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针对越来越多的学校采用小组合作的班级组织形式,探究了在班级管理中小组合作能力的培养途径。
关键词: 班级管理 小组合作能力 培养途径
21世纪人才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专业分工日趋精细,一切创新的研究都将是整体性的工作,需要团队的合作,以及共同的创新。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已经成为人们生存发展的重要品质,社会各领域对合作精神、合作意识、合作技巧充分重视,使得合作成为一种重要的素质能力越来越受到教育者的关注,这是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不仅需要改革学习内容、改革学习方式,而且迫切需要改革传统的班级组织与管理,革新我们已经“习惯”多年的传统课程观下的管理行为。在班级组建上,近年来很多学校采用小组合作的模式,使学生由原来的全体面向黑板的“同桌式”,变成由6到8人围坐在一起形成小组合作的“圆桌式”,实际上这种围坐在一起的“圆桌式”不一定就真正合作了。相反,如果管理不到位,这种小组合作的形式就会把班级引入到更加混乱的境地,因此,这就需要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培养学生小组合作的能力,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促进良好班风的形成。
一、班级常规管理,培养小组合作意识,树立团队精神
班级常规管理的内容都是一些具体的日常“小事”,如按时到校、准时完成作业、保持教室环境卫生、课间不追打疯闹等。这些小事很平常,以至于每个班级每天、每人都会发生,对老师、学生来说也是司空见惯。但是,学校教育无小事,这些小事恰是学生内在品质的外部反映,透过他们细小的外部行为,推测学生内心的所思所想和情绪。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科总结自己的教育实践并得出结论说:教育无非就是练习正确的行为,练习从广义来说就是组织青年合理的、有明确目的多方面的活动,使他们习惯于遵守社会公认的行为标准和准则。常规管理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规范,班级管理工作的基础在于有效、持久的常规管理。班级,尤其是教室常规有助于使个人在团体规范之下更卓越。因此,班主任进行常规管理,尤其是在小组合作组织形式的班级中,加强小组的常规管理,关注细节,让小组内团结合作,组间竞争,更有利于实施基本品德及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二、课堂教学,展示小组合作的主阵地
在课堂上,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的合作需要、合作欲望,有选择地开展。要精心安排合作的最佳时机,把合作落到实处。一般而言,在学生思维受阻时,在学生意见不统一时,在问题的答案不唯一时,进行小组合作是最佳的。
在小组合作的课堂上,师生、生生之间应该是平等的、互动的。教师作为学生合作学习的指导者和合作者,应对各小组的合作进行现场的指导和观察,及时地对各种情况进行调控。特别是当研讨学习的内容有较大难度时,教师应该对相对薄弱的小组逐一地进行指导,适度地给一些提示。实在感到困难的,教师甚至可以成为其中的一员,一起参与讨论,扩大本组成员的学习成果,增强本组学生的自信。教师经常这样的指导,组与组之间的竞争力就会总体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能力也能得到提高。
三、班级文化,宣传小组合作的大舞台
以小组形式举办各种班级文化的评比,既促进了小组内合作与交流、小组之间的竞争,又提升了小组合作的深度和内涵。
1.小组形式举办班旗、班歌、班徽的设计比赛。
此三者是班级“软文化”环境建设起始点,像一场音乐会前的造势活动,令观众更加神往。在设计它们时,班主任应调动各小组人人参与。在设计完成后,班主任应通过集合、比赛等各种场合展示班旗、班歌、班徽,使之作为班级和班级特色的标志帮助学生对班级产生认同感和自豪感,增强小组团队意识;这类设计活动有助于挖掘学生的创造力、合作力,加强班级的凝聚力,增进学生间的了解和信任。
2.小组形式举办手抄报、黑板报等的评比。
这是班级的硬文化,可以摸得着、看得见的环境文化。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要使教室的每一面墙壁都具有教育的作用。对于教育而言,一切都可以成为它有利的素材,班主任要有效运用空间资源,创设具有教育性、开放性、生动性且安全性的“硬文化”环境,对于陶冶学生的情操、激活学生的思维、融合师生的情感有着巨大的积极作用。
3.小组形式进行制度文化的建设。
班主任引导各个小组根据班级的实际制定一系列的班级规章、制度、公约和纪律等,在经过全体成员集体表决的基础上,认真组织实施,坚持“依法治班”。《班级公约》是在班级工作中经常实施的一种制度,也是班级建设中最为完整的“班级宪法”,从“班歌”到“班训”,从“班级法庭”到“班级惩罚与奖励”,每个小组讨论研究,提出建设性意见,并在班级公约中体现出来,这样班级制度文化实现从强制约束向自觉遵守的转化,然后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借助于晨会、班报、日记等工具,积极地进行宣传,同时结合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正确加以引导,以帮助学生养成自觉遵守日常行为规范的良好习惯。
