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根据学生的不同年龄特点,设计了不同阅读拓展,对学生的拓展阅读是受益良多的,再加对课前、课中和课后提出不同的要求,把这些知识串连起来,学生通过几年的训练,相信一定在拓展阅读的天地中,大放异彩,学到更多的知识。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外阅读;阅读拓展
语文老师都知道,大量阅读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很重要,但语文老师也知道,真正让学生有效地进行大量阅读却很不容易。如何有效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成为我们语文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以下谈谈我的一些思考和实践。
一、实现拓展阅读系统的有效构建
“为学之道在厚积而薄发。”语文学习的“积”就是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积累和吸收。这种积累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依据不同阶段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点,制定小学生课外阅读序列。
(一)进行拓展阅读的整体规划。
以学生为主体,开展“好书伴我成长”系列活动。低年级:以读注音儿歌、注音童话、卡通和绘本等图文并茂的书籍为主,兼顾科学小故事、科学小知识,儿歌、谜语,让学生能读故事并能复述故事;中年级:重点向学生推荐和提供的是节奏感强,富有变化和趣味,而较低年级又有一定的深度的儿童文学作品,如:优美的儿童诗、童话、科幻类作品、浅显的历史读物、科普读物等。高年级:增加现代、当代文学作品以及适合学生阅读的科普读物、民间故事、短篇小说、诗歌,甚至名家名篇及历史、地理、天文书籍和较有品位的科幻作品。有效实现分层次、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安排每个年级每学期的读书内容,逐步形成一个教育目标的层次化与课外阅读的系列化相结合的由低到高、循序渐进、点面结合、既专且博、不断充实的课外阅读的内容序列。
(二)营造良好的书香氛围。
拓展阅读可以和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班队活动结合起来,开展各种读书、读报活动,课余时间让学生编编手抄报,举行讲故事比赛,诗歌朗诵比赛,读书笔记展览,排练课本剧等等,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体验阅读的乐趣。此外,建立小学生课外阅读评价指标,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自觉性。把课外阅读纳入学生平时成绩的重要成分。日常拓展阅读中主要考查学生课外阅读量、阅读习惯、阅读积累与运用三个方面,把学生课外阅读的成绩量化。
二、让拓展阅读为语文教学锦上添花
(一)课前拓展阅读——期待文本
感知是认识的第一步,对同一主題领域素材宽泛的阅读,有助于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有助于他们“建构属于自己的意义理解”。课前拓展阅读明确地告知学生搜集有关课文的作者介绍或写作背景或主要人物等与课文相关的材料,进行阅读。激发了学生对文本的期待,奠定坚实的教学基础。如在教学《春天在哪里》这篇课文的时候,我先布置学生去搜集和春有关的诗歌、散文,让学生充分领略了春的美丽。再进行课堂学习,就大大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
(二)课中拓展阅读——沉入文本
《草船借箭》是一篇古典文学作品。很明显,编者的意图是激起学生阅读古典文学的兴趣,但要通过这篇课文就让学生兴致勃勃地抱着《三国演义》阅读很不容易。我在执教《草船借箭》一文时,抓住课文中的几个矛盾点,在学生心里形成一个结,他们有强烈地要解开这个结的愿望,而这几个矛盾点仅靠阅读《草船借箭》是无法解决的。于是我趁热打铁,进行拓展:事实上,鲁肃在周瑜屡次陷害诸葛亮的过程中不止一次地帮助诸葛亮渡过难关,要想知道鲁肃为什么要帮助诸葛亮,诸葛亮为什么敢于信任鲁肃,请大家阅读《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诸葛亮舌战群儒,鲁子敬力排众议》。这样,学生带着强烈的疑问阅读,兴趣就有了,就明白了。也即是通过互文勾兑,生发了文本,深化了文本。
(三)课后拓展阅读——反哺文本
“大语文”理念下的课堂教学不是一个圆形的完整结构,学完了课文并不意味着知识学习的结束,而应该是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开端。在文章的结尾处应给学生的课外阅读指明广阔的空间。如学习了《长城和运河》之后,引导学生课后阅读有关“世界遗产”的资料,仿照本课或本单元的学习方法,给它们建立一个“基本档案”,在“世界遺产介绍会”上交流反馈,从而巩固在文本中习得。
