满教学民主的过程中,提高主动学习和发展的能力。”因此,要让学生自主学习,课堂教学必须创设让学生充分发展的机会和空间,营造学生自主学习的氛围。第三,自主学习的流程设计。课前预习------环节(1):自学交流 ;环节(2):汇报初练 ;环节(3):质疑提问 ;环节(4):再次交流;环节(5):点评提升;环节(6):练习反馈。
3.在练习中展示自主学习的成果
在课堂教学的训练环节中,由学生自己作答、评判、纠错,给学生展示预习成果的机会,并以此让学生自我发现不足,从而自觉改正;在布置课外作业时,注意布置的课外作业要具有开放性和创造性,并注意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促使学生尝试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体验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同时分层次布置作业,注意作业的选择性,尽可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多样化需求,使每位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鼓励学生多阅读适合自己的数学课外读物,建议摘抄自己所学的重点知识,定期让学生在课上讲解交流;坚持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并用适当形式展示研究性学习成果。重视不断提高学生自主搜集、筛选、处理数学信息的能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风貌,体验合作的成功,进一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4.数学教学的延伸性也要关注到自主学习
要教育并教会学生把自己所学的书本知识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和生活中,能够做到学以致用,并在运用中加深对教材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同时通过延伸性学习和研究,拓宽学生学习的知识面,锻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具有了自主学习能力的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而是能主动探求知识、敢于质疑、充满个性的学习的主人,而我们教师就应当为学生的未来发展肩负起责任,改变观念,还课堂于学生!
收稿日期:2012-06-28
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呢?我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和他人的实践经验,认为要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
1.课堂教学的设计以“自主预习’为基础
一节高效课堂,源于成功的教学设计,数学课堂的设计要基于新课标的要求,课堂教学目标的制定要在学生课前自主预习的前提下,教师们(教研组)研究来确定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这样的目标才可能会全面合理,易于学生接受,促使学生自愿达成;难点的确定必须建立在学生课前自主预习的基础上,应该是学生在预习过程中遇到的真正难以理解和解决的问题,而不是原有教材或教参所提供的内容;难点的突破要针对学生的疑难之处设计情境、问题和练习。情景设计要符合学生预习内容时出现的困惑,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也可由学生参与,切勿形式化;问题设置力求体现学生在认知、情感、道德等方面的冲突,能让学生自己解决的要相信学生的能力;练习设计既要突出重点、难点和知识点,又要充分考虑学生自主预习过程中暴露出的易混、易错点,使设计的练习有一定的螺旋上升的空间。所以,教学设计首先要围绕自主预习这个环节,教师要编制好预习设计(预习作业),指导学生自主预习,紧紧围绕学生自主预习中发现的问题来设计教学案。
2.数学课堂的教学过程要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
再好的教学设计也必须通过数学课堂的组织和实施来贯彻落实。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达成某种目标的心理因素,它表现为学生的主动学习意愿,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内趋力。兴趣是人的一种带有趋向性的心理特征,是求知的内在动力,它决定着人对事物的态度、价值取向与选择。当一个人对某种事物产生兴趣时,他就会主动地探索,执著地追求。教学实践证明:当学生对某一学科的学习产生浓厚兴趣时,他就会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地学习,努力提高学习成绩,不断提升自身的能力和素质。要使学生对数学有浓厚的兴趣,有赖于教师运用自己特有的教学艺术来激发和培养。因此,数学教师必须根据数学课自身的特点,努力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艺术,以富有情趣和生动贴切的事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求知欲望,使学生的学习具有持久的动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构建和谐师生关系,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变痛苦地学为愉悦地学;培养学生成就感,使学生在一次次自主学习的成功体验中,巩固自主学习的动机和兴趣,变短暂兴趣地学为持久动力地学。第二,营造学生自主学习的氛围。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是思考力的培育者,不是知识的注入者。”新课程指出:“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表现,使学生在充满教学民主的过程中,提高主动学习和发展的能力。”因此,要让学生自主学习,课堂教学必须创设让学生充分发展的机会和空间,营造学生自主学习的氛围。第三,自主学习的流程设计。课前预习------环节(1):自学交流 ;环节(2):汇报初练 ;环节(3):质疑提问 ;环节(4):再次交流;环节(5):点评提升;环节(6):练习反馈。
3.在练习中展示自主学习的成果
在课堂教学的训练环节中,由学生自己作答、评判、纠错,给学生展示预习成果的机会,并以此让学生自我发现不足,从而自觉改正;在布置课外作业时,注意布置的课外作业要具有开放性和创造性,并注意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促使学生尝试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体验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同时分层次布置作业,注意作业的选择性,尽可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多样化需求,使每位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鼓励学生多阅读适合自己的数学课外读物,建议摘抄自己所学的重点知识,定期让学生在课上讲解交流;坚持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并用适当形式展示研究性学习成果。重视不断提高学生自主搜集、筛选、处理数学信息的能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风貌,体验合作的成功,进一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4.数学教学的延伸性也要关注到自主学习
要教育并教会学生把自己所学的书本知识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和生活中,能够做到学以致用,并在运用中加深对教材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同时通过延伸性学习和研究,拓宽学生学习的知识面,锻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具有了自主学习能力的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而是能主动探求知识、敢于质疑、充满个性的学习的主人,而我们教师就应当为学生的未来发展肩负起责任,改变观念,还课堂于学生!
收稿日期:2012-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