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人说,人这一辈子能做好一件事,就算功德圆满。大千世界,芸芸众生,多少人倾尽一生的时光与精力,也没有做好一件事。然而,在丰产路街道辖区,有这么一位女士,二十年来始终如一为辖区群众奉献爱心、为老人坚守孝道,用自己坚持不懈的行动践行着情与义的担当、孝与爱的融合。她的爱心善举,她的坚持坚守,感动了身边人,影响带动了很多人像她一样为群众、为社会奉献爱心,让爱的火种生生不息、星火燎原般传递下去。
这位女士,就是河南省孝文化促进会成员、娟子造型的负责人卢桂娟。用她自己的话说:“我就是想为大家做点好事,为老人尽好孝心,哪怕穷尽毕生的精力也在所不辞,因为我觉得值!”
与爱“童”在
初见卢女士,一头齐耳短发,干净利落,说话柔声细语,不疾不徐,一如她的人一样,温和、平静而又不失爽朗。她是一名发型师,20多年前就开始从事美发工作,时至今日,已经拥有了自己的连锁美发品牌店——娟子造型。然而,她的成就并不仅仅体现在美发事业上,她更为人所称道的是她的爱心事业。从20年前第一次为农机局家属院的老人们发放免费理发票开始,她就在奉献爱心的道路上一路前行,用自己一点一滴的行动帮扶着辖区的孤寡老人、困难儿童、弱势群体,解决他们的现实困难、滋养他们干涸的心灵,为他们带去温暖与希望,为他们撑起一片天。
2004年夏天,在郑州花园路与红专路交叉口南的正道中环广场上,13岁的张志兴和母亲一起在这里看车,从早上9点到晚上10点。小志兴喜欢窝在一边看课本,即使天已暮色、皓月当空,他依然借着路边昏暗的灯光全神贯注地看着课本,如饥似渴地汲取着书本里的知识。卢桂娟经常在此处经过,每每看到这个正值学龄的小男孩一边看车一边读书,不禁好奇地询问小志兴为何不去上学。面对阿姨的询问,小志兴忍不住向卢桂娟透露了自己的情况,原来,小志兴父母已经离异,迫于生活的压力,妈妈带着小志兴和姐姐一起来到郑州,在好心人的帮助下找到这份看车的工作,勉强糊口。听到这里,卢桂娟眼眶湿润了,第二天,她就带着几件衣服和一些钱,送给志兴的妈妈并劝导她:“孩子还这么小,咱们当父母的再苦再难也不能耽误孩子上学,这样会误了孩子的一生的!”志兴的妈妈拉着卢桂娟的手感激涕零:“大姐,我也不想这样的,可实在是没办法呀,我有病在身,孩子的爸又抛下了我们娘仨。我们初来郑州的时候手里只有130元钱,吃饭都要到夜市摊捡,没钱租房只能露宿街头。”卢桂娟震惊了,没想到小志兴的家庭竟然如此困难,从那以后,她三天两头来到中环广场,给他们送钱送物,尽自己最大的能力接济他们,同时,她还发动身边的朋友一起来帮助小志兴一家。很快,小志兴的遭遇引起了媒体的关注,面对记者的采访,小志兴直言自己最想做的事就是上学。最终在媒体的呼吁下,郑州103中学的校长愿意接受小志兴为本校的学生,并资助其免费上学。
如今6年过去,小志兴已然长成了大小伙子,也凭借着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大学,彻底改变了自己的命运。6年时间,改变了很多,唯一不变的是他对卢桂娟的感情,用他自己的话说:“娟姨是我的恩人,在我最困难的时候拉了我一把,没有娟姨,就没有今天的我!”
“疫”路奉献
作为一名发型师,卢桂娟有着一手上好的理发技术,可她并未想着用这门手艺挣多少钱,买多少套房,而是利用自己的专长坚持为辖区群众义务服务。二十年来,她几乎走遍了辖区每一家小区楼院,为这里的老人、困难群众义务理发,陪他们聊天,为他们送去关爱与温暖,老人们都亲切地称呼她为“娟子”。
卢桂娟每年都会给农机局家属院的住户发免费理发票,让退休的老人来店里理发。有的老人年龄大了,上下楼梯不方便,她一接到老人的电话,二话不说,拿着工具箱就去老人家里,陪老人唠嗑解闷,帮老人剪个精神的发型。
管城街的中全康养老院也是卢桂娟的“爱心基地”之一,她每两个月都会来这里为老人义务理发。
卢桂娟的无私奉献并不仅仅局限于此,就在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最严重的二三月份,卢桂娟不顾自身安危连续2天上门为河南省人民医院、河南省胸科医院、河南中医学院三附院的医护人员免费理发。
为了不给医院增加负担,卢桂娟自己准备了2只N95口罩,和同为理发师的妹妹一起来到医院,在大礼堂里为医护人员理发。厚厚的防护服穿在身上密不透风,再加上手拿理发剪不停地忙碌着,不一会工夫,卢桂娟全身就已被汗水浸透,可她舍不得休息。因为她深知,对于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而言,时间就是生命,哪怕自己再辛苦也要为医护人员做好服务。为了节约防疫资源,卢桂娟中午吃饭时也没有脱下防护服,只是匆匆吃了个盒饭就继续理发。整整2天时间,卢桂娟和她的妹妹跑遍三家医院,为上百位医护们理了发。当别人问她为什么如此拼命,她坚定地说道:“医护人员是抗疫第一线的战士,他们不分昼夜、不辞辛劳地抢救病人,自己能为他们做点事感到很荣幸、很骄傲!”
