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了解一位艺术家,首先应从其作品开始。了解徐文藻即是先识其画,再识其人。新千年以来,我们相继在国内外各种画展中,发现徐文藻的国画。其既深厚华滋又灵动飘逸的风格,在极力保持传统山水画正宗文脉的前提下显示出的个性和创造性,已越来越引起画坛同仁的注意,国画界甚至有人戏称其是“斜刺里杀出的一匹黑马”。
后来,我们了解到徐文藻自幼砚习中国画,自南京艺术学院毕业后,在长期研究水彩画的同时,一直关注中国画的学术方向。这两者在他心中,曾是其艺术生命的左右手。双管齐下,在某些人看来,也许是好事,俗称多面手,但徐文藻认为,专攻一项,更有利于学科的单一研究。后来,他决定放弃水彩这只手,全力进行山水画创作和研究。从此一发不可收。
徐文藻是位学者型画家,他的学识在于经历和心路的坎坷中的文化积累。他的每一步艺术实践都写满了画家跋涉的印记。他是以倾注全部感情,如杜鹃啼血般的追求来进行丹青文化之旅的前行者。在他的文人画之路上,首先是具有以国事为重的爱国志士情怀,勇于为民族兴亡而献身,在艺术上同样肩负艺术发展的重担来努力尽一位画家的历史责任。
徐文藻有两个画室。一个在画院,一个在家里。家里的画室,他冠名为“听雪山庄”,60多平方米。朝阳的南墙上,有两扇并列的大窗户。东窗爬着常青藤,而西窗外是蓊郁的桂花树和芭蕉。我们还知道,画家最喜欢在深夜作画。他边听音乐边创作。月夜,抬头掭墨时,看一眼窗外,有月上树梢的意境相伴;雨夜和雪夜,则聆听雨打芭蕉和雪压枝头的意境……
黄宾虹是中国近现代绘画史上公认的一代山水画宗师,他把传统文人山水写意画推到了现代顶峰。当今中国画坛“黄潮热”依然不减,这一现象说明黄宾虹山水艺术的强大生命力和时代对其空前未有的认知度,因此也成就了“黄潮滚滚”的壮观现象。传承前贤风格并不等于没有思想的临摹。透视当代“黄潮”,不难发现有相当一部分人,纯粹处在跟风状态。而有一些画家则始终保持着一种清醒的态度,徐文藻便是其中的一位。徐文藻在画山水时,他以学习黄宾虹入手却跳出去,直击画家胸中的佳山秀水,在师承中开拓出一片新的天地来,形成了独具艺术特色的学术特征。其实,目前在厨坛的学术界也已形成对徐文藻艺术的总体印象:
他对水彩艺术的形容,始终坚持学术研究的多层面和前瞻性,以研究传统中国文化的深度开拓水彩画创作的可持续性空间,人物、风景、静物、作品都有与众不同的表现,水彩艺术语言纯真,技法丰富娴熟,作品很有动人心弦的情感力量;他的油画与水彩相反,追求丰富而凝重的美;他的中国画山水,上追宋元,揣摩于明清,渗透于近代黄宾虹等大家,形成老辣厚重华滋入微的风格,引人注目。
一位画家的生态决定其艺术质量,徐文藻的学术特色是“走”出来的。踏遍名山名水的徐文藻,仍然要往外跑,往那些不知名的山脉里钻。他每年有一半的时间在外写生。他三进西藏,五下云贵,数十次登临黄山、庐山……望山之雄奇,看水之缥缈。他翻越贡嘎雪山,攀登一个苗寨里的原始山峰,一路风尘一路收获。
目前,有机会欣赏到《山情水意——徐文藻山水画作品集》,心灵由衷被徐文藻笔下的山水感触升华,诚如泰州女诗人程越华看了他的作品填词《满庭芳》赞曰:
山抹林岚,泉映花坞。翠色消尽游尘。柳风征棹,虚掩几樵门,三两亭台逸境,迷鸿雁,忘了南春。昆仑气,胸中丘壑,落墨俱销魂。
惊闻,君亦擅,缤纷水彩,缱绻胡琴。慢言岫中云,雨雪难分。季后见分晓也!长江水,浪底淘金。登高处,先生谅幸,雪韵伴金樽。
自称为游子回到山水画精神家园的徐文藻,对画学的研究一刻没有停息。他面对黄宾虹的研究就有两大课题:一是如何用黄宾虹的笔墨来表现当今时代;二是在现代山水画中如何把色彩融入传统的笔墨之中。徐文藻已在自己的实践中进行了有效尝试。画品之高,根在人品;人品之高,根在学晶。在当今画坛浮躁之风弥漫成团的大气候下,徐文藻的清醒、理智、眼光、努力以及由之而来的超凡学识都是难能可贵的,难怪乎近年来国画界、收藏界对他的画给予极大的关注。
