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以创业带动就业”战略提出后,一些高职院校开始逐步加大创业人才培养力度,并积极实施创业转型。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作为高职院校创业转型的先行实践者,经过多年探索,建构了一套系统完备的创业生态体系。这一体系由师资体系、课程体系、平台体系和保障体系四部分构成,明确的转型战略、学科的深度整合以及活跃的中间性组织是促使创业生态体系生成的关键因素。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创业生态体系
“以创业带动就业”作为一项国家发展战略,要求具备一定条件的高职院校必须积极地实施创业转型,加大创业人才培养力度。而高职院校要实现转型目标,就需要构建一个具备各类支持要素的创业生态体系,这样才能保证持续开展成功的创业活动。如何探索有效的转型发展路径,进而生成完善的创业生态体系,已成为各高职院校当前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1]。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作为我国高职院校创业转型的先行实践者,所建构的创业生态体系最为成熟也最为典型。本文选取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的创业生态体系作为研究对象,力求通过案例研究深入揭示这一创业生态体系生成的背景、基本组成部分、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并系统阐明该创业生态体系生成的动力机制,力求为我国高职院校实施创业转型与建构创业生态体系提供可资借鉴的样板。
一、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创业生态体系生成的背景
作为一所年轻的高职院校,深圳职业技术学院虽然建校时间较晚,但发展速度很快,在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领先优势。然而,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各行各业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逐渐加大,中央及地方政府越来越重视职业教育事业发展,对各类职业技术院校的支持力度明显增强。许多高职院校出现了快速乃至跨越式发展的势头,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的领先优势已逐渐缩小。同时,深圳高校数量的急速扩张与高校整体水平的跨域式提升,不仅加大了深圳职业技术学院获取资金及政策支持的难度,甚至对其今后能否在深圳继续立足都构成了严峻的挑战[2]。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的领导层认识到,只有通过转型升级,进一步凸显自身办学特色,才能有效提升生存能力,因此在多年前就选择了向创业型高校转型的发展道路。2009年,学院成立了专门负责创业教育工作的领导小组,并出台了相关的实施办法;2010年,作为校级孵化平台的学生创意创业园投入使用;2012年成立创业学院,统筹管理创业教育工作;2014年,开始筹建学院创客中心,通过自身的体系建设和链接外部资源节点,使创业生态系统的雏形得以显现;2016年,将原创业学院升级为由主管副校长任院长的创新创业学院,更加全面和深入地推动了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开展,这也是创业生态系统进入成熟发展阶段的标志。
二、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创业生态体系的组成部分
(一)师资体系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从提高质量与增加数量两方面着力推进创业师资体系建设。
在提高质量方面,学院大力加强专职导师队伍的制度化建设,建立健全职务评聘和绩效评估标准,强化创业导师的责任意识与质量意识。学院重视提升创业导师的能力水平,要求相关导师分批进入行业、企业挂职工作,通过在实践环境中的锻炼和摸索,丰富他们的知识体系。
在扩大数量方面,学院出台外聘创业导师管理办法,花大力气聘请相关专业人士来校指导学生创业。同時,引导和推动有科技成果、有创业意愿的专业教师自主创业,并鼓励这些教师充当创业导师,带领学生创新创业。目前,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已建立了一支数百人规模的创业导师队伍,校内外专家的合作交流,既提升了创新创业教育水平,也改进了学院的教学科研工作和创业项目管理体系[3]。
(二)课程体系
在课程建设方面,通过自身实践和经验借鉴,学院创建了一套较为完善的创业课程体系。在这一体系的四个组成部分中,以“启蒙教育”激发创业兴趣,以“预科教育”引领创业入门,以“职业教育”完善知识体系,以“实践教育”提高创业技能。整个课程体系完整且连贯。
通过将启蒙教育课程纳入全校学生的必修课程(每年约8000学生修读),使其有效承载了创业教育的普及功能。这一阶段的课程以创业基础知识授课为先导,进而施以创业思维训练。授课形式包含资料讲授、专家讲座、现场教学、头脑风暴、创新创业实践教学等。
