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小草也成为大树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sliuxiang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师既担负着教学工作,又担负着教育工作,事无巨细,琐碎繁杂,每天的喜怒哀乐,酸甜苦乐,无时不在涌成潮汐,弹奏着一首永不停息的交响曲。每个班级都会有几个不和谐的音符——后进生,这些后进生如同大树下的小草,往往得不到阳光的普照。如何能让那些大树下的小草感受到阳光的温暖,这就需要老师对他们投入更多关注,为他们铺设好进步的“桥梁”。
  关键词:后进生;桥梁;教育合力
  【案例描述】
  一大早,我便赶到学校,刚上楼梯便遇到了学生刘某的妈妈。我请她到办公室,问她有什么事。她说,今天实在没有办法才来找老师的,因为她发现刘某昨天拿了家里两百元钱。回家后问她钱到哪去了,她說都分给同学了。家长想请老师问问是不是真的。她告诉我几个学生名单,我一听,当即就想,这肯定不可能!这几个可都是我们班的优秀学生呀!虽这么想,当时我也没说什么,只是答应她了解一下情况,请她放学时再来。
  家长走后,我向刘某了解情况,昨天从家里拿了两百元钱到底用在了哪儿?她低着头咬着嘴唇不开口。在我要失去耐心时,她小声地嘟囔了一句:“说了你们也不相信。”她哽咽着说道:“我对妈妈说了实话,妈妈不但不相信,还打了我……”我耐心地安慰她:“妈妈只是着急,只要你说的是真话,我们会相信你的。”她吞吞吐吐地说道:“自己用了50元,给了靳某70元,葛某120元,杨某60元……”听她这么一说,我急了,这怎么可能?这哪里只止200元呢?我认定她在说谎。她见我不相信,边流眼泪边说:“是真的,还不止这些呢!”我觉得问题不是这么简单,因而让她仔细想想,都给过哪些同学钱?她说只记得一部分,好多都忘了。我经过核实,班上大到班长、课代表,小到组长、同桌,都收到过她的钱。从三年级开始,她陆续从家里拿出大约一千多元钱,只是以前家长都没发现而已。
  我很奇怪,刘某虽然学习成绩差,但也不至于将家里的钱分给别人呀!经询问得知:原因一,由于她成绩差,平时学习任务完不成,如果不给钱,别人都不乐意帮她。原因二,她常常一个人在家,她怨父母只顾挣钱,不关心她……因此,她用父母起五更摸黄昏辛苦挣来的钱买她想要的……我恍然大悟,原来她家长根本管不到她。
  事后,我将与此事有关的家长都请来,跟他们进行了沟通,大家都非常震惊!大家交流后,成绩优秀学生的家长都纷纷将孩子用掉的钱还给刘某的妈妈,并表示以后一定要注意对孩子的教育。而刘某的妈妈,也表示要对孩子多些关心,关注孩子的心理需求,并一再强调绝不要大家还的钱。事后,我多次找刘某谈话,告诉她钱是买不到知识的,更买不到友谊。
  为了教育学生明白什么是真正的友谊,应如何和同学相处,我利用晨会、中队活动课进行了专题讨论,大家达成了共识:同学之间要友好相处,互帮互学。借此机会,我们讨论制定了班级公约,张贴上墙,供大家互相督促执行。
  课间,我通过观察,发现班上许多同学都跟刘某保持了距离。我看了心里真不是滋味。于是,我开始尝试接近刘某同学。常常利用课间休息和放学后的时间找她谈心。同时,我也找其他同学谈心,告诉他们每个人都会犯错,只要从中吸取教训,努力改正就好。经过多次沟通,孩子们脸上又有了坦然的笑容,看我的目光不再躲闪,大家又正常地学习、游戏。
  【案例分析】
  刘某的事例给了我很深的启迪:
  一、用爱心来润泽每一个孩子
  大量的实践告诉我们,爱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手段;爱,应该成为教育学生的主旋律。刘某同学的事例告诫我:教育应充满诗情也要荡漾爱意。用知识去启蒙,用爱心来润泽,让娇嫩的生命如同田野的草本享受阳光雨露,自由而快乐、干净而透明。当她真正体会到老师对自己无微不至的关怀,满足了心理需求时,教育效果也就自然事半功倍了。
  二、架起信任的桥梁
  在教育学生时,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在融洽的师生情感中,学生才会把班主任的批评看作是对自己的爱护。用真诚的情感去热爱学生、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富于同情心,就会受到学生的爱戴,就能沟通师生之间的心灵,学生就会亲近班主任,从而在师生之间架起一座信任的桥梁。刘某的那句话“说了你们也不相信!”以及她说这句话时的神情时时在提醒我:我要信任我的学生,在心理上给予她基本的尊重和信任。
  三、多方协作,形成教育合力
  转化后进生,班主任不能一人唱独角戏,而是要联系学生、家长、任课教师等多方面共同努力。家庭是孩子出生的摇篮,家庭教育对于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显得更为重要。家庭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家庭环境的教育。
  班主任面对的是几十个性格迥异的学生,如何进行有效的管理与心理疏导,这就需要我们在平时的工作中去摸索、去探讨。刘某同学还在不断的进步中,她的明天还是个未知数。或许她并不能成为一位品学兼优的学生,但我坚信:她一定会成为一个快乐的学习者;我更坚信:小草也有属于自己的特质。
  参考文献:
  霍建英.谈班级后进生的转变教育[J].中国教育学术论坛,2006.
