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的力度不断加大,大学毕业生相应的面临着更大的就业压力,毕业生在面临众多的招聘会却依旧找不到理想的工作。据有关数据显示,近年来毕业生上岗以后,在一年之内的离职率也高达50%以上。原因大多都是毕业生没有按照自已的兴趣和专业来选择工作。所以,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开始选择创业,那么对于还未完全踏入社会的大学生来说,就业的项目以及自身定位成了首要解决问题,学校的创业教育也成了师生共同重视和探讨的话题了。高校的创业教育对大学生的创业导向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分析浙江省高校教育产生背景、教育模式以及实施现状来探讨对哪些因素对大学生创业导向产生了影响。
【关键词】高校创业教育 大学生创业 创业导向
一、大学生创业背景和现状
目前,创业的开始成为了浙江省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样的,在浙江的上学的大学生实行创业对浙江经济的发展具有很重要的意义。首先,大学生自主创业不仅可以直接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而且也可以解决大学生最重视的就业问题。不仅使大学生自己找到了工作,也为更多人提供工作岗位,提高了社会就业率。再者,自主创业能够兴起了一批小企业,这些新兴的小企业慢慢也会发展成为中型,甚至是大型企业,新成立的小企业也是当代国民经济中最具有生机和活力的组成部分,并且还能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实现技术的创新。从校园中走出来的创业者,他们将想法和实践相结合,打开了学校通向社会的大门,建立起大学和市场相结合的通道。基于此,浙江省高校高度重视创业教育工作,开始普遍加强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以及创业能力的培养。近几年,许多高校创建了大学生创业园,为学生提供许多制度上的保障,提供了充分的资金的,并且按时组织开展各种不同形式的创业教育活动,让学生能够积极探索,成为了高校培养高素质型创业人才新途径。据了解,浙江各大高校的创业教育渐渐形成了一种良好的发展趋势,为全国大学生的高校创业教育工作做出了领先的探索。据统计,浙江省高校在近三年间,参加过创业教育实践活动的学生总数在日益增长。其中,毕业后依旧能够从事自主创业的学生总数分别是159、607、2896人。“创业”正逐步成为浙江高校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的新选择,也成为高校教育的新领域。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改革政策的颁布,中国掀起了一阵创业热潮。2014年9月,李克强总理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概念,让人们看到中国经济发展离不开创业与创新。在这两年里,创业热潮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和解决劳动力就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的实际参与率及成功与否主要受各社会各方面因素的影响,而这几方面因素也构成了现阶段我国高校毕业生所处的創业现状。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科技社会化和只是资本化的浪潮已经向我们扑面而来。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时代正向我们走来,创业的新时代已经来临。
(一)所提供的优惠政策
为了缓解浙江省内大学生的就业难题,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各级政府目前已经出台很多优惠政策,涉及了融资、税收、开业、创业培训、创业指导等各个方面。市财政每年从市人才专项资金中安排一定数额的资金专项用于资助符合条件的大学生在市区创业。例如2016年大学生创业政策红包中:户籍、学籍管理高校毕业生可在创业地办理落户手续(直辖市按有关规定执行);有自主创业意愿的大学生,可以享受高校实施的弹性学制,放宽学生修业年限,允许调整学业进程、保留学籍休学创新创业等管理规定。对于准备创业的大学生说,了解这些优惠政策,是走好创业之路的第一步,也是重要的一步。
(二)自身优势和劣势
