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情感个性 塑造学生健全人格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lbplbpl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改革理念下倡导的基础教育应是“匡正不利于人的发展和人的创新能力培养的片面的基础观,改变那种重知识轻能力,重学会轻会学,重智商轻情商,重求知轻做人的做法,真正为学生打下宽厚的基础”。在此,所产生的新的教育理念更进一步突出在“人的教育”这一教育的最本质问题上。这也是教育的一种回归。这种回归会使学生的发展走向一个具有健康良好的情感价值观,具有健全人格的途径上来。
  一、培养健康的情感个性
  (一)情感的意义
  “情感是指人在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中所引起的人对客观事物的某种态度的体验或感受。”这是人对客观事物所产生的心理与态度上的反映。情感是语文学习中理解和表达的心理基础。只有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才能准确地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才能细致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才能美化情怀,完善人格。所以,我们要重视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二)情感教育可以为教学成功创设出良好的环境
  在语文教学中要想让学生喜欢语文这一学科,首先是让学生喜欢语文教师。所谓: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师丰富纯洁而高尚的情感可以左右学生的思想意识。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始终把握住自己的情感。按照心理学中情感转移的原理:入情—动情—析情—移情。根据这一发展过程组织教学,就能够调动学生的情感。由此看来,情感是学生乐学、爱学、勤学、巧学的内在动力。只有教师注重了对学生情感意识的渗透,时刻注意学生作为情感主体对教师情感的接受,而后在教学中倾注全部的情感教育,才是成功的教育。
  (三)培养学生主体情感的措施
  首先,教师有情,以情导生,注重学生主体。在语文教学中教师的情感也同样能感染学生,引出学生的情。在教学中教师应有积极、稳定、协调的情感。自我动情,移情体味,调控情感。
  其次,教师情感的流露要有自制力。教师要保持积极乐观向上的情绪进入课堂。一个好的语文老师在教学中所展现的良好的情感,本身就是对学生情的感染。同时,教师在上课时要动情、煽情,但不能滥情。
  再次,教师要加强教研能力,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与方法,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引导学生领悟情感。教师如果在教学中能充分利用情感因素,使学生在情感上与课文的情感产生共鸣,会大大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中多钻研教材,细心揣摩体会作者在文字中流露的真情实感,被课文的言辞美、人情美所感动。没有这样情感的积聚也就不可能倾情。在教学中可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
  1.恰当的导入把学生引导到教材特设的情感氛围中
  人们常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恰当的导入如同一把神奇的钥匙,可以帮学生打开情感之门,从而为学生奠定学习课文的情感基调,利于学生把握课文情感,融文入境。
  2.教师有感情的范读是调动学生情感的基本条件
  学习语文的重要手段就是读。指导学生“美读”,即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势必不可少的。在读的过程中反复体味,渐入意境。教师的朗读能有效地传递情感,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参与到朗读中来。把无声的文字蕴含的情感变为有声的可感的情感,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使学生获得美的情感体验。
  3.在讲析中领悟情感
  在讲析课文时应力求使学生领悟情感。教师要挖掘出作品中作者抒发感情的载体。因为,情感载体是作者把抽象的情感具象化,使学生感知、理解和把握。
  4.创设生动的情境,激发学生情感
  情感教育是教师在教书育人过程中以教育心理学理论为指导,针对学生生理和认识特征,充分激发和培养学生积极健康向上的社会情感,只有激起并满足学生的情感需求,才能产生强烈的求知欲。
  二、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
  (一)人格的意义
  “人格是人们在政治、经济、文化诸领域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思想、品位、心理素质的行为表现,它从一个侧面反映着一个人的本质。通俗的讲,人格就是人的稳定的整体形象。”健全的人格是指具有相对正确的信念和世界观,并以此为核心,具有相对正确的动机、态度、理想、行为等。小学阶段正是一个人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阶段,学生的可塑性强,都是未雕之璞,我们的教育必须使之成玉,即成为具有健全人格的人。
  (二)塑造健全人格是素质教育的核心
  “素质教育有三层要义: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都要得到发展;能使学生都得到发展;能使学生积极主动、生动活泼地得到发展。”这与语文新课程理念是一致的。全面发展,即指学生各种才能的发展;积极主动、生动活泼的发展是学生个性的发展。没有个性就谈不上全面发展。而全面发展的人,必定要有独特个性。我们要培养健全的人,首先要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
  (三)塑造学生健全人格要渗透情感教育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借助优秀作品的教学来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丰富学生的内心世界,培养学生纯正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的主体领悟,在学习中接受情感的感染,强化意识,健全人格。
  教师在教学时要充分调动学生想象力,给学生的思想以驰骋的空间,召唤学生的主体情感;要引导学生讨论,通过合作交流挖掘作者创作作品的原始情感;引导学生思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关系;让学生在期待中获得获取知识的成功与喜悦,愉悦情感,提升语文素养。
  此外,教师在教学中还应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激发学生的探索欲,以此来培养学生全面的素质和健康的个性品质。
