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国内食品安全事故频发,暴露出监管部门执法不力,QS标志、免检称号无法给大众带来安全感。在公共领域,食品安全很多时候也成了一阵风似的“运动”,落入一个循环的怪圈,我们希望得到的是监管部门的时时保护,职能部门切实履行职责。食品安全事关大众,同时也需要我们增强公民意识,共同监督,才能有效遏制食品安全事故频发。
关键词:食品安全;执法不力;公民意识;共同监督
食品安全不是一个新出炉的话题,炮轰式的食品安全报道,惊奇、愤怒情绪的蔓延,全国人民“见的多了”甚至都开始变得麻木,“又出问题了”也似乎成为我听到类似报道后的第一句话。
从初中开始,“食品安全”这个词就开始频繁出现在我的视野中,一是因为食品安全问题近年来确实变得越来越严重;二是媒体在这方面的报道力度开始加大,新时代的媒体逐步把关注点放在与公众生活密切相关的事物上,包括一些芝麻蒜皮的小事,这是理念的改变;当然食品安全无小事。
央视的“每周质量报告”是我早期开始注意到食品安全问题的一个窗口,到现在我还记得当初节目中的一个画面:废弃掉的破屋用作厂房,暴露在外的肮脏下水道,花花绿绿的添加剂,漂着昆虫、四脚蛇的水池,带着防毒面具的食品制作工人……毒话梅、工业勾兑酒、假蜂蜜、霉变米……。中国的食品安全确实让我“开了眼界”,生物化学技术的进步没用在该用的地方,反而是用于研究如何掺假造假,蒙混过关。这让我想到二战时期,科技进步催生出了轰炸广岛长崎的原子弹,不仅死伤无数、更让畸形、后遗症成为当地人后几十年的梦魇,食品安全也是这样,它像是慢性毒药浸入我们的身体,直至某一天我们患了病,可能还不知道长期的不安全食品扮演了什么角色,经常听到老人说现在人们得的病越来越怪,除了各种潜在的生物化学污染,食品作为维持生命体能的燃料,我们不能不考虑食品到底是出了什么问题,是谁的责任,因为我们不可避免一个事实——最终买单的是我们脆弱的人类肉体。
这是市场经济惹的祸吗?个人觉得老拿市场经济说事是站不住脚的,市场经济终归是人的行为,而我们国家宣扬的正是“有只有形的手在宏观调控”,不可否认市场调节有自身的弊端,但是有很多市场经济发达的西方国家为什么没有像中国这样,三天两头爆出食品安全问题?而为什么我们的出口食品很少爆出安全问题,而国内的食品却频频出事?
原因很简单,出口食品要按国际标准,因而检测标准高、监管严,而国内食品安全却执法不力。记忆很深刻,一些“三五”垃圾食品上常常不忘印QS标志,是商品都会标榜是“国家免检产品”,而我对免检产品本身这种提法都很不能理解,甚至觉得好笑,是谁赋予了食品免检的特权?轰动一时的三鹿奶粉不也是有QS标志、在食品安全年会上还获奖吗?而且它的QS还是“正规”、“合法”的。QS标志、免检称号究竟对国民意味着什么、有多重,还是一种安全感的保障吗?至少在我眼中,不会给我带来一丝安全感,看看满天飞的QS标志、继而又很嘲讽地“出事”的食品就知道,“标志”很多时候只是包装的“装饰”,没有安全的内含、没有监管的承诺。
食品安全很多时候成了一阵风似的“运动”。回头看很多食品安全的案例会发现,往往是一个食品安全问题被爆出之后,公众开始出现惊奇愤怒的情绪,媒体紧接着开始在各自的领地上设坛讨论,舆论越炒越热,在这种压力之下,国家监管部门开始介入调查,一时间食品话题成为国内一大热点,随着相关责任人“落网”,舆论氛围开始逐渐冷却——媒体和人都喜欢新鲜话题,甚至都不排除部分人是出于猎奇心理在围观食品安全问题(觉得跟自己无关,没有公民意识),最后话题淡出媒体和公众视野,直至下一次食品安全事故出现。于是食品安全好像陷入了这样的一个怪圈,成了一阵风似的“运动”。媒体需要关注新近话题,这无可厚非,因为我们不可能让食品安全的话题天天充斥媒体,但是“媒体风”刮过之后,难道我们的监管部门也就跟着放松了吗?我们不需要舆论天天刮风,但我们希望得到监管部门的时时保护,我们想看到的是,他们时刻都能切实履行职责,因为政府部门是公众意志的代表,当它不能执行公众意志时,它是失职的,是与政府的核心含义不符的。
当然食品安全法规的制定体现了公众的意志和政府职责,我们国家也在大力规范食品安全立法,但目前的执法状态、监管力度是不够的,这是上令下达、上行下效方面出现了问题,相关部门公职人员负责监管食品安全,但是他们也是需要监督的,因为他们的权利来自公众,孤注一掷的赋予他们权利,没有监督的制衡是不安全的,事实证明也是如此!但是我们通过何种方式监督呢,具体点说,像我们身边的工商举报电话都是监督的一种方式,你可能说收效甚微,所以关键是作为公众的我们,我们要培养公民思想,形成一种公众氛围,可能这听起来是大话,但是站在高处看,我们的社会问题要解决必须得这样,只有在公众意志下,监管才会有效,执法才会有力,我们可以批评商家、批评执法部门,但是始终相信问题的解决还要靠我们自己公民意识的觉醒。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关键词:食品安全;执法不力;公民意识;共同监督