四、小组合作开展主题班会,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觉悟
在实践中,让每个小组轮流承担每周一次的主题班会,由班主任和小组结合本班实际情况确定主题和形式,然后小组负责收集资料、讨论研究、集中展示,在这个过程中既可以达到提高学生认识、发展个性、愉悦生活的目的,又可以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锻炼学生的自理自治能力,增强班级凝聚力,从而达到巩固班集体和良好班风的目的。
五、合理的评价体系,提高小组合作能力的“兴奋剂”
合理的评价体系应该以学生发展为本,突出学生个性的健康持续发展,也就是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被评价者最大程度地接受评价结果,从而让评价的功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小组合作把个人之间的竞争变为小组间的竞争,形成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格局。合理的评价体系会大大提高小组合作的动力,成为小组合作的“兴奋剂”。常见的评价体系有:(1)小组集体评价和个人表现相结合;(2)教师评价、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相结合;(3)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4)激励性的言语评价和奖品评价相结合。
六、有效的竞争机制,促进小组合作前进的动力
希腊的船业大亨欧纳西斯曾说过,要想成功,你需要朋友;要想非常成功,你需要的是比你更强大的对手。从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出两个潜在的重要因素:竞争与合作。只有既竞争又合作,我们才能成功得做好每一件事情,并且把它做得更好。
在班级的学习和活动中,合作和竞争是影响班级风气的两个重要的变量。小组合作的动力核心是竞争。小组合作的先进就在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对于小组之间和同一小组之内而言,也就是在小组和学生之间要展开竞争。从社会心理学来看,人在群居的环境中之所以存在差异,不断淘汰和进步,竞争是关键。所以,班主任建立公正公平的竞争机制,对提高小组合作能力非常重要。
参考文献: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所译.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6.
[2]皮连生.教育心理学[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4.
[3]李学农.中学班级文化建设.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关键词: 班级管理 小组合作能力 培养途径
21世纪人才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专业分工日趋精细,一切创新的研究都将是整体性的工作,需要团队的合作,以及共同的创新。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已经成为人们生存发展的重要品质,社会各领域对合作精神、合作意识、合作技巧充分重视,使得合作成为一种重要的素质能力越来越受到教育者的关注,这是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不仅需要改革学习内容、改革学习方式,而且迫切需要改革传统的班级组织与管理,革新我们已经“习惯”多年的传统课程观下的管理行为。在班级组建上,近年来很多学校采用小组合作的模式,使学生由原来的全体面向黑板的“同桌式”,变成由6到8人围坐在一起形成小组合作的“圆桌式”,实际上这种围坐在一起的“圆桌式”不一定就真正合作了。相反,如果管理不到位,这种小组合作的形式就会把班级引入到更加混乱的境地,因此,这就需要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培养学生小组合作的能力,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促进良好班风的形成。
一、班级常规管理,培养小组合作意识,树立团队精神
班级常规管理的内容都是一些具体的日常“小事”,如按时到校、准时完成作业、保持教室环境卫生、课间不追打疯闹等。这些小事很平常,以至于每个班级每天、每人都会发生,对老师、学生来说也是司空见惯。但是,学校教育无小事,这些小事恰是学生内在品质的外部反映,透过他们细小的外部行为,推测学生内心的所思所想和情绪。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科总结自己的教育实践并得出结论说:教育无非就是练习正确的行为,练习从广义来说就是组织青年合理的、有明确目的多方面的活动,使他们习惯于遵守社会公认的行为标准和准则。常规管理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规范,班级管理工作的基础在于有效、持久的常规管理。班级,尤其是教室常规有助于使个人在团体规范之下更卓越。因此,班主任进行常规管理,尤其是在小组合作组织形式的班级中,加强小组的常规管理,关注细节,让小组内团结合作,组间竞争,更有利于实施基本品德及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二、课堂教学,展示小组合作的主阵地
