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写下这题目不免让人觉得有点怪,有花钱问路寻道的,咋还有花钱“买地名”的呢?之于老广告、老商标收藏而言,我很看重故纸内外显现的细节,常自视其为别样的、独特的“文献”线索,因为再小再普通的画面上,但凡具备一点点有价值的信息,我也会动动心思认真考虑是否要收入麾下。比如,对于语焉不详的老地名,对于名人名流故居地等。故纸与历史人文、民间传说两厢交融,遗存至今,必是耐人寻味的。
2014年春,笔者在旧书摊上见到一张老天津义兴永玻璃镜子庄的小广告,是位天津当地人在卖。当时,这则广告是一厚本子中的一页,笔者猜测有人曾废物利用,把剩余积存的类似纸质小广告装订成本子,利用白背面来写写画画。
一询价,摊主开价较高。问缘由,他说:“这是‘乐壶洞’的,你知道么?你听说过这天津老地名么?”闻听此言,我才认真瞧了瞧地名那几个小字。转而心想,这般大批量出现,也就没必要花费太多,所以最终放弃。时隔不久,藏友崔先生赠送我一张这小标,也算如愿以偿。
关于天津“乐壶洞”这个地名,现下已很少有人知晓提及了,随着岁月的更迭,它被“北门外”、“北大关”、“河北大街”等叫法所淹没。殊不知,乐壶洞及其前身叫法在清代中后期、民国年间是响当当的津城地名,民国《天津地理买卖杂字》中多收民风精粹,其中道:“南斜街,磨盘街,毛贾伙巷锅店街。乐壶洞,缸店街,竹竿巷南针市街。”那么,“乐壶洞”缘何而来呢?
早年有民间传说,乾隆皇帝下江南有一次驻跸天津时微服私访,他见天津城北门外热闹熙攘,于是巧计脱离了文武大臣一干人马的前呼后拥,独自在街上溜达起来,也算惬意。走着走着,乾隆爷发现路边有个老头在卖老人参,顺便上前探问几句。那老头一脸苦相地说,家里出了大事急等用钱,走投无路才拿出祖传的人参来换点银子。乾隆爷心生恻隐,但见人参硕大饱满该是不错,便掏钱买下了。接着前行,又见赌钱摊前围满了人,好热闹的乾隆爷上前观瞧。“呵,瞧这位爷,天庭饱满地阁方圆气宇轩昂真不凡,一看就是好运气的发家有钱人……”乾隆爷架不住摊主与看客虚捧,不明就里跟着下注碰起运气来。结果呢?先赢后输,最后连外套都输给了人家,只剩内衬便衣了。
话分两厢,当随从们发现乾隆爷“丢了”,可吓坏了,无不火急火燎地团团转。大家找了半天才在赌钱摊附近寻见主子,见乾隆爷尴尬地坐在道边正生闷气呢。愿赌服输,其实亏点钱也就罢了,乾隆爷心想还得了一颗大人参呢。他让下人们看看那人参咋样,没想到大家面面相觑,显得哭笑不得。乾隆爷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命他们从实说来。原来,那人参是用大萝卜伪装假冒的。这下,乾隆爷恼羞成怒,气哼哼地对手下吼道:“这是什么鬼地方,简直就像吃人的老虎洞!”
就这样,“老虎洞”虽不好听可也算“御赐”啊,此名还是一传十、十传百地叫响了。很多人因此也将北门外一带称为“老虎洞”,直到清末。北门外老虎洞一带素来是买卖旺地,当日子进了民国年,气象日新,有的商户愈发觉得“老虎洞”这名字不吉利,不利于做生意,思来想去,有聪明人灵机一动说出了谐音——乐壶洞。
地址、地名搞清楚了,那义兴永玻璃镜子庄为什么择居此地呢?
