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成都市近年陆续进行稻田标准化工程改造,促进了稻田综合种养迅速发展。本文总结了适宜成都地区的稻田综合种养田间工程改造关键技术及配套设施建设,以供广大种植户参考。
关键词 稻田综合种养;田间工程;改造技术,四川成都
中图分类号 S964.2;F32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16-0217-01
稻田综合种养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建国以后稻田综合种养技术不断成熟,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进入新世纪后,传统的品种单一、规模较小、效益较低的稻田综合种养模式越来越难以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为此,全国各地纷纷结合实际,开展了新一轮稻田综合种养模式的拓展和技术的升级,均表现出稳粮、促渔、增效、提质、生态、节能等多方面的作用,在经济、社会、生态等方面均取得显著成效,受到了各地政府的高度重视以及种稻农民的积极响应。
成都市地处平原,目前水稻种植面积为18.0万hm2,其中宜渔稻田3.33万 hm2以上,主要分布在崇州、大邑等稻田集中地区,非常适合发展稻田养殖[1]。近年来,成都地区陆续进行稻田标准化工程改造,稻田综合种养迅速发展,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2016年全市推广面积达到0.38万 hm2,发展势头良好。目前,在坚持“基本农田面积不减少,粮食生产能力不降低,农民持续增收有保证”的前提下,稻田综合种养已成为具有“稳粮、促渔、增效、提质、生态”等多方面功能的现代农业发展新模式,掀起了新一轮发展的热潮,成都农业正在由“肉米之乡”向“肉米之乡”“鱼米之乡”平衡发展跨越向前[2]。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成都市稻田综合种养发展,现将适宜本地区稻田综合种养田间工程改造关键技术介绍如下,以供广大种养户参考。
1 稻田选择
稻田的选择是前提条件,要满足以下条件才适宜开展稻田综合种养:环境安静、交通方便、开阔向阳、光照充足、土壤保水力强、水源条件好、田块平整、进排水方便、适宜水生动物生长。
2 田间工程改造
田间工程改造要因地制宜,以机械挖方为主,人工修整为辅助,主要是开挖环沟、暂养池,安放进排水管,修建鱼道涵洞,在改造过程中,田埂要夯实不漏水,田间工程施工不应破坏稻田的耕作层,整个环沟和暂养池面积约占整块田面积的8%~10%。
2.1 开挖环沟
紧挨田埂在田内挖1条宽1.5~2.0 m的环沟,环沟约占整块田面积的7%。环沟主要分2个部分:其中紧挨田埂的0.4~0.5 m要与田面保持同一平面,作为土埂护坡区;环沟深度为1.2~1.5 m,环沟底部宽度1 m以上,环沟截面为梯形,上宽下窄,斜坡比1.00∶0.75,作为养殖区。边坡适度并夯实,所挖泥土用于加高加固四周田埂,预计加高0.5~0.6 m,田埂要保证不裂、不漏、不垮塌,进水口到出水口方向落差比为3‰,利于田水排出。
2.2 开挖暂养池
暂养池一是用来暂养鱼苗苗种,二是便于成鱼集中捕捞。暂养池要求长4~6 m、宽3~5 m、深1.7~2.0 m,比环沟深0.5 m,形状因地而异,以长方形最适宜。暂养池要求水源充足,与环沟相通。如有条件的可按照10~20 hm2稻田配套1 hm2池塘作为暂养池。
2.3 安装进排水设施
进水口以敞口式为主,排水口采用直径30 cm的PPR管。排水管呈“L”形,一头埋于离田块底部15 cm处,另一头可拆卸,管口高度高于田埂;直径20 cm的PPR溢水管管口低于田埂,利用田内水压调节水位和溢洪。进排水设施无渗漏现象。
2.4 修建鱼道涵洞
