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报》音乐资料研究述略

来源 :音乐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iyan1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报刊作为近代重要的传播媒介,为城市音乐的传播与推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锡报》是民国时期无锡地方报刊中出版时间最久的报纸。《锡报》上刊登的种类繁多的音乐资料,是当今学者探究近代江南城市音乐文化发展的珍贵历史线索。
  《锡报》创刊于1912年9月,一直至1948年10月无锡解放终刊。从《锡报》刊登的文体形式来看,四版副刊《小锡报》主要有剧场演出广告、诗文、随笔、戏剧评论等,这些内容都与《锡报》头版的演出广告和二版、三版的音乐纪事新闻相呼应互为补充,形成了较为完整的音乐资料类型体系。在这些资料中,音乐类型大致分为传统音乐和现代音乐两大类,前者包括戏曲范畴中的京剧、昆曲、无锡文戏(锡滩)、蹦蹦戏(评剧)、秦腔、天津梆子、苏滩与说唱范畴中的苏州弹词、小热昏以及器乐中的古琴、丝竹乐等,其中关于京剧、昆曲、苏州弹词资料的比例位居前三;现代音乐中则以歌舞音乐的资料为最,内容包括儿童歌舞曲、成人歌舞音乐、滑稽戏,另有对爵士乐、交响乐的零星阐述。

一、近代京剧的无锡记忆


  在《锡报》的音乐资料中,有关京剧的内容是最为繁杂而丰富的。其“广告”“地方新闻”“邑评”“播音台”“剧评”等栏目以及特定時间段的“锡报戏剧增刊”“戏剧特刊”等中记录了相当数量的京剧纪事、活动、评论等资料。特别是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锡报》中刊载的许多关于京剧活动的报道,记录了周信芳、郝寿臣、金少山、言菊朋、王虎辰、刘斌昆等名角来锡演出的广告信息和演出状况。如1935年1月24日至28日,花脸名角金少山受邀在中南大戏院表演,《锡报》头版连续刊登了金少山的大幅演出广告;在锡五日,金少山除了表演他与梅兰芳合作的成名之作《霸王别姬》,还演出了《法门寺》《清风寨》《李七长亭》等拿手剧目;1月27日金少山还在《锡报》的《戏剧特刊》醒目处题写了“笔歌墨舞”四个大字。1935年4月27日至5月15日,武生名角王虎辰受邀在无锡中南大戏院演出。这期间《锡报》除了在四版刊登每天的演出信息外,于4月27日、5月5日和5月14日三天在《锡报》头版刊登了王虎辰的大幅演出广告。在为期近二十天的演出中,王虎辰所演拿手好戏有《全部取西川》《全部孙行者大闹天宫》《戏迷传》《全部雪弟恨》《拿高登》《全部姜维归天》《全部落马湖》《九江口》《胡奎卖人头》《铁笼山》《薛仁贵出世》等,其中在演《戏迷传》的时候,王虎辰常常自拉自唱京韵大鼓,成为其独具特色的表演方式之一。

二、昆曲存续的历史见证


  昆曲是江南音乐文化中的典型代表,在其发展历程中,文人是很重要的一个传播群体。民国时期业余曲社发展甚众,其中以文人知识分子为主要群体的昆曲清唱曲社在全国各个城市纷纷建立。在《锡报》的音乐资料中记载了无锡昆曲清唱社团“天韵社”的发展始末与个中文人群体的日常雅集活动以及曲友撰写的有关昆曲伴奏、曲唱、历史等文章,无形中成为当今探究近代昆曲在江南传播与传承的珍贵历史资料。笔者曾就“天韵社”为研究视角撰写过《无锡天韵社的传播方式及其价值分析》《探微无锡昆曲的历史流变——兼谈天韵社的昆曲清唱传承》等文章就是得益于在《锡报》资料基础上的灵光闪现。另外作为一代音乐宗师的杨荫浏,其青少年时期在天韵社的学习研唱经历也成为今天观照这位音乐家学术成就的最初起点。就凭这一点,《锡报》的音乐资料研究价值可见一斑。

三、评弹繁荣的真实写照


  苏州评弹是评话和弹词在流传的过程中和苏州方言相结合的产物。苏州评话用只说不唱的方式进行故事的叙述、情节的展开,苏州弹词则以有说有唱的表演方式见长。苏州评弹的渊源可追溯至唐宋,真正成型于明末清初,主要流行于江苏东南部、浙江北部和上海等吴语方言区域。
  民国时期无锡有“江南第一码头”之称。据无锡史料记载:无锡最早的书场是“迎园”,建于清代同治十三年(1874),评弹艺人在无锡营业演唱有固定性的演出场所即从此时开始。据袁中郎《解脱集》称:明万历时,吴县县令袁宏道游无锡,听朱叟说《水浒》,认为朱叟说书“与俗说绝异,听之令人脾键”,并赋诗赞其表演艺术为“舌战”。则袁宏道游无锡所听《水浒》,当属设摊演出,说明明代万历年间已有说书艺人在无锡演出了。清代弹词女作家陶贞怀是无锡人,所作弹词《天雨花》是古代讲唱文学的代表作品之一,清人杨芳灿称之为“南花北梦”,与《红楼梦》相媲美。评话在吴语地区也日益兴旺,在宜兴有“宜兴评话”,大多是从唱春、唱道情艺人转化而来,在说故事的形式和方法上,与苏州评话无甚差异,仅为方言上的差别。在著名弹词名家中,不乏无锡县人,有玉祁的魏钰卿、鸿盛人朱耀祥、后宅乡的薛筱卿、长安镇的张鉴庭等。尤其是张鉴庭,年轻时唱过“绍兴大板”,艺名小麟童,跟过“小热昏”杜宝林演下手,演唱“苏州评弹”后,自编自演弹词书目《十美图》等,还向无锡滩簧艺人卞和尚学《林子文》(即《顾鼎臣》)编成弹词本演唱,这些均为“张派”的代表性曲目。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是苏州评弹蓬勃发展的阶段,这从《锡报》刊登的专栏“播音园地”“书坛春秋”“小锡播音台”“小电台”等栏目和《弹词专刊》《无线电专刊》等中可见一斑。其中,“播音园地”天天刊登当日无锡各电台播送的弹词内容,三十年代“小锡播音台”中关于评弹信息的播报几乎是常态。《锡报》中关于苏州评弹的内容涉及到了方方面面:光裕社的分化,弹词的曲词特点和关系,弹词名角在无锡的演出动态和表演特色,观众观赏评弹时的众生相,书场的营业竞争,书场的介绍等等,资料丰富,信息量极大,是探究近代评弹艺术繁荣发展的重要力证。

