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提出,要“注意通过评价引导学生学会学习”,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习策略是鉴别学习者是否学会学习的标志,是“学会学习”的核心要素。多年来,我们致力于学习策略的学习与研究,力图构建高中生语文学习策略体系,在此基础上对高中生语文学习策略使用现状进行调查,并进行了大量的教学实践。实践表明,经过策略训练的学生其成绩与对照班学生相比提高明显,学习策略水平与学生学业水平呈明显的正相关。本文在教学实践基础上就学习策略训练的操作系统进行探讨,以就教于专家。
一、根据教学实际,确立训练原则
教学学习策略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学习使用有效的学习策略,但不同策略的有效性和可教性不尽相同,加之受教学时间和条件的限制,不可能教学和训练所有的学习策略。针对高中生实际,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⒈重点性原则。学习策略多种多样,策略教不完,关键要让学生掌握常用策略和形成运用学习策略的意识,所以在相对系统教学训练的基础上要突出重点性。
⒉主体性原则。主体性原则指教师和学生在学习策略教学中都需要加强主体体验。这既是学习策略训练的目的,也是必要的方法和途径,任何学习策略的使用都不能缺少个体主动与能动地参与。
⒊生成性原则。生成性原则指语文学习策略的指导和训练要与学习策略的迁移生成相结合。也就是说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掌握并熟练运用了一种学习策略,在以后的学习中,如果没有教师的提示与指导,学生也可以自觉地将这种策略用在类似的地方,甚至能够独立产生新的学习策略。
⒋序列化原则。语文学习策略教学应根据教学内容进行细化,然后有序组合,便于教师教学,也利于学生形成知识序列。这里强调的是知识的序列而非教学一定要按这样的次序进行。
⒌操作化原则。学习策略教学要通过具体可操作的技术来控制学习者的认知行为。学习策略是否实现操作化,关系到它的深入发展和能为人所用的问题,这也是由学习策略作为程序性知识的特点所决定的。
二、基于策略理论,确定训练内容
关于学习策略的训练内容,心理学家提出了不同的观点,根据学者们对学习策略教学内容的分析和我们构建的高中生语文学习策略体系,结合教学实际,我们认为,语文学习策略的教学与训练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基本的语文认知策略。认知策略是处理信息的方法和技术,它是学习策略的核心。因此,语文学习策略教学首先要教给学生基本的语文认知策略。语文认知策略要和语文基本知识一样明确作为学生学习的一部分。这主要有包含复述策略、组织策略和精加工策略的通用策略与包含语文基础知识学习策略、古代诗文学习策略、现代文阅读策略和写作策略的语文学科策略。根据学生策略使用现状,通用学习策略中以下一些策略应作为训练重点:
(1)依据“遗忘规律”组织复述的策略
(2)画线做记号、记笔记、记忆术等精加工策略
(3)列提纲、思维导图、选择要点等组织策略
对于学科策略,我们根据《普通高中课程方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语文》的内容和要求,把语文学科的专项学习策略分为语文基础知识学习策略、古代诗文学习策略、现代文阅读策略和写作策略。我们按策略分类编写成有序列的较系统的教材。在平时的教学中,可以把各策略包含高考知识点的学习分策略适时地分散到教学中进行训练,训练考点的过程本质上也是在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的过程,这些学习策略到总复习时再进行系统归类总结,从而使策略条理化、系统化。
2.元认知训练。在学习信息处理系统中,存在着一个信息流动的执行控制过程,它对认知活动过程进行监控和引导,对学习中的问题进行评估,选择用何种学习策略来解决问题,并评估所选策略的效果,决定是否改变策略以提高学习效率。在教给学生基本的语文认知策略的同时,最重要的就是进行元认知训练,即监控、调控认知过程和反思性评价的训练,在元认知策略中,针对学生的现状需要对目标计划策略、预习设疑策略、领会监控、策略监控、注意监控等策略进行重点训练。