三、结合文本进行主题拓展阅读
主题拓展阅读像一条丝线,将散落在书海里的美文按主题、作家串联起来,使一篇篇灵动鲜活、文质兼美的文章变成为孩子们继课文学习后的又一道精神大餐,并完成从“课文——主题——专题——文化积淀”的逐次提升。
教学《詹天佑》一课时就可以围绕铁路这一主题,拓展阅读一系列有关中国铁路建设的故事,如《青藏铁路》《中国的磁悬浮铁路》《世界最快的武广高速铁路》等等,使学生对中国的铁路发展史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这就是主题拓展阅读,是由一篇课文产生的主题阅读。
以此类推,我们亦可以从各触发点入手进行主题拓展阅读。
从课文作者入手进行主题拓展阅读。如:学生往往从课文《丑小鸭》认识了作家安徒生,渐渐喜欢上这个作者,再去找更多他的书来读,这样就开启一扇以“课文作者为中心”的阅读大门。
从延伸入手进行主题拓展阅读。学习了《赤壁之战》之后让学生阅读《三国演义》,学习了《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后,让学生阅读《西游记》。学习了古诗《山行》《江雪》后让学生阅读描写秋天、冬天的古诗,然后拓展阅读一些描写春天、夏天的古诗。既阅读了教材中的文章,又充分阅读感悟了更多的文章。
一次主题拓展阅读就像是种植一株榕树,课文是榕树主干,与主题相关的作品就是枝枝叶叶,其中的一个作品都可能成为一条须根,只需加以“灌溉”,又能散发枝叶。久而久之,在学生心中,就培植了一片茂密的“文学丛林”。
参考文献:
[1]高艳华.如何培养小学生阅读能力[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9(05).
[2]刘丽欣.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J].学周刊,2011(08).
[3]李应山.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J].新课程(小学),2010(05).
[4]顾春芳.如何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J].中国体卫艺教育,2010(02).
[5]李小侠.谈谈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的体会[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0(11).
[6]韩明忠.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J].新课程(教研版),2008(08).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外阅读;阅读拓展
语文老师都知道,大量阅读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很重要,但语文老师也知道,真正让学生有效地进行大量阅读却很不容易。如何有效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成为我们语文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以下谈谈我的一些思考和实践。
一、实现拓展阅读系统的有效构建
“为学之道在厚积而薄发。”语文学习的“积”就是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积累和吸收。这种积累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依据不同阶段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点,制定小学生课外阅读序列。
(一)进行拓展阅读的整体规划。
以学生为主体,开展“好书伴我成长”系列活动。低年级:以读注音儿歌、注音童话、卡通和绘本等图文并茂的书籍为主,兼顾科学小故事、科学小知识,儿歌、谜语,让学生能读故事并能复述故事;中年级:重点向学生推荐和提供的是节奏感强,富有变化和趣味,而较低年级又有一定的深度的儿童文学作品,如:优美的儿童诗、童话、科幻类作品、浅显的历史读物、科普读物等。高年级:增加现代、当代文学作品以及适合学生阅读的科普读物、民间故事、短篇小说、诗歌,甚至名家名篇及历史、地理、天文书籍和较有品位的科幻作品。有效实现分层次、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安排每个年级每学期的读书内容,逐步形成一个教育目标的层次化与课外阅读的系列化相结合的由低到高、循序渐进、点面结合、既专且博、不断充实的课外阅读的内容序列。
(二)营造良好的书香氛围。
拓展阅读可以和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班队活动结合起来,开展各种读书、读报活动,课余时间让学生编编手抄报,举行讲故事比赛,诗歌朗诵比赛,读书笔记展览,排练课本剧等等,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体验阅读的乐趣。此外,建立小学生课外阅读评价指标,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自觉性。把课外阅读纳入学生平时成绩的重要成分。日常拓展阅读中主要考查学生课外阅读量、阅读习惯、阅读积累与运用三个方面,把学生课外阅读的成绩量化。