為了保证环沟水流通畅,使鱼类能正常活动,在机械下田作业一方要安放直径为80 cm的加筋砼管,比环沟底部高出30 cm,避免淤泥堵塞砼管,素土回填夯实机械下田通道,保证机械能顺利上下田操作。
3 配套设施安装
3.1 安装防逃设施
进、排水口均需要用网片过滤以防敌害生物进入和鱼种逃跑,网片孔目视所养鱼规格而定,以不逃鱼、不阻水为原则。如果稻田养殖小龙虾、蟹、中华鳖则需要打围,采用砂纸或盐浸膜等材料防逃。首先在田埂内侧0.1 m处挖1条深0.2 m左右的沟,再在田埂上用毛竹或不锈钢管作桩,每隔2 m左右将砂纸用细铁丝或扎带等固定在桩上,下端埋入事先挖好的沟中0.2 m并夯实。接头处不能留有缝隙,拐弯处做成弧形,打围高度0.6 m,略微向田块中倾斜[3]。
3.2 安装拦鱼栅
拦鱼栅材料选用木制、条编或网片等均可。鱼栅的孔隙或网眼大小,要根据所放养鱼种规格确定,但必须保证不阻水、不逃鱼。拦鱼栅的高度一般高出田埂0.2~0.3 m,安装后凸面迎向水流(进水口凸面朝田外)增加过水面积,分散对拦鱼设备的冲击力。拦鱼栅的形状有半圆形、倒“V”形、一字形等。为安全保险起见,拦鱼栅要设2层:一层起拦渣作用,另一层起拦鱼作用。
3.3 搭建饵料台
为了观察鱼类吃食活动情况和避免饵料浪费,每一田块需搭建1~2个饵料台,用直径为5 cm的PVC管做成每边长1.0~1.5 m的正方形或长方形饵料台,固定于环沟中。
3.4 安装其他配套设施
稻田养殖须配备抽水机、泵作为备用水源,准备养殖用鱼筛、渔网、工具等,建造看管用房等生产生活配套设施[4]。
4 参考文献
[1] 李良玉,曹英伟,魏文燕,等.强化科技支撑 助推成都市稻田综合种养体质增效[J].安徽农业科学,2015,44(5):275-276.
[2] 李良玉,魏文燕,唐洪,等.稻田综合种养助推成都向“鱼米之乡”跨越[J].中国水产,2017(3):28-30.
[3] 魏文燕,曹英伟,李良玉,等.稻田综合种养日常管理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5(17):288-289.
[4] 孙亚洲,陈诚.稻田养殖的基本条件与田间工程建设[J].科学种养,2016(10):42-43.
关键词 稻田综合种养;田间工程;改造技术,四川成都
中图分类号 S964.2;F32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16-0217-01
稻田综合种养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建国以后稻田综合种养技术不断成熟,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进入新世纪后,传统的品种单一、规模较小、效益较低的稻田综合种养模式越来越难以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为此,全国各地纷纷结合实际,开展了新一轮稻田综合种养模式的拓展和技术的升级,均表现出稳粮、促渔、增效、提质、生态、节能等多方面的作用,在经济、社会、生态等方面均取得显著成效,受到了各地政府的高度重视以及种稻农民的积极响应。
成都市地处平原,目前水稻种植面积为18.0万hm2,其中宜渔稻田3.33万 hm2以上,主要分布在崇州、大邑等稻田集中地区,非常适合发展稻田养殖[1]。近年来,成都地区陆续进行稻田标准化工程改造,稻田综合种养迅速发展,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2016年全市推广面积达到0.38万 hm2,发展势头良好。目前,在坚持“基本农田面积不减少,粮食生产能力不降低,农民持续增收有保证”的前提下,稻田综合种养已成为具有“稳粮、促渔、增效、提质、生态”等多方面功能的现代农业发展新模式,掀起了新一轮发展的热潮,成都农业正在由“肉米之乡”向“肉米之乡”“鱼米之乡”平衡发展跨越向前[2]。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成都市稻田综合种养发展,现将适宜本地区稻田综合种养田间工程改造关键技术介绍如下,以供广大种养户参考。