3.资源管理策略训练。资源管理策略指运用科学方法对影响学习的相关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和利用,使其对学习者提高学习效率产生积极作用。资源管理策略属于支持性学习策略,相关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业成绩与学习资源管理策略密切相关。就学习策略而言,资源管理策略包括时间管理、环境管理、学习资源利用、努力和情绪管理以及求助策略等。
4.学习策略的有效性检查。只有不断检测所選策略的效果,并把效果与任务条件联系起来,这样学生才会知道某种策略在何时何情境下使用合适。桑代克和史塔斯(1980年)在地图学习的研究中注意到,全体学生都会在学习中停下来,自己检查一下,是否能回忆地图上的某些部分。不过,学得快的与学得慢的学生的这种监视呈现出差别,学得快的学生能主动监视,及时了解学习缺陷,并正确评估这些缺陷从而加以改正。所以,应该把学习策略有效性检查作为学习策略教学的必要内容。
三、研究训练程序,指导实际操作
学习策略训练需要循序渐进,最重要的就是科学有序地进行训练。当代认知心理学家认为,广义的学习必须经历三个阶段:习得,巩固与转化,迁移与应用。根据教育心理学的相关知识,综合前人研究成果和根据自身的教学实践,我们总结出以下有效的高中生语文学习策略的训练程序模式:
第一阶段 激发主体需要
学习信息加工理论认为,学习过程不是始于外部信息的输入,而是始于学习者的注意与预期。因此,学习新知之前,提出与新知有关的一些问题,以引起学生注意和思考,从而激活学生原有认知结构就显得非常重要,这就是所谓的“创设问题情境”。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动机,产生策略学习的需要,而主体的真实需要是策略教学训练取得实效的前提。 第二阶段 分析策略结构
静态的学习策略知识变成学生动态的学习策略,是将陈述性知识转化为程序性知识的过程,分析策略结构即把程序进行分解,使学生熟悉策略构成部分并用精炼的语言给程序步骤命名。如多则材料记忆策略,向学生分析策略的结构:
1.找出每则材料的关键词。命名:找关键;
2.把关键词形象化,最好与自已或生活相关,可以虚构。命名:图像化;
3.把选项前后联结。命名:做联结;
4.把前后联结的项编成故事或有意义的事情。命名:编故事;
5.把联结的故事在大脑中重复1遍。命名:过电影。
6.把记忆材料还原。命名:做还原。
给每一个学习策略命名,命名尽可能简短,体现策略的实质。
第三阶段 主体策略体验
教师进行策略运用示范,通过讲解演示等,使学生领会策略的操作过程、使用方法以及应用条件。这个阶段,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要得到充分体现。
第四阶段 策略应用迁移
产生式迁移理论告诉我们,两种技能迁移的原因是两种技能之间的产生式重叠,重叠程度越高,迁移越大。因此,设置相同度高的情境练习对策略迁移而言意义重大。
第五阶段 策略反思生成
学生的策略体验与练习最终是要形成自己的策略,而策略的学习是有个体性的,这需要引导学生反思策略的运用,使策略通过反思得到改进从而生成属于自己的策略,最终实现由“有意识的自我控制”到“自发地自我控制”的转化。
四、优化教学模式,保证训练实效
学习策略训练模式主要有两种,一是课程学习模式,它是通过开设专门的学习策略课对学生进行系统的训练,这种模式可以较为系统地向学生传授学习策略,可以让学生清晰地意识到学习策略正在被教学,但是由于这种模式在教学时脱离了具体的学科知识,因而比较难以让学生在具体的学科学习情境中自觉运用所学的策略。二是学科渗透模式,它是在学科教学的同时渗透学习策略的教学,该模式对提高学科成绩的作用較为明显,但是学习策略容易受到学科知识的影响被忽视,同时,由于针对性较强,学习策略的体系也不够系统和完备,在向其他学科迁移时效果会受到影响。针对普通高中学生语文学习策略的应用现状,可以将两种模式综合运用以充分利用这两种教学模式的优点。我们编写的学习策略校本教材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通用学习策略训练,第二部分为语文专项学习策略训练,通过开设学习策略校本课程训练通用学习策略,结合语文学科教学训练学科专项学习策略,教学实践证实了这种结合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修订本)[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刘电芝,田良臣主编.高效率学习策略指南[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3]黄旭.论学习策略的教学问题[J]教育研究,1992,7.
[4]黄旭.再论学习策略的教学问题[J]教育评论,1993,5.