以创业启蒙教育为基础,那些具有创新创业志向的学生将进一步接受创业预科教育。创业预科教育课程包括创新创业拓展课及创客项目课,旨在为创业者提升专业技能与培养管理能力奠定基础。学院每年开设约100门创业预科教育课程。
对于那些已初步拥有创业成果或具有创新创业潜质的学生,经创新创业学院选拔后,便可开始接受创业职业教育。这一阶段的课程结构按照“721”原则进行构建,即学生创业团队的实践学习占70%,创业导师对学生创业实践的针对性辅导占20%,对学生创业共性问题的集中理论教学占10%。职业教育阶段的课程结构凸显了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优势,也是促成大批优秀创业学生脱颖而出的关键要素。
创业实践教育在创业项目的毕业期进行。即将成熟的项目,首先必须接受第三方机构的严格审核,通过后方可进入创业园区进行孵化,以确保优中选优。创业实践教育主要有三大指向:其一,进一步提升创业项目的成熟度;其二,培育创业团队的经营管理能力;其三,辅导创业项目进行企业化经营实践[4]。
(三)平台体系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的创业平台丰富多样,主要涵盖园区、创客中心以及交流展示平台三类。
1.学生创意创业园。作为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最主要的学生创业孵化平台,创意创业园自2010年开始运行,每年分两次接收创业团队的入园申请,并开展相关审核。这些团队必须是已在工商部门注册的正规企业,其创业项目也必须与专业学习紧密相关。创业园对通过审核的入驻企业实行两年零铺租的优惠政策,并提供最低两万元、最高五万元的创业资金扶持。入园企业要定期接受园区的成长性考核,包括“成长计划考核、经营状况评估以及园区管理考核”三大项。若有一次考核不合格,该企业就会被取消孵化资格,被要求退出创业园。截至2017年,已有10期共247家小微企业自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创意创业园毕业,孵化成功率超过60%[5]。 2.创客中心。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利用深圳打造“创客之都”的契机,创建高水平工程化平台,以将创意转化为产品,并努力成为全球创客网络的重要支撑节点。其组建创客中心的具体做法为:首先,在学校层面建立微观装配实验室;其次,在各学院层面建立实训室;第三,以专业为支撑,建立实训分室和省市应用研发平台。最终形成以微观装配实验室为中枢,以各实训室、实训分室、应用研发平台为分支的校院两级创客中心[6]。
3.四会两赛三联盟。深圳职业技术学院高度重视“四会两赛三联盟”等交流展示平台对形成开放式创新创业体系的助推作用。所谓“四会”,即中国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深圳大学生创新创业交流会和国际创客周;所谓“两赛”,即创业计划大赛和科技创新大赛两项赛事,它们是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最具代表性的创新创业类比赛;所谓“三联盟”,即深圳大学生创交会联盟、深圳国际大学生创客联盟和全国高职院校创客联盟。“四会两赛三联盟”已成为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扩大对外交流、学习先进经验、提升自身影响力的有效载体。
(四)保障体系
经过多年的探索,学院逐步打造出能够全面支撑创业活动的系统化保障体系。
1.经费保障。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于2016年设立了创新创业教育专项基金,主要用于学生创业项目的扶持、创意创业园的运转、科技创新工程建设、各级技能大赛资助等。
2.组织保障。基于前期的实践探索,为推动创新创业教育再上新台阶,学校领导把握时机,于2012年9月成立了创业学院。此后,为进一步适应深圳特区新经济新业态的发展,学校又于2016年7月将创业学院升级为创新创业学院,将其打造成为创业生态体系的核心,并将学生创意创业园和创客中心纳入其管理范围。
3.制度保障。早在2009年,学院就出台了《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关于加强大学生创业工作的实施意见》;2011年又颁布了《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创意创业园管理办法》;2016年1月,《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关于深化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办法(试行)》正式实施。治理体系的不断完善既推动了创业生态体系的生成,也为其高效运行铺就了制度化轨道。
三、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创业生态体系生成的动力机制
(一)以转型带动创业生态体系生成
高职院校的创业转型是创业生态体系生成的源动力。以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为代表的一些锐意革新的高职院校,主动融入区域发展,积极拓展社会服务职能,通过持续的组织创新与制度创新,实现了向创业型院校的成功转型,并建构起了具有高职院校特色的创业生态体系。
