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语文课本中曾明确指出,学生在接受语文教学后,应当基本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语言语感,对待事物感性的认识,能够独立的思考,有符合社会的价值观。这些核心素养理应成为教师们教育学生时的最终目标,同时这也时评判一位教师教学质量的最好的标准。但是,核心素养的教学需要的是教师通过多个方面的引导,在潜移默化中令学生形成相应的价值观与理念。于是,本文通过笔者自身的经验与不断的研究,论述什么样的培养策略才是对学生理念的形成的最好方式
关键词: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素养形成;思维能力的加强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20-
引言:
随着我国教育的改革与深入,教育局越来越注重对于学生素养的教育。无论是家长亦或是社会,都急切的需要许多有专业知识并且有高素质,高思维能力的全方位人才。而思维能力的培养的萌芽教育期往往应在小学四至六年级学生中。而教师更应当积极响应教育局号召,丰富教学内容,结合课文与实际,运用科学的方式,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思想基础。同时,教师应当提前确立教育方向,落实教育目标,完善教育计划,不断提高学生基本的语言能力。
一、增加师生对话,给学生更多感悟机会
作为六年级学生,自主思维能力不足,往往需要教师引导来增强其思维能力。而最好的方法便是在课堂之上,增加师生间互动内容,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与教师交谈,分享自己的想法,在对话之中,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也可以通过提问方式,给予学生更多思考时间与机会,让学生在思考之中,提高思辨能力。同时,教师也应当控制课堂趣味性,寓教于乐,让学生们在保持高兴趣的同时,其自身的思维能力也有所提升[1]。比如在学生学习课文《卖火柴的小女孩》,当讨论小女孩结局时,教师并没有局限在一种结局,反而是通过提问,了解学生的想法。有些学生认为女孩并没有死,而是第二天继续开始卖火柴;有学生则以为火柴帮助女孩找到了奶奶,从此她们又幸福的生活在一起。教师并没有拆穿学生们并不是很恰当的结局,并且继续问道;“如果你们遇见了小女孩,你们会怎么做呢?”学生异口同声回答道;“帮助女孩。”教师便再次提问:“如何帮助呢?”于是,一个新的话题再次开始讨论。通过一个又一个的问题的深入,学生们可以不断的进行思考,既丰富学生们的想象力,也让主题得到了升华,学生思维能力也得到了提升,提高学生对于真善美的认知。
二、教师多通过课堂之外的时间与学生相处
在中国的教育中,教师与学生关系往往不是简单的传授知识,而是如古人所说;“一日为师,终生为父“所以,教师们在面对学生时,应当以家长或是长辈的身份来与孩子们相处,亲切和蔼但不失教师的严肃,多通过课余时间了解学生所思所想。当学生遇到困难时,及时耐心的帮助学生克服困难。但同时,教师也应当铭记自己的使命,在日常相处过程中,引导孩子们对生活产生疑问,多事物抱有好奇心,多思考,多反省,充分发挥学生自主的能动性。如在学习完《秋天的怀念》后,教师在课余时间中,与学生们进行了一个小游戏。要求一些学生假装像课文中的女孩一样,双腿无法动弹,保持一段时间。很多学生起初都十分愿意尝试,但是很快便忍受不了双腿不能动的现状,纷纷说:“好难。”之后,教师也参与的模仿,在游戏结束后,教师与学生分享各自的感受,有些学生因为亲身的体验,对课文的理解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同时对于残疾人有了更深的同情;有些学生则在思考腿脚不便利的人们生活会怎样,平时有多困难呢。在课余时间的相处下,教师通过一些有意义的游戏活动,既加深学生们对课文的理解,同时也提高学生对事物的思考,丰富学生的知识。
三、提高学生感性认识,引发学生情感共鸣
语文学科并不同与数学学科,在学习语文课程中,教师们应激发学生内心深处的情感,在讲解课文时以富有情感的方式去打动学生心灵,让学生与教师与课文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对于语文教学中的思维来说,并不是要求学生理智的分析所有的事物,分辨是非对错,而是希望通过对课文的阅读,能够激发学生人性的光辉,有效培养学生的道德,让其成为一个有情感,知人情,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做一个高情商的人[2]。而在进行《山海关》一课学习时,便很好的体现出来。朗诵课文时,教师还适宜的配上了相应的音乐,与教师饱含情感的阅读,让学生身临其境般看到了一座威武的山海关。在带给学生们心里悸动时,教师继续讲解山海关的历史,与山海关有关的人物。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高尚的品质便跃然纸上,同时深入学生们内心,让学生们在以后的日子里还偶尔记起那些英雄人物,并且将他们视为榜样,不断努力丰实自我。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面对小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时,教师往往扮演着引导者与发起者的角色,同时在核心素养理念下开展的教育,教师还应当注意科学方法,对旧的教学方式进行改革与创新,丰富学生更多的知识。使得学生的综合能力不断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陳育青. 浅议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理念下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J]. 新课程导学, 2019, 000(005):73-74.
