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的深入发展,文化多样化的认同与传承日益成为各国学者关心的重要问题之一。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在促进民族文化发展的同时,也对民族文化的生存和传承构成了一定的冲击和挑战。在这一宏大背景的影响下,藏族青年对本族文化的认同与传承问题的研究日益彰显出其独特意义。围绕藏族语言、节日、饮食、葬俗等藏文化的核心要素,通过对香格里拉县200名藏族青年进行问卷,调查了藏文化在香格里拉县藏族青年人中认同和传承的具体情况。
关键词:香格里拉;藏族青年;藏文化;认同;传承
香格里拉县位于青藏高原东南边缘,横断山脉腹地,是滇、川及藏三省区交汇处,在行政上隶属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位于东经99°4′—99°44′,西经27°47′—27°50′也是举世闻名的“三江并流”风景区腹地。在这里居住着勤劳、淳朴、好客的藏、傈僳、纳西、白、彝、回、苗、怒、普米等26个少数民族。从2002年的人口统计数字看,全县共有人口355417人,其中少数民族285864人,占人口总数的80.43%,藏族115299人,占人口总数的32.44%,傈僳族97842人,占总人口的27.53%,纳西族44056人,占人口总数的12.40%。香格里拉县是一个以藏文化为主体文化,僳僳、纳西、白、彝、回、苗、怒、普米等多民族文化共同聚居发展的文化区域;藏传佛教、东巴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大乘佛教等以及多种原始宗教并存的众神狂欢、诸神共荣之地。由于受多民族文化的长期影响,香格里拉县多种民族风情并存,但藏文化是其中一道最明亮的风景。我们可以毫不夸张的说,香格里拉藏文化的变迁引领和代表着云南藏区藏文化的发展。藏族青年作为藏民族文化血脉的继承者和文化基因的承载体,他们对藏文化的认同与传承情况如何,是一个值得我们去研究的重要问题。
本文涉及被调查的内容和被调查的对象两个层面:一是藏族语言、节日、饮食、葬俗等藏文化的核心要素,这是本文关注的重点;二是从香格里拉县藏族青年中随机抽取的200名藏族青年,他们是藏文化认同和传承的生动载体,是我们进行问卷调查和访问调查的具体对象。其中,男青年76名,占38%,女青年124名,占62%;城镇户口青年20名,占调查对象的10%,农村户口青年180名,占90%。被调查的200名藏族青年都是迪庆州民族中等专业学校的学生。
为了深入了解香格里拉县藏族青年对藏文化的认同和传承情况,笔者就香格里拉县藏族语言、节日、饮食、葬俗等藏文化的核心要素进行了问卷设计,并在藏族青年人中随机抽取了200名藏族青年展开调查,了解了他们对本族文化的认同与传承情况。
一、关于语言的认同与传承情况现状的调查结果
民族文化传承的前提是民族语言的传承,藏族有自己的语言,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藏语言。在抽取进行问卷调查的藏族青年人中有160人来自农村,占调查总人数的80%,只有40位青年家住城镇,占20%。
香格里拉县藏族青年对藏语言的认同与传承情况如表1所示。在调查中当问及被调查的青年“你是否会说藏语?”的时候,有184人回答“会”,占调查人数的92%,有15人回答“只会一部分”,占被调查青年的7.5%,而有2人则表示自己“根本不会说藏语”,占0.5%。在“只会说一部分”藏语的青年中,当问及是什么原因使他们“只会一部分”时候,有13%的青年认为是受家庭环境的影响,28%的青年认为是因为自己所处的社会生活环境的影响。在回答“你怎样看待藏族青年该不该掌握藏语?”时,有97,5%的青年都认为,作为藏族青年,他们应该掌握本民族的语言,而且不应该让藏语在传承的过程中流失,应该让他们代代相传。当问到“你如何看待藏语如今的发展现状?”时,有30%的青年人认为他们的民族语言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传承得不是很理想,仅有63.5%的人认为发展得很好,另外6.5%的青年则表示“说不清楚”。在访问调查中,家住农村的青年100%的都会讲藏语,而家住城镇的青年中只有75%的藏族青年会讲藏语。
