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连线是钢琴作品中最常见的符号之一,但在不同时期、不同作曲家的作品中,连线却有着不同的表现意义。本文试图通过实例分析及对历史的梳理,厘清连线复杂的表现意义,以期对理论分析和演奏实践产生有益的作用。
【关键词】 连线;分句;乐汇;呼吸
钢琴作品自古以来被称为人类的瑰宝,让人类的精神世界更为充实和美丽。连线作为钢琴作品的要素之一更是这枚瑰宝上的奇妙花纹,而这些花纹奇幻无比,如若仔细品味揣摩,无疑会让演奏者和欣赏者得到更高层次的享受。
连线的类型有很多种,如同音连线,划分乐句的连线,连线与顿音记号的组合,连线与保持音记号的组合……在这里,我们着重讨论一下最普通意义上的划分乐句的连线。
呼吸是音乐语气的一种表达和交待方式,单个音符本身不能表达任何音乐意义,音符只有在组成乐句的前提下才有明确的内容,所以要学会一句一句的演奏欣赏和思考音乐。下面我们从手腕、掌关节和第一关节三方面的运动原理和机能来剖析提高连奏顺畅度。
腕关节:手腕既像汽车的避震系统一样,缓冲来自手臂或腰部力量,又像方向盘一样灵活的控制着手掌的位置和移动。因此,手腕对于力量的传递和对音色的影响至关重要。它具有三种功能和状态:在静止的时候,手腕要有一定的韧性,不能垮,不能僵;在自身发力的时候,触键和离键要积极而又迅速;在传递腰部和臂部力量时,要张弛有度,根据不同力度处理调整其柔韧度。它的活动是全方位的,有上下左右略带前后,自身可灵活旋转。
掌关节:其最有效的发力就是自上而下。作为弹奏的手指力度和灵活度的体现就是掌关节。掌关节的控制能力要有四种力量:1.自身支撑力,要具有抵抗来自各种关节的支撑力量;2.瞬间爆发力,具有瞬间发力是琴键迅速下沉的力量;3.准备蓄势力,具有迅速回弹做好手指蓄势待发的状态;4.速度控制力,让手指缓慢或有节制运动的发力方法。
第一关节:离琴键最近的一个关节,要求最能实现力量的最终传达。由于它的活动方向是前后,因此它不活动,要使之坚强有力,避免关节软弱。它在体现力量传达和声音表现上有其重要性。
提醒学生注重以上三个关节的练习,注意连奏时不要忽略颗粒性,要找到适当的切入点,把歌唱性和颗粒性有机结合起来。
一般意义上讲,钢琴谱上的连线有两种功能,一种作为分句之用,另一种则作为延长时值之用,但在某些情况下可以看到一小节一连线或两小节一连线,那么这时其功能意义又是如何呢?个人认为这时的连线显然不是延长时值,说是分句之用又难免有些牵强。我觉得这是乐句中乐汇的表现。所谓“乐汇”,是乐句中的最小单位,如果移植到我们的语言之中,就是“词组”,乐句正是由这一个个的乐汇组成的。作曲家之所以这样表示,是为了让演奏者能更好的把握乐句的律动及高低起伏,使其具有更强的音乐性和节奏感。那么在教授学生时又如何将这种概念准确的传达出去,单靠理论性的说教是徒劳的,作为教育者就得挖空心思来找一些感性的材料去启发学生,这些材料要来自于他们的生活,是他们亲身体验过的。在教授这种连线的演奏法时,可以举例为一句常见的话,比如“今天天氣真好”,“今天”一个连线,“天气”一个连线,“真好”一个连线。无论如何充满感情的朗读,也不会夸张到一个词组呼吸一下(可以让学生大胆尝试),而适当的把每个词组稍微强调一下就可以了,当然也不能毫无表情的无视词组的存在。接着,教师再把三种方式演示一下(无视连线、每个连线都抬手呼吸、适当的强调乐汇),这样,学生就会大致明白教师所要表达的意思了。
