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线语文教师从“本真教育”出发,在修正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模式、开放考核评价三方面做了些探索和实践。
一、直面中职语文教学现状
目前在大多数职校语文课堂教学中,重知识轻能力、重传授轻探究、重结论轻过程、重共性轻差异、重课内轻课外、重智育轻德育、高耗费低效率等传统课堂教学固有的弊端依然普遍存在:每周四至五节课,同一年级不论什么专业使用同一语文教材,每学期写六篇作文、教学十六至十八篇范文(教读)、二至四次测验、二次考试。普教执行什么,职教也执行什么,降低执行标准而已。考试是从一个很小的范围内出的接近百分之七十的原题,且基本无变化,平时单元测试题的透明度就更大了,基本来自于平时的练习册,这样一种考前死记就能过关的考试机制,效果和后果可想而知,教学相长变成了教学相克。直至毕业,大多数学生依然错字连篇,书面表达能力低,阅读水平差。
二、俯身语文教学模式的探索
教育是“为了学生的完满生活做准备”,与之不适应的教学方式没有理由不改变。一线语文教师不能囿于教学现状自怨自艾,要力所能及地寻求改变,回到“本真教育”朴素的出发点,做一个教学园地上的拓荒人。
1.修正教学内容
(1)首先教材要加入对学生字、词、句、篇、语、修、逻、文的基础训练。职业学校学生语文基础较差是不争的事实,也不能回避。提高语文素养必须从基础入手,只有通过大量反复地训练才能促进学生严格读写,否则字不能成句、言不能成文。只有弥补基础知识的缺失,才能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
(2)教材不是圣旨,而是教学的线索和工具。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使教材为教学服务。教师可对教科书做出适当的“裁减”,根据本地、本校、本专业的实际情况进行取舍、增删,依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化选择来拓深、拓宽语文课程的内涵与外延。语文教师应自动建构与社会、世界和生活的广泛联系,从而使有字之书和鲜活的现实同化为充满生机的统一体,使母语课程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得到尽可能充分的发挥。
2.优化教学模式
语文教师要努力改善和优化教学流程,使每个教学环节都充满生机和活力。教师在课程实施中应为学生的审美鉴赏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为其个性化、职业化的课程体验铺设多种路向,从而点燃学生创意阅读、创意听说和创意写作的内驱力。
(1)组织阅读交流活动,要求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向同学推介喜欢的图书,互相交流读书心得、介绍读书方法、推介新书等;又如开展读书笔记展评活动,将读书与写作结合起来,要求学生或摘抄佳词妙句、或摘抄精彩片断、或写读后感、或是评点图书内容等活动。通过活动的开展,来培养职校学生爱读书、多读书、读好书和记诵名句、名篇的习惯,也达到巩固阅读效果的目的。
(2)职校生不喜欢说教,动手能力较强,乐于参与活动,可配合学生口语交际的实际需要,设计大量的口语训练。口语教学可以采用情境教学和仿真教学,仿真教学就是遵循工作流程需求,精心筹谋出仿真的工作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进行职业语文能力的练习,如旅游专业的学生到旅游景点进行讲解练习、汽车营销专业的学生在“4s店”的情境下进行模拟练习、商贸类专业的学生在客户商洽的气氛中进行业务交谈。仿真操练在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同时,可提高职业素养并体验到真实感。
(3)多样化的第二课堂。提高语文能力还应坚持课内教学与课外活动相联系,多方渗入,如举办才艺展示、文史常识竞赛、作家作品专题讲座,指导学生积极加入“语言艺术团”、“文学社”、“记者团”等,开展朗诵、演讲比赛和辩论会,还可以策划组织主题班会和团队活动日等。课余丰富多彩的活动和生活不仅能培育学生的文学素养,更能有效提高语言表达和应用能力。
3.开放考核评价
评价系统在教学中的地位不亚于教学过程自己,而且有着风向标的作用。语文学科评价无法完全量化,所以不能用封锁的、单一的体例做出周全的评价。就语文学习评价而言,主要可从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应用性能力四方面评价。要重视对阅读积累的过程评价,重视参与写作的态度、方法和情感的评价,重视口语交际的训练与实践评价,重视应用性能力的训练与测试评价。要关注学习的过程与态度,关注参与实践的表现,尽可能地给予学生最大的肯定与支持,以引起学生精神上的荣誉感、满足感和成就感,产生良好的心理体验,通过多元化评价的方式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考试内容上要由常识题改为能力题为主,由识记型改为应用型,凸显能力的查核,改常规的终结性考核为过程查核。考核可分为笔试、口试和过程性考核。对于必要的理论知识、文学作品的欣赏、应用文写作等采取笔试;口试的形式多样,如读报、演讲、介绍、汇报、模拟应聘等,不同专业其考核形式亦可不同;过程考核可以把日常课堂活动表现、作业表现、课外阅读卡、语文实践活动考核等纳入,这种考核体制能使职业语文能力获得强化。
“本真教育”追求的是“本”和“真”,需要我们摈弃理性主义和功利主义,教育方式方法的改革要回到“人的发展”的终极目标。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学既要服从语文教学的共性也要探索职校语文教学的特性,最大程度地体现语文教学的人文关怀及为专业服务的宗旨。
