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岳全集》版本之论

来源 :中国收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w123123123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华山,古称“西岳”。现存最早的华山志就是金大定年间道士王处一撰修的《西岳华山志》。此后华山志历代都有撰修,明代撰修了《华岳全集》。
  


  国家博物馆图书馆藏有一部《华岳全集》残本,存四卷六册,框高21.5厘米、宽14.1厘米。半叶九行,行二十字,小字双行,字数同,四周单边,白口,单黑鱼尾。版心记书名、卷次、叶。首卷为图。卷首有万历丁酉(1597年,万历二十五年)年贾待问撰《刻华岳全集叙》,后有曹士伦题识,然后为万历丙申(1596年,万历二十四年)张维新《华岳全集叙》,后面也有曹士伦题识。其后为目录。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考证此书有四个版本:其一,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华阴知县李时芳撰修,十卷;其二,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张维新为潼关道副使,贵阳人马明卿为华阴知县,两人以李时芳的刻本为底本,修改了部分错误,并增补三卷,为十三卷;其三,万历三十年(1602年),华阴知县河间人冯嘉会又以张维新的刻本为底本,增文数篇;其四,入清后,书中载“国朝祭告之文,与宋琬、蒋超诸人之诗,则莫知谁所续入。”
  由此可知,《华岳全集》至少有四个版本,依据馆藏残本《华岳全集》卷首贾待问和张维新的叙,以及卷三所载祭告文的时间,最晚为万历十五年(1587年),可以确定馆藏《华岳全集》是以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的刻本为底本的。
  王重民先生在《中国善本书提要》中也记载了一个版本:此本卷首贾待问的叙为万历三十年,张维新的序为万历二十九年,不知何故。此外,卷末有马明卿和冯嘉会的跋,马明卿的跋后有曹士抡的评语“不朽之脉,文章是也。明序姑序,因笔损益之,道也。斯文未丧,百世可知,愿后有识之者。大顺囗年开创。邑令曹士抡评。”王重民先生还指出,此书所载祭告之文“下至康熙五十三年”。那么,此书应是《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提到的在第三种版本——冯嘉会增文本——的基础之上增补为第四种版本的清代增补本。馆藏本早于王重民先生提到的清代增补本,清代增补本卷末马明卿的跋后有曹士抡的评语。可以想像,馆藏残本若完整,应该也有马明卿的跋和曹士抡的评。王重民先生没有提到贾待问和张维新的叙后有曹士抡的题识,想必是在流传以及朝代更迭的过程中删削增改时遗失了,这就尤显馆藏残本《华岳全集》的重要与珍贵。
  