食品安全不是一个新出炉的话题,炮轰式的食品安全报道,惊奇、愤怒情绪的蔓延,全国人民“见的多了”甚至都开始变得麻木,“又出问题了”也似乎成为我听到类似报道后的第一句话。
从初中开始,“食品安全”这个词就开始频繁出现在我的视野中,一是因为食品安全问题近年来确实变得越来越严重;二是媒体在这方面的报道力度开始加大,新时代的媒体逐步把关注点放在与公众生活密切相关的事物上,包括一些芝麻蒜皮的小事,这是理念的改变;当然食品安全无小事。
央视的“每周质量报告”是我早期开始注意到食品安全问题的一个窗口,到现在我还记得当初节目中的一个画面:废弃掉的破屋用作厂房,暴露在外的肮脏下水道,花花绿绿的添加剂,漂着昆虫、四脚蛇的水池,带着防毒面具的食品制作工人……毒话梅、工业勾兑酒、假蜂蜜、霉变米……。中国的食品安全确实让我“开了眼界”,生物化学技术的进步没用在该用的地方,反而是用于研究如何掺假造假,蒙混过关。这让我想到二战时期,科技进步催生出了轰炸广岛长崎的原子弹,不仅死伤无数、更让畸形、后遗症成为当地人后几十年的梦魇,食品安全也是这样,它像是慢性毒药浸入我们的身体,直至某一天我们患了病,可能还不知道长期的不安全食品扮演了什么角色,经常听到老人说现在人们得的病越来越怪,除了各种潜在的生物化学污染,食品作为维持生命体能的燃料,我们不能不考虑食品到底是出了什么问题,是谁的责任,因为我们不可避免一个事实——最终买单的是我们脆弱的人类肉体。
这是市场经济惹的祸吗?个人觉得老拿市场经济说事是站不住脚的,市场经济终归是人的行为,而我们国家宣扬的正是“有只有形的手在宏观调控”,不可否认市场调节有自身的弊端,但是有很多市场经济发达的西方国家为什么没有像中国这样,三天两头爆出食品安全问题?而为什么我们的出口食品很少爆出安全问题,而国内的食品却频频出事?
原因很简单,出口食品要按国际标准,因而检测标准高、监管严,而国内食品安全却执法不力。记忆很深刻,一些“三五”垃圾食品上常常不忘印QS标志,是商品都会标榜是“国家免检产品”,而我对免检产品本身这种提法都很不能理解,甚至觉得好笑,是谁赋予了食品免检的特权?轰动一时的三鹿奶粉不也是有QS标志、在食品安全年会上还获奖吗?而且它的QS还是“正规”、“合法”的。QS标志、免检称号究竟对国民意味着什么、有多重,还是一种安全感的保障吗?至少在我眼中,不会给我带来一丝安全感,看看满天飞的QS标志、继而又很嘲讽地“出事”的食品就知道,“标志”很多时候只是包装的“装饰”,没有安全的内含、没有监管的承诺。
食品安全很多时候成了一阵风似的“运动”。回头看很多食品安全的案例会发现,往往是一个食品安全问题被爆出之后,公众开始出现惊奇愤怒的情绪,媒体紧接着开始在各自的领地上设坛讨论,舆论越炒越热,在这种压力之下,国家监管部门开始介入调查,一时间食品话题成为国内一大热点,随着相关责任人“落网”,舆论氛围开始逐渐冷却——媒体和人都喜欢新鲜话题,甚至都不排除部分人是出于猎奇心理在围观食品安全问题(觉得跟自己无关,没有公民意识),最后话题淡出媒体和公众视野,直至下一次食品安全事故出现。于是食品安全好像陷入了这样的一个怪圈,成了一阵风似的“运动”。媒体需要关注新近话题,这无可厚非,因为我们不可能让食品安全的话题天天充斥媒体,但是“媒体风”刮过之后,难道我们的监管部门也就跟着放松了吗?我们不需要舆论天天刮风,但我们希望得到监管部门的时时保护,我们想看到的是,他们时刻都能切实履行职责,因为政府部门是公众意志的代表,当它不能执行公众意志时,它是失职的,是与政府的核心含义不符的。
当然食品安全法规的制定体现了公众的意志和政府职责,我们国家也在大力规范食品安全立法,但目前的执法状态、监管力度是不够的,这是上令下达、上行下效方面出现了问题,相关部门公职人员负责监管食品安全,但是他们也是需要监督的,因为他们的权利来自公众,孤注一掷的赋予他们权利,没有监督的制衡是不安全的,事实证明也是如此!但是我们通过何种方式监督呢,具体点说,像我们身边的工商举报电话都是监督的一种方式,你可能说收效甚微,所以关键是作为公众的我们,我们要培养公民思想,形成一种公众氛围,可能这听起来是大话,但是站在高处看,我们的社会问题要解决必须得这样,只有在公众意志下,监管才会有效,执法才会有力,我们可以批评商家、批评执法部门,但是始终相信问题的解决还要靠我们自己公民意识的觉醒。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