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阴寒凝滞型
症见胸闷憋气或胸痛彻背,气短心悸,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舌质淡暗,苔薄白,脉弦紧或沉迟。此型属实证。
治法:祛寒通闭、理气止痛。可用下列中药:
①冠心苏合胶囊(丸):主要含苏合香、冰片、乳香、檀香、青木香。胶囊剂,1次2粒;丸剂,1次1丸。口服,1日3~4次,含服或嚼碎服。急性发作时也可立即服用。
②苏冰滴丸:主要含苏合香、冰片。本方重在祛寒通闭、止痛。含服或吞服,1次2~4粒,1日3次。急性发作也可立即服用。
③麝香保心丸:主要含苏合香油、麝香、冰片、蟾酥、牛黄、肉桂。微粒丸。口服,1次1~2粒,1日3次。急性发作时也可立即服用。
此外,救心油(见发作期用药)也适用于此型。可供口服。
气阴两虚型
症见胸闷隐痛,时作时止,心悸短气,心烦不寐,倦怠懒言,头晕目眩,自汗,或腰膝酸软,舌红,或有紫斑,脉细弱,或结代(脉搏无规律,时跳时停,相当于现代医学的二联律、三联律)。本型可兼有淤滞。此型属虚证,或虚实兼有。
治法:益气养阴、活血通脉。可用下列中药:
①黄精、冠心生脉丸:主要含人参、五味子、麦冬、丹参、三七、郁金、赤芍。蜜丸,口服,1 次1~2丸,1日2次。
②益心复脉颗粒:主要含人参、五味子、麦冬、黄芪、丹参、川芎。口服,1次1袋,1日2~3次。
③益心舒胶囊:主要含人参、五味子、麦冬、黄芪、丹参、川芎、山楂。口服,1次4粒,1日3次。
④心通口服液:主要含黄芪、麦冬、葛根、丹参、海藻。本品兼能化痰。用于兼见痰阻苔腻、脉滑者。口服,1次10~20毫升,1日2~3次。
心肾阳虚型
症见胸闷短气,甚则胸痛彻背,心悸汗出,肢冷畏寒,腰酸乏力,面色苍白,唇甲淡白或青紫,舌质淡,苔白,脉沉细或结代。此型属虚证,常兼见气虚。
治法:温补心肾,益气助阳。可用下列中药:
①心宝丸:主要含人参、肉桂、附子、鹿茸、麝香、冰片、蟾酥、洋金花。本方有较强的补阳益气之功。口服,1次120~240 毫克,1日3次。
②心力丸:主要含人参、附片、红花、麝香、冰片、蟾酥、灵芝、珍珠、人牛黄。本品兼能活血化淤。含服或嚼后服,1次1~2丸,每日1~3次。
此外,还可见痰淤交阻型。症状除可见胸闷憋气、疼痛,舌紫暗、有淤斑等血淤气滞的表现外,并见有痰多,形体肥胖,舌苔浊腻,脉滑。
治法:化痰通闭、活血化淤。尚缺乏专门用于此型的中药。但可服用治疗血淤气滞型心绞痛的中成药,另加服燥湿化痰的二陈丸之类。
有关中成药(尤其是经口服吸收的)除传统功能外,通过实验研究表明一般具有: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提高耐缺氧能力或降低心肌耗氧量,改善微循环,调节心律,以及调节血脂(胆固醇)、降血压等作用。
最后要强调的是,有关中成药应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如有服用禁忌则应避免,请参阅药品标签、说明书。同时,防治心绞痛应当采取综合措施,如合理的膳食营养、良好的精神情绪、适度锻炼或活动、衣着适宜等都很必要。
症见胸闷憋气或胸痛彻背,气短心悸,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舌质淡暗,苔薄白,脉弦紧或沉迟。此型属实证。
治法:祛寒通闭、理气止痛。可用下列中药:
①冠心苏合胶囊(丸):主要含苏合香、冰片、乳香、檀香、青木香。胶囊剂,1次2粒;丸剂,1次1丸。口服,1日3~4次,含服或嚼碎服。急性发作时也可立即服用。
②苏冰滴丸:主要含苏合香、冰片。本方重在祛寒通闭、止痛。含服或吞服,1次2~4粒,1日3次。急性发作也可立即服用。
③麝香保心丸:主要含苏合香油、麝香、冰片、蟾酥、牛黄、肉桂。微粒丸。口服,1次1~2粒,1日3次。急性发作时也可立即服用。
此外,救心油(见发作期用药)也适用于此型。可供口服。
气阴两虚型
症见胸闷隐痛,时作时止,心悸短气,心烦不寐,倦怠懒言,头晕目眩,自汗,或腰膝酸软,舌红,或有紫斑,脉细弱,或结代(脉搏无规律,时跳时停,相当于现代医学的二联律、三联律)。本型可兼有淤滞。此型属虚证,或虚实兼有。
治法:益气养阴、活血通脉。可用下列中药:
①黄精、冠心生脉丸:主要含人参、五味子、麦冬、丹参、三七、郁金、赤芍。蜜丸,口服,1 次1~2丸,1日2次。
②益心复脉颗粒:主要含人参、五味子、麦冬、黄芪、丹参、川芎。口服,1次1袋,1日2~3次。
③益心舒胶囊:主要含人参、五味子、麦冬、黄芪、丹参、川芎、山楂。口服,1次4粒,1日3次。
④心通口服液:主要含黄芪、麦冬、葛根、丹参、海藻。本品兼能化痰。用于兼见痰阻苔腻、脉滑者。口服,1次10~20毫升,1日2~3次。
心肾阳虚型
症见胸闷短气,甚则胸痛彻背,心悸汗出,肢冷畏寒,腰酸乏力,面色苍白,唇甲淡白或青紫,舌质淡,苔白,脉沉细或结代。此型属虚证,常兼见气虚。
治法:温补心肾,益气助阳。可用下列中药:
①心宝丸:主要含人参、肉桂、附子、鹿茸、麝香、冰片、蟾酥、洋金花。本方有较强的补阳益气之功。口服,1次120~240 毫克,1日3次。
②心力丸:主要含人参、附片、红花、麝香、冰片、蟾酥、灵芝、珍珠、人牛黄。本品兼能活血化淤。含服或嚼后服,1次1~2丸,每日1~3次。
此外,还可见痰淤交阻型。症状除可见胸闷憋气、疼痛,舌紫暗、有淤斑等血淤气滞的表现外,并见有痰多,形体肥胖,舌苔浊腻,脉滑。
治法:化痰通闭、活血化淤。尚缺乏专门用于此型的中药。但可服用治疗血淤气滞型心绞痛的中成药,另加服燥湿化痰的二陈丸之类。
有关中成药(尤其是经口服吸收的)除传统功能外,通过实验研究表明一般具有: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提高耐缺氧能力或降低心肌耗氧量,改善微循环,调节心律,以及调节血脂(胆固醇)、降血压等作用。
最后要强调的是,有关中成药应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如有服用禁忌则应避免,请参阅药品标签、说明书。同时,防治心绞痛应当采取综合措施,如合理的膳食营养、良好的精神情绪、适度锻炼或活动、衣着适宜等都很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