  馆藏万历二十四年本卷首贾待问和张维新的叙后都刻有曹士伦的题识,均署“大顺初年开创第一令曹士抡谨识”。笔者学疏才浅,未识出两篇题识,将图片录于此,以求教于方家。
  


  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张献忠在四川建立大西朝,年号大顺,与此同时,李自成在陕西建立大顺朝,年号永昌。“大顺初年”到底是大西朝的大顺,还是大顺朝的大顺呢?这个问题在上世纪60年代引起了学术界的争论,当时潘景郑先生、鲁深先生、李承详先生等多位学者参与论争。1993年,鲁深先生在《陕西对中国古代出版事业的贡献》一文中回忆了这一争论,结论是此书为李自成大顺朝所刻。大顺朝在历史上仅存在一年多,1645年就灭亡了。卷一署“天中张维新曰按古本图说二十有四所从来矣说稍增饰不得加损云”,保留了张维新为原著者的痕迹。卷二署“钦命镇守潼关兼摄河南山陕等处地方军民事务巫山伯马世耀”、“钦命镇守潼关等处地方提督军务兼理学政防御使刘苏”、“华阴县令曹士抡编辑”、“华阴县令学正王名世较正”。《国榷》卷104载有一段话:“豫王阿吉哥攻潼关,破之,伪巫山伯褚世耀败死,自成欲返延安……”由此可知马世耀是李自成的属下将领。曹士抡是大顺朝华阴县的第一任县令,因此署“开创第一令曹士抡”。此书是李自成大顺政权剜改刊印并留有明确纪年的图书,是中国现存惟一一部带有农民起义政权标记的图书,非常珍贵。
其他文献
藏书票属于小众收藏,在收藏的人眼里,藏书票里有一个世界甚至宇宙;在不了解的人那里,藏书票好像从未存在。  一枚藏书票可以简约到极致,也可以繁复到极致;可以星星点点都是留白,也可以密密麻麻不透一丝风。藏书票的最佳美术形式是版画,版画宜简也宜繁;可黑白,也可套色;可朴素,也可鲜艳。满版朴素,一点鲜艳的藏书票是玩票人的最爱。  语言文本的泛滥让经典美术展示出迷人的韵致,小版画如藏书票因为篇幅的局限更要求
期刊
你可曾试过拿起一支烟斗?即便不是为了去体会烟草的原始香味,那优雅的流线、舒适的手感、惊艳的木纹,或许也会让你怦然心动。  我与烟斗偶然结缘,从跟随朋友走进一家烟斗俱乐部开始。典雅的布局、柔和的光影,围坐在桌边的客人正在闲聊,丝丝烟气从他们嘴边叼着的烟斗里缓缓升腾。好香啊!弥漫在空气中的纯纯的烟草香味竟是那样与众不同,让我瞬间对此前自己抽惯的卷烟那浓烈刺鼻的气味感到了嫌弃。  抽过烟斗的人都知道,抽
期刊
清明刚过,笔者从几个渠道同时得到消息,日本青铜器、铜镜研究大家樋口隆康先生,突然于4月2日驾鹤仙去,不由得悲从心来……。樋口先生特别专注于中国传统文化,不仅在学术上孜孜不倦,蜚声国际;而且在生活上平易近人、和蔼可亲。在与樋口先生交往的八年多时间里,笔者留下了诸多珍贵记忆。回首往事,历历在目。  2007年3月,拙著《唐代铜镜与唐诗》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经文物界前辈牵线,初识樋口先生,两个月后的5
期刊
“私人定制”虽然听起来新鲜,但仔细分析,值得探讨之处也有不少。比如,定制的产物会增加收藏价值吗?客户要求个性表达对于艺术家而言又会否形成某种限制……且听业界人士如何解答——    问题一:会增加收藏价值吗?  周东(北京佳沃畅享美术馆艺术顾问):近几年出现了很多打着“私人定制”旗号的艺术品机构,但良莠不齐,更多的是在做低端市场。艺术品价格在国内本就混乱,有很多炒作的成分,一件高端艺术品很可能在艺术
期刊
烟斗是什么?  它可以是一种享受,因为这是最原始、最科学、最健康的利用烟草的工具,是让人得到放松和缓解压力的良伴。  它可以是一种艺术,人类的智慧和创造力凝结于此,精巧的设计、优雅的流线、绚美的纹理,使其足以媲美任何一件艺术珍品。  它可以是一种象征,智慧的长者、文明的绅士、成熟的男人,烟斗从诞生之日起就成了世人面孔上一个标志性点缀物。而烟斗也绝不只是象征着身份、地位,更确切地说,他象征着人们的气
期刊
前不久,北京市文物局下发了一份名为《北京市文物局关于拍卖企业经营文物拍卖许可相关事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据悉,当中最受业界关注的内容莫过于之前拍卖企业的经营范围需要按照等级资质来划分的历史有望被终结,而北京也将率先成为给拍卖企业“松绑”的城市。  为市场注入“强心剂”  据了解,该“通知”中表示,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决定》(2015年4月
期刊
烟斗是舶来品,它与中国五千年文明几乎没有一点关系,我们引以为傲的文化素养和底蕴半点用不上,顶多能为我们带来些许独特的东方人的视角,让我们更能够体会某些烟斗的独特和隐秘。  审美是个很私人的事情,却因为大部分人的知识、文化、情趣和生活体验而出现了许多交集,于是,审美得到了统一。也就是说,有许多人都喜欢一个风格或者条件,那么它就必将成为流行。  我们为什么要“培养”自己的审美呢,如何培养我们对烟斗的审
期刊
烟斗简史  考古学家曾在美国大陆发掘出古人在公元前3000年至公元前2000年使用的石头烟斗。于是,我想像那时候的烟斗会不会和现在依旧存在的软管烟斗一样,石制的斗钵上,连着一根长长的管状物,或者是用工具在地上挖两个连在一起的洞,像旧时的行军灶,在一个洞里放入具有芬芳香味和麻醉作用的植物——烟草叶子,吸烟者则躺在另一个洞边吸着烟,或者索性将这些植物直接撒在火中,坐在边上吸入燃烧出的烟——这和今天野外
期刊
王济远与庞薰琹,亦师亦友,他们共同在上世纪30年代的大上海文艺界,掀起了绘画革命的浪潮。随着运动的深入,他们的人生之路也开始变得不同,一个深入西南,一个远走他乡。而今,80年之后,在新一轮老油画热潮来临之时,他们的市场表现又如何呢?  庞薰琹:远走重洋 义结画社  1925年,19岁的庞薰琹弃医从艺,远涉重洋来到法国巴黎,入叙利恩绘画研究所(又译作朱丽安学院)学习。两年后,他又接受了常玉等朋友的劝
期刊
小胡同里的大斗师  鬼斗(中国著名制斗师)  柴棒胡同,北京闹市区里的一处安静角落,午后,坐在胡同口的大爷大妈都在悠闲地聊着天,但他们或许不曾想到,这里有一个小小的院落竟是中国烟斗圈一众大腕经常光顾的所在。  鬼斗,中国著名制斗师,他就是这个小院的主人。踏进干净整洁的院落,首先听见的就是“磨刀霍霍”的声音,鬼斗正在他的工作室里仔细打磨着一件尚未完工的烟斗。一身皮围裙,嘴里叼着雪茄,健硕的肌肉随着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