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未来的投资

来源 :销售与市场·营销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xcsmi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常常想,现在彩电行业的同质化这么严重,产品差不多,管理手法、市场操作也差不多,甚至于宣传口号都差不多,而核心技术又不在整机厂家手里,厂家每次推出一个新功能,竞争对手两三个月就跟上来了——比如创维推出的六基色、可录、屏变和3G—USB等技术都在行业内引起了广泛的反响,但也很快成为竞争对手模仿的对象——那么,我们如何才能够胜出呢?我们强于竞争对手的优势在哪里昵?换句话说,就是创维彩电如何在终端能比竞争对手卖得更多、更贵呢?
  我们知道所谓的差异化战略、速度战略等,但这些理论性的东西往往又不容易落地。那怎样才能真正胜出呢?经过反复思量。我们终于认识到一点。那就是企业在经营上的核心能力,其实是和终端消费者打交道的能力。我们必须要弄懂消费者在想些什么、他们在未来将会想些什么、对产品有哪些实际的需求和潜在的需求,你如果能够满足或挖掘这种需求,并且使自己成为行业标准,就会获得强大的竞争优势。
  美国管理学大师德鲁克讲过,企业经营的一个关键能力是着眼于未来的能力,也就是把握未来方向的能力。我们可以假设一下,如果你是一个企业负责人,公司交给你20亿元资金,你会把这笔资金投向何处呢?怎么用这20亿挣钱呢?这看起来是个简单的问题,但其实是一个企业前进的方向问题,是一个企业的战略选择问题。你的选择要考虑企业本身的资源和优势,还得考虑企业外部的环境等。可以明确地说,创维的定位是:始终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彩电制造商。我们要始终以消费者(顾客)的实际需求和潜在需求为中心,只有这样,企业才不会在市场经济的汪洋大海中迷失方向、迷失自己。这样一来,这20亿资金的投向就很清楚了:
  第一,作为制造商,显然必须在产品上下功夫,生产出消费者真正感兴趣、物有所值的产品,这样才能确立创维在产业链上的位置。因此,必须加大对产品技术的投入。对技术的投入总不会错,只要贴近消费者的需求研发产品,就能在功能、卖点和宣传上与对手区分开,生产出真正有差异化的、有竞争力的产品。
  第二,作为耐用消费品的制造商,显然还必须在售后服务上下功夫,对售出产品提供优质的服务。因此,必须加大对用户服务系统的投入,变被动为主动。以前是消费者买了你的电视,交了钱提了货就完了,回家直到用坏了、用出问题了才打电话找你去修,弄不好还在电话里骂你一通。现在我们发现,用户服务系统不仅可以主动地为用户排忧解难,而且还可以成为一个利润中心。照这个趋势下去,用户服务部门靠自有资金周转来维持本部门的运营都是有可能的,这样一来原先的包袱变成利润了,消费者也不再有了问题才找你了,这不是很好吗?苹果电脑的乔布斯厉害就厉害在你买了他的产品后,他甚至叫你一辈子都离不开他:消费者买了他的产品后,还要消费他提供的内容,他牢牢抓住了消费者的需求,创造了一个新的商业模式。
  第三,作为一个终端消费品类的制造商,显然还必须在品牌上下功夫,让你的产品深入人心。因此,必须加大对品牌的投入,要通过有效的广告宣传和事件营销增强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增强消费者(顾客)的品牌忠诚度。
  第四,作为一个电视制造商,显然必须继续在产品制造本身下功夫,使生产出来的产品真正品质过硬、性能稳定,消费者用起来舒服、感觉好。因此,必须继续加大对生产制造的投入,加强流程管理、质量管理,提高生产效率。要学习冠捷和富士康的生产方式,梳理作业流程,提高生产效率,狠抓产品质量。
  第五,作为一个制造商,显然始终要考虑以什么样的方式把所生产的产品卖给消费者,所以必须继续加大对市场的投入,要让消费者随时方便购买。因此,必须认真研究产品的销售渠道、终端,要继续加大现有渠道的建设,同时还要创新营销模式,寻找新的商业模式。安利就很厉害,通过直销的方式影响你的亲戚、朋友,最后影响你,不声不响地每年从中国拿走200多个亿。你会发现,最好的产品一般都产生在军队,因为军队不计成本,一个东西开发十几年;而最厉害的商业模式大都产生在美国,因为美国企业能把一个地方的消费者研究透了,然后制定有效的策略去占领。中国企业如果还不注意这一点,就很难与美国企业竞争。
  现在我们知道,投资要面向未来,而面向未来的投资,必定要以消费者为中心。
其他文献
