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事节律与生态关系——以布依族为例

来源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youzhang0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布依族具有悠久的农耕文明史,是典型的稻作民族,农业生产经验丰富.在长久的耕作岁月中,发展形成了丰富且实用的农事节律.基于地域气候、温度差异,时间演替、节气转换和土地空间、农作物属性,布依族顺天应时、适度开发,因地制宜又适时改造,实现了人与自然的深度契合,体现了深刻的生态理念,是现今生态文明建设中不可或缺的“地方经验”与“传统智慧”.
其他文献
采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法就体教融合与校园足球发展对接进行探讨,阐述了体教融合与校园足球对接的三种方式:介入、悬置、耦合,指出当下二者对接的困境体现在对接苍白、悬置落空和融合表面化.提出应对困境的优化策略为:细化层级关系,层层介入;短暂悬置,立足本源探寻;探寻耦合路径,精准对接.
音乐教师教育直接影响着中小学的音乐教学质量①②,因此音乐师范生的培养有效性也成为了近年来音乐教育领域内的热门议题.以往的研究显示,音乐教师在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中存在有特殊且独有的挑战③④⑤,例如:课外辅导导致学生水平差异过大、音乐学科被边缘化所导致的工作开展困难等.这些挑战给新手音乐教师带来了额外的困难,如果师范生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就有可能经历奥地利音乐社会学家马克(Mark C.D)所提到的“实践冲击”⑥.因此,本研究旨在建构一种可以用于监测中国音乐教师教育有效性的实证研究模型,以了解音乐师范生的职前准
期刊
中国现代民族管弦乐团(以下简称乐团)初创于20世纪初期,在中国传统乐团的基础上借鉴西洋管弦乐团的声部编制发展而来.经过近百年的发展,在乐器改革、乐团编制和合奏排练教学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形成独具特色的民族管弦乐团演奏形式.与此同时,民族管弦乐的人才培养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音乐专业院校为民族管弦乐团的专业化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包括普通高校在内的业余民族管弦乐团促进了民族管弦乐的普及,推动了中国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期刊
2021年10月18-19日,由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琵琶专业委员会、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乐器制作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的“民族乐器制作大师满瑞兴制作技艺70周年”系列活动在北京举办.本次活动主要由一场音乐会及一场学术研讨会构成,分别从琵琶制作与演奏艺术及制琴学理上对满瑞兴琵琶制作70年的技艺进行展示与总结.
期刊
相对于语音,词汇和语法一直是普通话水平测试研究的薄弱环节,也是极易被考生忽视的环节.通过分析138份在校大学生PSC命题说话语料,共发现290例词汇语法偏误,其中多数为非方言性偏误,方言性偏误较少.方言性偏误中以词汇偏误居多;非方言性偏误主要表现在违反了语法结构规律或客观事理,以搭配不当、结构混乱、表意不明居多.避免使用方言词汇和语法、慎用网络流行语、提高情绪自我控制能力、语速适当、掌握一定的表达技巧是解决命题说话项词汇语法偏误问题并提升考试成绩的有效手段.
转场舞是流行于黔西南布依族地区的一种民间传统舞蹈,是布依族的日常生活劳作与历史记忆.近年来,转场舞作为一张“非遗”文化名片登上了中国的舞台,它的产生既是对布依族传统文化内涵的继承,也是对传统文化的再造.通过参与观察与细致访谈,从主体性视域下探讨布依族转场舞生成的运行机制与乡土逻辑.布依民众在日常生活的仪式操演中发挥了自主能动性的作用,学者们关于地方文化的研讨促使转场舞成为有历史、有民族性的传统民俗,政府部门将它作为一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予以塑造.总之,转场舞的生成是经由布依族人、专家学者和政府部门等不同行
20世纪90年代初,郭乃安先生提出“音乐既是为人而创造的,也是为人所创造的……人是音乐的出发点和归宿”,倡导“音乐学,请把目光投向人”①,这一观念与主张于当下音乐时局仍具有重要意义,即“以人为始筑理论体系”②.中国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离不开历代中国音乐学人的努力探索与系统总结,他们扎根于中国文化传统,立足于世界多元文化格局,投身于中国音乐文化事业,为之于构建中国音乐理论体系.
期刊
经年以来,国内音乐剧舞台五彩缤纷相当活跃.2021年“五一”节假期间,一部《新华报童》为中国共产党百年诞辰颂赞献礼,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三天连演五场.现场的热度与专家的热评之高,已然大大超乎预期.rn这部戏由北京文化艺术基金、中共重庆市委宣传部支持,北京甲丁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文投控股股份有限公司、重庆文化产业投资集团联合出品.何琪任音乐总监和作曲、编曲、指挥,编剧曹瑜;导演美花.如若谈及“名人”效应,第一或唯一应属艺术总监甲丁.曾获党政军国家级各类奖项、曾数次担任CCTV春晚总体设计、曾导演过大型演艺活动两
期刊
岭南是儒释道融通最早、最为久远的地区之一,这种融通所产生的入世事功与出世隐逸情怀影响了岭南历代文人,进而促进了岭南诗歌创作与美学思想的构建.唐宋时期岭南张九龄、邵谒、余靖、崔与之和李昴英等人是儒释道融通思想的接受者,他们将这种思想外化为诗歌创作,促使诗歌的美学思想表现在“进”能够匡时济世与导扬讽喻,在“退”能够通达自然与独善其身,而这种审美的初建为后来岭南诗派美学思想的确立找到了源头.
以广东车八岭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20 hm2森林监测样地第一次调查数据为基础,分析了不同空间尺度的物种多样性与植株密度的关系,物种丰富度和多度与地形的关联性,以及群落物种的空间分布格局.结果显示:物种多样性在5 m×5 m、10 m×10 m、20 m×20 m和25 m×25 m尺度上随着植株密度的增加而明显增加,但两者相关性随尺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在100 m×100 m尺度上,物种多样性与植株密度之间的关系基本没有相关性;物种多样性和物种多度受地形因素的影响,二者呈现斑块分布的格局;80%物种在≤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