四、娱乐与教化中的流行歌舞


  本文所指“流行歌舞”主要包括成人歌舞表演和儿童歌舞音乐两大类。民国时期,在江南一带城市居民的音乐文化生活中,除了听赏和观演评弹、昆曲、京剧等传统的音乐表演外,欣赏、参与流行歌舞的表演也成为一个重要的娱乐休闲方式。从音乐的层面来追溯流行歌舞的渊源,它是近代“时代曲”的一种音乐形式。作为“时代曲”创作的核心人物黎锦晖,他创作的成人歌舞曲风靡于当时的大上海,而后通过电台播音、报刊报道辐射至周边的城市;黎锦晖创作的儿童歌舞音乐,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小学音乐活动中相当流行。有关于这两类歌舞表演的资料在《锡报》中也有一定的数量,集中展现了歌舞音乐在娱乐锡城市民阶层和服务学堂音乐教育两个维度的社会功能。

五、演出场域的时代更迭


  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锡报》资料中,对戏院、舞台、影戏院和剧场的广告和新闻报道非常多。这些表演场域大部分是无锡当地的演出剧场如中南大戏院、无锡大戏院、新光舞台、大陆影戏院、光明剧院等。《锡报》有时也会刊登上海天蟾舞台、沪江舞台以及南京百星大戏院等剧场的演出信息和表演记述,表演内容以京剧为首。另外,专以说书为主的书场如梁溪书场、吟春书场、清园茶社、长乐书场、横云书场、民众茶园的记载也不少。此外,作为空中剧场的广播电台,在近代各种音乐的传播中,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如《锡报》1936年3月7日“小播音台”栏目记载:北平电台晚十时起播送中和园程砚秋、王少楼、程继先、俞振飞、侯喜瑞等合演的《青霜剑》。
  综上所述,《锡报》作为近代无锡出版历史最为悠久的地方报纸,不仅是当时广大锡城市民获取各类信息的重要渠道,也是近代音乐传播的重要载体。《锡报》上刊登内容丰富的音乐资料,集中反映了民国时期各类音乐在无锡传播的区域性概貌,是当今学者追寻近代江南城市音乐文化发展脉络的珍贵历史线索。
  李晓春 江南大学人文学院音乐系副教授
其他文献
摘 要: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学习、工作及生活方式都有了巨大改变,以教育事业为例,先进的科学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智慧教室这一概念的出现,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这是我国未来教育环境的发展趋势。本文主要对智慧教室展开分析,深入研究其定义、特点等,并就其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讨,分析在这一环境下初中物理教学模式的具体方法过程。  关键词: 智慧
摘 要: 物理是自然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初中物理不仅能够培养学生探究科学的精神,学会探究科学的方法,具备科学的思想,而且对学生正在形成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都有积极作用,还能为学生今后物理的学习和研究打下良好基础,激起学生投入科学研究的积极愿望和热情。但是由于物理学科的很多概念对学生来说会感觉比较生僻和抽象化,在初中物理教学中需要教师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寻求一些让学生易于接受的教学方法。本文就创设情境
摘 要: 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要求在教学中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要着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还要激发学生合作能力。本文主要论述在新课程背景下,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要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各方面能力都能够有所提升,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 情境教学 教学设计  一、用实验创设教学情境  实验教
摘 要: 在新社会发展的前提下,如何更好地教育学生、取得更丰硕的教育成果已经逐渐成为各大学校教学研究的重点课题之一。然而学生的学习基础不同,自身的素质及水平也各有不同,如何在当代学生中全面进行高中化学授课,并取得好的教学效果,是一个值得每个学校进行深刻研究和讨论的问题。教师通过把握学生对化学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开展分层教学,不仅能够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而且能够大大激发学生学习高中
摘 要: 新课改理念走进高中化学课堂,对提高化学课堂实效性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让高中生真正参与到课堂中,并从中获得知识、掌握技能、提高能力,成为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关于如何才能实现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教学,本文从四个方面进行探究:创设和谐民主的化学课堂,对学生进行化学思维的培养,化学课后学会及时总结,化学课上加强实验教学。  关键词: 高中化学 高效课堂 有效探究 学生发展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那
人免疫缺陷病毒1型(HIV-1)是艾滋病的主要病原体。自从1981年发现以来,目前已经成为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重大传染性疾病。虽然高效抗逆转录疗法(HighlyActiveAntiretroviralT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