我们在研究一部作品的乐句结构时,几乎是不能依靠连线的作用的。只是情况也不绝对如此,在不同作曲家的作品之间、在作曲家与乐谱编者之间,连线对分句的暗示显示出不尽相同的情况。在有的作品、尤其是由19世纪编者编定的一些版本中,我们常常会看到乐谱中同时用连线暗示出了连断奏与分句,例如:柴可夫斯基《四月》33-36小节,这里的两重连线分别表示不同的涵义:较短的连线(即每小节内部的连线)暗示的是连断奏,即其中第一小节到第二小节应该适当地分开;而较长的连线则暗示了乐句的结构。正如BuR指出的那样:“较小的连线暗示了连断奏的细节,而较大的连线暗示了大致的分句。”如果上面这个例子更多的是19世纪的编者的习惯,在不同的《四季》的版本中还有不同的连线。那下面这个例子则完全出自作曲家之手:例如福雷《叙事曲》Op.19.172.175小节,谱例中第二小节既有表示连断奏的连线一一两个音的连线,又有表示分句的连线一小节的连线。还有的连线更多地暗示了分句,而几乎没有表示连奏的意义,如肖邦No.7《圆舞曲》,Op.64No.2,1-5小节.在这个例子中的连线并不都表示连奏,在第3-4小节中,由于旋律中休止符及附点节奏所带来的特殊语调使得这里不可能也不应该完全是连奏,这里的连线仅仅表明了这里乐句的结构。但这样的连线对演奏技术还是很好的一种暗示,譬如,可能暗示出以肩为轴心、带动整个手臂的一次用力过程。或者是音乐的一次呼吸。另外,这里的连线不仅在细节上,从整个乐段来看,也与音乐的结构相吻合。结语以上的论述仅仅是大致梳理了连线较为常见的表现意义,在很多作品,连线还被作曲家们非常巧妙地、富于个性化地运用,这些连线的表现意义就需要研究者们从音乐结构、音乐风格等多方面出发,更加细心地加以揣摩了。
【关键词】 连线;分句;乐汇;呼吸
钢琴作品自古以来被称为人类的瑰宝,让人类的精神世界更为充实和美丽。连线作为钢琴作品的要素之一更是这枚瑰宝上的奇妙花纹,而这些花纹奇幻无比,如若仔细品味揣摩,无疑会让演奏者和欣赏者得到更高层次的享受。
连线的类型有很多种,如同音连线,划分乐句的连线,连线与顿音记号的组合,连线与保持音记号的组合……在这里,我们着重讨论一下最普通意义上的划分乐句的连线。
呼吸是音乐语气的一种表达和交待方式,单个音符本身不能表达任何音乐意义,音符只有在组成乐句的前提下才有明确的内容,所以要学会一句一句的演奏欣赏和思考音乐。下面我们从手腕、掌关节和第一关节三方面的运动原理和机能来剖析提高连奏顺畅度。
腕关节:手腕既像汽车的避震系统一样,缓冲来自手臂或腰部力量,又像方向盘一样灵活的控制着手掌的位置和移动。因此,手腕对于力量的传递和对音色的影响至关重要。它具有三种功能和状态:在静止的时候,手腕要有一定的韧性,不能垮,不能僵;在自身发力的时候,触键和离键要积极而又迅速;在传递腰部和臂部力量时,要张弛有度,根据不同力度处理调整其柔韧度。它的活动是全方位的,有上下左右略带前后,自身可灵活旋转。
掌关节:其最有效的发力就是自上而下。作为弹奏的手指力度和灵活度的体现就是掌关节。掌关节的控制能力要有四种力量:1.自身支撑力,要具有抵抗来自各种关节的支撑力量;2.瞬间爆发力,具有瞬间发力是琴键迅速下沉的力量;3.准备蓄势力,具有迅速回弹做好手指蓄势待发的状态;4.速度控制力,让手指缓慢或有节制运动的发力方法。