[5]田良臣,刘电芝.试论学习策略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体验[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7.
[6]刘电芝,张荣华.学习策略教学的类型、阶段与特点[J]课程·教材·教法,2004,3.
田世福,广西天峨县高级中学教师,教育硕士。
一、根据教学实际,确立训练原则
教学学习策略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学习使用有效的学习策略,但不同策略的有效性和可教性不尽相同,加之受教学时间和条件的限制,不可能教学和训练所有的学习策略。针对高中生实际,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⒈重点性原则。学习策略多种多样,策略教不完,关键要让学生掌握常用策略和形成运用学习策略的意识,所以在相对系统教学训练的基础上要突出重点性。
⒉主体性原则。主体性原则指教师和学生在学习策略教学中都需要加强主体体验。这既是学习策略训练的目的,也是必要的方法和途径,任何学习策略的使用都不能缺少个体主动与能动地参与。
⒊生成性原则。生成性原则指语文学习策略的指导和训练要与学习策略的迁移生成相结合。也就是说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掌握并熟练运用了一种学习策略,在以后的学习中,如果没有教师的提示与指导,学生也可以自觉地将这种策略用在类似的地方,甚至能够独立产生新的学习策略。
⒋序列化原则。语文学习策略教学应根据教学内容进行细化,然后有序组合,便于教师教学,也利于学生形成知识序列。这里强调的是知识的序列而非教学一定要按这样的次序进行。
⒌操作化原则。学习策略教学要通过具体可操作的技术来控制学习者的认知行为。学习策略是否实现操作化,关系到它的深入发展和能为人所用的问题,这也是由学习策略作为程序性知识的特点所决定的。
二、基于策略理论,确定训练内容
关于学习策略的训练内容,心理学家提出了不同的观点,根据学者们对学习策略教学内容的分析和我们构建的高中生语文学习策略体系,结合教学实际,我们认为,语文学习策略的教学与训练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基本的语文认知策略。认知策略是处理信息的方法和技术,它是学习策略的核心。因此,语文学习策略教学首先要教给学生基本的语文认知策略。语文认知策略要和语文基本知识一样明确作为学生学习的一部分。这主要有包含复述策略、组织策略和精加工策略的通用策略与包含语文基础知识学习策略、古代诗文学习策略、现代文阅读策略和写作策略的语文学科策略。根据学生策略使用现状,通用学习策略中以下一些策略应作为训练重点:
(1)依据“遗忘规律”组织复述的策略
(2)画线做记号、记笔记、记忆术等精加工策略
(3)列提纲、思维导图、选择要点等组织策略
对于学科策略,我们根据《普通高中课程方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语文》的内容和要求,把语文学科的专项学习策略分为语文基础知识学习策略、古代诗文学习策略、现代文阅读策略和写作策略。我们按策略分类编写成有序列的较系统的教材。在平时的教学中,可以把各策略包含高考知识点的学习分策略适时地分散到教学中进行训练,训练考点的过程本质上也是在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的过程,这些学习策略到总复习时再进行系统归类总结,从而使策略条理化、系统化。
2.元认知训练。在学习信息处理系统中,存在着一个信息流动的执行控制过程,它对认知活动过程进行监控和引导,对学习中的问题进行评估,选择用何种学习策略来解决问题,并评估所选策略的效果,决定是否改变策略以提高学习效率。在教给学生基本的语文认知策略的同时,最重要的就是进行元认知训练,即监控、调控认知过程和反思性评价的训练,在元认知策略中,针对学生的现状需要对目标计划策略、预习设疑策略、领会监控、策略监控、注意监控等策略进行重点训练。
3.资源管理策略训练。资源管理策略指运用科学方法对影响学习的相关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和利用,使其对学习者提高学习效率产生积极作用。资源管理策略属于支持性学习策略,相关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业成绩与学习资源管理策略密切相关。就学习策略而言,资源管理策略包括时间管理、环境管理、学习资源利用、努力和情绪管理以及求助策略等。