以孝为先
自从丈夫2015年心梗去世后,5年来,一天24小时,卢桂娟的手机从不敢关机,时刻挂念着年迈的公婆,只要手机一响,卢桂娟立马接听,生怕错过公婆的来电。
“我的初心就是要把这份责任扛起来,公婆失去了儿子,但我不能让他们失去依靠,我就是家里的顶梁柱,要给他们满满的安全感,让他们老有所依、老有所养。”卢桂娟对公婆的孝顺出自内心的一份担当和责任。
卢桂娟和公婆住在一个家属院,每天吃完早饭,她总是先把女儿送到学校,然后直奔公婆家里,帮他们打扫卫生、收拾家务,询问他们身体有没有不舒服的地方。等安顿好公婆后,她再去理发店开始一天的工作。其实,自己也是奔五的人了,每天如陀螺般连轴转经常感到精疲力尽,而对家人的那份使命感和责任感填满了卢桂娟的内心,让她不敢有丝毫懈怠。
让卢桂娟最无助的一次是半夜婆婆的一通电话。公公突发疾病,婆婆急得六神无主,家里乱成了一锅粥。卢桂娟匆匆忙忙赶到后,和婆婆一起带着公公去医院。公公患有老年痴呆,还经常便秘,到医院后,卢桂娟就帮公公把裤子脱下,垫好卫生纸后扶公公躺在病床上。旁人看到她忙前忙后,就提醒她是当儿媳妇的,卢桂娟说:“在我心里,他就是我的父亲,做女儿的为父亲做这些事都是應该的。”从丈夫去世的那一刻起,卢桂娟就告诉所有的家人,公婆永远都是她的爹娘,无论任何时候,照顾好他们都义不容辞。
“即使心里有再大的委屈,我也从不会在家人面前哭,怕他们看了伤心难过。”卢桂娟用尽自己所有的精力去照顾公婆、养育女儿、打理生意,她用自己柔弱的双肩承担起了家中的重担,她用自己无比强大的内心支撑着这个家,这个历经风雨坎坷依然幸福温暖的家。
孝与爱、情与善,就像两条线,卢桂娟用自己的爱心与付出、坚强与勇敢将两条线画成了一个圆,也让自己的人生更加圆满。正如那首经典老歌所唱:“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片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这位女士,就是河南省孝文化促进会成员、娟子造型的负责人卢桂娟。用她自己的话说:“我就是想为大家做点好事,为老人尽好孝心,哪怕穷尽毕生的精力也在所不辞,因为我觉得值!”
与爱“童”在
初见卢女士,一头齐耳短发,干净利落,说话柔声细语,不疾不徐,一如她的人一样,温和、平静而又不失爽朗。她是一名发型师,20多年前就开始从事美发工作,时至今日,已经拥有了自己的连锁美发品牌店——娟子造型。然而,她的成就并不仅仅体现在美发事业上,她更为人所称道的是她的爱心事业。从20年前第一次为农机局家属院的老人们发放免费理发票开始,她就在奉献爱心的道路上一路前行,用自己一点一滴的行动帮扶着辖区的孤寡老人、困难儿童、弱势群体,解决他们的现实困难、滋养他们干涸的心灵,为他们带去温暖与希望,为他们撑起一片天。
2004年夏天,在郑州花园路与红专路交叉口南的正道中环广场上,13岁的张志兴和母亲一起在这里看车,从早上9点到晚上10点。小志兴喜欢窝在一边看课本,即使天已暮色、皓月当空,他依然借着路边昏暗的灯光全神贯注地看着课本,如饥似渴地汲取着书本里的知识。卢桂娟经常在此处经过,每每看到这个正值学龄的小男孩一边看车一边读书,不禁好奇地询问小志兴为何不去上学。面对阿姨的询问,小志兴忍不住向卢桂娟透露了自己的情况,原来,小志兴父母已经离异,迫于生活的压力,妈妈带着小志兴和姐姐一起来到郑州,在好心人的帮助下找到这份看车的工作,勉强糊口。听到这里,卢桂娟眼眶湿润了,第二天,她就带着几件衣服和一些钱,送给志兴的妈妈并劝导她:“孩子还这么小,咱们当父母的再苦再难也不能耽误孩子上学,这样会误了孩子的一生的!”志兴的妈妈拉着卢桂娟的手感激涕零:“大姐,我也不想这样的,可实在是没办法呀,我有病在身,孩子的爸又抛下了我们娘仨。我们初来郑州的时候手里只有130元钱,吃饭都要到夜市摊捡,没钱租房只能露宿街头。”卢桂娟震惊了,没想到小志兴的家庭竟然如此困难,从那以后,她三天两头来到中环广场,给他们送钱送物,尽自己最大的能力接济他们,同时,她还发动身边的朋友一起来帮助小志兴一家。很快,小志兴的遭遇引起了媒体的关注,面对记者的采访,小志兴直言自己最想做的事就是上学。最终在媒体的呼吁下,郑州103中学的校长愿意接受小志兴为本校的学生,并资助其免费上学。
如今6年过去,小志兴已然长成了大小伙子,也凭借着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大学,彻底改变了自己的命运。6年时间,改变了很多,唯一不变的是他对卢桂娟的感情,用他自己的话说:“娟姨是我的恩人,在我最困难的时候拉了我一把,没有娟姨,就没有今天的我!”