二、关于节日认同与传承现状的调查结果
藏族是一个勤劳的民族,一年中只有逢年过节才能稍作休息,因此,藏族的节日都过得十分隆重,所有人都彻底放松,享受节日带来的欢乐。藏族的节日主要有:藏历新年、传召大法会(僧人过)、五月赛马会、嘎登昂曲(燃灯节)、格冬(东)节等,而今受汉文化的影响也过中秋节、春节,在学校的学生还过儿童节、青年节等。自从《迪庆藏族自治州民族自治条例》颁布实施后,规定全州各机关单位藏历新年放假3天,藏族群众在藏历年期间,举行锅庄、弦子舞会以示庆贺,藏历新年中的许多仪式相沿下来用于藏族的春节,成为藏区特有的过年特点。少数民族能歌善舞,在香格里拉有这样一句谚语:“藏族人会说话就会唱歌,会走路就会跳舞”,这一说法在某种意义上一点都不夸张,藏族在过节时都喜欢唱歌跳舞,藏族的锅庄舞、热巴舞、弦子舞,独具特色,每逢藏族节日到来之际,藏民们身穿新装,手捧扎西钦玛,唱着吉祥的酒歌,你敬我、我敬你,场面非常热闹。
从表2中我们可以看出,在所有调查的藏族青年人中,只有56名藏族青年能把大部分的节日说清楚,只占到了28%,而有130名藏族青年表示“只知道一部分”占到了65%,而4%的青年则说“不知道”,3%的青年则根本不知道该怎样回答。对于藏历新年和农历新年两个节日,在调查中我们通过了解得知,更多的青年表示他们更注重农历春节,所有接受调查的200名青年都表示在他们的家中,许多传统的藏传节日已经不像以前那么注重了。与藏族传统节日同行的还有藏族歌舞,迪庆是歌舞之乡,曾被国际音乐界视为“圣地”,藏族的锅庄,弦子舞,丹巴舞,都是人们生活的一部分。近年来香格里拉县的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藏族青年对本民族歌舞文化增加了许多了解。如表3所示,有26.5%的青年只有节日才会跳舞,将近5%的青年则根本不会跳藏族舞蹈,而68.5%的青年平时也会跳藏族舞蹈,所占比例最大。
三、关于饮食认同与传承现状的调查结果
香格里拉属于高海拔地区,长久以来在这特殊的地理环境中,藏族人民形成了一套独特的饮食习惯。传统饮食以青稞、小麦为主粮,以酥油、糌粑为主食。青稞酒、酸奶、奶茶等为饮品伴餐多以牛、羊肉、腌猪肉、杂菜等为主,这类食品皆属高脂肪、高淀粉类,具有防寒、抗寒、增加体温、舒筋活血等功效,是高原上不可缺少的食物。糌粑是由青稞或豌豆炒熟后磨制而成的炒面,把糌粑用酥油茶或青稞酒拌和用手捏成小团就可以吃了,酥油茶是把酥油倒入木质的酥油桶内,加上盐巴和酥油,用长轴上下冲击,使其各成分融合而成,藏族同胞宁可三月无肉不可一日无酥油茶。青稞酒是用当地的青稞制成的一种低度酒,男女老少皆喜欢,食物多以肉食和奶制品为主,不 少人爱吃风干的牛肉。
从表4可以看出,有50%的青年家中现在仍以传统的饮食习惯为主,另外50%的青年则己经不以传统的饮食习惯为主了。在被调查的所有青年中,据调查结果统计,有75%的青年比较喜欢本民族的饮食,其他25%的青年则表示喜欢现代饮食;有40%的青年家中如今还在以传统饮食为主,而57,5%的青年家中则只有偶尔才做,平时都吃做起来更方便快捷的现代饮食。
四、关于葬俗认同与传承现状的调查结果
香格里拉有雄伟的雪山,幽深的峡谷,奔腾的长江,无垠的草原。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对生与死有着自己的诠释,从苯教的自然崇拜到藏传佛教的轮回观念无不显现藏文化的古朴及博大精深。丧葬问题是藏区藏文化的又一景观,它反映了藏民死后归宿,也就是对彼岸世界的认知及生活的愿望,同时也反映了藏民对死者的态度及对待方式,它是人类社会的一种反射。藏族人死后有六种葬法:天葬、水葬、土葬、火葬和塔葬、二次葬。天葬,就是将死者的尸体喂鹫鹰,鹫鹰食后飞上天空,藏族则认为死者顺利升天。