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边远山区历史教育中人文素质的培养

来源 :教坛聚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oshiky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文素质是指人所具有的人文知识和由这些人文知识反映的人文精神内化在人身上所表现出的气质、修养。蔡元培先生说:"教育者,养成人格之事业也"。历史教学的目的是要“使学生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从中汲取智慧,提高人文素养,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更好地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因此,从根本上讲历史教育的本质是人文素质教育,在素质教育中起着人格养成和文化熏陶的基础性作用,通过历史知识的学习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的培养和人文精神的熏陶,是历史教育所应承担的最基本的功能。
  一、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必要性
  通过调查部分山区学校的学生存在学业上成绩较差,学习自信心严重不足;在纪律上,部分学生法律、法制意识淡薄,自我保护意识较差,缺乏自我控制、自觉管理的能力;在生活上,一些学生过于追求物质享受,缺乏生活自理能力,依赖性和虚荣心较强。
  所以通过历史知识学习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在历史长河中所处的位置,以及自己与社会、全人类之间关系。未来社会所需要的合格公民,必须通过历史学习,能够使他们对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有更清醒的认识,从而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只有对人类社会有责任感的人,才会有爱祖国之深情,爱人民之真心,爱社会之善举,爱家园之真切,爱自己之自尊。
  二、在历史学科中如何实施人文素质教育
  1、加强教师的人文修养。教师自身的人文素养对于历史教育能否发挥其人文教育功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历史教师不仅要在职前学习阶段获取丰富的人文知识,形成人文为本的历史教育观,而且要在走上教学岗位后,通过多种形式的在职培训、自我学习,广泛地涉猎及掌握语言、文学、哲学、音乐、美术、宗教、民俗等人文学科的基本知识,并在此基础上,结合社会生活实际,通过不断地自我内心反省、感悟,努力提高自身的人文修养,以自己厚重的人文底蕴,超然的人格魅力,认准目标,笃行不倦,来实现自己作为历史教师的文化使命和人文价值。
  2、从人的角度重塑历史教学,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历史学是对人类既往生活的记载、认识,历史学蕴藏着丰富的人文精神。例如从“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顾炎武等历史人物所表现的都是一种精神,一种信仰,一种价值观和人生观,这正是人文精神的体现。历史教学中,我们提倡人文精神,学生通过学习这些历史人物的事迹,在思想上受到教育,明确自己的历史使命,
  3、通过悠久的文化遗产的教育提高人文素养。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遗产丰富的国家。千百年来,这些丰富的遗产激励着每一位华夏儿女自强不息、奋勇前进,是我们中华民族取之不尽的精神财富。如中国古代的瓷器,通过对瓷器的学习,让学生了解精美的瓷器是我们民族的瑰宝,它能表现出各个历史时期的进程,反映每一个时期的时代特征。通过启发、诱导,可以提高学生的探究精神、审美能力,同时也增强了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如:唐代妇女多彩多变的服饰,处处显示出靓丽、浓艳的色彩,各种造型都很丰满,雍容之中显示着富庶,这些,无一不说明这一时期国家经济的繁荣,人民生活安康。唐代的服饰所呈现出的包容、开放、大气、进取的文化精神,是我们培养人文素养的宝贵财富。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历史之美,文化之美,使学生从内心确立其对真、善、美价值的追求,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陶冶学生的人格情操,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养。
  4、合理处理教材,精心设计历史教学的人文专题。教材不是教学的唯一"依据"而是"学生和教师进行学习的材料",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可以进行动态处理。但日前的历史教学,往往把教材作为学习历史知识而用,以应试作为目的,教材成了教条。其结果是导致上下五千年文明史与学生的心灵隔绝,活生生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成为学生笔下一串串机械的符号,当符号随着时间的流逝淡出记忆后,留下的只有情感、态度和人文价值观缺失的遗憾,这与历史教育的根本宗旨相违背。因此,在历史学科中实施人文素质教育,必须在教材的处理上有新的突破。
  5、利用地方人文资源,营造浓郁的人文教育环境。 俗话说,一方水土育一方人。运用乡土史事可以把人文传统讲近了,把历史人物讲亲了,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的陶冶有其它材料所无法替代的优势。重视开发和利用地方、校本的课程资源是中学历史教学的优良传统。植根于乡土的人文内容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起点、革命传统教育的好园地、国情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乡土历史读本、文物古迹、整体校园环境等,都可以纳入地方、校本课程系列。历史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这些乡土的人文教育资源,挖掘其中蕴藏的地域人文精神,对学生进行教育。
  综上所述,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在历史学科教学中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是对历史教育本源的回归,它符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要求,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使历史教育的发展与时代要求和社会发展相适应。
