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遥感技术在土地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世界家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tianxin18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遥感技术不断发展起来,本文分析了土地管理中遥感技术的应用。
  关键词:土地管理遥感技术应用
  土地资源是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管好和用好土地资源对于经济社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具有战略意义。遥感作为一种先进的科学技术,可为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研究提供多时相、大范围的实时信息,成为研究地球资源、环境的有效手段之一。遥感技术在我国土地资源调查和耕地保护中,通过20多年的应用和实践,其价值日益凸显。
  遥感对土地资源的宏观研究,通常包括土地类型、土地利用、土地质量评价等宏观分析。为改变我国土地资源家底长期不清的局面,1980年在国家科委的统一领导下,把“利用遥感技术进行全国土地资源调查制图”的研究课题列为国家攻关项目,组织国家测绘局测绘科学研究所、林业部调查规划院、农牧渔业部土地管理局等46个单位近300多名科技人员,经过团结协作、联合攻关,利用3年时间,应用遥感技术查清了国家级土地资源的数据和分布,完成了全国土地利用调查制图,填补了我国土地资源面积的空白。
  技术方法:
  (1)国土面积量算采用精密地球椭球面积精密公式,全部采用计算机进行对算平差。
  (2)全国选用5100个控制点,使用先进的大型纠正仪对560张卫星像片进行对点纠正,在放大为1:25万比例尺的彩色卫星像片上进行土地利用分类。
  (3)全国和各省15种土地利用面积的量算采用数理统计法和成图法双轨作业,两种方法量算的全国主要地类面积的相对误差小于10%,其中农地和林地小于5%。
  (4)按不同的土地利用单元,从全国选择了300个典型样区,建立了彩色、结构、相关分布、垂直分布、水平分布、坡位、形状、时态八种科学分类判读标志。
  (5)以内业判读为主,外业典型考察为辅,图上耕地精确定位勾绘的最小图斑为1mm2,全国共选用3万多张航空像片,对8个省抽查1053个点,主要地类的判对率均在90%以上。
  (6)卫星像片、航空像片、地图、农时物候历等多种资料相结合。在卫星像片量算的基础上,全国选用670张航空像片,放大为1:5000的比例尺,求出田中的小路、小水塘、田埂等非耕地系数。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土地利用变化趋快,原有的土地利用数据库出现了现势性差、失真严重、数据更新过程中精度、速度慢等问题,如何准确反映出土地利用的变化,是国土资源管理的一个难题。从1999年开始,国家正式启动“利用遥感影像进行土地利用动态监测项目”。根据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的部署,国土资源部组织开展了首次利用多源、高分辨、多时相的卫星遥感资料,1999-2001年期间,共应用400余景30m多光谱TM和1500多景10m全色SPOT卫星数据,综合应用图像处理技术、计算机和网络等高新技术,连续对全国66个50万人口以上重点城市和其他经济热点城市的年度新增建设用地及其占用耕地情况进行动态遥感监测,监测范围涉及171个(次)城市的1465个(次)市区及近郊,累计监测面积约140×104km2。
  现将1999年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做一简要介绍。(1)数据源选择。1998年(8~11月)美国LandsatTM、ETM+30m多光谱数据,法国SPOT全色数据;1999年(8~11月)美国LandsatTM、ETM+30m多光谱数据,法国SPOT全色数据;重点地区使用了1:3.5万比例尺的航空像片。
  (2)技术方法。充分利用现有成熟的技术方法,选取两个时相的SPOT、TM为主要数据源,对其进行纠正、配准和数据融合,以提高地物的光谱识别能力和空间分辨率。利用计算机自动提取技术和人机交互的方式发现变化特征信息,经专业技术人员的外業核查,并辅以土地详查和变更调查等资料,对变化图斑进行人机交互式后处理,以获得变化图斑的类型、位置、范围和面积等信息。从而得到当年耕地和非耕地变更和占用信息。
  (3)成果应用。通过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项目的开展,准确地监测了主要城市及经济发达地区各类建设占用耕地的数据;利用监测成果在复核变更调查数据准确度的同时,还可以有针对l生的指导和辅助变更调查工作,节省了外业查找变化地块的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和保证了调查结果的可靠性;卫星遥感监测技术为配合土地执法检查,强化国土资源执法监察、贯彻“预防为主、防范和查处相结合”的国土资源执法监察新思路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为国土资源规划、管理、保护和合理利用提供了科学的基础依据。
  遥感技术应用设想:1、确定“3S”技术应用的主要目标。由于土地资源动态调查、监测是土地管理的基础,今后的主要目标是应用高新技术,改变传统落后的调查、监测方法,实现土地动态监测调查、监测工作科学化、制度化、现代化、信息化。
  2、明确应用的主要内容。在应用遥感技术进行调查时,利用国内(CBERS)与国外(TM、SPOT)的数据源,根据不同地区、不同时相土地利用现状光谱特征,对典型样区设立解译标志,加上内业分类和外业GPS测量,建立基础影像数字地图,形成新的信息系统。在应用遥感技术进行监测时,根据土地利用变化程度,确定重点监测区和一般监测区,通过各种技术手段提取变化图斑,在土地变更调查汇总前进行核查和测量,实现动态监测和变更调查的有效结合。
  3、发展方向。GIS、RS和GPS三者集成利用,构成为整体的、实时的和动态的对地观测、分析和应用的运行系统,提高了GIS的应用效率。目前随着3S技术的日益成熟,3S集成技术在土地调查监测数据采集、处理和数据产品生成中,呈现着强大的生命力,在土地利用更新调查、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中表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例如土地变更调查现代3S技术集成运用示范项目的实施,实现了土地变更调查信息实时、快速、高精度的采集和处理,解决了传统调查方法工作量大、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精度低的问题,使得土地调查工作量和劳动强度大大减少,工作效率和调查精度大大提高,而且完全能满足1:1万、1:5000和1:2000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精度的要求,在新一轮土地调查中为“土地利用现状、土地权属、日常变更等”服务。因此,在现代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的支持下,大力发展“3S”集成系统,以RS为信息源、以GPS为空间坐标、以GIS为工作平台,形成一种有机的结合、在线的连接、实时的处理和系统的整体性,是今后的发展方向和必然趋势。
  利用遥感技术进行国土资源概查、详查,分析土地利用动态监测的发展过程及当前应用遥感技术进行土地管理的现状,结果表明:遥感技术能满足土地日常管理的需要。因此,利用现代遥感技术快速、准确地为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和产业化服务,已日益获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充分显示出遥感技术在土地资源管理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和未来发展方向。
