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我国高科技产业化进程的逐渐加快,正在向信息网络化、资源共享化方向发展,这一切都使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与利用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加强档案的资源建设、实施现代化管理、推进档案工作的法制化进程已经成为今后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面对新时期档案工作的需要,如何做好档案管理工作,本文对此加以论述。
关键词:新时期;档案管理;与时俱进;
中图分类号:G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10-00-01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档案工作也随之发生了变化,档案工作必须要有领导重视,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只有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加强管理意识、掌握现代化管理技能,提高综合素质技术,利用现代化技术整理档案,才能有效地解决新形势下出现的新问题。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水平直接影响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档案管理人员应该提高认识水平,强化继续教育,加强制度建设,建立相关运行机制。面对新时期档案工作的需要,如何做好档案管理工作,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抓起。
一、搞好档案工作,领导重视是关键
一个单位的任何一项工作,都必须有领导的重视,才能使这项工作顺利开展;如果领导不重视,许多具体的工作都会困难重重。领导对档案工作的价值和认识程度,决定着他们对档案工作的态度,从而在很大程序上决定着档案工作的发展。因此,把档案工作列入领导的议事日程,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规范档案工作的需要。对档案管理人员来说,则应该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影响,去争取领导的重视。如果只是一味的指责、埋怨领导不重视档案工作也是很难做好的。要使一个单位的档案工作有起色,领导和档案人员都必须重视档案工作。就档案工作而言,档案人员的工作态度、工作效率、工作质量、工作成果是决定档案工作好坏的根本原因。
二、解放思想,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
随着改革的深入发展,档案管理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管理方法手段的落后,给档案的保管和利用带来困难,只有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才能有效地解决新形式下出现的新问题。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相应的设备,将各种传统介质的干部人事档案信息,通过计算机技术转换为数字化的、可以被计算机识别的数字信息,组织加工整合成各种数据库形式进行存储,然后通过网络和信息系统,提供快捷方便的档案信息服务,从而提高干部人事档案的利用效率和干部人事工作的管理效率。
(一)加强管理意识。档案管理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它要求管理人员既要有高度的工作责任感,良好的职业道德,办事细心的工作态度,乐于奉献的工作精神,又要有扎实的档案管理的理论知识、科技知识,尤其是运用现代化科技手段和先进的管理方法管理档案的基本技能。因此,档案管理工作者只有涉猎广博的专业知识,开拓视野,优化知识结构,提高综合素质,才能做好新时期的档案管理工作。
(二)掌握现代化管理技能,提高综合素质。以前,档案材料的形成从文件的起草、修改、删减到定稿打印、传阅、整理、归档都是以手工抄写为主。而电子计算机技术在档案管理中的运用,可以系统地完成文件的起草、修改、删减、检索、打印、登记、汇集统计等工作,使文件的形成、运行、转换等各个环节与自动化办公衔接起来,这种现代化科技手段和先进操作管理技术,都迫切需要档案管理工作者去掌握和运用。档案管理数字化、信息化是信息社会对档案工作的要求,也是档案工作者的必然方向。所以,档案管理工作者要结合自己的岗位工作,边学习边操作,在提高业务素质的同时,特别要注重计算机知识、信息文化的学习掌握上,努力使自己具备信息知识和网络文化的综合型档案管理人才。
(三)利用现代化技术,整理档案。档案汇集着大量的指示,也记载着丰富的信息,成为一种丰富的信息资源。但档案的整理工作繁琐,重复劳动多,劳动强度大。而利用计算机等现代化手段整理档案,则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是人工立卷时,立卷人根据自己的理解对文件进行分类,尽管都仿照统一的标准,但因每个人的理解能力不同,对同一个文件有不同的分类,因此不可避免的产生分类不准的现象,影响案卷的质量,给利用工作带来不便。而利用计算机模拟人工立卷,然后按类别将属于条目的内容打印出来,作为以前的那种以“卷”为单位时案卷目录这一检索工具的替代物,也可按文件形成的先后顺序排列打印,既降低了人为因素在文件归档工作中的影响,又发挥计算机的管理优势,减少了手工操作,提高了工作效率,更好的服务于社会。