大学生的优势:第一,大学生都很年轻,时间和精力都非常的充足;第二,大学生大部分没有成家,家庭负担比较小;第三,大学生文化水平较高,综合能力强,对事物的学习能力一级适应能力都较强;第四,大学生思维活跃,想法和创意很多,学习榜样,他们的力量会起到很大作用,激励自己不断挑战自己。大学生有较高的创业激情,难得可贵拥有敢想敢做敢拼的创业精神。
大学生的劣势:第一,创业企业缺乏战略聚焦,没有找到成熟的商业模式,并且没有适合企业的可盈利产品或服务,导致现金流危机;第二,没有明确的阶段目标;第三,盲目扩张;第四,决策失误。
(三)创业教育的开展
目前,浙江已经有不少的高校开始根据各自学校的需要开设了相关的创业教育必修和选修课。据统计,现在已经有70%以上的浙江高校开设了创业教育课程,其中60%左右的高校是以选修课的形式进行教学。在课程的设置上,一些高校也是按照各年级、学科分别开设了相对应课程,并且已经开始授课。
二、高校创业教育产生背景以及模式
目前,在高校的工作中,“创业”经常“就业”紧紧相连,创业慢慢地开始成为了大学生毕业的重要选择之一,越来越多的学生也会在读书过程中就开始尝试创业为了更好的了解当前浙江升的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发展现状,浙江省教育厅2008年开展了《关于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推进高等教育改革的调研》的文案调查,其中数据显示其中有85%的高校都普遍认为创业教育的直接目的是去提高学生创业能力,包括探索的精神、坚持不懈的品质、团队的凝聚力、市场的调查和开拓。创业教育需要开设的课程体系的宗旨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创业意识,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创业激情,然后能够耐心帮助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创业方向,找准自己的创业定位,提高他们的社会竞争力,这些都是作为创业教育开展的重要指标。在政府的支持和倡导下,浙江省的各高校多管齐下,正在大力的构建各具特色的创业教育模式。
(一)构建和谐的创业组织
浙江高校应当根据自身实际需要,本着统一指导的原则,努力建立起完善的创业组织形式。例如,温州商学院成立创业孵化园,给在校大学生提供免费工作室,不仅在实际生活中给了支持,也会组织各个创始人参加创意创业的讲座。各二级学院也结合了自身学校的特色、学生的特点开展了教学工作。以学生事务为中心,负责将学校总体要求细化,然后分配到各个部门,统一指导各学院工作。 (二)设立考核指标
大学生开展创业活动并不是放飞自我,而是需要一个正确的引导以及回顾,及时反省,并指出不足,帮助他们在较短时间内调整创业模式,这就需要各大高校能够设立考核机制来对学生创业活动进行一个全面性的考核与评价。例如,每月对所有学生创业企业从经营业绩、规范管理、遵章守纪、等方面进行考核,对经营业绩靠前、各方面表现都很突出的创业者给予了奖励;对考核合格的企业团队成员,颁发创业证书并且给予他们创业学分,调动大家的创业气氛。此外。为了树立一个榜样的形象,每学期还应该注重创业者的学习成绩,做到创业学习两不误。高校设立这样的考核措施不仅对创业的学生起到了良好的激励和制约的作用,也激励了其他有梦想的学生,因此取得了良好的收效。
(三)设立创业基金
据浙江省的大学生创业调研显示,有46%的大学生认为创业最困难就是缺乏资金。那么高校设立大学生创业资金,旨在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资金扶持,进一步促进大学生自主创新创业,因为缺乏资金对于那些想要创业,而且有具体项目计划书的学生来讲,是最大的难题。为此,已经有高校设立了大学生创新创业基金用来支持学生在自然科学、人文社科、农业科学、医药科学、工程技术等诸多领域方面进行研究、创业,帮助那些有强烈的创新创业意识,有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的学生,从而帮助他们实现创业。很多学校也为了鼓励学生在创业成功后能够通过自愿回报的方式来回馈这样的基金,从而促进本基金可持续发展。
三、高校创业教育现状和实效