  编辑 薄跃华
其他文献
摘 要:新课程标准指出,课堂是生动的,是生成的。尤其是在提倡“将精彩留给学生”“将课堂还给学生”的今天,科学平等的师生互动,是扎实有效组织教学,优化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课堂中,师生与生生之间平等对话,面对学生的见解,教师给予亲切的呵护、密切的关注,让生态课堂生成的信息开出灿烂花朵。教师充分考虑与尊重学生的学习感受,以学定教,尽管学生的发言是无序的,但是这样的课堂却犹如一首散文诗,形散神聚。那么
摘 要:小学六年级作为承接小学和初中的过渡阶段,是整个小学数学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阶段,它不但有新知要学,还要对小学阶段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掌握、巩固和运用所学的小学数学知识,为学生升入初中打下坚实的数学基础,以适应初中课程。因此,在这一学年的数学教学中,要注重营造融洽的课堂氛围,给学生一个轻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合理整合教材,不断完善学生的数学知识结构,关注学困
摘 要:课堂习作教学方法多种多样,但真正让学生能够容易接受的方法,却困扰着许多老师。从文本素材入手,以再现生活素材为切入点,辅以视频素材、专题素材等学生习作的原料,通过引导、默读、观察、发现、描写等教学技巧,来展现习作课堂教学的点点滴滴,同时,通过课堂反思来提升课堂教学的内在含义,达成学生习作水平的快速掌握。  关键词:素材;作文;小学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古人这句话,从正反两方面说明了“素材
摘 要:四年级语文新教材所选篇目,文质兼美,有着丰富的内涵和深厚的人文精神,非常适合朗读。通过对四年级学生朗读能力的现状分析,结合多年来的教学工作实践,认为小学四年级语文教学要把朗读训练作为阅读教学的基本形式,教师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指导:朗读目的性要明确,要体现层次性;朗读要把握文章基调,要体现学生个性;朗读要有教师"导"的痕迹,要体现学生成长的过程。  关键词:四年级;朗读;能力  在语文
摘 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通过朗读教学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整体能力和语文素养。所以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朗读教学时,应当采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不断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让学生做到“出口成章”。  关键词:小学;语文朗读;策略  语文教材中的文字语言是一种奇特的载体。字里行间隐藏着作者的喜悦、哀愁、愤怒、嘲讽等各种情感,语文教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帮助学生读出感情、读出水平,对于学生今后
青少年校外教育活动场所是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的实践课堂,有利于青少年个性品质的形成与潜能的开发,是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高素质教育、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阵地,是我国教育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做好校外教育就是为青少年提供良好的社会教育的环境和氛围,提高青少年的思想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以及艺术品评鉴赏能力,从而提高全民素质,构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下面就如何提升校外教育的职能作用谈几点意见。 
“倘若你有一个苹果,我也有一个苹果,你和我交换仍然各是一个苹果,但是,倘若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而我们彼此交流这些思想,那么我们每个人将有两种思想。”  这句话启发我们解决问题要提倡合作与交流,所以,课堂中教师应给学生提供合作、交流活动等机会,以促进师生互动、生生互助。这样取长补短,共同探讨,使学生学会参与探索与合作交流。  但对于七年级学生,从小学到中学的转变,让他们进行合作交流探索学习
摘 要:小学教育阶段的教育需要充满爱心的教师,能够把满满的爱注入每个学生的心田。随着教育事业、人本教育的发展,对于小学生成长及心理健康投入更多关注,在他们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的细节处,用理解和耐心教会他们读书、做人、做事;用平等的视角看待每一个孩子,尊重他们的天性和选择,教会他们跟着本心做事;了解每一个家庭,细致入微地为每一位学生解决遇到的问题。  关键词:班主任;小学生;沟通;表率;习惯;尊重 
摘 要:信息技术作为辅助教学手段,已经不是新鲜事了。它以形象具体的图、文、声、像形式来创设教学的立体化情境,将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清晰化,可以使学生思想维活跃、兴趣盎然地参与教学活动,使学生爱学、乐学,去满足学生对未知领域探索的好奇心,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  关键词:多媒体;网络;音乐  有一首民谣是这样说的:丢失了一个钉子,坏了一只蹄铁;坏了一只蹄铁,折了一匹战马;折了一匹战马,伤了一位骑士;
教室能否创造“奇迹”?教师如何在教室创造“奇迹”?当品读了“全美最佳教师”——雷夫·艾斯奎斯著的《第56号教室的奇迹》后,我心中无限感叹。这是一本具有实践性的教育书籍,没有空洞、乏味的理论,而是给我带来共鸣,引导我沉思。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了解了美国的基础教育状况,领略了来自美国“全美最好老师”的教育精神、信念和一线的教育智慧。读完此部名著,使我心灵迸发出无限感叹、敬佩和向往,似乎教育一线的工作、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