  1.重视预习,初步感知
  优秀作品独特的艺术特色,为学生对语言文字及作者情感的理解凭添了一些困难。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之前必须充分重视并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预习。
  2.指导美读,引导品味
  通过有感情的范读,把学生带入情境;或引导学生抓住作品的重点词句,指导学生展开联想并反复吟咏,析文入情,欣赏作品的景趣、情真之美,逐渐拉近与作者的情感距离,使学生产生共鸣,达到愉悦的审美享受,提升学生的情感意识,促进学生的情感个性及个性人格的养成。
  新课程标准教材的建构体系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事,学会做人。这集中体现着人文意识。“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在教育教学中以生活为依托,注重學生情感个性及健全人格的培养。“以人为本”,才能实现教育的真正目的,使学生发展成为真正意义上全面发展的人,即实现“全人”的教育。
其他文献
近年来,我们石头镇中心学校的德育工作在上级党委和教育部门的正确领导下,以全面提高我校小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文明素养为目标,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玉林市委、市政府的《玉林市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行动计划》,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努力从学校工作和学生实际出发,激发师生的创造热情和潜能,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一、以德育教材为准绳,
期刊
科学启蒙教育在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周围世界、使学生更好地适应学习和生活的需要、培养具有科学素养国民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小学科学这门处在改革最前沿的学科,从业教师的专业发展有待于培训和大赛的合力指引。近年来,由于国家对教育的重视和投入逐年增加,各级各类的赛事如雨后春笋般迅及各个学校。诸如国培、网培、实验员培训、继续教育培训等也相应密集。小学科学教师们理应从中获益匪浅。然而效果不尽如人意。很多赛事评完
期刊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世界各国都推出了旨在适应新世纪挑战的课程改革举措,呈现出“倡导课程向儿童经验和生活回归,追求课程综合化”的共同趋势。为了适应世界课程改革的整体走势,体现我国课程改革的现实需要,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在规定新课程的结构时指出,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
期刊
群文阅读,闻其名已久。就是把一组文章,以一定的方式组合在一起,指导学生阅读,并在阅读中发展出自己的观点。其目的在于调动学生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阅读精神,提升学生的阅读力,并通过阅读比较不同类型的文章组合,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逻辑思维等。  和群文阅读的第一次亲密約会,始与2014年,去广安市华蓥双河小学参加的省教科所专家领导组织的有关群文阅读的观摩学习活动。观摩了群文阅读教学,
期刊
区域活动是近几年来在我国幼教界兴起并迅速发展的一种教育活动方式,它大大弥补了以往教育中以集体活动为主所造成的局限性,旨在给幼儿提供自由的活动空间。区域活动是幼儿一种重要的自主活动形式,以操作、摆弄为途径的自主性学习活动,在有的地方称之为“个别化学习”,它是在自由快乐中游戏去发展幼儿的能力。常见的区域有:建构区、美工区、表演区、角色游戏区、阅读区、益智区、语言区、科学区、沙水区、运动区等。  区域活
期刊
好的教师不是在教数学,而是能激发学生自己去学数学。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学好数学呢?  一、做一个教好数学基础的教师  数学学习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他们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在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一)要抓好基础知识  学生数学的学习过程主要是完成听、读、看、记。例如在教学生运用公式进行计算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地指出:作文教学是使学生“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这与原来的大纲相比较,要求已降低了许多。然而,农家孩子还是怕写作文,乡村教师也还是怕教作文——“农村孩子见识面窄,作文素材贫乏;农村孩子贯用方言,表达能力不佳”成了怕作文的理由。为何农村小学作文教学呈现如此局面?我们又该如何走出困境?路子又在哪里?作为长期从事农村语文教
期刊
《课程标准》强调了习作的阶段性特点,小学中段(3~4年级)的习作教学,要激发学生作文兴趣,帮助学生增强习作的自信心,乐于书面表达,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表达清楚,描写具体。  小学中段的习作教学要以兴趣培养为先导,观察周围世界;以素材积累为基础,突出情感体验;以多点训练为途径,强化语言思维:抓住顺序去观察,抓住要素去叙述,抓住重点词句去
期刊
网络媒介取代传统玩具,人类已步入了“E”时代。我校从三年级到六年级开始学习计算机,计算机的普及让学生对电脑的水平有了飞速的提高,使学生对网络媒介有新的认识。在网络媒介时代里,一台电脑便可以让我们足不出户地查阅资料、联络感情、了解世界等,这为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但也由于缺乏相应的监督和教育,一些学生会沉迷网络,出现逃学、厌学,甚至留级、退学的现象。面对网络的“双刃”效应。网络媒介从各个方
期刊
“交往是人们之间为了协调、联合力量去获取某种共同成果而进行的相互作用”。 美国心理学家卡耐基认为:成功等于30%的才能加上70%的人际关系。可见,培养人的交往能力显得多么的重要。当代的幼儿是21世纪的主人,新的世纪对新一代有更高的要求,他们不仅要有高智商的头脑,健康的身心,更要有适应现代化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交往能力。交往可以使儿童直观地感受到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可以使儿童学會协调周围人之间的关系。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