创业教育在浙江高校里得到了快速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在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等方面作出重要贡献。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创业教育还有力地推动我国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但基于对创业教育不同的理解,大多数高校的创业教育存在着与现实要求脱节的不足之处,在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上存在较大误区,创业教育作用并没有发挥出来。部分院校的创业教育流于形式。同时,由于高校创业教育的学科地位不独立和教学地位并不明确,直接导致创业教育在目前高校教育中处于了弱势地位。
(一)教育理念滞后
目前大家对创新创业教育认识其实还是存在着很多误区,有的人认为高校创业教育就是教学生如何开公司、赚钱、找关系;有些人认为自主创业的大学毕业生是少之又少的,都是看机缘和家里资金支持,认为是有钱才能创业;有的家长和学生都觉得是大学毕业以后的事情,所以大部分人认为在大学的课程中开展创业教育的意义并不大,也没有实际性的意义。然而这些想法其实都是不正确的,没有正确、全面的看待创业这个问题,觉得创业活动是停留在创造财富和追求利润的层面上,不是以社会责任为己任来创业,达不到高尚的价值论。再者,学校在推行创业教育方面,经常会忽视对学生创新创业意識的培养,很多流于形式主义,局限在知识传授,并没有为学生真正的提供一些实际性的创业意见和建议。
(二)师资力量缺乏
作为知识的传授者,大学教师如果要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首先就自身必须具备创新创业意识。那么目前我国高校教师的实际情况是比较难以适应这样的需要,虽然专业知识比较丰富,教师大多也是从专业到专业的学术专家,学历和教学能力都很高,但绝大部分也没有并受过系统的创业教育,同样是和学生一样缺乏创业意识,更别提怎样去传授创业经历或者创业实践指导能力,说服力比较低,在教学过程中只能更多的去倾向理论教学,达不到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的目的,学生也提不起对创业的兴趣,双方会陷入一种迷茫的状态。
(三)创业课程体系不健全
目前浙江省内高校的创业教育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属于探索萌芽期。现阶段,虽然省内一经有很多院校都开设了“创业战略管理”等课程,但是还是没有建立起一个全面的教育课程体系,也没有一个系统的教学模式。将有关创业教育方面的课程列入必修课的学校也还是比较少,大多数的学校只是以选修课的形式出现在学生的选择范围之内,对于学生也没有引导性的教学。另外由于缺乏相关教材去授学,大学老师也没有统一的创新创业方面的统编教材去给学生上课。
(四)实践教育体系完善不健全
如果要把创新创业教育实实在在的落实到各大高校的课程体系中,就必须要有相应的具体的实践教学体系做支撑,提供一个范本。但是目前各高校普遍都非常缺乏与之相匹配的课程体系,也没有稳定的实践基地和平台做支撑。大多书创新创业实践是借助于“挑战杯”以及一些大型的创业类比赛而开展。但是能够有可行性的项目去参加比赛的学生少之又少。所以对于大多数的大学生来说,创业仅仅只能是纸上谈兵。
四、结论
在这个全新的社会体系下,显然大学生创业这个问题已经被国家,政府,学校所关注了,也有很多人大学生积极投身其中去创造自身的价值已让成为了这个时代的趋势,学校在这个时候应该给有梦想的大学生一点助力去帮助他们实现自己的梦想,给予他们最专业的课程指导体系,学校的指导包括对师资力量的建设,对创业文化的传授,对创业精神的锻炼,社会上各界的力量帮助学生能让学生亲自的去实践去体验到创业的过程的艰辛,从中积累经验给自己的创业道路积累许多有用的经验,避免了自己会犯很多小错。现在在国家的鼓励下,政府的支持下,学校的帮助下,家庭的助力下大学生创业这条道路已经走得越来越好,现代大学生积极创业的氛围也给了现在许许多多的学生很大的鼓励,也为我国的大学生创业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王锋.我国高校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0,(4).
[2]陈耀.构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可持续发展模式的思考[J].高教与经济,2009,(1).
[3]梅伟惠,徐小洲.《中国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难题与策略》.《教育研究》2009年第4期.
[4]易玉梅.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现状研究[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1,(1).
