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课堂的思考与实践

来源 :新生代·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_landicor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许多一线教师的教学思想和教学行为都发生了很大的转变,课堂不再是教师在唱“独角戏”,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经常在课堂上被运用。然而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行为的变化是否取得了理想的效果呢?笔者在一些公开课或教研活动中发现,很多老师仅仅是模仿了课改的“形”,未真正领略其“神”,课堂效益不高。如何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上真正理解新知识,体会多种感受,掌握多种方法与策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下面笔者结合自身的教育实践,想谈谈这方面的思考。
  一、有效的课堂应有"有效"的实践活动
  有数学教学中,为了让学生理解掌握一些抽象的算理、概念、公式、定理等等,都必须借助一些操作活动,让学生动起来,使学生在亲身经历中感悟知识的形成过程。但我们会发现,有时让学生操作了,交流了,学生对知识还是不能真正理解。我们来看一位老师执教的《笔算除法》的过程:教师出示了情境图,学生根据情境图列出算式:52÷2,教师让学生口算,许多学生感到口算有困难或不方便,从而引导到本节课要学习的笔算。教师先让学生试算,学生出现以下两种情况:
  师: 哪一种是正确的呢?请同学们借助小棒分一分,想想怎样列竖式?
  学生先独立操作后,再让一位学生上台操作。教师边提问,学生边操作。即先分整捆的,把四捆平均分成两份,再把剩下的一捆拆开,平均分成两份,每份五根,最后把两根平均分成两份。
  教师再让学生观察分的过程。
  师:结合刚才分的过程,同桌相互说说竖式应该怎样列,然后教师边列竖式边提问:"52"十位上的"5"除以2商2写在什么位置?为什么?逐步完成竖式过程。
  本课中,教师设法激起学生探究欲望,注重数形结合,学生的认知基础也把握的非常准确,教学过程似乎无可非议。然而在课堂练习中,近2/3学生仍然采用先设法口算出得数,然后列第一种错误的竖式,计算结果也是错误百出,一小部分学生更是无从下手,显然,课堂中的操作活动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即学生未能用通过操作所建立的直观经验来指导学生学习笔算除法,操作过程未能发挥其应有的效果。
  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最关键的地方是学生没有经历生动的表象的内化过程。布鲁纳表象模式的理论认为,人再现现实及其规律性有三种表象模式:动作模式,映象型模式和符号性模式。这些模式体现了认知发展的顺序,在童年时期是按顺序排列的,而映象性模式,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表象,在认知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桥梁作用,在教学实际中却常被忽视。在以上教学片段中,学生从动手操作直接抽象到除法竖式脱离了表象,使操作与符号很难建立起真正的联系。教学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综上分析,教师应先让学生自由操作,再选取有利于竖式的那一种操作方法,让学生独立操作一遍,学生充分操作后,教师应让每位学生静下心来,闭起眼睛想一想自己怎样操作的,把操作的过程说给同桌听听,在充分感知和生动的表象的基础上再引导他们自主思考:如果用竖式来表达分小棒的过程,那么自己是先分什么,在竖式上应怎样写,再写什么,在竖式上又怎样写?使他们感受到除法竖式也就像分小棒帮助自己解决52÷2这个问题。唯有这样,学生才能将自己的直观和经验,转变成抽象的数学概念的学习。操作活动只是教学的手段,不是教学的目的,它唯有教师正确的引领,加上学生理性的思考,才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二、有效的课堂应有一定的"内涵"
  笔者在教《认识分数》第一课时认为有一个环节上的比较成功,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现摘录如下:
  适度抽象理解,深刻理解二分之1和4分之一
  师:它的1/2是怎么样的呢?先看要求,拿一张长形纸,先折一折,把他的1/2涂上颜色。
  师:先涂完的同学说一说你是怎么得到这张纸的1/2的。
  生:先对折?再涂其中的一份。
  师:你们认为他折的对吗?还有没有不同的折法?
  师:同样一个长方形,可以这样折,还可以这样折。为什么折法不同涂色部分都可以表示1/2呢?
  生:都是一半,大小一样,涂色部分正好就其中的一份。
  师:用我们数学里的话说是"平均数"。
  师:为什么这两张长方形纸不一样大,涂色部分都用1/2表示呢?
  生:虽然不一样大,但他们都被平均分成了一样大小的两部分,其中一份就表示1/2。
  师:折法不同,纸的大小不同没关系,只要平均分成两份,其中的一份就是1/2。
  师:同样大小的长方形,正方形能表示不同的分数吗?
