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融合发展:从马克思城乡关系理论到中国乡村振兴实践

来源 :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hui18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克思、恩格斯通过考察资本主义发展中产生的社会问题,全面剖析了工业化对城市和农村所带来的影响,认识到城乡对立是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固有顽疾.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促进城乡发展的必由之路是消除城乡对立和城乡隔离,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标,走城乡融合发展的道路.列宁和斯大林承接了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的探索和实践,通过合作社的方式使苏联的城乡关系成功过渡到了社会主义社会,可是斯大林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又使苏联的城乡关系步入了歧路,阻碍了苏联社会主义农村与城市的发展.中国借鉴苏联的成功经验,极大地解放了中国城乡的生产力.但由于受国内外客观环境的影响,中国的城乡关系逐步失调,即使是改革开放新时期也未能得到彻底改变.新时代,中国社会在产业发展、体制改革、精神文明、社会治理和生态治理等层面出现了众多利于城乡融合的积极因素,利于我国形成新型城乡工农关系,构建以“人”为核心的城乡融合实现机制,能够使中国城市和乡村在融合的发展道路上实现共同富裕.
其他文献
新课程标准模式下,在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中,要注重融入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模式,为语文教学活动提供全新的思路,让学生成为语文课堂中的主导者、主体对象,这样既能实现师生平等,还能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在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注重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提高小学生参与语文学习的自主性与积极性,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技巧与方法,使师生之间共同构建和谐、高效的语文课堂.在师生有效互动过程中,教师要尊重、理解学生,给予学生一定的发言权,这样才能深度解析语文知识.
一些学生认为物理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用处不大,这其实是因为在实际的物理教学过程中生活素材的应用很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要注意这方面的问题,在准备物理课程教学时,多思考本次教授的知识在生活中有哪些体现,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应用.特探究生活素材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要求.
作为微型教学资源,微课在教学活动中发挥着很大作用,无论是课前学习、课上教学以及课后巩固环节,微课在帮助落实教学目标上起到了显著作用.特就微课在中学英语课堂教学环节的应用原则、辅助作用以及应用方法展开简要分析,希望能可供参考.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既为教育教学带来新的希望,也为其带来了更大的挑战.在互联网环境下,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应积极进行改革,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写作基础教学、技巧教学以及实践练习环节的创新,实现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水平的提升以及小学生写作能力的切实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