通过一把手工程等制度建设,深圳职业技术学院首先在学校内部创造了一个新型场域,通过场域的作用机制,激活和整合了学院的优势创新创业资源,形成了完备的创业教育体系。之后,随着创业转型的不断深入,大量的创业活动促成了更多的产学合作,场域的作用边界逐步向产业部门拓展,凭借所产生的磁吸效应,不断吸纳和凝聚外部优质的创业资源。在创业转型的动力机制下,内外资源在场域的汇聚与融合,为创业生态体系的生成打下了基础。
(二)以学科整合支撑创业人才培养
在长期的职教实践中,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为了满足社会对复合型技能人才的需求,不断调整学科结构、消除壁垒、构建融合界面,因此早已形成了一定程度的学科整合。近年来,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以整体性制度设计,通过“专业+”改革促进了“主干专业+扩展专业”的有机融合,通过“课程+”改革打造了较为完善的创业课程体系。这些制度创新使学科集成得以强化,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创业人才培养质量。同时,各学科有效集成为一个创业协作系统,也为更大规模的创业生态系统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三)充分发挥中间性组织的关键作用
在创业生态系统中,创新创业学院、创意创业园、校友会、学生社团、投融资中介机构等都属于中间性组织。对于创业学生而言,中间性组织是创业实践交流的重要场域,完备的课堂教学虽然能为学生提供系统而坚实的知识基础,但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创业者还要大量获取书本上、课堂上无法学到的知识技能,而这类组织经常性举办的各项实践性活动能够有效弥补课堂教学的缺口。对于学院内外资源节点而言,通过开展各项活动、不断加强联系,中间性网络组织不仅将教师、创业学生及相关校友有效集聚为创业群体,同时也成了学院职能部门、创业师生与外部的风投机构、企业孵化器、产业部门之间相互连接的结构洞,能够为各方提供创业信息、降低交易成本、推动互利合作。对于整个创业生态系统而言,这类组织持续发挥中介经纪作用,能够使创业资源节点间的关系链接得以固化,有助于不断整合系统内的创业资源,对于形成完备的创业服务网络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四、结语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创业生态体系的生成是一系列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主要包括战略目标、制度设计、组织建构和区域环境。其一,基于多年的探索与实践,深圳职业技术学院逐步确定了向创业型高校转型的战略目标,由此凝聚了全校的优势资源,促进了创业生态体系的形成;其二,通过整体性制度设计,使创业生态体系不断得以完善,所包含的师资体系、课程体系、平臺体系和保障体系,彼此关联,互相支撑;其三,创新创业学院作为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创业生态体系的核心机构,所具备的管理平台和跨学科组织的职能,有效推动了创业教育的开展与创业人才的培养;其四,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所在的深圳市,不但是改革开放的排头兵,也是中国最具创新创业活力的城市,由于当地政府高度重视创新创业项目,使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在转型过程中获取了充足的政策支持及资金支持。综上,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建构创业生态体系的成功实践为其他院校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模板。
参考文献:
[1]汪发亮.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模式研究[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01).
[2]彭朝林.“三育人”视域下的高职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以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5(04).
[3]刘鸫根,钟健.高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实践与创新——以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职教通讯,2013(20).
[4]谭丽溪.以“互联网+大赛”推动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以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04).
[5]倪武帆,陈昊.构建三位一体的创业实践教育体系的研究——以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价值工程,2016(17).
[6]王新涛,韩晓洁.项目孵化与人才培养并行的“双轨制”创客教育模型构建与实践——以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创新创客班为例[J].中国培训,2020(07).