此地古来便是老城“拱北”通京大道,加之地近南北运河、海河三岔河口之畔,所以很早就成为天津重要的商业中心。这片街区以北门外大街为中心,包括北门里大街、河北大街、估衣街、锅店街、侯家后、洋货街、竹竿巷、针市街等,商店铺户鳞次栉比,从早到晚车水马龙,行人摩肩接踵。
做买卖爱扎堆儿,旧时北门外一带有几十户经营玻璃镜子的商户,除了义兴永之外,还有同祥涌、恒昌、义顺和、义兴德、润泰祥、天兴等店铺,生意十分兴隆。这样的历史人文与民间传说背景为这张义兴永广告故纸的解读找到了支点。
再来说说另一个“买地名”的故事,且与李叔同——弘一法师有关。
2014年5月间,笔者从一东北妇女手中购得一张民国时期天津同顺和合记的纺织品商标,画面精细描绘着和合二仙的神话故事,形象生动,色彩明丽。画面四角有“完全国货”字样,两侧标“政府注册,放造必究”字样。显然,其中的“放”该是“仿”字之误,不知当时是商家还是画家马虎大意了,就这样大宗地印刷推行出来。如今看,也算错版老商标之一种吧。
老商标下端标示的厂址引人:“天津河东粮店后街”。1880年,李叔同(名文涛)出生在粮店后街陆家竖胡同2号,后迁居粮店后街62号,并愉快度过了青少年时代。
“春去秋来,岁月如流,游子伤漂泊。回忆儿时,家居嬉戏,光景宛如昨。茅屋三椽,老梅一树,树底迷藏捉。高枝啼鸟,小川游鱼,曾把闲情托。儿时欢乐,斯乐不可作。儿时欢乐,斯乐不可作。”1921年李叔同(弘一法师)在上海写下了《忆儿时》这首歌,可见他对天津出生地、故居的特殊眷恋。
粮店后街原在天津海河东路北段东侧,北起向河胡同,南至兴隆街。此地位于旧三岔河口以南,连通天津港、海河、运河,南来北往的漕船、粮船云集,是北方重要的商贸码头与粮食集散地,并形成了繁盛的粮栈集聚的粮店街。
另外,粮店街内还有乾隆二十六年(1761)兴建的山西会馆。此情此景,在清人所绘的《潞河督运图》中即有充分展现。后来,为了储运装卸方便,各家粮栈纷纷开了门面,进而形成粮店前街、后街。
粮店后街62号就在山西会馆斜对面,是一处占地1400平方米的宏大宅院。据李叔同孙女李丽娟回忆:“前院为三合院,有北、东、西房各三间,北房后边是一个小后院,只有三间灰土房,东、西各有一小厦子,前院墙下磨石抱角,房上有1米左右高的女儿墙,院内有一棵大树,老宅的不远处就是原北运河的河身(1918年河身裁弯取直后改为东河沿大街),顺河往东是金钟河,沿河是一片树林。”
李叔同在粮店后街故居奠定夯实了文学与艺术基础,结交了名师益友,是他人生风帆的起点,艺术生涯的基石。1912年,李叔同离津赴沪。2010年,李叔同故居纪念馆在原址成功复建。
小画实为义兴永商号出品的方形面镜背后的装饰衬纸,花花草草,还算漂亮。画面上端有“义兴永”红色大字,其下便是“提倡国货”与“工精价廉;真不二价”的字样。
再看下端,义兴永广而告之称:“本店自运上等材料专造新式各样铁边木边洋镜发庄。”值得注意的又一行蓝色小字写着:“倘有无耻之徒假冒本号花样式者,男盗女娼。”
早年,玻璃镜子大多为舶来品,堪称时髦摩登之物。可想而知,当时义兴永的镜子很有市场,一定是引来了其他商家的仿制冒牌,如若不然,义兴永也不会在广告上亮出此等“狠话”来。
画面两侧标示着义兴永的地址:“开设天津北门外乐壶洞大街中间坐东向西便是。”恰如那个卖家所言,正是“乐壶洞”三字引起笔者的兴趣。
2014年春,笔者在旧书摊上见到一张老天津义兴永玻璃镜子庄的小广告,是位天津当地人在卖。当时,这则广告是一厚本子中的一页,笔者猜测有人曾废物利用,把剩余积存的类似纸质小广告装订成本子,利用白背面来写写画画。
一询价,摊主开价较高。问缘由,他说:“这是‘乐壶洞’的,你知道么?你听说过这天津老地名么?”闻听此言,我才认真瞧了瞧地名那几个小字。转而心想,这般大批量出现,也就没必要花费太多,所以最终放弃。时隔不久,藏友崔先生赠送我一张这小标,也算如愿以偿。
关于天津“乐壶洞”这个地名,现下已很少有人知晓提及了,随着岁月的更迭,它被“北门外”、“北大关”、“河北大街”等叫法所淹没。殊不知,乐壶洞及其前身叫法在清代中后期、民国年间是响当当的津城地名,民国《天津地理买卖杂字》中多收民风精粹,其中道:“南斜街,磨盘街,毛贾伙巷锅店街。乐壶洞,缸店街,竹竿巷南针市街。”那么,“乐壶洞”缘何而来呢?
早年有民间传说,乾隆皇帝下江南有一次驻跸天津时微服私访,他见天津城北门外热闹熙攘,于是巧计脱离了文武大臣一干人马的前呼后拥,独自在街上溜达起来,也算惬意。走着走着,乾隆爷发现路边有个老头在卖老人参,顺便上前探问几句。那老头一脸苦相地说,家里出了大事急等用钱,走投无路才拿出祖传的人参来换点银子。乾隆爷心生恻隐,但见人参硕大饱满该是不错,便掏钱买下了。接着前行,又见赌钱摊前围满了人,好热闹的乾隆爷上前观瞧。“呵,瞧这位爷,天庭饱满地阁方圆气宇轩昂真不凡,一看就是好运气的发家有钱人……”乾隆爷架不住摊主与看客虚捧,不明就里跟着下注碰起运气来。结果呢?先赢后输,最后连外套都输给了人家,只剩内衬便衣了。
话分两厢,当随从们发现乾隆爷“丢了”,可吓坏了,无不火急火燎地团团转。大家找了半天才在赌钱摊附近寻见主子,见乾隆爷尴尬地坐在道边正生闷气呢。愿赌服输,其实亏点钱也就罢了,乾隆爷心想还得了一颗大人参呢。他让下人们看看那人参咋样,没想到大家面面相觑,显得哭笑不得。乾隆爷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命他们从实说来。原来,那人参是用大萝卜伪装假冒的。这下,乾隆爷恼羞成怒,气哼哼地对手下吼道:“这是什么鬼地方,简直就像吃人的老虎洞!”