销售的任何技能,最终都体现在与客户的问答之间。什么时候该问什么问题?为什么问?什么样的问题可以回答,或者不能回答?怎样答?问答之问,或进退维谷,或一马平川。  什么是思考?思考,就是向自己提问。什么是管理?管理,就是向团队提问。什么是销售?销售,就是向客户提问。什么样就是会思考、好管理、懂销售?就是能够向自己、向团队、向客户提出好问题。  医药代表要向谁提问?问什么?为什么问?什么时候问?客户的什
期刊
营销就是要“抓住社会的麻筋”,也就是抓住社会的热点,抓住每个人心中的兴奋点,这样你才能找到一个很好的营销手段自然地去贴近他们。  2006年12月,美国《时代》周刊将“你”评为当年的“年度人物”,宣称“你控制着信息时代”。《时代》对此解释说,社会正从机构向个人过渡,个人正在成为“新数位时代民主社会”的公民,因而“年度人物”是互联网内容的所有使用者和创造者。  这个评选结果,昭示了网络正在创造全新的
期刊
究竟要不要拓展下游渠道,让经销商左右为难:拓展不好,厂家有借口端你;拓展好了,厂家可能和下游客户直接“勾搭”,你到头来还是“竹篮打水”。怎么办?  马老板是B公司的一家省级独家经销商。B公司产品进入这个省时,马老板就一直积极全力配合厂家启动市场,进行全省范围内的渠道布局。经过几年的辛勤耕耘,马老板终于在二、三级城市开发、扶持了一批独家经销商,基本建立了比较完善的营销网络,市场呈现一片快速增长的势头
期刊
“在相声界我小品演得最好,在小品界我电影导得最好,我就要跟陈佩斯比头发多,跟帕瓦罗蒂比谁瘦,跟布什比说普通话,这年头玩的就是一个综合实力。”  这是冯巩相声对时下一些艺人不够专注、盲目“跨界”的一种讽刺,却可以为中小企业构建差异化模式提供思路:既然单纯的专注可能招致同质化竞争的被动,既然每个企业所拥有和所能拥有的资源都是不一样的,中小企业何不通过源自企业独特资源优势的多种业务组合,找到业务间相辅相
期刊
齐头并进有错吗?为什么企业高管上MBA越读越糟糕?一本书可以引发我们对企业普遍存在的诀策中庸、学习过度导致朝令夕改的思考。    竞争的起点在于决策    如果在竞争的起点就落后,后面就只能拼命地流汗流血、加班加点甚至全民动员了,尤其在面对激烈竞争的时候。  中国企业的确大规模盲从过许多热潮,比如执行力、六西格玛、TQC(全面质量管理),以及企业兼并重组、融资上市等,然而所有这些企业管理的动作都不
期刊
“你要再晚半个小时,这个月的奖金就有问题了。”财务主管开玩笑说。  “我的运气一直很好,逢凶化吉!”可是,这次我却没能幸免,灾难很快就来临了。  一些一线城市,卖场的门店数量已经明显过剩。卖场过剩,接踵而来的就是卖场之间为争夺客源而相互杀价:毛利一降再降甚至亏损。当所有的卖场都降价时,低价已经没有吸引力了,于是又开始在服务上做文章:搞接送班车。不管卖场采取何种策略,客流分散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在这场
期刊
任何一个改变的背后,都隐藏着一种动机。而不同的动机,决定了改变本身和改变结果的巨大差异。  春节过去了,在大多数中国人的心理上,新年度的工作真正开始了。在这个新的年度里,你准备作什么改变?  也许每个人在去年的总结或者今年的规划中,都写下了今年要做什么,当然也包括要作的改变,可你是否想过,那是些什么动机的改变?  改变的动机,有被动,也有主动的。被动的改变,常常是因为上级的压力或者业绩的压力。这个
期刊
看似有板有眼、有理有据的市场运作策略,最后却以失败告终。为什么?  泰戈尔说:“我们误读了世界,却还说它欺骗了我们。”扑朔迷离的市场营销环境,更是滋生误读的沃土。    背景案例    A公司是国内乳饮料产销量数一数二的品牌,在乳饮料、乳酸饮料方面有着行业内不可撼动的地位。2004年7月,公司市场部经过为期3个月的市场调研,除看似精准的调研数据与U&A(消费者使用习惯和态度)分析外,还提报了如下市
期刊
每到岁末年初,我们总要展望新一年的风云,筹谋下一程的道路。但是这一次,让我们把“话筒”交给那些一线将士,听一听他们对未来的所思所想。  也许,这里没有高瞻远瞩的广阔视野,没有指点江山的宏大气势,但是这里却是中国企业营销实践最生动、最现实的写真。因为,他们是竞争最直接的担当者,决定了营销战略的每一步是否踏得坚实。  也许,他们心目中的2007,在某种意义上给了我们更真实的价值,不论你是居于“庙堂之高
期刊
2007年在理性的反思中拉开了序幕,绝大部分企业开始思考如何在价值增长中寻求发展,而不是用资源的投入寻求发展。出现这样的情况,是源于市场正悄悄地发生着深刻的变革。  一方面,工业体系生产出的数量前所未有的产品与服务,正通过不断增加的渠道交付到消费者手中——数量激增的大型超级市场、专卖店、折扣店和网上商店,提供着数以千计的独特产品和服务;手机、网站等媒体渠道的普及和发展,让消费者以前所未有的高速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