[5]金海燕,谢红梅.《发扬求是创新精神 探索特色鲜明的创业教育模式》.《中国大学生就业》2008年第22期.
[6]陈龙春,杨敏主编.《大学生创业基础》.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作者简介:陈燕花(1995-),女,汉族,现在为温州商学院工商管理本科专业学生,本文指导老师:桑大鹏。
【关键词】高校创业教育 大学生创业 创业导向
一、大学生创业背景和现状
目前,创业的开始成为了浙江省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样的,在浙江的上学的大学生实行创业对浙江经济的发展具有很重要的意义。首先,大学生自主创业不仅可以直接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而且也可以解决大学生最重视的就业问题。不仅使大学生自己找到了工作,也为更多人提供工作岗位,提高了社会就业率。再者,自主创业能够兴起了一批小企业,这些新兴的小企业慢慢也会发展成为中型,甚至是大型企业,新成立的小企业也是当代国民经济中最具有生机和活力的组成部分,并且还能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实现技术的创新。从校园中走出来的创业者,他们将想法和实践相结合,打开了学校通向社会的大门,建立起大学和市场相结合的通道。基于此,浙江省高校高度重视创业教育工作,开始普遍加强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以及创业能力的培养。近几年,许多高校创建了大学生创业园,为学生提供许多制度上的保障,提供了充分的资金的,并且按时组织开展各种不同形式的创业教育活动,让学生能够积极探索,成为了高校培养高素质型创业人才新途径。据了解,浙江各大高校的创业教育渐渐形成了一种良好的发展趋势,为全国大学生的高校创业教育工作做出了领先的探索。据统计,浙江省高校在近三年间,参加过创业教育实践活动的学生总数在日益增长。其中,毕业后依旧能够从事自主创业的学生总数分别是159、607、2896人。“创业”正逐步成为浙江高校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的新选择,也成为高校教育的新领域。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改革政策的颁布,中国掀起了一阵创业热潮。2014年9月,李克强总理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概念,让人们看到中国经济发展离不开创业与创新。在这两年里,创业热潮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和解决劳动力就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的实际参与率及成功与否主要受各社会各方面因素的影响,而这几方面因素也构成了现阶段我国高校毕业生所处的創业现状。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科技社会化和只是资本化的浪潮已经向我们扑面而来。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时代正向我们走来,创业的新时代已经来临。
(一)所提供的优惠政策
为了缓解浙江省内大学生的就业难题,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各级政府目前已经出台很多优惠政策,涉及了融资、税收、开业、创业培训、创业指导等各个方面。市财政每年从市人才专项资金中安排一定数额的资金专项用于资助符合条件的大学生在市区创业。例如2016年大学生创业政策红包中:户籍、学籍管理高校毕业生可在创业地办理落户手续(直辖市按有关规定执行);有自主创业意愿的大学生,可以享受高校实施的弹性学制,放宽学生修业年限,允许调整学业进程、保留学籍休学创新创业等管理规定。对于准备创业的大学生说,了解这些优惠政策,是走好创业之路的第一步,也是重要的一步。
(二)自身优势和劣势
大学生的优势:第一,大学生都很年轻,时间和精力都非常的充足;第二,大学生大部分没有成家,家庭负担比较小;第三,大学生文化水平较高,综合能力强,对事物的学习能力一级适应能力都较强;第四,大学生思维活跃,想法和创意很多,学习榜样,他们的力量会起到很大作用,激励自己不断挑战自己。大学生有较高的创业激情,难得可贵拥有敢想敢做敢拼的创业精神。
大学生的劣势:第一,创业企业缺乏战略聚焦,没有找到成熟的商业模式,并且没有适合企业的可盈利产品或服务,导致现金流危机;第二,没有明确的阶段目标;第三,盲目扩张;第四,决策失误。