就这样,“老虎洞”虽不好听可也算“御赐”啊,此名还是一传十、十传百地叫响了。很多人因此也将北门外一带称为“老虎洞”,直到清末。北门外老虎洞一带素来是买卖旺地,当日子进了民国年,气象日新,有的商户愈发觉得“老虎洞”这名字不吉利,不利于做生意,思来想去,有聪明人灵机一动说出了谐音——乐壶洞。
地址、地名搞清楚了,那义兴永玻璃镜子庄为什么择居此地呢?
此地古来便是老城“拱北”通京大道,加之地近南北运河、海河三岔河口之畔,所以很早就成为天津重要的商业中心。这片街区以北门外大街为中心,包括北门里大街、河北大街、估衣街、锅店街、侯家后、洋货街、竹竿巷、针市街等,商店铺户鳞次栉比,从早到晚车水马龙,行人摩肩接踵。
做买卖爱扎堆儿,旧时北门外一带有几十户经营玻璃镜子的商户,除了义兴永之外,还有同祥涌、恒昌、义顺和、义兴德、润泰祥、天兴等店铺,生意十分兴隆。这样的历史人文与民间传说背景为这张义兴永广告故纸的解读找到了支点。
再来说说另一个“买地名”的故事,且与李叔同——弘一法师有关。
2014年5月间,笔者从一东北妇女手中购得一张民国时期天津同顺和合记的纺织品商标,画面精细描绘着和合二仙的神话故事,形象生动,色彩明丽。画面四角有“完全国货”字样,两侧标“政府注册,放造必究”字样。显然,其中的“放”该是“仿”字之误,不知当时是商家还是画家马虎大意了,就这样大宗地印刷推行出来。如今看,也算错版老商标之一种吧。
老商标下端标示的厂址引人:“天津河东粮店后街”。1880年,李叔同(名文涛)出生在粮店后街陆家竖胡同2号,后迁居粮店后街62号,并愉快度过了青少年时代。
“春去秋来,岁月如流,游子伤漂泊。回忆儿时,家居嬉戏,光景宛如昨。茅屋三椽,老梅一树,树底迷藏捉。高枝啼鸟,小川游鱼,曾把闲情托。儿时欢乐,斯乐不可作。儿时欢乐,斯乐不可作。”1921年李叔同(弘一法师)在上海写下了《忆儿时》这首歌,可见他对天津出生地、故居的特殊眷恋。
粮店后街原在天津海河东路北段东侧,北起向河胡同,南至兴隆街。此地位于旧三岔河口以南,连通天津港、海河、运河,南来北往的漕船、粮船云集,是北方重要的商贸码头与粮食集散地,并形成了繁盛的粮栈集聚的粮店街。
另外,粮店街内还有乾隆二十六年(1761)兴建的山西会馆。此情此景,在清人所绘的《潞河督运图》中即有充分展现。后来,为了储运装卸方便,各家粮栈纷纷开了门面,进而形成粮店前街、后街。
粮店后街62号就在山西会馆斜对面,是一处占地1400平方米的宏大宅院。据李叔同孙女李丽娟回忆:“前院为三合院,有北、东、西房各三间,北房后边是一个小后院,只有三间灰土房,东、西各有一小厦子,前院墙下磨石抱角,房上有1米左右高的女儿墙,院内有一棵大树,老宅的不远处就是原北运河的河身(1918年河身裁弯取直后改为东河沿大街),顺河往东是金钟河,沿河是一片树林。”
李叔同在粮店后街故居奠定夯实了文学与艺术基础,结交了名师益友,是他人生风帆的起点,艺术生涯的基石。1912年,李叔同离津赴沪。2010年,李叔同故居纪念馆在原址成功复建。
小画实为义兴永商号出品的方形面镜背后的装饰衬纸,花花草草,还算漂亮。画面上端有“义兴永”红色大字,其下便是“提倡国货”与“工精价廉;真不二价”的字样。
再看下端,义兴永广而告之称:“本店自运上等材料专造新式各样铁边木边洋镜发庄。”值得注意的又一行蓝色小字写着:“倘有无耻之徒假冒本号花样式者,男盗女娼。”
早年,玻璃镜子大多为舶来品,堪称时髦摩登之物。可想而知,当时义兴永的镜子很有市场,一定是引来了其他商家的仿制冒牌,如若不然,义兴永也不会在广告上亮出此等“狠话”来。
画面两侧标示着义兴永的地址:“开设天津北门外乐壶洞大街中间坐东向西便是。”恰如那个卖家所言,正是“乐壶洞”三字引起笔者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