在课堂上,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的合作需要、合作欲望,有选择地开展。要精心安排合作的最佳时机,把合作落到实处。一般而言,在学生思维受阻时,在学生意见不统一时,在问题的答案不唯一时,进行小组合作是最佳的。
在小组合作的课堂上,师生、生生之间应该是平等的、互动的。教师作为学生合作学习的指导者和合作者,应对各小组的合作进行现场的指导和观察,及时地对各种情况进行调控。特别是当研讨学习的内容有较大难度时,教师应该对相对薄弱的小组逐一地进行指导,适度地给一些提示。实在感到困难的,教师甚至可以成为其中的一员,一起参与讨论,扩大本组成员的学习成果,增强本组学生的自信。教师经常这样的指导,组与组之间的竞争力就会总体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能力也能得到提高。
三、班级文化,宣传小组合作的大舞台
以小组形式举办各种班级文化的评比,既促进了小组内合作与交流、小组之间的竞争,又提升了小组合作的深度和内涵。
1.小组形式举办班旗、班歌、班徽的设计比赛。
此三者是班级“软文化”环境建设起始点,像一场音乐会前的造势活动,令观众更加神往。在设计它们时,班主任应调动各小组人人参与。在设计完成后,班主任应通过集合、比赛等各种场合展示班旗、班歌、班徽,使之作为班级和班级特色的标志帮助学生对班级产生认同感和自豪感,增强小组团队意识;这类设计活动有助于挖掘学生的创造力、合作力,加强班级的凝聚力,增进学生间的了解和信任。
2.小组形式举办手抄报、黑板报等的评比。
这是班级的硬文化,可以摸得着、看得见的环境文化。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要使教室的每一面墙壁都具有教育的作用。对于教育而言,一切都可以成为它有利的素材,班主任要有效运用空间资源,创设具有教育性、开放性、生动性且安全性的“硬文化”环境,对于陶冶学生的情操、激活学生的思维、融合师生的情感有着巨大的积极作用。
3.小组形式进行制度文化的建设。
班主任引导各个小组根据班级的实际制定一系列的班级规章、制度、公约和纪律等,在经过全体成员集体表决的基础上,认真组织实施,坚持“依法治班”。《班级公约》是在班级工作中经常实施的一种制度,也是班级建设中最为完整的“班级宪法”,从“班歌”到“班训”,从“班级法庭”到“班级惩罚与奖励”,每个小组讨论研究,提出建设性意见,并在班级公约中体现出来,这样班级制度文化实现从强制约束向自觉遵守的转化,然后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借助于晨会、班报、日记等工具,积极地进行宣传,同时结合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正确加以引导,以帮助学生养成自觉遵守日常行为规范的良好习惯。
四、小组合作开展主题班会,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觉悟
在实践中,让每个小组轮流承担每周一次的主题班会,由班主任和小组结合本班实际情况确定主题和形式,然后小组负责收集资料、讨论研究、集中展示,在这个过程中既可以达到提高学生认识、发展个性、愉悦生活的目的,又可以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锻炼学生的自理自治能力,增强班级凝聚力,从而达到巩固班集体和良好班风的目的。
五、合理的评价体系,提高小组合作能力的“兴奋剂”
合理的评价体系应该以学生发展为本,突出学生个性的健康持续发展,也就是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被评价者最大程度地接受评价结果,从而让评价的功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小组合作把个人之间的竞争变为小组间的竞争,形成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格局。合理的评价体系会大大提高小组合作的动力,成为小组合作的“兴奋剂”。常见的评价体系有:(1)小组集体评价和个人表现相结合;(2)教师评价、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相结合;(3)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4)激励性的言语评价和奖品评价相结合。
六、有效的竞争机制,促进小组合作前进的动力
希腊的船业大亨欧纳西斯曾说过,要想成功,你需要朋友;要想非常成功,你需要的是比你更强大的对手。从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出两个潜在的重要因素:竞争与合作。只有既竞争又合作,我们才能成功得做好每一件事情,并且把它做得更好。
在班级的学习和活动中,合作和竞争是影响班级风气的两个重要的变量。小组合作的动力核心是竞争。小组合作的先进就在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对于小组之间和同一小组之内而言,也就是在小组和学生之间要展开竞争。从社会心理学来看,人在群居的环境中之所以存在差异,不断淘汰和进步,竞争是关键。所以,班主任建立公正公平的竞争机制,对提高小组合作能力非常重要。
参考文献: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所译.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6.
[2]皮连生.教育心理学[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4.
[3]李学农.中学班级文化建设.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