二、让拓展阅读为语文教学锦上添花
(一)课前拓展阅读——期待文本
感知是认识的第一步,对同一主題领域素材宽泛的阅读,有助于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有助于他们“建构属于自己的意义理解”。课前拓展阅读明确地告知学生搜集有关课文的作者介绍或写作背景或主要人物等与课文相关的材料,进行阅读。激发了学生对文本的期待,奠定坚实的教学基础。如在教学《春天在哪里》这篇课文的时候,我先布置学生去搜集和春有关的诗歌、散文,让学生充分领略了春的美丽。再进行课堂学习,就大大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
(二)课中拓展阅读——沉入文本
《草船借箭》是一篇古典文学作品。很明显,编者的意图是激起学生阅读古典文学的兴趣,但要通过这篇课文就让学生兴致勃勃地抱着《三国演义》阅读很不容易。我在执教《草船借箭》一文时,抓住课文中的几个矛盾点,在学生心里形成一个结,他们有强烈地要解开这个结的愿望,而这几个矛盾点仅靠阅读《草船借箭》是无法解决的。于是我趁热打铁,进行拓展:事实上,鲁肃在周瑜屡次陷害诸葛亮的过程中不止一次地帮助诸葛亮渡过难关,要想知道鲁肃为什么要帮助诸葛亮,诸葛亮为什么敢于信任鲁肃,请大家阅读《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诸葛亮舌战群儒,鲁子敬力排众议》。这样,学生带着强烈的疑问阅读,兴趣就有了,就明白了。也即是通过互文勾兑,生发了文本,深化了文本。
(三)课后拓展阅读——反哺文本
“大语文”理念下的课堂教学不是一个圆形的完整结构,学完了课文并不意味着知识学习的结束,而应该是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开端。在文章的结尾处应给学生的课外阅读指明广阔的空间。如学习了《长城和运河》之后,引导学生课后阅读有关“世界遗产”的资料,仿照本课或本单元的学习方法,给它们建立一个“基本档案”,在“世界遺产介绍会”上交流反馈,从而巩固在文本中习得。
三、结合文本进行主题拓展阅读
主题拓展阅读像一条丝线,将散落在书海里的美文按主题、作家串联起来,使一篇篇灵动鲜活、文质兼美的文章变成为孩子们继课文学习后的又一道精神大餐,并完成从“课文——主题——专题——文化积淀”的逐次提升。
教学《詹天佑》一课时就可以围绕铁路这一主题,拓展阅读一系列有关中国铁路建设的故事,如《青藏铁路》《中国的磁悬浮铁路》《世界最快的武广高速铁路》等等,使学生对中国的铁路发展史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这就是主题拓展阅读,是由一篇课文产生的主题阅读。
以此类推,我们亦可以从各触发点入手进行主题拓展阅读。
从课文作者入手进行主题拓展阅读。如:学生往往从课文《丑小鸭》认识了作家安徒生,渐渐喜欢上这个作者,再去找更多他的书来读,这样就开启一扇以“课文作者为中心”的阅读大门。
从延伸入手进行主题拓展阅读。学习了《赤壁之战》之后让学生阅读《三国演义》,学习了《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后,让学生阅读《西游记》。学习了古诗《山行》《江雪》后让学生阅读描写秋天、冬天的古诗,然后拓展阅读一些描写春天、夏天的古诗。既阅读了教材中的文章,又充分阅读感悟了更多的文章。
一次主题拓展阅读就像是种植一株榕树,课文是榕树主干,与主题相关的作品就是枝枝叶叶,其中的一个作品都可能成为一条须根,只需加以“灌溉”,又能散发枝叶。久而久之,在学生心中,就培植了一片茂密的“文学丛林”。
参考文献:
[1]高艳华.如何培养小学生阅读能力[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9(05).
[2]刘丽欣.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J].学周刊,2011(08).
[3]李应山.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J].新课程(小学),2010(05).
[4]顾春芳.如何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J].中国体卫艺教育,2010(02).
[5]李小侠.谈谈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的体会[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0(11).
[6]韩明忠.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J].新课程(教研版),20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