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二现象”

来源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weiririr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生进入高二年级后,一部分学生容易出现这样一些现象:学习成绩“滑坡”,对老师的批评习以为常,产生“逆反心理,对抗心理,面对老师的批评,有的不屑一顾,甚至冲撞老师,喜欢过激表现自己,以引起班上其他同学大笑和混乱,渴望得到异性的青睐,与异性交往比较大胆,攀比、赶时髦……这些在学生高二阶段容易出现的现象,我们一般称为“高二现象”,在此年级段的带班带课、实施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大家总觉得特别费事、费神。“高二现象”的出现,严重危害高二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它是青年走向人生的岔道口,是他们思想道德、学校成绩和认知能力的分水岭,如果不注意引导或引导不得法,学生很有可能走向歧途。
  一、“高二现象”成因
  马克思哲学告诉我们,事物的发展是内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是事物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高二现象”的形成同样也是内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
  1、外因
  学校因素。产生“高二现象”的一个客观原因就是学业压力。高二面临着学业水平测试,面对着四门必修课、三门主科和两门选修再加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过重的学业负担,使很多学生潜意识里产生逃避的念头;与此同时,强调竞争、重视排名的存在,自然让学生感到心理压力的沉重,生活的单调乏味,身心的疲惫不堪。再加上大部分高中都是封闭式管理。所以这时的他们,非常向往和迷念“精彩的外部世界”希望抛下包袱,冲破禁锢,寻找自由的天空。
  家庭因素。特殊家庭的大量产生也是“高二现象”形成的又一客观原因。家庭对孩子的影响越来越大,家庭给他们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尤其是作为开始成熟、有自己思想的他们来说,家庭环境的好坏、家庭教育的优劣对他们的影响很大。笔者在平时的工作中发现,往往家庭特殊的学生,也是比较容易出现“高二现象”的学生。
  社会因素。社会环境的“大气候”影响着学校的“小气候”,然而由于社会教育的复杂性,使积极性和消极性的影响混合在一起,甚至于会出现与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抵制的矛盾现象。随着市场经济的繁荣、社会文化的进一步发展,电视、录像、网络文化传播媒体的多样化,各类文化挤占市场,良莠混杂,对于认识水平较弱、缺乏辩证观点的高二学生来说最易受不良因素的影响,他们不分好坏,盲目接受,效仿,这些年来,学生群中出现的染发、留长发、留胡须、穿奇装异服、戴金银首饰、唱流行歌、说流行话、用流行品等均属于盲目的行为模仿。
  2、内因
  心理因素。高二的学生对高一刚进校时对高中学习、生活的新鲜感,胆子小,能够遵守纪律,想好好学习的特点已不复存在,高二的他们心理开始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一个很明显的表现就是身体的逐渐成熟导致他们误认为心理的成熟。于是他们就像成人一样向往和需要异性朋友,需要独立的生存空间,不习惯老师和家长对他们行为的约束,很容易对老师和家长产生逆反心理。生理上的变化导致心理上的幻想多、欲望多,注意力不集中,自主意识强,自我约束能力差;同时,他们很在意自己在团队中的位置和口碑。由于心理发展的不平衡,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对抗情绪,产生逃避、说谎、破坏、暴力等不良行为。
  生理因素。高二学生早已进入了青春发育期,身体迅速成长,第二特征发育趋于成熟。青春期性成熟带来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促使青少年性意识的增长,但是他们又不敢在老师和家长面前流露,由此产生青春期的烦恼。
  认知因素。高二学生的价值观大多是教师与家长观念中理想部分的借用,在评判别人的行为和一些社会现象时用理想化的标准。他们的思考趋于理性但仍绝对、偏激和片面,看到贪污、暴力、欺骗等丑恶现象存在时,他们会失望。日趋复杂的思想得不到正确指导,对社会迷茫造成学生更大的压抑。
  二、“高二现象”的应对措施
  1、转变教育观念。一方面学校要营造和谐的育人环境,另一方面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要改变教育方法,两者兼用,以达到最佳效果。
  优良的育人环境能使学生感受到温馨怡人的文化气息,使学生能受到积极的情绪影响和精神启迪,增加对学校认同、信赖和热爱的感情,从而增强学校的吸引力、凝聚力。班主任应积极引导学生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如校园读书节、校园文化艺术、校秋季运动会、校园科技节等。他们只有通过各种活动把多余的精力释放以后,才会安安静静坐下来读书学习,而当各类活动组织开展的有声有色是,学生才会产生“向校性”,即渴望去学校。渴望参加活动、欣赏活动。这比班主任在班上苦口婆心、枯燥乏味的说教效果要好的多。目前的电游、网吧跟学校抢夺学生,归根到底是学习生活太单调、太乏味而形成的局面。