  结语:(1)由于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重视,长期以来遥感技术的应用为土地资源管理的决策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发挥了重要作用,其成果引起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大大提高了土地资源管理工作的地位。
  (2)进一步推进遥感技术在土地资源管理中应用的深度和广度。利用现有高分辨率卫星数据,对全国1:1万土地利用现状图,特别是西部地区1:5万、1:10万土地利用现状图进行更新,重新进行一次全国土地资源的调查。
  (3)加强高精度、大比例尺土地利用动态监测和“3S”一体化技术的研究,在时空一体化的基础上,把握土地利用变化趋势。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应用,铁路站内设备越来越先进。雷击发生时,雷击放电诱发雷击电磁脉冲过电压和过电流,经站场电源系统、通信信号传输通道、接地系统及建筑物直击雷防护系统,通过传导、感应的方式损坏站内通信信号设备及网络通信设备,造成损失巨大,直接威胁铁路正常的安全运输生产。本文对铁路站场通信信号综合防雷技术应用进行了探讨分析。  关键词:站场;通信信号设备;雷击;防雷  引言:铁路站场应用该综合防雷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于学生的教育方式也变得多元化。在众多的教学方式里,新课标中的微课成为小学数学老师最喜欢的教学方式,微课可以让小学生了解到信息化的时代,微课也短小精悍,这样的课程深受我国小学生的喜爱,因为这种微课的出现可以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同时,将知识有趣的交给学生,这样的课程让很多学生也提高了对学习的兴趣,让老师和学生可以近距离平等的探讨,有利于小学老师对于孩子兴趣的了解,可以让老
期刊
摘要:在新时期教育改革的进程当中,人们对于课堂教学活动有了更高的要求,将情境教学融入到小学课堂当中,从而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通过情景教学这种较为直观的教学方式能激发小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开展小学英语的教育教学活动当中,因为小学生具有一定特殊性,在对其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就要求相关教师把握好学生的心理,将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情境教学有机融合在一起。  关键词:情景教学;小学英语教学;应用分析  一、以趣激
期刊
摘要:高校教师肩负着为国家培养优秀青年的重任,在一个国家的发展中,优秀青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高校教育是青年进入社会前的一道重要的教育环节。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类型,面对的学生群体总体综合素质与本科院校有差别,大多数学生刚入校时伴有自卑、敏感多重矛盾复杂的心理特征,这就需要高职教师在认识到学生不同的同时,更要注重自身师德的培养,全面学习、培养自我,提高职业道德,从而为社会培养心理健康、品德
期刊
摘要: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意识到情境教学的作用,同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将情境教学的效果真正发挥出来,以打造高效课堂。本文立足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现状,主要分析了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情境创设措施,以期找到促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不断提升的可靠途径。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教学现状;教学策略  在新课标背景下,传统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下教育的需求,要想全面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水
期刊
摘要:近年来,伴随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计算机网络技术不断朝向现代化方向发展,并且,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社会各领域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为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社会生产提供了很多便利。例如,将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于工程建设、企业、政府以及医院等领域,可以有效的提高这些生产领域的工作效率。因此,本文探讨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电子信息工程中的应用,希望能够为相关领域人士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技术;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房地产行业的进步,对于房地产的测绘管理和信息系统的建立已经成为行业内部的关注重点,有利于提高房产测绘管理效率。基于此,本文以GIS技术在房产测绘管理与房产测绘信息系统应用作为研究内容,通过对GIS技术和房产信息管理的概述进行分析,分别从数据信息整合与处理、图文一体化管理以及GIS技术房产测绘信息系统结构与管理等方面详细阐述GIS技术在房产信息系统的设计结构与技术应用,并形
期刊
摘要:在实际教学中,一些教师和学生并不重视作业,使得作业并不能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要优化作业布置,才能对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以及教学效果的提升提供帮助。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作业设计  学习每个科目,必不可少的一个部分就是做作业。学生在做作业的过程中可以运用,巩固知识,还可以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通过做作业可以不断的开发学生的创新和探究思维,这样可以使学生养成自觉思考和
期刊
摘要:加强数字档案管理信息化管理背景下的探索,首先要明确信息化背景下加强数字档案管理的重要性,进而对数字档案管理模式的应用优势进行探讨。借鉴和加强数字档案管理信息化管理背景下的思考方法。在信息化管理模式背景下加强数字档案管理的研究,将信息技术应用优势充分应用于档案管理工作过程中,可以有效地实现数字档案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和及时性。从而为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关键词:信息化;数字档案管
期刊
摘要:随着计算机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列了计算机的重要作用,以及它带给我们的使利。而怎样更好的利用计算机来为我们服务,更好的应用于各个社会领域,财是全社会共同关心的问题,本文从计算机应用的广泛性计算机的应用领域以及计算机应用系统开发等方面未具体阐述计算机对社会乃至全人类生活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  前言  本文主要从计算机的应用领域、应用的广泛性和便捷性等方面进行分析。  一、计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