〔本文系哈尔滨商业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省级项目“邂逅——恋爱物语工作室”(项目编号::201810240111) 阶段性研究成果〕
〔王乾龙,哈尔滨商业大学会计学院。刘洋(通讯作者),哈尔滨商业大学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谢兆岗,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数字创意与动画学院〕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创业生态体系
“以创业带动就业”作为一项国家发展战略,要求具备一定条件的高职院校必须积极地实施创业转型,加大创业人才培养力度。而高职院校要实现转型目标,就需要构建一个具备各类支持要素的创业生态体系,这样才能保证持续开展成功的创业活动。如何探索有效的转型发展路径,进而生成完善的创业生态体系,已成为各高职院校当前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1]。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作为我国高职院校创业转型的先行实践者,所建构的创业生态体系最为成熟也最为典型。本文选取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的创业生态体系作为研究对象,力求通过案例研究深入揭示这一创业生态体系生成的背景、基本组成部分、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并系统阐明该创业生态体系生成的动力机制,力求为我国高职院校实施创业转型与建构创业生态体系提供可资借鉴的样板。
一、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创业生态体系生成的背景
作为一所年轻的高职院校,深圳职业技术学院虽然建校时间较晚,但发展速度很快,在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领先优势。然而,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各行各业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逐渐加大,中央及地方政府越来越重视职业教育事业发展,对各类职业技术院校的支持力度明显增强。许多高职院校出现了快速乃至跨越式发展的势头,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的领先优势已逐渐缩小。同时,深圳高校数量的急速扩张与高校整体水平的跨域式提升,不仅加大了深圳职业技术学院获取资金及政策支持的难度,甚至对其今后能否在深圳继续立足都构成了严峻的挑战[2]。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的领导层认识到,只有通过转型升级,进一步凸显自身办学特色,才能有效提升生存能力,因此在多年前就选择了向创业型高校转型的发展道路。2009年,学院成立了专门负责创业教育工作的领导小组,并出台了相关的实施办法;2010年,作为校级孵化平台的学生创意创业园投入使用;2012年成立创业学院,统筹管理创业教育工作;2014年,开始筹建学院创客中心,通过自身的体系建设和链接外部资源节点,使创业生态系统的雏形得以显现;2016年,将原创业学院升级为由主管副校长任院长的创新创业学院,更加全面和深入地推动了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开展,这也是创业生态系统进入成熟发展阶段的标志。
二、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创业生态体系的组成部分
(一)师资体系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从提高质量与增加数量两方面着力推进创业师资体系建设。
在提高质量方面,学院大力加强专职导师队伍的制度化建设,建立健全职务评聘和绩效评估标准,强化创业导师的责任意识与质量意识。学院重视提升创业导师的能力水平,要求相关导师分批进入行业、企业挂职工作,通过在实践环境中的锻炼和摸索,丰富他们的知识体系。
在扩大数量方面,学院出台外聘创业导师管理办法,花大力气聘请相关专业人士来校指导学生创业。同時,引导和推动有科技成果、有创业意愿的专业教师自主创业,并鼓励这些教师充当创业导师,带领学生创新创业。目前,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已建立了一支数百人规模的创业导师队伍,校内外专家的合作交流,既提升了创新创业教育水平,也改进了学院的教学科研工作和创业项目管理体系[3]。
(二)课程体系
在课程建设方面,通过自身实践和经验借鉴,学院创建了一套较为完善的创业课程体系。在这一体系的四个组成部分中,以“启蒙教育”激发创业兴趣,以“预科教育”引领创业入门,以“职业教育”完善知识体系,以“实践教育”提高创业技能。整个课程体系完整且连贯。
通过将启蒙教育课程纳入全校学生的必修课程(每年约8000学生修读),使其有效承载了创业教育的普及功能。这一阶段的课程以创业基础知识授课为先导,进而施以创业思维训练。授课形式包含资料讲授、专家讲座、现场教学、头脑风暴、创新创业实践教学等。
以创业启蒙教育为基础,那些具有创新创业志向的学生将进一步接受创业预科教育。创业预科教育课程包括创新创业拓展课及创客项目课,旨在为创业者提升专业技能与培养管理能力奠定基础。学院每年开设约100门创业预科教育课程。