(三)创业教育的开展
目前,浙江已经有不少的高校开始根据各自学校的需要开设了相关的创业教育必修和选修课。据统计,现在已经有70%以上的浙江高校开设了创业教育课程,其中60%左右的高校是以选修课的形式进行教学。在课程的设置上,一些高校也是按照各年级、学科分别开设了相对应课程,并且已经开始授课。
二、高校创业教育产生背景以及模式
目前,在高校的工作中,“创业”经常“就业”紧紧相连,创业慢慢地开始成为了大学生毕业的重要选择之一,越来越多的学生也会在读书过程中就开始尝试创业为了更好的了解当前浙江升的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发展现状,浙江省教育厅2008年开展了《关于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推进高等教育改革的调研》的文案调查,其中数据显示其中有85%的高校都普遍认为创业教育的直接目的是去提高学生创业能力,包括探索的精神、坚持不懈的品质、团队的凝聚力、市场的调查和开拓。创业教育需要开设的课程体系的宗旨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创业意识,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创业激情,然后能够耐心帮助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创业方向,找准自己的创业定位,提高他们的社会竞争力,这些都是作为创业教育开展的重要指标。在政府的支持和倡导下,浙江省的各高校多管齐下,正在大力的构建各具特色的创业教育模式。
(一)构建和谐的创业组织
浙江高校应当根据自身实际需要,本着统一指导的原则,努力建立起完善的创业组织形式。例如,温州商学院成立创业孵化园,给在校大学生提供免费工作室,不仅在实际生活中给了支持,也会组织各个创始人参加创意创业的讲座。各二级学院也结合了自身学校的特色、学生的特点开展了教学工作。以学生事务为中心,负责将学校总体要求细化,然后分配到各个部门,统一指导各学院工作。 (二)设立考核指标
大学生开展创业活动并不是放飞自我,而是需要一个正确的引导以及回顾,及时反省,并指出不足,帮助他们在较短时间内调整创业模式,这就需要各大高校能够设立考核机制来对学生创业活动进行一个全面性的考核与评价。例如,每月对所有学生创业企业从经营业绩、规范管理、遵章守纪、等方面进行考核,对经营业绩靠前、各方面表现都很突出的创业者给予了奖励;对考核合格的企业团队成员,颁发创业证书并且给予他们创业学分,调动大家的创业气氛。此外。为了树立一个榜样的形象,每学期还应该注重创业者的学习成绩,做到创业学习两不误。高校设立这样的考核措施不仅对创业的学生起到了良好的激励和制约的作用,也激励了其他有梦想的学生,因此取得了良好的收效。
(三)设立创业基金
据浙江省的大学生创业调研显示,有46%的大学生认为创业最困难就是缺乏资金。那么高校设立大学生创业资金,旨在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资金扶持,进一步促进大学生自主创新创业,因为缺乏资金对于那些想要创业,而且有具体项目计划书的学生来讲,是最大的难题。为此,已经有高校设立了大学生创新创业基金用来支持学生在自然科学、人文社科、农业科学、医药科学、工程技术等诸多领域方面进行研究、创业,帮助那些有强烈的创新创业意识,有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的学生,从而帮助他们实现创业。很多学校也为了鼓励学生在创业成功后能够通过自愿回报的方式来回馈这样的基金,从而促进本基金可持续发展。
三、高校创业教育现状和实效
创业教育在浙江高校里得到了快速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在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等方面作出重要贡献。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创业教育还有力地推动我国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但基于对创业教育不同的理解,大多数高校的创业教育存在着与现实要求脱节的不足之处,在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上存在较大误区,创业教育作用并没有发挥出来。部分院校的创业教育流于形式。同时,由于高校创业教育的学科地位不独立和教学地位并不明确,直接导致创业教育在目前高校教育中处于了弱势地位。