天葬在天葬场举行,各地有固定地点,有专门的天葬师,人死后停尸数日,请喇嘛念经择日送葬,出殡一般很早,有专人将尸体送至天葬台,有专门的天葬师,在进行天葬时天葬师首先焚香供神,鹫鹰见烟火而聚集在天葬场周围,天葬是藏族地区古老而独特的风俗习惯,也是大部分藏人采用的丧葬方法;水葬,在喇嘛的主持下,通过某种神秘的仪式,让很多喇嘛用刀把尸体砍成一块一块的,再放进江河,让鱼儿去啃食他的肉体,让他好去超度;土葬本是藏族原始固有的葬俗,但天葬盛行以后,藏族认为对死者进行土葬后死者不能转世而很少使用;火葬适应于一些有地位及成就的僧人;塔葬只适应于高僧大德,如达赖喇嘛和班禅大师等,塔葬是将大师们的法体经过防腐处理放人塔内或将骨灰及舍利子装入塔内,灵塔是用金、银及各种宝石装饰,极尽华美;二次葬,亦称为复葬或迁葬,是一种流行于中国南方地区的传统葬俗,特指对死者尸骸作二重处置:人死,先采用土埋、风化、架树、水浸、置洞等方式处理肉身。待皮肉腐烂,再发冢开棺,拣取骨殖洗净晾干,放人特制的陶瓮等容器内,择日选地置放或深埋,即重新安葬。
在云南藏区香格里拉县藏族采用较多的是天葬和水葬。从表5中可以看到在这些藏族青年人中有47.5%的藏族同胞认可水葬,因为居住在香格里拉县的藏族信仰藏传佛教,而佛教中认为将尸体抛入河里喂鱼是一种布施行为。表示死者死后还把自己仅有的肉身布施给了其他生灵,这样将获得无量功德,从而摆脱轮回之苦,当地不大吃鱼也是与水葬有很大的关系。有32.5%的认可天葬,因为藏传佛教的思想来说就是希望死后升上天堂,并且这部分的青年表示他们希望这些文化继续发展下去。剩余20%的人则认可其他的丧葬方式。
青年人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通过此次的调查,我们可以看到,香格里拉藏族青年在认同和传承本民族文化的同时,不断的接受外来文化,使藏文化在他们身上得到了发展和传承。这说明香格里拉县藏族青年们既积极融入全球化、现代化的发展轨道,又不断发扬藏民族自己的本土文化,是有理想有追求的一代文化青年,也是藏族文化发展、繁荣的希望所在。
参考文献:
[1]云南省中句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中句县志[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7:54。
[2]李晓斌,西南边疆民族研究[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7:8。
[3]高发元,云南民族村寨调查一藏族[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116—151。
关键词:香格里拉;藏族青年;藏文化;认同;传承
香格里拉县位于青藏高原东南边缘,横断山脉腹地,是滇、川及藏三省区交汇处,在行政上隶属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位于东经99°4′—99°44′,西经27°47′—27°50′也是举世闻名的“三江并流”风景区腹地。在这里居住着勤劳、淳朴、好客的藏、傈僳、纳西、白、彝、回、苗、怒、普米等26个少数民族。从2002年的人口统计数字看,全县共有人口355417人,其中少数民族285864人,占人口总数的80.43%,藏族115299人,占人口总数的32.44%,傈僳族97842人,占总人口的27.53%,纳西族44056人,占人口总数的12.40%。香格里拉县是一个以藏文化为主体文化,僳僳、纳西、白、彝、回、苗、怒、普米等多民族文化共同聚居发展的文化区域;藏传佛教、东巴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大乘佛教等以及多种原始宗教并存的众神狂欢、诸神共荣之地。由于受多民族文化的长期影响,香格里拉县多种民族风情并存,但藏文化是其中一道最明亮的风景。我们可以毫不夸张的说,香格里拉藏文化的变迁引领和代表着云南藏区藏文化的发展。藏族青年作为藏民族文化血脉的继承者和文化基因的承载体,他们对藏文化的认同与传承情况如何,是一个值得我们去研究的重要问题。
本文涉及被调查的内容和被调查的对象两个层面:一是藏族语言、节日、饮食、葬俗等藏文化的核心要素,这是本文关注的重点;二是从香格里拉县藏族青年中随机抽取的200名藏族青年,他们是藏文化认同和传承的生动载体,是我们进行问卷调查和访问调查的具体对象。其中,男青年76名,占38%,女青年124名,占62%;城镇户口青年20名,占调查对象的10%,农村户口青年180名,占90%。被调查的200名藏族青年都是迪庆州民族中等专业学校的学生。