  在后面的练习中,包括比较分子是"一"的分数大小,学生做得都很好,只有个别学生出现错误。
  反思本环节,我认为有效的课堂教学应该有一定的深度和内涵,不能只浮在表面,要让学生在充分的活动中对知识有比较全面、深刻的把握。
  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挖掘数学活动的研究价值,以一个素材或一个活动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不断发现新的问题,得到新的结论。这样的话,学生的思维势必走向深刻,思维能力得到不断提高,同时,教师要注重沟通知识之间的联系,要注意引导学生从源头上去思考知识的为什么。有效的课堂不在于花哨的形式,而在于能够扎扎实实引导学生进行数学的思考,使学生从中体验数学思想方法的魅力,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三、有效的课堂应有一定的"风浪"
  风平浪静固然可以一帆风顺,但相对那些历经风浪者来说,是否少了一些人生的体验和感悟呢?在教學中,有许多教师特别是参加课堂教学大赛的有些教师,都希望自己的课堂风平浪静,学生都能跟着自己的意愿走一节课,能顺利上下来。殊不知,越风平浪静的课堂,背后越隐藏着许多问题。真实有效的课堂应有一定的风浪。例如大多数老师在执教长方形面积的计算这一课时,先都是先通过让学生用一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去摆出不同的长方形,在相应的表格上分别记录自己所摆的长方形的长宽的关系,然后经过大量的数据观察,引导学生分析表格中面积与长、宽与面积,最后经过归纳推理得出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宽。
  如此过程,虽然学生对长方形面积嗯计算方法没有异议,但实际上这一过程中学生仍然是被动的,学生学什么,怎么样做都是按老师要求去完成,这样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也无法使学生产生对学习的兴趣。这种方法对学生来说所获得的知识与记忆都是肤浅的。
其他文献
【摘要】:阅读能力属于小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中的基本能力,对于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学生在进行解题之前必须要对题目有准确的理解,对出题人的意图有更加全面的把控,不能因为题意理解错误而造成结果错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入,阅读能力也被越来越多的数学教师所重视,也成为了评价小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重要指标。怎样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促进小学生阅读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是我们必须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期刊
【摘要】:音乐是一门情感色彩浓厚的学科,对音乐教学的重视就是对培养学生情感的重视,高效的音乐教学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而体验式教学能够促进小学音乐教学实效性的发挥,并在增强学生对音乐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的基础上,提升学生的审美意识与能力。本文主要就体验式音乐教学的理性思考和重要性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并提出了有效的实践策略。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学 体验式教学 实践策略  1引言  进入小学学习阶段之
期刊
【摘要】:音乐课程新课程标准指出:在音乐教学中感受聆听与鉴赏是音乐教学的重点教学内容,是培养学生音乐感受能力和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通过音乐教学,使学生学会聆听与鉴赏音乐、体验与表现音乐,让学生有更加深刻的音乐认识和体验,并能够加以应用与创造,从现实生活的音乐活动中来获得更多的音乐审美体验,本论文主要以音乐教学中的聆听与鉴赏两个方面来展开的具体研究讨论。  【关键词】:中学 音乐课程 聆听 鉴赏 审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持续推进与深化,对语文学科的重视程度又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更加注重学生阅读创新力的培养。因此,本文在分析了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现状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创造力,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 语文教学 培养 学生 阅读创造力  一、引言  培养小学生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创造力是当前新教育教学环境下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的一项非常重要的教育教学
期刊
【摘要】:文章从微课这类新生事物开始说起,用真实课例为我们呈现出微课助教的实效性。“教”与“学”的方式变革不是一朝一夕,我们正在努力探寻如何让友善的生命课堂真正绽放活力。  【关键词】:微课助教  一、认识微课  1、什么是微课?  微课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多媒体资源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难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的教与学活动的过程。  2、
期刊
【摘要】: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发展的源动力。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实施和深化,创新教育逐渐渗透到各个学科的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是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基础和核心,在小学数学教育中渗透创新教育,一方面能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另一方面也是实现综合性人才培养目的必经之路。  【关键词】:小学数学 创新思维 创新能力  创新思维,是与众不同的创造性思维,一般是指对同一个事物的不同思维活动。创新思维
期刊
【摘要】:小学音乐教学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人们对音乐这门学科也越来越重视,在这种情况下音乐教学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显著。教师在关注音乐教学的前提下需要考虑到教学效果的提升,大部分的教师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将音乐教学引入进来。这样不仅有效的丰富了课堂的内容,同时也使教学手段得到了优化,学生在此情况下可以有效的提升自身对学习音乐的兴趣,从而在音乐学科中找到更多的学习乐趣。  【关键词】:
期刊
【摘要】:长期以来中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印象就是枯燥无用,对政治课没有什么兴趣和热情,而教师也因为一心关注成绩,所以只是一味地灌输理论知识,思想政治课作为唯一一门承担着智育和德育双重任务的课程,并没有发挥它应有的作用。近年来随着青少年心理问题和犯罪问题的增多,让我们更加地关注地德育缺失问题,以便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  【关键词】:高中生 思想政治课 德育缺失  习近平强调,青少年是祖国的
期刊
【摘要】: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与规范。师德,顾名思义,就是教师的道德。“以德为本,以教为上”,就是要求广大教师坚持“育人为本,师德为先,传道授业解惑为上”。 那么,我们在工作当中须要加强自身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行的教育,以此来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引导学生注重文化内涵,追求真善美,以高尚的道德情操来指导自己的言行。  【关键词】:明德 培德 显德善教
期刊
【摘要】:幼儿园在素质教育下也从教学理念和教学内容上进行了调整和改变,尤其是区域活动在教学中的融入,让幼儿在特定的场所、运用投放的材料来感知世界、思考问题、创造新的事物。这对于培养幼儿的自主性、探索性、实践性和创新性都有极大的推动作用。而材料的投放则是开展区域活动必不可少的要素。幼儿兴趣的激发、能力的形成和培养以及区域活动教育价值的实现都与材料的投放有直接性的关系。但在日常教学中,教师由于对区域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