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物理习题课教学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z_oce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习题课教学是物理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解题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重要途径。在解题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如何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是物理教师需要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
  关键词:物理习题课;教学环节;教学案例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21-0021
  传统的高中物理习题教学,侧重学习结果的考查,教师的讲解也是以结果为目标,这样学生确实积累了一些知识,却无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在新课标下,高考命题更注重了能力的考查,对学生解答物理问题的各种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很多教师在习题教学中也进行了相应的改革,开始注重物理规律的探究过程和方法,注重学生思维的培养,注重学生能力的提高。但是,太过于注重能力,又出现了将“能力”异化为“方法”的现象。学生死记硬背了一些“题型”,熟练掌握了一些与之对应的解题方法,然后通过题海战术,期望达到“见题生法”的效果。在习题课教学上缺少了必要的探究、合作、交流,更缺少了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
  作为物理教师,我们常有这样的感觉,有时在进行习题教学时,虽然花了很大力气却收不到应有的效果。原因在哪里呢?反思一下,主要问题出在讲解过程中,常常是得出一种“方法”后,立即出示一个或几个相应的跟踪练习,学生只会按教师传授的“方法”套用,题太多,学生既无全面的思考过程,又无消化、吸收的时间。长时间这样,缺少了学生对“方法”的思考过程,更忽视了学生暴露问题的过程,学生的思维也不可能得到锻炼。长此以住,形成了“一听就会,一做就错”的怪现象。解答新问题时,学生就束手无策,无从下手,这就是物理习题课教学不理想的重要原因。那么,怎样才能提高物理习题课的质量,使我们的辛勤付出,换的可喜的成果呢?笔者认为,要想让学生真正弄懂,就必须把课堂还给学生,为其创造和安排练习的机会。例如“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习题课讲解时,可以通过复习平抛运动,设计一组可将有关“方法”溶于其中的小题目,让学生去做,这样就把主动权交给了学生,学生灵活运用自己的知识和已有的思维方法,解决物理问题,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中,回顾所学的“方法”并作出相应的选择判断,从而轻松愉快地实现知识复习与能力的提高,最后教师可以再进行归纳解答,提炼解法,升华情感。
  习题课的教学环节如下:
  课前。教师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指定学习目标,设计练习题,题目要重基础,体现研究物理问题的基本方法;分层次、分类设计习题,按由易到难的顺序编排。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小组讨论,发现预习中存在的问题,找出疑点、难点,未能解决的问题。
  课内,分四个步骤:
  一、自主学习
  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的认知程度,编制练习题,题型要多样性,内容要层次性(基本训练、能力训练、综合训练),结构要完整,能体现研究物理问题的基本方法。学生应选择适合自己的题目,认真规范高效的完成。标记有疑问或不会的题目。注意新课教学中的习题课,例题的选择,要贴近课本基础知识和重点知识,重点解决该类问题的一般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巩固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注重方法的归纳和总结。
  二、合作探究
  教师参与到探究和交流之中,巡视指导,了解和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需要精讲的问题。学生在独立完成任务后,进行小组内合作交流,互相讨论。交流做标记题目,主要由学生互相讲解,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组内都不会或达不成共识的问题由组长记录并反馈给教师。这个过程要让学生讲解,或师生共议,争取达到积极高效。存在的问题集中展示时,让问题充分暴露出来,让错因充分暴露出来,让解题思路充分暴露出来。