对于那些已初步拥有创业成果或具有创新创业潜质的学生,经创新创业学院选拔后,便可开始接受创业职业教育。这一阶段的课程结构按照“721”原则进行构建,即学生创业团队的实践学习占70%,创业导师对学生创业实践的针对性辅导占20%,对学生创业共性问题的集中理论教学占10%。职业教育阶段的课程结构凸显了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优势,也是促成大批优秀创业学生脱颖而出的关键要素。
创业实践教育在创业项目的毕业期进行。即将成熟的项目,首先必须接受第三方机构的严格审核,通过后方可进入创业园区进行孵化,以确保优中选优。创业实践教育主要有三大指向:其一,进一步提升创业项目的成熟度;其二,培育创业团队的经营管理能力;其三,辅导创业项目进行企业化经营实践[4]。
(三)平台体系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的创业平台丰富多样,主要涵盖园区、创客中心以及交流展示平台三类。
1.学生创意创业园。作为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最主要的学生创业孵化平台,创意创业园自2010年开始运行,每年分两次接收创业团队的入园申请,并开展相关审核。这些团队必须是已在工商部门注册的正规企业,其创业项目也必须与专业学习紧密相关。创业园对通过审核的入驻企业实行两年零铺租的优惠政策,并提供最低两万元、最高五万元的创业资金扶持。入园企业要定期接受园区的成长性考核,包括“成长计划考核、经营状况评估以及园区管理考核”三大项。若有一次考核不合格,该企业就会被取消孵化资格,被要求退出创业园。截至2017年,已有10期共247家小微企业自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创意创业园毕业,孵化成功率超过60%[5]。 2.创客中心。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利用深圳打造“创客之都”的契机,创建高水平工程化平台,以将创意转化为产品,并努力成为全球创客网络的重要支撑节点。其组建创客中心的具体做法为:首先,在学校层面建立微观装配实验室;其次,在各学院层面建立实训室;第三,以专业为支撑,建立实训分室和省市应用研发平台。最终形成以微观装配实验室为中枢,以各实训室、实训分室、应用研发平台为分支的校院两级创客中心[6]。
3.四会两赛三联盟。深圳职业技术学院高度重视“四会两赛三联盟”等交流展示平台对形成开放式创新创业体系的助推作用。所谓“四会”,即中国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深圳大学生创新创业交流会和国际创客周;所谓“两赛”,即创业计划大赛和科技创新大赛两项赛事,它们是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最具代表性的创新创业类比赛;所谓“三联盟”,即深圳大学生创交会联盟、深圳国际大学生创客联盟和全国高职院校创客联盟。“四会两赛三联盟”已成为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扩大对外交流、学习先进经验、提升自身影响力的有效载体。
(四)保障体系
经过多年的探索,学院逐步打造出能够全面支撑创业活动的系统化保障体系。
1.经费保障。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于2016年设立了创新创业教育专项基金,主要用于学生创业项目的扶持、创意创业园的运转、科技创新工程建设、各级技能大赛资助等。
2.组织保障。基于前期的实践探索,为推动创新创业教育再上新台阶,学校领导把握时机,于2012年9月成立了创业学院。此后,为进一步适应深圳特区新经济新业态的发展,学校又于2016年7月将创业学院升级为创新创业学院,将其打造成为创业生态体系的核心,并将学生创意创业园和创客中心纳入其管理范围。
3.制度保障。早在2009年,学院就出台了《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关于加强大学生创业工作的实施意见》;2011年又颁布了《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创意创业园管理办法》;2016年1月,《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关于深化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办法(试行)》正式实施。治理体系的不断完善既推动了创业生态体系的生成,也为其高效运行铺就了制度化轨道。
三、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创业生态体系生成的动力机制
(一)以转型带动创业生态体系生成
高职院校的创业转型是创业生态体系生成的源动力。以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为代表的一些锐意革新的高职院校,主动融入区域发展,积极拓展社会服务职能,通过持续的组织创新与制度创新,实现了向创业型院校的成功转型,并建构起了具有高职院校特色的创业生态体系。
通过一把手工程等制度建设,深圳职业技术学院首先在学校内部创造了一个新型场域,通过场域的作用机制,激活和整合了学院的优势创新创业资源,形成了完备的创业教育体系。之后,随着创业转型的不断深入,大量的创业活动促成了更多的产学合作,场域的作用边界逐步向产业部门拓展,凭借所产生的磁吸效应,不断吸纳和凝聚外部优质的创业资源。在创业转型的动力机制下,内外资源在场域的汇聚与融合,为创业生态体系的生成打下了基础。
(二)以学科整合支撑创业人才培养