第一关节:离琴键最近的一个关节,要求最能实现力量的最终传达。由于它的活动方向是前后,因此它不活动,要使之坚强有力,避免关节软弱。它在体现力量传达和声音表现上有其重要性。
提醒学生注重以上三个关节的练习,注意连奏时不要忽略颗粒性,要找到适当的切入点,把歌唱性和颗粒性有机结合起来。
一般意义上讲,钢琴谱上的连线有两种功能,一种作为分句之用,另一种则作为延长时值之用,但在某些情况下可以看到一小节一连线或两小节一连线,那么这时其功能意义又是如何呢?个人认为这时的连线显然不是延长时值,说是分句之用又难免有些牵强。我觉得这是乐句中乐汇的表现。所谓“乐汇”,是乐句中的最小单位,如果移植到我们的语言之中,就是“词组”,乐句正是由这一个个的乐汇组成的。作曲家之所以这样表示,是为了让演奏者能更好的把握乐句的律动及高低起伏,使其具有更强的音乐性和节奏感。那么在教授学生时又如何将这种概念准确的传达出去,单靠理论性的说教是徒劳的,作为教育者就得挖空心思来找一些感性的材料去启发学生,这些材料要来自于他们的生活,是他们亲身体验过的。在教授这种连线的演奏法时,可以举例为一句常见的话,比如“今天天氣真好”,“今天”一个连线,“天气”一个连线,“真好”一个连线。无论如何充满感情的朗读,也不会夸张到一个词组呼吸一下(可以让学生大胆尝试),而适当的把每个词组稍微强调一下就可以了,当然也不能毫无表情的无视词组的存在。接着,教师再把三种方式演示一下(无视连线、每个连线都抬手呼吸、适当的强调乐汇),这样,学生就会大致明白教师所要表达的意思了。
我们在研究一部作品的乐句结构时,几乎是不能依靠连线的作用的。只是情况也不绝对如此,在不同作曲家的作品之间、在作曲家与乐谱编者之间,连线对分句的暗示显示出不尽相同的情况。在有的作品、尤其是由19世纪编者编定的一些版本中,我们常常会看到乐谱中同时用连线暗示出了连断奏与分句,例如:柴可夫斯基《四月》33-36小节,这里的两重连线分别表示不同的涵义:较短的连线(即每小节内部的连线)暗示的是连断奏,即其中第一小节到第二小节应该适当地分开;而较长的连线则暗示了乐句的结构。正如BuR指出的那样:“较小的连线暗示了连断奏的细节,而较大的连线暗示了大致的分句。”如果上面这个例子更多的是19世纪的编者的习惯,在不同的《四季》的版本中还有不同的连线。那下面这个例子则完全出自作曲家之手:例如福雷《叙事曲》Op.19.172.175小节,谱例中第二小节既有表示连断奏的连线一一两个音的连线,又有表示分句的连线一小节的连线。还有的连线更多地暗示了分句,而几乎没有表示连奏的意义,如肖邦No.7《圆舞曲》,Op.64No.2,1-5小节.在这个例子中的连线并不都表示连奏,在第3-4小节中,由于旋律中休止符及附点节奏所带来的特殊语调使得这里不可能也不应该完全是连奏,这里的连线仅仅表明了这里乐句的结构。但这样的连线对演奏技术还是很好的一种暗示,譬如,可能暗示出以肩为轴心、带动整个手臂的一次用力过程。或者是音乐的一次呼吸。另外,这里的连线不仅在细节上,从整个乐段来看,也与音乐的结构相吻合。结语以上的论述仅仅是大致梳理了连线较为常见的表现意义,在很多作品,连线还被作曲家们非常巧妙地、富于个性化地运用,这些连线的表现意义就需要研究者们从音乐结构、音乐风格等多方面出发,更加细心地加以揣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