“疫”路奉献
作为一名发型师,卢桂娟有着一手上好的理发技术,可她并未想着用这门手艺挣多少钱,买多少套房,而是利用自己的专长坚持为辖区群众义务服务。二十年来,她几乎走遍了辖区每一家小区楼院,为这里的老人、困难群众义务理发,陪他们聊天,为他们送去关爱与温暖,老人们都亲切地称呼她为“娟子”。
卢桂娟每年都会给农机局家属院的住户发免费理发票,让退休的老人来店里理发。有的老人年龄大了,上下楼梯不方便,她一接到老人的电话,二话不说,拿着工具箱就去老人家里,陪老人唠嗑解闷,帮老人剪个精神的发型。
管城街的中全康养老院也是卢桂娟的“爱心基地”之一,她每两个月都会来这里为老人义务理发。
卢桂娟的无私奉献并不仅仅局限于此,就在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最严重的二三月份,卢桂娟不顾自身安危连续2天上门为河南省人民医院、河南省胸科医院、河南中医学院三附院的医护人员免费理发。
为了不给医院增加负担,卢桂娟自己准备了2只N95口罩,和同为理发师的妹妹一起来到医院,在大礼堂里为医护人员理发。厚厚的防护服穿在身上密不透风,再加上手拿理发剪不停地忙碌着,不一会工夫,卢桂娟全身就已被汗水浸透,可她舍不得休息。因为她深知,对于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而言,时间就是生命,哪怕自己再辛苦也要为医护人员做好服务。为了节约防疫资源,卢桂娟中午吃饭时也没有脱下防护服,只是匆匆吃了个盒饭就继续理发。整整2天时间,卢桂娟和她的妹妹跑遍三家医院,为上百位医护们理了发。当别人问她为什么如此拼命,她坚定地说道:“医护人员是抗疫第一线的战士,他们不分昼夜、不辞辛劳地抢救病人,自己能为他们做点事感到很荣幸、很骄傲!”
以孝为先
自从丈夫2015年心梗去世后,5年来,一天24小时,卢桂娟的手机从不敢关机,时刻挂念着年迈的公婆,只要手机一响,卢桂娟立马接听,生怕错过公婆的来电。
“我的初心就是要把这份责任扛起来,公婆失去了儿子,但我不能让他们失去依靠,我就是家里的顶梁柱,要给他们满满的安全感,让他们老有所依、老有所养。”卢桂娟对公婆的孝顺出自内心的一份担当和责任。
卢桂娟和公婆住在一个家属院,每天吃完早饭,她总是先把女儿送到学校,然后直奔公婆家里,帮他们打扫卫生、收拾家务,询问他们身体有没有不舒服的地方。等安顿好公婆后,她再去理发店开始一天的工作。其实,自己也是奔五的人了,每天如陀螺般连轴转经常感到精疲力尽,而对家人的那份使命感和责任感填满了卢桂娟的内心,让她不敢有丝毫懈怠。
让卢桂娟最无助的一次是半夜婆婆的一通电话。公公突发疾病,婆婆急得六神无主,家里乱成了一锅粥。卢桂娟匆匆忙忙赶到后,和婆婆一起带着公公去医院。公公患有老年痴呆,还经常便秘,到医院后,卢桂娟就帮公公把裤子脱下,垫好卫生纸后扶公公躺在病床上。旁人看到她忙前忙后,就提醒她是当儿媳妇的,卢桂娟说:“在我心里,他就是我的父亲,做女儿的为父亲做这些事都是應该的。”从丈夫去世的那一刻起,卢桂娟就告诉所有的家人,公婆永远都是她的爹娘,无论任何时候,照顾好他们都义不容辞。
“即使心里有再大的委屈,我也从不会在家人面前哭,怕他们看了伤心难过。”卢桂娟用尽自己所有的精力去照顾公婆、养育女儿、打理生意,她用自己柔弱的双肩承担起了家中的重担,她用自己无比强大的内心支撑着这个家,这个历经风雨坎坷依然幸福温暖的家。
孝与爱、情与善,就像两条线,卢桂娟用自己的爱心与付出、坚强与勇敢将两条线画成了一个圆,也让自己的人生更加圆满。正如那首经典老歌所唱:“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片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