后来,我们了解到徐文藻自幼砚习中国画,自南京艺术学院毕业后,在长期研究水彩画的同时,一直关注中国画的学术方向。这两者在他心中,曾是其艺术生命的左右手。双管齐下,在某些人看来,也许是好事,俗称多面手,但徐文藻认为,专攻一项,更有利于学科的单一研究。后来,他决定放弃水彩这只手,全力进行山水画创作和研究。从此一发不可收。
徐文藻是位学者型画家,他的学识在于经历和心路的坎坷中的文化积累。他的每一步艺术实践都写满了画家跋涉的印记。他是以倾注全部感情,如杜鹃啼血般的追求来进行丹青文化之旅的前行者。在他的文人画之路上,首先是具有以国事为重的爱国志士情怀,勇于为民族兴亡而献身,在艺术上同样肩负艺术发展的重担来努力尽一位画家的历史责任。
徐文藻有两个画室。一个在画院,一个在家里。家里的画室,他冠名为“听雪山庄”,60多平方米。朝阳的南墙上,有两扇并列的大窗户。东窗爬着常青藤,而西窗外是蓊郁的桂花树和芭蕉。我们还知道,画家最喜欢在深夜作画。他边听音乐边创作。月夜,抬头掭墨时,看一眼窗外,有月上树梢的意境相伴;雨夜和雪夜,则聆听雨打芭蕉和雪压枝头的意境……
黄宾虹是中国近现代绘画史上公认的一代山水画宗师,他把传统文人山水写意画推到了现代顶峰。当今中国画坛“黄潮热”依然不减,这一现象说明黄宾虹山水艺术的强大生命力和时代对其空前未有的认知度,因此也成就了“黄潮滚滚”的壮观现象。传承前贤风格并不等于没有思想的临摹。透视当代“黄潮”,不难发现有相当一部分人,纯粹处在跟风状态。而有一些画家则始终保持着一种清醒的态度,徐文藻便是其中的一位。徐文藻在画山水时,他以学习黄宾虹入手却跳出去,直击画家胸中的佳山秀水,在师承中开拓出一片新的天地来,形成了独具艺术特色的学术特征。其实,目前在厨坛的学术界也已形成对徐文藻艺术的总体印象:
他对水彩艺术的形容,始终坚持学术研究的多层面和前瞻性,以研究传统中国文化的深度开拓水彩画创作的可持续性空间,人物、风景、静物、作品都有与众不同的表现,水彩艺术语言纯真,技法丰富娴熟,作品很有动人心弦的情感力量;他的油画与水彩相反,追求丰富而凝重的美;他的中国画山水,上追宋元,揣摩于明清,渗透于近代黄宾虹等大家,形成老辣厚重华滋入微的风格,引人注目。
一位画家的生态决定其艺术质量,徐文藻的学术特色是“走”出来的。踏遍名山名水的徐文藻,仍然要往外跑,往那些不知名的山脉里钻。他每年有一半的时间在外写生。他三进西藏,五下云贵,数十次登临黄山、庐山……望山之雄奇,看水之缥缈。他翻越贡嘎雪山,攀登一个苗寨里的原始山峰,一路风尘一路收获。
目前,有机会欣赏到《山情水意——徐文藻山水画作品集》,心灵由衷被徐文藻笔下的山水感触升华,诚如泰州女诗人程越华看了他的作品填词《满庭芳》赞曰:
山抹林岚,泉映花坞。翠色消尽游尘。柳风征棹,虚掩几樵门,三两亭台逸境,迷鸿雁,忘了南春。昆仑气,胸中丘壑,落墨俱销魂。
惊闻,君亦擅,缤纷水彩,缱绻胡琴。慢言岫中云,雨雪难分。季后见分晓也!长江水,浪底淘金。登高处,先生谅幸,雪韵伴金樽。
自称为游子回到山水画精神家园的徐文藻,对画学的研究一刻没有停息。他面对黄宾虹的研究就有两大课题:一是如何用黄宾虹的笔墨来表现当今时代;二是在现代山水画中如何把色彩融入传统的笔墨之中。徐文藻已在自己的实践中进行了有效尝试。画品之高,根在人品;人品之高,根在学晶。在当今画坛浮躁之风弥漫成团的大气候下,徐文藻的清醒、理智、眼光、努力以及由之而来的超凡学识都是难能可贵的,难怪乎近年来国画界、收藏界对他的画给予极大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