为了深入了解香格里拉县藏族青年对藏文化的认同和传承情况,笔者就香格里拉县藏族语言、节日、饮食、葬俗等藏文化的核心要素进行了问卷设计,并在藏族青年人中随机抽取了200名藏族青年展开调查,了解了他们对本族文化的认同与传承情况。
一、关于语言的认同与传承情况现状的调查结果
民族文化传承的前提是民族语言的传承,藏族有自己的语言,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藏语言。在抽取进行问卷调查的藏族青年人中有160人来自农村,占调查总人数的80%,只有40位青年家住城镇,占20%。
香格里拉县藏族青年对藏语言的认同与传承情况如表1所示。在调查中当问及被调查的青年“你是否会说藏语?”的时候,有184人回答“会”,占调查人数的92%,有15人回答“只会一部分”,占被调查青年的7.5%,而有2人则表示自己“根本不会说藏语”,占0.5%。在“只会说一部分”藏语的青年中,当问及是什么原因使他们“只会一部分”时候,有13%的青年认为是受家庭环境的影响,28%的青年认为是因为自己所处的社会生活环境的影响。在回答“你怎样看待藏族青年该不该掌握藏语?”时,有97,5%的青年都认为,作为藏族青年,他们应该掌握本民族的语言,而且不应该让藏语在传承的过程中流失,应该让他们代代相传。当问到“你如何看待藏语如今的发展现状?”时,有30%的青年人认为他们的民族语言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传承得不是很理想,仅有63.5%的人认为发展得很好,另外6.5%的青年则表示“说不清楚”。在访问调查中,家住农村的青年100%的都会讲藏语,而家住城镇的青年中只有75%的藏族青年会讲藏语。
二、关于节日认同与传承现状的调查结果
藏族是一个勤劳的民族,一年中只有逢年过节才能稍作休息,因此,藏族的节日都过得十分隆重,所有人都彻底放松,享受节日带来的欢乐。藏族的节日主要有:藏历新年、传召大法会(僧人过)、五月赛马会、嘎登昂曲(燃灯节)、格冬(东)节等,而今受汉文化的影响也过中秋节、春节,在学校的学生还过儿童节、青年节等。自从《迪庆藏族自治州民族自治条例》颁布实施后,规定全州各机关单位藏历新年放假3天,藏族群众在藏历年期间,举行锅庄、弦子舞会以示庆贺,藏历新年中的许多仪式相沿下来用于藏族的春节,成为藏区特有的过年特点。少数民族能歌善舞,在香格里拉有这样一句谚语:“藏族人会说话就会唱歌,会走路就会跳舞”,这一说法在某种意义上一点都不夸张,藏族在过节时都喜欢唱歌跳舞,藏族的锅庄舞、热巴舞、弦子舞,独具特色,每逢藏族节日到来之际,藏民们身穿新装,手捧扎西钦玛,唱着吉祥的酒歌,你敬我、我敬你,场面非常热闹。
从表2中我们可以看出,在所有调查的藏族青年人中,只有56名藏族青年能把大部分的节日说清楚,只占到了28%,而有130名藏族青年表示“只知道一部分”占到了65%,而4%的青年则说“不知道”,3%的青年则根本不知道该怎样回答。对于藏历新年和农历新年两个节日,在调查中我们通过了解得知,更多的青年表示他们更注重农历春节,所有接受调查的200名青年都表示在他们的家中,许多传统的藏传节日已经不像以前那么注重了。与藏族传统节日同行的还有藏族歌舞,迪庆是歌舞之乡,曾被国际音乐界视为“圣地”,藏族的锅庄,弦子舞,丹巴舞,都是人们生活的一部分。近年来香格里拉县的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藏族青年对本民族歌舞文化增加了许多了解。如表3所示,有26.5%的青年只有节日才会跳舞,将近5%的青年则根本不会跳藏族舞蹈,而68.5%的青年平时也会跳藏族舞蹈,所占比例最大。
三、关于饮食认同与传承现状的调查结果
香格里拉属于高海拔地区,长久以来在这特殊的地理环境中,藏族人民形成了一套独特的饮食习惯。传统饮食以青稞、小麦为主粮,以酥油、糌粑为主食。青稞酒、酸奶、奶茶等为饮品伴餐多以牛、羊肉、腌猪肉、杂菜等为主,这类食品皆属高脂肪、高淀粉类,具有防寒、抗寒、增加体温、舒筋活血等功效,是高原上不可缺少的食物。糌粑是由青稞或豌豆炒熟后磨制而成的炒面,把糌粑用酥油茶或青稞酒拌和用手捏成小团就可以吃了,酥油茶是把酥油倒入木质的酥油桶内,加上盐巴和酥油,用长轴上下冲击,使其各成分融合而成,藏族同胞宁可三月无肉不可一日无酥油茶。青稞酒是用当地的青稞制成的一种低度酒,男女老少皆喜欢,食物多以肉食和奶制品为主,不 少人爱吃风干的牛肉。