  三、精讲点拨
  教师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找准切入点,进行方法指导。例如从何处分析,为什么这样分析,有哪些方法和技巧,如何挖掘隐含条件,如何建立物理模型,如何排除思维障碍等。这是习题训练课的发展部分,重在解法的强化、规律的总结、认知结构的完善等。学生应认真听讲,作好笔记,对教师精讲的知识、方法、技巧、规律等要及时总结、归纳、整理。教师应根据学生暴露的问题“借题发挥”,进行重点指导;在展示学生解题思路的基础上,找出学生在思维方法上存在的缺陷,发挥好教师的指导作用。
  四、巩固检测
  教师要针对有代表性的问题设计相应的变式练习。以练促思,以练促改,练中悟法。通过练习,让学生巩固知识,掌握方法、思路和规律。学生应根据教师的要求,自主读题、审题、解题,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该练习题,同时能针对不同题型归纳总结解答物理问题的方法。教师在编写练习题时,应在了解学情的基础上,对题目的完成情况先进行预设,从而编写出针对性强的变式练习。当然课堂上还应关注学生在解题过程中的生成情况,及时对所做题目进行调整。
  课后。教师针对出错多的知识点,再设计类似的变式训练题,进行二次过关,以检查学生的改错程度和掌握程度。要设法检查学生复习、整理的情况。学生要严格按照教师的要求完成二次过关试题,对课堂上教师点拨的内容进行复习、整理、巩固。教师要及时批阅二次过关训练题,并做出相应的反馈和矫正。
  教学案例: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
  【学习目标】
  1. 会用共点力平衡条件解决有关力的平衡问题。
  2. 理解产生超重、失重现象的条件和实质,能解释实际问题。
  3. 进一步熟练掌握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
  课前预习早知道
  (1)平衡状态:
  (2)力的合成、分解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适用范围是 。
  (3)共点力: 。
  (4)超重 ;失重 ;完全失重 。在超重、失重、完全失重等物理现象中,物体所受的重力分别   、 、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课堂探究我提高
  合作探究一、共点力平衡条件
  例1. 下列事例中处于平衡状态的是( )
  A. “神舟”号飞船匀速落到地面的过程
  B. 汽车在水平路面上启动或刹车的过程
  C. 汽车停在斜坡上
  D. 竖直上抛的物体在到达最高点的那一瞬间
  例2. 城市中的路灯,无轨电车的供电线路等,经常用三解形的结构悬挂。图为这类结构的一种简化模型。图中硬杆OB可绕通过B点且垂直于纸面的轴转动,钢索和杆的重量都可忽略。如果悬挂物的重量为G,角AOB等于θ,钢索OA对O点的拉力和杆OB对O点的支持力各是多大?
  小结:
  合作探究二、超重和失重
  例3. 人站在电梯中,人的质量为m。
  ①人和电梯一同静止时,人对地板的压力为多大?
  ②人随电梯以加速度a匀加速上升,人对地板的压力为多大?
  ③人以加速度a匀减速下降,这时人对地板的压力又是多大?
  ④人随电梯以加速度a(a  ⑤人随电梯以加速度a(a  ⑥人随电梯以加速度g匀加速下降,这时人对地板的压力又是多大?
  例4. 在一个封闭装置中,用弹簧秤称一物体的重量,根据读数与实际重力之间的关系,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读数偏大,表明装置加速上升
  B. 读数偏小,表明装置减速下降
  C. 读数为零,表明装置运动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但无法判断是向上还是向下运动
  D. 读数准确,表明装置匀速上升或下降
  小结:
  课后巩固再提升
  1. 如图所示,电灯悬挂于两墙之间,更换绳OA,使连接点A向上移,但保持O点位置不变,则A点向上移时,绳OA的拉力( )
  A. 逐渐增大 B. 逐渐减小
  C. 先增大后减小 D. 先减小后增大
  2. 在升降电梯内的地面上放一体重计,电梯静止时,晓敏同学站在体重计上,体重计示数为50 kg,电梯运动过程中,某一段时间内晓敏同学发现体重计示数为40 kg,在这段时间内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晓敏同学所受的重力变小了
  B. 晓敏对体重计的压力小于体重计对晓敏的支持力
  C. 电梯一定在竖直向下运动
  D.电梯的加速度大小为g/5,方向一定竖直向下
  3. 物体P、Q叠放在一起(P在上),现从某一高度由静止释放,若不计空气阻力,则它们在下落过程中( )
  A. P对Q有向下的弹力
