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茀莘 原名李福星,福建惠安人,1962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得到潘天寿、陆俨少、李振坚、周昌谷、方增先等一代名师的亲授。现为集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国家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美国东方艺术家协会顾问。先后获国家教育部颁发的“曾宪梓优秀教师奖” “陈嘉庚教育成果奖”。作品入选六届、七届、八届全国美展和全国百年中国画展。1988年和夫人庄月君创作的《海这一边》获首届“中华杯”全国中国画大赛奖金奖。1989年作品《海角》获第七届全国美展银奖。1992年《寻寻觅觅》获加拿大枫叶国际中国画大展银奖。2008年创作Ⅸ欢乐的海滩》入选北京奥林匹克美术大会。作品多次在日本、美国、加拿大、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展出,先后在台湾、美国举办个人画展。作品被中国美术馆、国家奥林匹克委员会、国家教育部、省级博物馆和海内外收藏家收藏。出版《李茀莘画集》。
李茀莘是一个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画坛创新热潮中涌现出来的实力派画家。长期以来他努力深入生活,不断思考和探索,以饱满的艺术激情、出众的艺术才华、独特的创作风格创作出一幅又一幅作品。他在国际和国内多次画展中崭露头角,李茀莘这个名字逐渐为人们所熟知,他的作品和画风赢得了更多人的喜爱。
李茀莘从小就喜爱画画,小学毕业就进入厦门鹭潮美术学校(现为福建省工艺美术学院)学习。学校是当地几位书画、篆刻家和归国华侨于上世纪50年代创办的,校长和教师几乎都是专家学者,他们爱国爱乡,放弃国外优越的生活,立志留在国内办学,热心发展国内艺术教育。办学初期,条件虽差,但师生团结、奋斗,创业精神使学校呈现出一派蓬勃发展的可喜景象。李茀莘从少年时期起,就拥有良好的学习条件,因而打下了扎实的西画和中国传统绘画基础。中专毕业后又进入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现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有幸得到一代名师潘天寿、陆俨少、李震坚、周昌谷、方增先的亲授。进校时又逢浙派人物画兴起的鼎盛时期,李茀莘格外珍惜这个学习机会。5年大学期间的寒暑假他均留在学校,反复临摹学校收藏的名画与老师作品,使他学业大有长进。毕业后分配在一个市立的工艺美术研究所,从事民间工艺美术的设计与研究。李茀莘就利用业余时间与节假日进行绘画创作。经过多年的勤学苦练,不断创作出多件连环画和年画作品,出版甚丰。1981年李弗莘调至厦门市一所高等美术院校任教,在担任繁重的教学任务的同时,见缝插针地利用课余及寒暑假时间努力创作。
李茀莘的故乡在福建惠安,童年跟随母亲生活在沿海渔村。这里的妇女特别勤劳,服饰也很有特色,虽不是少数民族,却具有少数民族的服饰美。她们身上还具有南国沿海渔村妇女一种特殊的健壮美。李茀莘从母亲身世中,从母亲所讲的家乡妇女的故事中,熟悉了她们;从与她们的交往中,了解了她们,对她们有着深厚的感情。家乡贫瘠的土地,加上长期文化和经济的落后、封建习俗、男权、童婚和超负荷的体力劳动,至今仍压迫着惠安女子。在他创作的《角落》《花烛夜》《海边的龙舌兰》等作品中,正体现了画家对她们的同情。他不断深入生活,观察、体验,展开深层的思考。他常说:“家乡的风物人情时常激励着我,令我喷发出强烈的创作欲望。”他带着浓烈的爱心,殷切的希望,美好的憧慑,孜孜不倦地开掘着家乡惠安女的题材。他熟悉她们悲惨的过去,更为她们今天的幸福生活而感动。那劳动和收获的欢欣,那友谊与爱情的淳朴与真诚……他把对生活的感受、激情和思考浓缩成艺术的灵感,把生活意蕴作为创造艺术的深刻性的内在张力。于是,在画家的心中有了一支支为她们而唱,唱不完的歌。