三、提高档案人员业务素质,加强继续教育
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水平直接影响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为了使档案工作人员能够适应档案管理工作的需要,首先要充分发挥档案工作人员的积极主动性、创造性,努力提高档案人员的知识水平和管理能力。由于设备的现代化,档案种类和载体的多样化,管理方法要不断改革,因此,对档案工作人员在业务知识、科学知识以及管理操作能力等方面都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四、加强档案资源建设
(一)把握好档案收集关。在当今服务型社会的大环境下,档案馆应把国家和社会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档案资料接收入馆,实行集中统一管理。档案馆应向各级基层档案管理部门下发通知,明确接收档案的范围、内容、标准及要求,让基层档案管理部门向社会各界广泛征集内容丰富,有特色,有价值的档案资料,及时修订和完善各种档案的归类、整理、保存,从而达到丰富馆藏档案,为利用者良好服务的目的。
(二)档案工作要走“特色” 路。所谓特色档案是指反映地方特色经济、特色历史、特色文化以及风土人情、 自然区域特色等方面的档案。 档案管理部门应充分认识馆藏建设的 “特色” 性,认真研究、分析本地区的特色档案资源,广泛征集、整理、保管,丰富馆藏内容,优化结构,体现特色,打造精品。
(三)要正确处理好档案馆藏的质量与数量关系。过去比较注重档案数量的多少来衡量档案馆藏丰富与否,但多年馆藏建设实践来看,仅仅片面追求数量是不够的,应该丰富馆藏,改变馆藏结构单一、缺乏特色,案卷质量不高等诸多发展档案建设的不利因素,辩证的处理好数量与质量的关系, 按照 《档案法》和《档案法实施办法》的有关规定,多层次、多渠道征集和收集档案资料,不断优化和丰富馆藏建设。
五、结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生产力的迅猛提高,信息化的容量越来越大,资料作为一种信息资源也显得愈来愈为重要。新时期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工作。只有创新思想, 改变观念, 增强法制建设, 充分利用现代化管理手段, 才能做好当代档案管理工作,真正实现档案信息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开发利用,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
关键词:新时期;档案管理;与时俱进;
中图分类号:G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10-00-01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档案工作也随之发生了变化,档案工作必须要有领导重视,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只有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加强管理意识、掌握现代化管理技能,提高综合素质技术,利用现代化技术整理档案,才能有效地解决新形势下出现的新问题。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水平直接影响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档案管理人员应该提高认识水平,强化继续教育,加强制度建设,建立相关运行机制。面对新时期档案工作的需要,如何做好档案管理工作,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抓起。
一、搞好档案工作,领导重视是关键
一个单位的任何一项工作,都必须有领导的重视,才能使这项工作顺利开展;如果领导不重视,许多具体的工作都会困难重重。领导对档案工作的价值和认识程度,决定着他们对档案工作的态度,从而在很大程序上决定着档案工作的发展。因此,把档案工作列入领导的议事日程,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规范档案工作的需要。对档案管理人员来说,则应该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影响,去争取领导的重视。如果只是一味的指责、埋怨领导不重视档案工作也是很难做好的。要使一个单位的档案工作有起色,领导和档案人员都必须重视档案工作。就档案工作而言,档案人员的工作态度、工作效率、工作质量、工作成果是决定档案工作好坏的根本原因。
二、解放思想,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