  B. P、Q间无相互作用的弹力
  C. Q对P的弹力小于P的重力
  D. P对Q的弹力小于Q的重力
  通过认真备课,课堂精心讲解、观察,课后反思、总结。笔者认为习题课教学还应做好以下几点:
  首先,教师应精选习题。所选习题应针对教学的重点、难点和考点,能起到示范引路,方法指导的作用,还应便于从情境、设问、立意等方面作多种变化,从不同角度使学生对知识与方法有更深刻的理解。题目若能用实验做出来或与实际联系得比较密切,则尽可能安排实验演示或实际动手操作,以增强直观程度。在出示题目之后,教师要沉得住气,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审题思考,以充分展示学生的思维过程。
  其次,善于提问。把大问题分解为一系列环环相扣的小问题,按思维的进程面向全体学生依次提出,分别由不同的学生作答,这时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既讲正确也讲误区,既讲常规方法也讲技巧捷径。为了让全体学生参与,要因材施教,分层次设计问题,分层次提问。学生回答后,教师要做中肯的评价,知名每一个学生的优缺点,让他们享受回答的乐趣,也便于浓厚学习氛围的创设。
  再次,做好总结。总结寻找突破口的方法,总结易混易错处,归纳同类习题的共性与异类习题的联系与区别,达到解题时“会一类、通一片”的目的。总结时也要注重学生主观能动性的调动,先让学生们踊跃发言,教师做好记录与板演,学生不再有发言时,教师及时整理,得出易记、逻辑性强的结论或方法。
  总之,一道题目解完后多多思考有利于深化学生对物理知识和方法的熟悉,促进其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以及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从而提高解题能力。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 150000)
其他文献
失眠属于现代医学中的神经衰弱一病,临床上极为常见,以经常不得安睡为其主要特征.是一种十分普遍的睡眠障碍,属中医学之"不寐"、"不得眠"等病证范畴,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人体
科学的安排一日三餐,与人体的健康密切相关,特别是中老年人晚餐食用不当,易带来许多疾病,危害尤甚.
是否以及如何告诉癌症患者真实病情一直是困惑临床医生的问题.近年来研究发现绝大多数癌症患者希望知道自己的真实诊断以及预后.然而患者亲属为了避免负面情绪,常常要求医生
目的 及早发现产后抑郁症的自杀观念及自杀行为,防止意外发生.方法 使用(CCMD-3)对妇幼保健院的孕产妇进行抑郁症的诊断,并分析其临床资料,提出护理要点. 结果 在768例产后2
目的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方法分析病区用药安全的危险因素;编写和及时添加表格式的《常用药及新药简明使用手册》;设置用药提示板;实施规范的特殊用药警示标志的使用程序等改
目的探讨手术室工作环境对工作人员的职业危害及防护措施。方法采用了加强空气流通,避免生物感染,避免电离辐射,防止身体疲劳等一系列防范措施。结果增强了手术室工作人员的
异位妊娠是妇产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也是早孕期孕妇死亡的首要原因.严重威胁着孕龄妇女的生命安全.但目前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的提高,以及腹部彩超和阴道彩超的广泛应用,高敏
目的 探讨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对化疗患者及其家庭的影响.方法 选择住院108例化疗患者按首次住院的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单号为观察组(n=54),双号为对照组(n=54),两组患者在
目的 采用血浆一氧化氮(NO)水平评估基础治疗加甲硝唑片口服治疗牙周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120例牙周炎患者随机分成60例基础治疗加甲硝唑片口服治疗的观察组,60例单纯采用
摘要:针对目前普通高中课程改革要求增加选修的问题,本文从开设高中英语文学作品欣赏课的必要性入手,分析和探讨了开设这门课的准备工作和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的教学策略及教学评价。  关键词:必要性;准备工作;教学策略;教学评价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21-0116  一、背景  2010年国家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对普通高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