4.学习策略的有效性检查。只有不断检测所選策略的效果,并把效果与任务条件联系起来,这样学生才会知道某种策略在何时何情境下使用合适。桑代克和史塔斯(1980年)在地图学习的研究中注意到,全体学生都会在学习中停下来,自己检查一下,是否能回忆地图上的某些部分。不过,学得快的与学得慢的学生的这种监视呈现出差别,学得快的学生能主动监视,及时了解学习缺陷,并正确评估这些缺陷从而加以改正。所以,应该把学习策略有效性检查作为学习策略教学的必要内容。
三、研究训练程序,指导实际操作
学习策略训练需要循序渐进,最重要的就是科学有序地进行训练。当代认知心理学家认为,广义的学习必须经历三个阶段:习得,巩固与转化,迁移与应用。根据教育心理学的相关知识,综合前人研究成果和根据自身的教学实践,我们总结出以下有效的高中生语文学习策略的训练程序模式:
第一阶段 激发主体需要
学习信息加工理论认为,学习过程不是始于外部信息的输入,而是始于学习者的注意与预期。因此,学习新知之前,提出与新知有关的一些问题,以引起学生注意和思考,从而激活学生原有认知结构就显得非常重要,这就是所谓的“创设问题情境”。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动机,产生策略学习的需要,而主体的真实需要是策略教学训练取得实效的前提。 第二阶段 分析策略结构
静态的学习策略知识变成学生动态的学习策略,是将陈述性知识转化为程序性知识的过程,分析策略结构即把程序进行分解,使学生熟悉策略构成部分并用精炼的语言给程序步骤命名。如多则材料记忆策略,向学生分析策略的结构:
1.找出每则材料的关键词。命名:找关键;
2.把关键词形象化,最好与自已或生活相关,可以虚构。命名:图像化;
3.把选项前后联结。命名:做联结;
4.把前后联结的项编成故事或有意义的事情。命名:编故事;
5.把联结的故事在大脑中重复1遍。命名:过电影。
6.把记忆材料还原。命名:做还原。
给每一个学习策略命名,命名尽可能简短,体现策略的实质。
第三阶段 主体策略体验
教师进行策略运用示范,通过讲解演示等,使学生领会策略的操作过程、使用方法以及应用条件。这个阶段,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要得到充分体现。
第四阶段 策略应用迁移
产生式迁移理论告诉我们,两种技能迁移的原因是两种技能之间的产生式重叠,重叠程度越高,迁移越大。因此,设置相同度高的情境练习对策略迁移而言意义重大。
第五阶段 策略反思生成
学生的策略体验与练习最终是要形成自己的策略,而策略的学习是有个体性的,这需要引导学生反思策略的运用,使策略通过反思得到改进从而生成属于自己的策略,最终实现由“有意识的自我控制”到“自发地自我控制”的转化。
四、优化教学模式,保证训练实效
学习策略训练模式主要有两种,一是课程学习模式,它是通过开设专门的学习策略课对学生进行系统的训练,这种模式可以较为系统地向学生传授学习策略,可以让学生清晰地意识到学习策略正在被教学,但是由于这种模式在教学时脱离了具体的学科知识,因而比较难以让学生在具体的学科学习情境中自觉运用所学的策略。二是学科渗透模式,它是在学科教学的同时渗透学习策略的教学,该模式对提高学科成绩的作用較为明显,但是学习策略容易受到学科知识的影响被忽视,同时,由于针对性较强,学习策略的体系也不够系统和完备,在向其他学科迁移时效果会受到影响。针对普通高中学生语文学习策略的应用现状,可以将两种模式综合运用以充分利用这两种教学模式的优点。我们编写的学习策略校本教材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通用学习策略训练,第二部分为语文专项学习策略训练,通过开设学习策略校本课程训练通用学习策略,结合语文学科教学训练学科专项学习策略,教学实践证实了这种结合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修订本)[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刘电芝,田良臣主编.高效率学习策略指南[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3]黄旭.论学习策略的教学问题[J]教育研究,1992,7.
[4]黄旭.再论学习策略的教学问题[J]教育评论,1993,5.
[5]田良臣,刘电芝.试论学习策略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体验[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7.
[6]刘电芝,张荣华.学习策略教学的类型、阶段与特点[J]课程·教材·教法,2004,3.
田世福,广西天峨县高级中学教师,教育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