李茀莘在创作题材和标题上,常蕴含着多义性,矇胧中隐藏着哲理性,给我们广阔的想像空间。例如作品《海这一边》原是一幅大题材画,盼望祖国统一的题材已有众多画家反复表现过,大多是较为显现的描绘。而李茀莘却在画面上力求单纯,以含蓄、抒情的笔触来表达现实生活中内在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渲染出两岸亲人盼望早日团圆的那种苦涩、惆怅和期盼的深层情愫。他往往不画众多人物,也没有复杂的场景,而是集中刻画一个或几个人物,动用一切艺术手段使之光彩照人。人物的背景都力求单纯和简约,就连笔墨和色彩也同样简洁,淡淡的明暗体积,或隐或现的轻柔线条,画面上就有一种和谐协调的美。成功的单纯化容易产生整体美。《海这一边》获中华杯全国中国画大赛金奖后,全国不少报刊杂志刊登,原作被国家有关单位收藏。海峡对岸的一家电视台也开辟了一个“海那一边”的专题节目。从此,李茀莘表现惠安女题材的作品源源不断地涌现出来。1989年创作的《海角》获七届全国美展银奖,并被中国美术馆收藏。作品《海娃子》《潮去潮回》《微微海风》《乐半边》《南来的风》等分别多次参加国内外大型画展,并被中国美术馆、国家教委、国家奥林匹克委员会、福建博物馆收藏。
李茀莘多年的勤学苦练,孜孜不倦地在艺术道路上寻觅、思考,终于使他的作品水到渠成。既表现了生活,同时也发现了自我。于是,他的作品总是给人一种独特的美感,他找到了艺术创新之路的突破口。作品画面明净而含蓄,意境深远悠长,人物造型细腻秀美构成了新的艺术视角,具有装饰意味的韵律美,清新、自然、柔美、优雅、隽永,为画家开辟了一条属于自己的崭新的艺术之路。
李茀莘是个有丰富感情的画家。他总是不断从生活中去寻求、探索、表现、寄托,开放自我,融情于景,因景生情,领悟其内涵,努力将形呈现于画中,而情溢于画外。他不仅从传统绘画论而且从朦胧性中得到启发,他把对生活的体察与思考以及对绘画语言的把握集中到一个基点上。他以朦胧性和装饰性为基调,开创着自己的艺术之路。从他不少作品可以看出,在朦胧美的追求上,李弗莘发现了中西绘画艺术意象的融合。意象由表层向深层跨进,因而他的画是耐看的,耐人寻味的,具有意蕴深长的特点。
李茀莘的成功是与他能正确对待传统分不开的。他除了抓住深入生活这个源泉外,就是能够学习传统,发扬传统,但不固守传统,努力创新。他一手伸向中国古典传统,一手伸向西方和民间艺术,力求广泛而深入地学习。学习传统,为我所用是目的。李茀莘深知“笔墨当随时代”的至理,艺术上固步自封是没有出路的。他对自己所谙熟的“长线条”的运用,在创作惠安女时会作弱化的处理,与淡淡的明暗体积有机地组合起来,生动准确地塑造人物的形体与动态,与整个画面柔和的情致十分协调。又如在色彩上,改变了一般工笔画中常用的热烈、明艳的物体固有色的组合,而追求淡雅的统一基调,表现淡雅与俏丽的情感。另外,对西方绘画中深色背景的借鉴,呈现出一种超时空的神秘感,以及悠悠的历史感。然而在对中国传统绘画的线描的运用、色彩的取舍、画面布局的处理,传统绘画程式化的重新思考和探索后,他的近作呈现新的风貌。
李茀莘为人真诚实在,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天道酬勤,终于实现了他对艺术追求的理念,成为我国当代中国画画坛上的一名造诣精湛的艺术家。
李茀莘是一个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画坛创新热潮中涌现出来的实力派画家。长期以来他努力深入生活,不断思考和探索,以饱满的艺术激情、出众的艺术才华、独特的创作风格创作出一幅又一幅作品。他在国际和国内多次画展中崭露头角,李茀莘这个名字逐渐为人们所熟知,他的作品和画风赢得了更多人的喜爱。
李茀莘从小就喜爱画画,小学毕业就进入厦门鹭潮美术学校(现为福建省工艺美术学院)学习。学校是当地几位书画、篆刻家和归国华侨于上世纪50年代创办的,校长和教师几乎都是专家学者,他们爱国爱乡,放弃国外优越的生活,立志留在国内办学,热心发展国内艺术教育。办学初期,条件虽差,但师生团结、奋斗,创业精神使学校呈现出一派蓬勃发展的可喜景象。李茀莘从少年时期起,就拥有良好的学习条件,因而打下了扎实的西画和中国传统绘画基础。中专毕业后又进入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现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有幸得到一代名师潘天寿、陆俨少、李震坚、周昌谷、方增先的亲授。进校时又逢浙派人物画兴起的鼎盛时期,李茀莘格外珍惜这个学习机会。5年大学期间的寒暑假他均留在学校,反复临摹学校收藏的名画与老师作品,使他学业大有长进。毕业后分配在一个市立的工艺美术研究所,从事民间工艺美术的设计与研究。李茀莘就利用业余时间与节假日进行绘画创作。经过多年的勤学苦练,不断创作出多件连环画和年画作品,出版甚丰。1981年李弗莘调至厦门市一所高等美术院校任教,在担任繁重的教学任务的同时,见缝插针地利用课余及寒暑假时间努力创作。