在长期的职教实践中,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为了满足社会对复合型技能人才的需求,不断调整学科结构、消除壁垒、构建融合界面,因此早已形成了一定程度的学科整合。近年来,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以整体性制度设计,通过“专业+”改革促进了“主干专业+扩展专业”的有机融合,通过“课程+”改革打造了较为完善的创业课程体系。这些制度创新使学科集成得以强化,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创业人才培养质量。同时,各学科有效集成为一个创业协作系统,也为更大规模的创业生态系统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三)充分发挥中间性组织的关键作用
在创业生态系统中,创新创业学院、创意创业园、校友会、学生社团、投融资中介机构等都属于中间性组织。对于创业学生而言,中间性组织是创业实践交流的重要场域,完备的课堂教学虽然能为学生提供系统而坚实的知识基础,但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创业者还要大量获取书本上、课堂上无法学到的知识技能,而这类组织经常性举办的各项实践性活动能够有效弥补课堂教学的缺口。对于学院内外资源节点而言,通过开展各项活动、不断加强联系,中间性网络组织不仅将教师、创业学生及相关校友有效集聚为创业群体,同时也成了学院职能部门、创业师生与外部的风投机构、企业孵化器、产业部门之间相互连接的结构洞,能够为各方提供创业信息、降低交易成本、推动互利合作。对于整个创业生态系统而言,这类组织持续发挥中介经纪作用,能够使创业资源节点间的关系链接得以固化,有助于不断整合系统内的创业资源,对于形成完备的创业服务网络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四、结语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创业生态体系的生成是一系列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主要包括战略目标、制度设计、组织建构和区域环境。其一,基于多年的探索与实践,深圳职业技术学院逐步确定了向创业型高校转型的战略目标,由此凝聚了全校的优势资源,促进了创业生态体系的形成;其二,通过整体性制度设计,使创业生态体系不断得以完善,所包含的师资体系、课程体系、平臺体系和保障体系,彼此关联,互相支撑;其三,创新创业学院作为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创业生态体系的核心机构,所具备的管理平台和跨学科组织的职能,有效推动了创业教育的开展与创业人才的培养;其四,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所在的深圳市,不但是改革开放的排头兵,也是中国最具创新创业活力的城市,由于当地政府高度重视创新创业项目,使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在转型过程中获取了充足的政策支持及资金支持。综上,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建构创业生态体系的成功实践为其他院校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模板。
参考文献:
[1]汪发亮.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模式研究[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01).
[2]彭朝林.“三育人”视域下的高职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以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5(04).
[3]刘鸫根,钟健.高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实践与创新——以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职教通讯,2013(20).
[4]谭丽溪.以“互联网+大赛”推动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以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04).
[5]倪武帆,陈昊.构建三位一体的创业实践教育体系的研究——以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价值工程,2016(17).
[6]王新涛,韩晓洁.项目孵化与人才培养并行的“双轨制”创客教育模型构建与实践——以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创新创客班为例[J].中国培训,2020(07).
〔本文系哈尔滨商业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省级项目“邂逅——恋爱物语工作室”(项目编号::201810240111) 阶段性研究成果〕
〔王乾龙,哈尔滨商业大学会计学院。刘洋(通讯作者),哈尔滨商业大学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谢兆岗,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数字创意与动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