1 稻田选择
稻田的选择是前提条件,要满足以下条件才适宜开展稻田综合种养:环境安静、交通方便、开阔向阳、光照充足、土壤保水力强、水源条件好、田块平整、进排水方便、适宜水生动物生长。
2 田间工程改造
田间工程改造要因地制宜,以机械挖方为主,人工修整为辅助,主要是开挖环沟、暂养池,安放进排水管,修建鱼道涵洞,在改造过程中,田埂要夯实不漏水,田间工程施工不应破坏稻田的耕作层,整个环沟和暂养池面积约占整块田面积的8%~10%。
2.1 开挖环沟
紧挨田埂在田内挖1条宽1.5~2.0 m的环沟,环沟约占整块田面积的7%。环沟主要分2个部分:其中紧挨田埂的0.4~0.5 m要与田面保持同一平面,作为土埂护坡区;环沟深度为1.2~1.5 m,环沟底部宽度1 m以上,环沟截面为梯形,上宽下窄,斜坡比1.00∶0.75,作为养殖区。边坡适度并夯实,所挖泥土用于加高加固四周田埂,预计加高0.5~0.6 m,田埂要保证不裂、不漏、不垮塌,进水口到出水口方向落差比为3‰,利于田水排出。
2.2 开挖暂养池
暂养池一是用来暂养鱼苗苗种,二是便于成鱼集中捕捞。暂养池要求长4~6 m、宽3~5 m、深1.7~2.0 m,比环沟深0.5 m,形状因地而异,以长方形最适宜。暂养池要求水源充足,与环沟相通。如有条件的可按照10~20 hm2稻田配套1 hm2池塘作为暂养池。
2.3 安装进排水设施
进水口以敞口式为主,排水口采用直径30 cm的PPR管。排水管呈“L”形,一头埋于离田块底部15 cm处,另一头可拆卸,管口高度高于田埂;直径20 cm的PPR溢水管管口低于田埂,利用田内水压调节水位和溢洪。进排水设施无渗漏现象。
2.4 修建鱼道涵洞
為了保证环沟水流通畅,使鱼类能正常活动,在机械下田作业一方要安放直径为80 cm的加筋砼管,比环沟底部高出30 cm,避免淤泥堵塞砼管,素土回填夯实机械下田通道,保证机械能顺利上下田操作。
3 配套设施安装
3.1 安装防逃设施
进、排水口均需要用网片过滤以防敌害生物进入和鱼种逃跑,网片孔目视所养鱼规格而定,以不逃鱼、不阻水为原则。如果稻田养殖小龙虾、蟹、中华鳖则需要打围,采用砂纸或盐浸膜等材料防逃。首先在田埂内侧0.1 m处挖1条深0.2 m左右的沟,再在田埂上用毛竹或不锈钢管作桩,每隔2 m左右将砂纸用细铁丝或扎带等固定在桩上,下端埋入事先挖好的沟中0.2 m并夯实。接头处不能留有缝隙,拐弯处做成弧形,打围高度0.6 m,略微向田块中倾斜[3]。
3.2 安装拦鱼栅
拦鱼栅材料选用木制、条编或网片等均可。鱼栅的孔隙或网眼大小,要根据所放养鱼种规格确定,但必须保证不阻水、不逃鱼。拦鱼栅的高度一般高出田埂0.2~0.3 m,安装后凸面迎向水流(进水口凸面朝田外)增加过水面积,分散对拦鱼设备的冲击力。拦鱼栅的形状有半圆形、倒“V”形、一字形等。为安全保险起见,拦鱼栅要设2层:一层起拦渣作用,另一层起拦鱼作用。
3.3 搭建饵料台
为了观察鱼类吃食活动情况和避免饵料浪费,每一田块需搭建1~2个饵料台,用直径为5 cm的PVC管做成每边长1.0~1.5 m的正方形或长方形饵料台,固定于环沟中。
3.4 安装其他配套设施
稻田养殖须配备抽水机、泵作为备用水源,准备养殖用鱼筛、渔网、工具等,建造看管用房等生产生活配套设施[4]。
4 参考文献
[1] 李良玉,曹英伟,魏文燕,等.强化科技支撑 助推成都市稻田综合种养体质增效[J].安徽农业科学,2015,44(5):275-276.
[2] 李良玉,魏文燕,唐洪,等.稻田综合种养助推成都向“鱼米之乡”跨越[J].中国水产,2017(3):28-30.
[3] 魏文燕,曹英伟,李良玉,等.稻田综合种养日常管理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5(17):288-289.
[4] 孙亚洲,陈诚.稻田养殖的基本条件与田间工程建设[J].科学种养,2016(10):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