[2] 刘平. 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小学语文教学策略研究[J]. 中华传奇, 2019(5):55-55.
[3]陈育青. 浅议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理念下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J]. 新课程导学, 2019, 000(005):73-74.
关键词: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素养形成;思维能力的加强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20-
引言:
随着我国教育的改革与深入,教育局越来越注重对于学生素养的教育。无论是家长亦或是社会,都急切的需要许多有专业知识并且有高素质,高思维能力的全方位人才。而思维能力的培养的萌芽教育期往往应在小学四至六年级学生中。而教师更应当积极响应教育局号召,丰富教学内容,结合课文与实际,运用科学的方式,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思想基础。同时,教师应当提前确立教育方向,落实教育目标,完善教育计划,不断提高学生基本的语言能力。
一、增加师生对话,给学生更多感悟机会
作为六年级学生,自主思维能力不足,往往需要教师引导来增强其思维能力。而最好的方法便是在课堂之上,增加师生间互动内容,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与教师交谈,分享自己的想法,在对话之中,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也可以通过提问方式,给予学生更多思考时间与机会,让学生在思考之中,提高思辨能力。同时,教师也应当控制课堂趣味性,寓教于乐,让学生们在保持高兴趣的同时,其自身的思维能力也有所提升[1]。比如在学生学习课文《卖火柴的小女孩》,当讨论小女孩结局时,教师并没有局限在一种结局,反而是通过提问,了解学生的想法。有些学生认为女孩并没有死,而是第二天继续开始卖火柴;有学生则以为火柴帮助女孩找到了奶奶,从此她们又幸福的生活在一起。教师并没有拆穿学生们并不是很恰当的结局,并且继续问道;“如果你们遇见了小女孩,你们会怎么做呢?”学生异口同声回答道;“帮助女孩。”教师便再次提问:“如何帮助呢?”于是,一个新的话题再次开始讨论。通过一个又一个的问题的深入,学生们可以不断的进行思考,既丰富学生们的想象力,也让主题得到了升华,学生思维能力也得到了提升,提高学生对于真善美的认知。
二、教师多通过课堂之外的时间与学生相处
在中国的教育中,教师与学生关系往往不是简单的传授知识,而是如古人所说;“一日为师,终生为父“所以,教师们在面对学生时,应当以家长或是长辈的身份来与孩子们相处,亲切和蔼但不失教师的严肃,多通过课余时间了解学生所思所想。当学生遇到困难时,及时耐心的帮助学生克服困难。但同时,教师也应当铭记自己的使命,在日常相处过程中,引导孩子们对生活产生疑问,多事物抱有好奇心,多思考,多反省,充分发挥学生自主的能动性。如在学习完《秋天的怀念》后,教师在课余时间中,与学生们进行了一个小游戏。要求一些学生假装像课文中的女孩一样,双腿无法动弹,保持一段时间。很多学生起初都十分愿意尝试,但是很快便忍受不了双腿不能动的现状,纷纷说:“好难。”之后,教师也参与的模仿,在游戏结束后,教师与学生分享各自的感受,有些学生因为亲身的体验,对课文的理解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同时对于残疾人有了更深的同情;有些学生则在思考腿脚不便利的人们生活会怎样,平时有多困难呢。在课余时间的相处下,教师通过一些有意义的游戏活动,既加深学生们对课文的理解,同时也提高学生对事物的思考,丰富学生的知识。
三、提高学生感性认识,引发学生情感共鸣
语文学科并不同与数学学科,在学习语文课程中,教师们应激发学生内心深处的情感,在讲解课文时以富有情感的方式去打动学生心灵,让学生与教师与课文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对于语文教学中的思维来说,并不是要求学生理智的分析所有的事物,分辨是非对错,而是希望通过对课文的阅读,能够激发学生人性的光辉,有效培养学生的道德,让其成为一个有情感,知人情,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做一个高情商的人[2]。而在进行《山海关》一课学习时,便很好的体现出来。朗诵课文时,教师还适宜的配上了相应的音乐,与教师饱含情感的阅读,让学生身临其境般看到了一座威武的山海关。在带给学生们心里悸动时,教师继续讲解山海关的历史,与山海关有关的人物。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高尚的品质便跃然纸上,同时深入学生们内心,让学生们在以后的日子里还偶尔记起那些英雄人物,并且将他们视为榜样,不断努力丰实自我。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面对小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时,教师往往扮演着引导者与发起者的角色,同时在核心素养理念下开展的教育,教师还应当注意科学方法,对旧的教学方式进行改革与创新,丰富学生更多的知识。使得学生的综合能力不断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陳育青. 浅议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理念下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J]. 新课程导学, 2019, 000(005):73-74.
[2] 刘平. 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小学语文教学策略研究[J]. 中华传奇, 2019(5):55-55.
[3]陈育青. 浅议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理念下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J]. 新课程导学, 2019, 000(005):7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