其他文献
兴趣是个体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并在其中产生积极情绪体验的心理倾向,也是人才成长的起点。学习兴趣是指学生对学习活动产生的心理上的爱好和追求的倾向。在实践中,兴趣对人的活动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一旦对学习发生兴趣,就会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浓厚的兴趣将是人们刻苦钻研、勇于攻关的强大动力。因此,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一、用实验现象吸引学生注意力  物理
期刊
激励性教育是指:用激励性语言、行动去触动心灵的心理教育。其宗旨是以“情”为主体,感化或促进提高。初二是物理学科开始学习的起始点,更是一个关键点,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要从心理上重视。  一、充分利用课堂45分钟  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45分钟,使这45分钟高质量高效率!  1、指导学生如何预习新章节。预习是学习好物理的起点,首先通读全文找出重点,用红笔将重点画出来,并将这些重点记在预习本上。其次,
期刊
教学观念为教学之本,其直接影响教师的教学思想,并通过教师的教学行为表现出来。而教学思想之于教学方法的选择、教材的处理、教学过程的安排乃至学生的终身发展,都有着至为重要的作用。尤其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的时代,在素质教育已经成为全社会共识的今天,能不能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则直接关系到素质教育的成败。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使之适应21世纪的
期刊
高中生物教材为德育渗透提供了极其丰富的素材。就高中生物教材中的德育而言,其内容并没有现成的文字材料,它的理科特性,往往很容易使我们较多地重视它严密的知识体系传授,而忽略其深邃的德育内容渗透。这就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把德育贯穿于平时的整个教学过程中。  一、科学探索精神教育  1、教育目的:学习严谨求学、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德育素材内容:疫苗的发明;C4植物的发现史;紫茉莉质体遗传实验;植物组织培
期刊
在新课程理念下,作业设计与评价要以学生发展为本,兼顾基础知识的巩固和能力的发展,正确处理全面发展与因材施教的关系,让学生在练习与评价中获得满足、愉悦和成功的体验,对后续学习更有信心。  现实中一个普遍的现象就是数学作业的密度大、容量高、质量低,给学生造成了沉重的学业负担和思想包袱;同时由于作业的批改也占用了教师的大量时间,这也是造成目前教师生活质量低的一个重要原因。以下就课后作业布置及批改方法谈个
期刊
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从生活实际中引出数学问题,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在情景中学习数学是最有趣的,为生活而学数学是最有价值的。”从而体验到数学的魅力,并能随时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基于以上的原因,我决定进行“让数学从课堂走向生活”的研究课题,我觉得目前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特别是从小学低年级开始实施让数学从课堂走向生活的
期刊
“不关心广阔的社会生活就很难学好语文”。这语文教学实践中的真切感受,也是对我国语文教学普遍存在的脱离社会生活现反思。  确实,长期以来,由于片面强调语文学科的工具性,特别是受应试教育的不良影响,教学模式化,教条化,功利化倾向严重。许多教师眼睛只盯着分数,一门心思抠“知识点”,让学生整天挣扎于题海之中,不愿花精力引导学生将语文学习与观察社会,思考生活,感悟人生结合起来。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往往被消磨殆
期刊
爱国主义教育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而课堂教学是实施德育的主要渠道之一。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挖掘德育因素,渗透爱国主义情感教育呢?笔者进行了探索。下面就教学《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了解历史,激发爱国情怀  本文描述了圆明园的辉煌和它的毁灭,使学生记住这一国耻,增强了振兴中华的责任感,认识到只有祖国强盛才能不受外敌的侵害,自觉接受爱国主义的教育。为了达到这一教学目的,教
期刊
时下,新课程改革正不断深入,课堂上要求老师少讲、学生多讲,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甚至出现了江苏洋思中学的教学理念:“一节课教师只讲十五分钟”。这些观点及倡导,其良苦用心及目的,无非就是呼唤把课堂还给学生。老师在课堂上少讲,而其在课外下的功夫却不少,因为课堂的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都得精心畴划。其中第一个环节“课堂导入”是重中之重。尤其是如果希望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动”起来,一个好的开头往往会起到
期刊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深入发展,电教媒体在教育教学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它的运用更加有利于适应了小学生的认知规律,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为教育教学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推进新一轮课程改革起到了越来越明显的支撑作用。在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效地运用电教手段,能够使教学达到最优化,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一、利用录音,把好“发音关”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汉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