李茀莘的故乡在福建惠安,童年跟随母亲生活在沿海渔村。这里的妇女特别勤劳,服饰也很有特色,虽不是少数民族,却具有少数民族的服饰美。她们身上还具有南国沿海渔村妇女一种特殊的健壮美。李茀莘从母亲身世中,从母亲所讲的家乡妇女的故事中,熟悉了她们;从与她们的交往中,了解了她们,对她们有着深厚的感情。家乡贫瘠的土地,加上长期文化和经济的落后、封建习俗、男权、童婚和超负荷的体力劳动,至今仍压迫着惠安女子。在他创作的《角落》《花烛夜》《海边的龙舌兰》等作品中,正体现了画家对她们的同情。他不断深入生活,观察、体验,展开深层的思考。他常说:“家乡的风物人情时常激励着我,令我喷发出强烈的创作欲望。”他带着浓烈的爱心,殷切的希望,美好的憧慑,孜孜不倦地开掘着家乡惠安女的题材。他熟悉她们悲惨的过去,更为她们今天的幸福生活而感动。那劳动和收获的欢欣,那友谊与爱情的淳朴与真诚……他把对生活的感受、激情和思考浓缩成艺术的灵感,把生活意蕴作为创造艺术的深刻性的内在张力。于是,在画家的心中有了一支支为她们而唱,唱不完的歌。
李茀莘在创作题材和标题上,常蕴含着多义性,矇胧中隐藏着哲理性,给我们广阔的想像空间。例如作品《海这一边》原是一幅大题材画,盼望祖国统一的题材已有众多画家反复表现过,大多是较为显现的描绘。而李茀莘却在画面上力求单纯,以含蓄、抒情的笔触来表达现实生活中内在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渲染出两岸亲人盼望早日团圆的那种苦涩、惆怅和期盼的深层情愫。他往往不画众多人物,也没有复杂的场景,而是集中刻画一个或几个人物,动用一切艺术手段使之光彩照人。人物的背景都力求单纯和简约,就连笔墨和色彩也同样简洁,淡淡的明暗体积,或隐或现的轻柔线条,画面上就有一种和谐协调的美。成功的单纯化容易产生整体美。《海这一边》获中华杯全国中国画大赛金奖后,全国不少报刊杂志刊登,原作被国家有关单位收藏。海峡对岸的一家电视台也开辟了一个“海那一边”的专题节目。从此,李茀莘表现惠安女题材的作品源源不断地涌现出来。1989年创作的《海角》获七届全国美展银奖,并被中国美术馆收藏。作品《海娃子》《潮去潮回》《微微海风》《乐半边》《南来的风》等分别多次参加国内外大型画展,并被中国美术馆、国家教委、国家奥林匹克委员会、福建博物馆收藏。
李茀莘多年的勤学苦练,孜孜不倦地在艺术道路上寻觅、思考,终于使他的作品水到渠成。既表现了生活,同时也发现了自我。于是,他的作品总是给人一种独特的美感,他找到了艺术创新之路的突破口。作品画面明净而含蓄,意境深远悠长,人物造型细腻秀美构成了新的艺术视角,具有装饰意味的韵律美,清新、自然、柔美、优雅、隽永,为画家开辟了一条属于自己的崭新的艺术之路。
李茀莘是个有丰富感情的画家。他总是不断从生活中去寻求、探索、表现、寄托,开放自我,融情于景,因景生情,领悟其内涵,努力将形呈现于画中,而情溢于画外。他不仅从传统绘画论而且从朦胧性中得到启发,他把对生活的体察与思考以及对绘画语言的把握集中到一个基点上。他以朦胧性和装饰性为基调,开创着自己的艺术之路。从他不少作品可以看出,在朦胧美的追求上,李弗莘发现了中西绘画艺术意象的融合。意象由表层向深层跨进,因而他的画是耐看的,耐人寻味的,具有意蕴深长的特点。
李茀莘的成功是与他能正确对待传统分不开的。他除了抓住深入生活这个源泉外,就是能够学习传统,发扬传统,但不固守传统,努力创新。他一手伸向中国古典传统,一手伸向西方和民间艺术,力求广泛而深入地学习。学习传统,为我所用是目的。李茀莘深知“笔墨当随时代”的至理,艺术上固步自封是没有出路的。他对自己所谙熟的“长线条”的运用,在创作惠安女时会作弱化的处理,与淡淡的明暗体积有机地组合起来,生动准确地塑造人物的形体与动态,与整个画面柔和的情致十分协调。又如在色彩上,改变了一般工笔画中常用的热烈、明艳的物体固有色的组合,而追求淡雅的统一基调,表现淡雅与俏丽的情感。另外,对西方绘画中深色背景的借鉴,呈现出一种超时空的神秘感,以及悠悠的历史感。然而在对中国传统绘画的线描的运用、色彩的取舍、画面布局的处理,传统绘画程式化的重新思考和探索后,他的近作呈现新的风貌。
李茀莘为人真诚实在,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天道酬勤,终于实现了他对艺术追求的理念,成为我国当代中国画画坛上的一名造诣精湛的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