  在教育方法方面,班主任应该要以人为本,注重学生内心世界的发展变化,不用“叛逆”、“逆反”等贬义语汇来评价学生和归纳学生的行为。找准学生道德行为问题点,增强学生道德行为养成教育的针对性。根据高二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设计和实施系列化教育活动。寓教育和训练于德育活动中,避免道德教育的空洞说教,让学生自主设计、参与活动,在活动中提高认识、辨别是非、陶冶情感、磨炼意志、训练行为。
  2、充分认识“高二现象”。只有老师、家长和学生都充分的认识“高二现象”的严重危害,才能做到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已达到最大效果。
  首先要提高教师尤其是班主任的认知,注重包容理解。让教师充分认识“高二现象”,一方面能让教师理解学生的异常表现,另一方面使教师做好对这类学生的教育准备,采取适合于“高二现象”的学生的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方法等。找准学生道德行为问题点,增强学生道德行为养成教育的针对性。根据高二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设计和实施系列化教育活动。
  其次要提高家长的认知,家长们应该根据孩子年龄特点及在身体发育过程中产生的疑惑给予及时合理的解释、坦诚的交流、正确的引导。同时,面对孩子出现的“高二现象”,家长们要从容正确面对,不急不躁,多给予孩子家庭的温暖和关爱。
  再次要强化学生的認知,开展自我意识的探究,提高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控制水平,认识“现实自我”。自尊自爱,建立自信,展示“理想自我”。引导学生由“现实自我”向“理想自我”迈进,爱自己也爱他人和社会,使学生对自己生理、心理上发生的变化有一个正确认识。
  总之,“高二现象”是我们高中出现的一种非正常而又必然的普遍现象,是我们班主任工作中的难点和重点。这就要求我们班主任平时要留心观察,积极建设具有良好班风的班集体,营造有利于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形成的班级环境,既注意大面积教育,又兼顾个别差异,因材施教,循序渐进,防微杜渐,为学生安全渡过高二危险期打下坚实的教育基础。
其他文献
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学史、在“活动”中悟史、在“活动”中明理。如学生朗读、观赏、表演历史剧、看图说史、绘图大比拼等活动,鲜明、形象、生动的情景会使学生产生相应的情感,这些活动让学生的情感得到释放,自然就掌握了该掌握的历史基础知识、道德情感;一些再现历史场景的“活动”让学生有深刻的印象,培养了他们的团队精神,并能强烈地震撼他们的心灵,唤醒他们的良知,陶冶他们的情操。所以我们的学生中有叫“秦始皇”、“
期刊
常谈师爱,那么师爱到底是什么?有人认为有渊博的学识,教给学生许多知识就是师爱;有人认为有高尚的情操,做学生的榜样就是师爱;有人认为善于开启学生的心灵,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就是师爱。在办公室里,一个教龄三十年的,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对着一个学生无奈地直叹道:“唉,我这样做还不是为他好,可是他为什么这样不懂事呀?居然在教室里谩骂,说什么不要我管这样的话。唉,现在的孩子都怎么了。”这出自肺腑的话,闻者可能
期刊
目的:探讨兔骨骼肌卫星细胞分离提取和培养方法,并观测TGF-β1、MGF在不同浓度和时间对体外培养的兔骨骼肌卫星细胞增殖及分化的影响。方法:1.选取一周齢健康乳兔,采用改良混
一、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是一首词。作者是南宋杰出的爱国词人辛弃疾。写的是夏夜在黄沙岭上所见到的美好景象,表达了词人热爱大自然,关心人民生活,企盼丰年的思想感情。这首词分为上阕和下阕两部分。词的上阕描写的是黄沙岭夏夜清丽喜人的景象,下阕描写了黄沙岭上轻云、阵雨的天气变化以及词人的愉快感受。  二、设计理念  教学遵循学生“诵读为主,自主感悟”的原则。通过读字音、读韵味、读画面、读情感这一诵读过程,创
期刊
因作文而快乐,这是广大师生的永远追求。在课程改革的新形势下,一线教师要尽快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勇于创新,努力调动学生作文的积极性,转变态度,培养习惯,视作文为乐事。惟有如此,才会有新鲜活泼、个性突出、思想丰富的作文涌现,教师的快乐也莫过于此吧。  自主是快乐作文的第一步  从信息论来看,作文是一个外界信息的输入、储存、加工、编码、输出的过程。信息的输入是前提,加工是中介,输出是结果,而这个信息输入
期刊
儿童应该是欢笑的,如同绽放的花朵,然而走进我们的语文课堂,学生的表情又如何呢?课堂作为儿童生活的主要部分,可是我们的小学生竟然很生,甚至没有笑过,这是一种怎样的尴尬和遗憾啊!语文课堂不但要有“听、说、读、写”的训练,更應该有笑声。  “威尼斯的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长,又窄又深,有点像独木舟。船头和船艄向上翘,像挂在天边的新月,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这段话优美,富有童趣,可班中的男同学梁宁却
期刊
调皮好动是孩子的天性,也是孩子的权利,孩子之所以调皮,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们希望受到老师或其他人的关注,为了吸引别人的注意,他们便会故意搞出一些与众不同的举动。  对于这些孩子的举动,如果不分青红皂白地严加训斥、重复唠叨,孩子便会产生逆反心理。没有谁能容忍并愉快地接受一个喜欢没完没了地啰嗦的人,孩子最烦的就是大人们像小鸡啄米一样唠唠叨叨。有一句话:剩饭炒三遍,狗都不吃。没有谁会把唠叨的事情记在心上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