随着改革的深入发展,档案管理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管理方法手段的落后,给档案的保管和利用带来困难,只有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才能有效地解决新形式下出现的新问题。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相应的设备,将各种传统介质的干部人事档案信息,通过计算机技术转换为数字化的、可以被计算机识别的数字信息,组织加工整合成各种数据库形式进行存储,然后通过网络和信息系统,提供快捷方便的档案信息服务,从而提高干部人事档案的利用效率和干部人事工作的管理效率。
(一)加强管理意识。档案管理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它要求管理人员既要有高度的工作责任感,良好的职业道德,办事细心的工作态度,乐于奉献的工作精神,又要有扎实的档案管理的理论知识、科技知识,尤其是运用现代化科技手段和先进的管理方法管理档案的基本技能。因此,档案管理工作者只有涉猎广博的专业知识,开拓视野,优化知识结构,提高综合素质,才能做好新时期的档案管理工作。
(二)掌握现代化管理技能,提高综合素质。以前,档案材料的形成从文件的起草、修改、删减到定稿打印、传阅、整理、归档都是以手工抄写为主。而电子计算机技术在档案管理中的运用,可以系统地完成文件的起草、修改、删减、检索、打印、登记、汇集统计等工作,使文件的形成、运行、转换等各个环节与自动化办公衔接起来,这种现代化科技手段和先进操作管理技术,都迫切需要档案管理工作者去掌握和运用。档案管理数字化、信息化是信息社会对档案工作的要求,也是档案工作者的必然方向。所以,档案管理工作者要结合自己的岗位工作,边学习边操作,在提高业务素质的同时,特别要注重计算机知识、信息文化的学习掌握上,努力使自己具备信息知识和网络文化的综合型档案管理人才。
(三)利用现代化技术,整理档案。档案汇集着大量的指示,也记载着丰富的信息,成为一种丰富的信息资源。但档案的整理工作繁琐,重复劳动多,劳动强度大。而利用计算机等现代化手段整理档案,则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是人工立卷时,立卷人根据自己的理解对文件进行分类,尽管都仿照统一的标准,但因每个人的理解能力不同,对同一个文件有不同的分类,因此不可避免的产生分类不准的现象,影响案卷的质量,给利用工作带来不便。而利用计算机模拟人工立卷,然后按类别将属于条目的内容打印出来,作为以前的那种以“卷”为单位时案卷目录这一检索工具的替代物,也可按文件形成的先后顺序排列打印,既降低了人为因素在文件归档工作中的影响,又发挥计算机的管理优势,减少了手工操作,提高了工作效率,更好的服务于社会。
三、提高档案人员业务素质,加强继续教育
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水平直接影响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为了使档案工作人员能够适应档案管理工作的需要,首先要充分发挥档案工作人员的积极主动性、创造性,努力提高档案人员的知识水平和管理能力。由于设备的现代化,档案种类和载体的多样化,管理方法要不断改革,因此,对档案工作人员在业务知识、科学知识以及管理操作能力等方面都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四、加强档案资源建设
(一)把握好档案收集关。在当今服务型社会的大环境下,档案馆应把国家和社会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档案资料接收入馆,实行集中统一管理。档案馆应向各级基层档案管理部门下发通知,明确接收档案的范围、内容、标准及要求,让基层档案管理部门向社会各界广泛征集内容丰富,有特色,有价值的档案资料,及时修订和完善各种档案的归类、整理、保存,从而达到丰富馆藏档案,为利用者良好服务的目的。
(二)档案工作要走“特色” 路。所谓特色档案是指反映地方特色经济、特色历史、特色文化以及风土人情、 自然区域特色等方面的档案。 档案管理部门应充分认识馆藏建设的 “特色” 性,认真研究、分析本地区的特色档案资源,广泛征集、整理、保管,丰富馆藏内容,优化结构,体现特色,打造精品。
(三)要正确处理好档案馆藏的质量与数量关系。过去比较注重档案数量的多少来衡量档案馆藏丰富与否,但多年馆藏建设实践来看,仅仅片面追求数量是不够的,应该丰富馆藏,改变馆藏结构单一、缺乏特色,案卷质量不高等诸多发展档案建设的不利因素,辩证的处理好数量与质量的关系, 按照 《档案法》和《档案法实施办法》的有关规定,多层次、多渠道征集和收集档案资料,不断优化和丰富馆藏建设。
五、结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生产力的迅猛提高,信息化的容量越来越大,资料作为一种信息资源也显得愈来愈为重要。新时期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工作。只有创新思想, 改变观念, 增强法制建设, 充分利用现代化管理手段, 才能做好当代档案管理工作,真正实现档案信息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开发利用,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