从表4可以看出,有50%的青年家中现在仍以传统的饮食习惯为主,另外50%的青年则己经不以传统的饮食习惯为主了。在被调查的所有青年中,据调查结果统计,有75%的青年比较喜欢本民族的饮食,其他25%的青年则表示喜欢现代饮食;有40%的青年家中如今还在以传统饮食为主,而57,5%的青年家中则只有偶尔才做,平时都吃做起来更方便快捷的现代饮食。
四、关于葬俗认同与传承现状的调查结果
香格里拉有雄伟的雪山,幽深的峡谷,奔腾的长江,无垠的草原。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对生与死有着自己的诠释,从苯教的自然崇拜到藏传佛教的轮回观念无不显现藏文化的古朴及博大精深。丧葬问题是藏区藏文化的又一景观,它反映了藏民死后归宿,也就是对彼岸世界的认知及生活的愿望,同时也反映了藏民对死者的态度及对待方式,它是人类社会的一种反射。藏族人死后有六种葬法:天葬、水葬、土葬、火葬和塔葬、二次葬。天葬,就是将死者的尸体喂鹫鹰,鹫鹰食后飞上天空,藏族则认为死者顺利升天。天葬在天葬场举行,各地有固定地点,有专门的天葬师,人死后停尸数日,请喇嘛念经择日送葬,出殡一般很早,有专人将尸体送至天葬台,有专门的天葬师,在进行天葬时天葬师首先焚香供神,鹫鹰见烟火而聚集在天葬场周围,天葬是藏族地区古老而独特的风俗习惯,也是大部分藏人采用的丧葬方法;水葬,在喇嘛的主持下,通过某种神秘的仪式,让很多喇嘛用刀把尸体砍成一块一块的,再放进江河,让鱼儿去啃食他的肉体,让他好去超度;土葬本是藏族原始固有的葬俗,但天葬盛行以后,藏族认为对死者进行土葬后死者不能转世而很少使用;火葬适应于一些有地位及成就的僧人;塔葬只适应于高僧大德,如达赖喇嘛和班禅大师等,塔葬是将大师们的法体经过防腐处理放人塔内或将骨灰及舍利子装入塔内,灵塔是用金、银及各种宝石装饰,极尽华美;二次葬,亦称为复葬或迁葬,是一种流行于中国南方地区的传统葬俗,特指对死者尸骸作二重处置:人死,先采用土埋、风化、架树、水浸、置洞等方式处理肉身。待皮肉腐烂,再发冢开棺,拣取骨殖洗净晾干,放人特制的陶瓮等容器内,择日选地置放或深埋,即重新安葬。
在云南藏区香格里拉县藏族采用较多的是天葬和水葬。从表5中可以看到在这些藏族青年人中有47.5%的藏族同胞认可水葬,因为居住在香格里拉县的藏族信仰藏传佛教,而佛教中认为将尸体抛入河里喂鱼是一种布施行为。表示死者死后还把自己仅有的肉身布施给了其他生灵,这样将获得无量功德,从而摆脱轮回之苦,当地不大吃鱼也是与水葬有很大的关系。有32.5%的认可天葬,因为藏传佛教的思想来说就是希望死后升上天堂,并且这部分的青年表示他们希望这些文化继续发展下去。剩余20%的人则认可其他的丧葬方式。
青年人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通过此次的调查,我们可以看到,香格里拉藏族青年在认同和传承本民族文化的同时,不断的接受外来文化,使藏文化在他们身上得到了发展和传承。这说明香格里拉县藏族青年们既积极融入全球化、现代化的发展轨道,又不断发扬藏民族自己的本土文化,是有理想有追求的一代文化青年,也是藏族文化发展、繁荣的希望所在。
参考文献:
[1]云南省中句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中句县志[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7:54。
[2]李晓斌,西南边疆民族研究[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7:8。
[3]高发元,云南民族村寨调查一藏族[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116—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