(一)教育理念滞后
目前大家对创新创业教育认识其实还是存在着很多误区,有的人认为高校创业教育就是教学生如何开公司、赚钱、找关系;有些人认为自主创业的大学毕业生是少之又少的,都是看机缘和家里资金支持,认为是有钱才能创业;有的家长和学生都觉得是大学毕业以后的事情,所以大部分人认为在大学的课程中开展创业教育的意义并不大,也没有实际性的意义。然而这些想法其实都是不正确的,没有正确、全面的看待创业这个问题,觉得创业活动是停留在创造财富和追求利润的层面上,不是以社会责任为己任来创业,达不到高尚的价值论。再者,学校在推行创业教育方面,经常会忽视对学生创新创业意識的培养,很多流于形式主义,局限在知识传授,并没有为学生真正的提供一些实际性的创业意见和建议。
(二)师资力量缺乏
作为知识的传授者,大学教师如果要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首先就自身必须具备创新创业意识。那么目前我国高校教师的实际情况是比较难以适应这样的需要,虽然专业知识比较丰富,教师大多也是从专业到专业的学术专家,学历和教学能力都很高,但绝大部分也没有并受过系统的创业教育,同样是和学生一样缺乏创业意识,更别提怎样去传授创业经历或者创业实践指导能力,说服力比较低,在教学过程中只能更多的去倾向理论教学,达不到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的目的,学生也提不起对创业的兴趣,双方会陷入一种迷茫的状态。
(三)创业课程体系不健全
目前浙江省内高校的创业教育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属于探索萌芽期。现阶段,虽然省内一经有很多院校都开设了“创业战略管理”等课程,但是还是没有建立起一个全面的教育课程体系,也没有一个系统的教学模式。将有关创业教育方面的课程列入必修课的学校也还是比较少,大多数的学校只是以选修课的形式出现在学生的选择范围之内,对于学生也没有引导性的教学。另外由于缺乏相关教材去授学,大学老师也没有统一的创新创业方面的统编教材去给学生上课。
(四)实践教育体系完善不健全
如果要把创新创业教育实实在在的落实到各大高校的课程体系中,就必须要有相应的具体的实践教学体系做支撑,提供一个范本。但是目前各高校普遍都非常缺乏与之相匹配的课程体系,也没有稳定的实践基地和平台做支撑。大多书创新创业实践是借助于“挑战杯”以及一些大型的创业类比赛而开展。但是能够有可行性的项目去参加比赛的学生少之又少。所以对于大多数的大学生来说,创业仅仅只能是纸上谈兵。
四、结论
在这个全新的社会体系下,显然大学生创业这个问题已经被国家,政府,学校所关注了,也有很多人大学生积极投身其中去创造自身的价值已让成为了这个时代的趋势,学校在这个时候应该给有梦想的大学生一点助力去帮助他们实现自己的梦想,给予他们最专业的课程指导体系,学校的指导包括对师资力量的建设,对创业文化的传授,对创业精神的锻炼,社会上各界的力量帮助学生能让学生亲自的去实践去体验到创业的过程的艰辛,从中积累经验给自己的创业道路积累许多有用的经验,避免了自己会犯很多小错。现在在国家的鼓励下,政府的支持下,学校的帮助下,家庭的助力下大学生创业这条道路已经走得越来越好,现代大学生积极创业的氛围也给了现在许许多多的学生很大的鼓励,也为我国的大学生创业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王锋.我国高校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0,(4).
[2]陈耀.构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可持续发展模式的思考[J].高教与经济,2009,(1).
[3]梅伟惠,徐小洲.《中国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难题与策略》.《教育研究》2009年第4期.
[4]易玉梅.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现状研究[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1,(1).
[5]金海燕,谢红梅.《发扬求是创新精神 探索特色鲜明的创业教育模式》.《中国大学生就业》2008年第22期.
[6]陈龙春,杨敏主编.《大学生创业基础》.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作者简介:陈燕花(1995-),女,汉族,现在为温州商学院工商管理本科专业学生,本文指导老师:桑大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