一、直面中职语文教学现状
目前在大多数职校语文课堂教学中,重知识轻能力、重传授轻探究、重结论轻过程、重共性轻差异、重课内轻课外、重智育轻德育、高耗费低效率等传统课堂教学固有的弊端依然普遍存在:每周四至五节课,同一年级不论什么专业使用同一语文教材,每学期写六篇作文、教学十六至十八篇范文(教读)、二至四次测验、二次考试。普教执行什么,职教也执行什么,降低执行标准而已。考试是从一个很小的范围内出的接近百分之七十的原题,且基本无变化,平时单元测试题的透明度就更大了,基本来自于平时的练习册,这样一种考前死记就能过关的考试机制,效果和后果可想而知,教学相长变成了教学相克。直至毕业,大多数学生依然错字连篇,书面表达能力低,阅读水平差。
二、俯身语文教学模式的探索
教育是“为了学生的完满生活做准备”,与之不适应的教学方式没有理由不改变。一线语文教师不能囿于教学现状自怨自艾,要力所能及地寻求改变,回到“本真教育”朴素的出发点,做一个教学园地上的拓荒人。
1.修正教学内容
(1)首先教材要加入对学生字、词、句、篇、语、修、逻、文的基础训练。职业学校学生语文基础较差是不争的事实,也不能回避。提高语文素养必须从基础入手,只有通过大量反复地训练才能促进学生严格读写,否则字不能成句、言不能成文。只有弥补基础知识的缺失,才能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
(2)教材不是圣旨,而是教学的线索和工具。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使教材为教学服务。教师可对教科书做出适当的“裁减”,根据本地、本校、本专业的实际情况进行取舍、增删,依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化选择来拓深、拓宽语文课程的内涵与外延。语文教师应自动建构与社会、世界和生活的广泛联系,从而使有字之书和鲜活的现实同化为充满生机的统一体,使母语课程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得到尽可能充分的发挥。
2.优化教学模式
语文教师要努力改善和优化教学流程,使每个教学环节都充满生机和活力。教师在课程实施中应为学生的审美鉴赏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为其个性化、职业化的课程体验铺设多种路向,从而点燃学生创意阅读、创意听说和创意写作的内驱力。
(1)组织阅读交流活动,要求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向同学推介喜欢的图书,互相交流读书心得、介绍读书方法、推介新书等;又如开展读书笔记展评活动,将读书与写作结合起来,要求学生或摘抄佳词妙句、或摘抄精彩片断、或写读后感、或是评点图书内容等活动。通过活动的开展,来培养职校学生爱读书、多读书、读好书和记诵名句、名篇的习惯,也达到巩固阅读效果的目的。
(2)职校生不喜欢说教,动手能力较强,乐于参与活动,可配合学生口语交际的实际需要,设计大量的口语训练。口语教学可以采用情境教学和仿真教学,仿真教学就是遵循工作流程需求,精心筹谋出仿真的工作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进行职业语文能力的练习,如旅游专业的学生到旅游景点进行讲解练习、汽车营销专业的学生在“4s店”的情境下进行模拟练习、商贸类专业的学生在客户商洽的气氛中进行业务交谈。仿真操练在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同时,可提高职业素养并体验到真实感。
(3)多样化的第二课堂。提高语文能力还应坚持课内教学与课外活动相联系,多方渗入,如举办才艺展示、文史常识竞赛、作家作品专题讲座,指导学生积极加入“语言艺术团”、“文学社”、“记者团”等,开展朗诵、演讲比赛和辩论会,还可以策划组织主题班会和团队活动日等。课余丰富多彩的活动和生活不仅能培育学生的文学素养,更能有效提高语言表达和应用能力。
3.开放考核评价
评价系统在教学中的地位不亚于教学过程自己,而且有着风向标的作用。语文学科评价无法完全量化,所以不能用封锁的、单一的体例做出周全的评价。就语文学习评价而言,主要可从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应用性能力四方面评价。要重视对阅读积累的过程评价,重视参与写作的态度、方法和情感的评价,重视口语交际的训练与实践评价,重视应用性能力的训练与测试评价。要关注学习的过程与态度,关注参与实践的表现,尽可能地给予学生最大的肯定与支持,以引起学生精神上的荣誉感、满足感和成就感,产生良好的心理体验,通过多元化评价的方式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考试内容上要由常识题改为能力题为主,由识记型改为应用型,凸显能力的查核,改常规的终结性考核为过程查核。考核可分为笔试、口试和过程性考核。对于必要的理论知识、文学作品的欣赏、应用文写作等采取笔试;口试的形式多样,如读报、演讲、介绍、汇报、模拟应聘等,不同专业其考核形式亦可不同;过程考核可以把日常课堂活动表现、作业表现、课外阅读卡、语文实践活动考核等纳入,这种考核体制能使职业语文能力获得强化。
“本真教育”追求的是“本”和“真”,需要我们摈弃理性主义和功利主义,教育方式方法的改革要回到“人的发展”的终极目标。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学既要服从语文教学的共性也要探索职校语文教学的特性,最大程度地体现语文教学的人文关怀及为专业服务的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