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北方地区每年都有较长的冬期施工时间,采用合理的冬季施工方法,不但可以保证工期,降低成本,而且还能保证和提高工程质量。
[关键词]混凝土 冬季施工 技术措施
一、引言
按照《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规定,冬期施工即是指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5天稳定低于5℃时混凝土、钢筋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施工。由于胶结材料不同,混凝土可以配制成许多品种。在路桥工程中最常用的普通混凝土是指以水泥为胶结材料,与细集料、粗集料、水按适当比例配制,经一定时间硬化而成的一种坚硬的人造石材。
二、混凝土冬季施工的一般原理
当日平均气温降到5℃和5℃以下,或者最低气温降到0℃和0℃以下时,混凝土工程必须采用特殊的技术措施进行施工才能满足要求,即混凝土冬期施工。混凝土进入冬季施工不仅在技术上要采取相应措施,而且也要增加工程费用。《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规定:依据当地气温资料,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5天稳定低于5℃时,混凝土结构工程的施工应采取冬季施工措施。当温度降到5℃时,水泥水化反应速度缓慢。当温度降到0℃时,水化反应基本停止。在混凝土强度发展初期,当温度降至-2℃~-4℃时,混凝土内部的孔隙中尚未与水泥化合的游离水开始结冰,游离水结冰后体积增大使混凝土内部产生冰晶应力,使强度尚低的混凝土内部产生微裂缝和孔隙,同时还损害了混凝土与钢筋的粘结,导致结构强度降低。已冻结的混凝土在解冻后,其强度虽能继续增长,但已不可能达到原设计的标号。试验证明,混凝土遭受冻结后的危险程度,与遭冻的时间早晚、水泥的品种标号及混凝土的水灰比等有关。冻后的混凝土继续养护,其强度还会增长,但增长的幅度大小不一。对于预养期长,获得初期强度较高的混凝土受冻后,后期强度几乎没有损失,而对于安全预养期短,获得初期强度比较低的混凝土受冻后,后期强度都有不同程度的损失。由此可见,混凝土在冻结前,要使其在正常温度下有一段预养期,以加速水泥的水化作用,使混凝土获得不遭受冻害的最低强度,这一强度称为混凝土冬期施工的临界强度,这样就可以达到预期效果。
三、混凝土冬季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1.技术准备
施工技术方案(措施)的制定,应具备以下内容:冬季施工的生产任务安排和部署;施工材料进场计划;劳动力计划;热源、设备计划和部署;冬季施工人员培训计划;工程质量的控制要点;冬季安全生产的要点。
2.生产准备
根据制定的进度计划安排好施工任务及现场准备工作。如现场供水管道的保温防冻,搅拌机棚的保温,场地的整平及临时道路的设置,装修工程的门窗洞口封闭及保温。
3.资源准备
根据制定的计划,组织好外加剂材料、保温材料、施工仪表(测温剂)、职工劳动保护用品等的准备工作。做好原材料的检验复试及材料的配合比。
4.人员教育培训准备
冬季施工前必须进行人员培训。培训内容为:国家和地方有关冬季施工规范、标准、规定;有关冬季施工的基本理论知识及施工方法。
三、混凝土冬季施工的技术保障措施
1.原材料
(1)水泥。冬季施工优先选用普通硅酸盐水泥,可以采用矿渣硅酸盐水泥,不允许采用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水泥强度等级不应低于32.5MPa,水泥用量不低于300kg/m3 。
(2)砂。冬季施工优先选用含泥量小于3%的中砂,砂中云母含量不大于1%,其余指标符合常温条件即可。
(3)碎石、卵石。冬季施工,优先使用质地坚硬、级配良好,不含石粉且含泥量不大于1%的碎石、卵石;同时应做坚固性试验,冻融循环后质量损失≤8%;其余指标符合常温条件。
(4)水。优先采用饮用水,如没有饮用水,可采用不含有影响混凝土质量的油、酸、碱、盐类、有机物等的水也可。
(5)外加剂。冬季施工,常用外加剂如硫酸钠复合早强剂、亚硝酸钠三乙醇胺复合早强剂、抗冻剂、减水剂等。
2.混凝土的拌制
(1)拌制混凝土用的骨料必须清洁,不得含有冰雪和冻块,以及易冻裂的物质,在掺有含钾、钠离子的外加剂时,不得使用活性骨料。
(2)拌制掺外加剂的混凝土时,如外加剂为粉剂,可按要求掺量,直接撒在水泥上面和水泥同时投入,等等。每班使用的外加剂溶液应一次配成。
(3)当施工期处于0℃左右时,可在混凝土中添加早强剂,掺入量应符合使用要求及规范规定,且应注意在添加前应做好模拟试验,以核实有关技术措施;对于有限期拆模要求的混凝土,还应适当提高混凝土设计等级。
(4)混凝土中添加防冻剂时,严禁使用高铝水泥。
(5)严格控制混凝土水灰比,由骨料带人的水分及外加剂溶液中的水分均应从拌和水中扣除。
(6)搅拌掺有外加剂的混凝土时,搅拌时间应取常温搅拌时间的1.5倍。
(7)混凝土拌合物的出机温度不宜低于10℃,人模温度不得低于5℃ 。
3.混凝土浇筑
墩身施工采用混凝土输送泵泵送浇筑。混凝土施工选在气温较高时进行,在拌合站及施丁现场均配有足量温度计并做好温度测量记录,以便随时调整拌合温度以保证混凝土出机温度。
4.混凝土拆模
冬期混凝土拆模时间应以同样试件的试验结果确定。根据与结构同条件养护试件证明,混凝土强度达到70% 以上方可拆模。拆模时,混凝土表面温度与自然温度之差不能超过10℃,对已拆模的混凝土,应覆盖黑心棉或毛毯进行养护。采用暖棚法养护的混凝土,当养护完毕后的环境气温仍在0℃以下时,应待混凝土冷却至5℃以下后,方可拆除模板。
5.混凝土养护
(1)冬季浇筑的混凝土,由正温转入负温养护前,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不应低于设计强度的40%,对于C1O以下的混凝土不得小于5Mpa。
(2)采用的保温材料(草袋、麻袋),应保持干燥。
(3)在模板外部保温时,除基础可随浇筑随保温外,其它结构必须在设置保温材料后方可浇筑混凝土。钢模表面可先挂草棉,麻袋等保温材料并扎牢,然后再浇筑混凝土。
(4)保温材料不宜直接覆盖在刚浇筑完毕的混凝土层上,可覆盖塑料薄膜,上部再覆草袋、麻袋等保温材料。保温材料的铺设厚度为:一般情况下0℃以上铺一层;0℃以下铺一二层或三层;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及二次抹面压实后应立即覆盖保温,其保温层厚度,材质应根据计算确定。
(5)拆模后的混凝土也应及时覆盖保温材料,以防混凝土表面温度的骤降而产生裂缝。
四、结语
混凝土冬季施工是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各工序的施工时间和温度的控制是影响混凝土冬用性能的重要因素。在冬季不利因素的施工条件下,通过采取有效措施保证混凝土正常施工,并保证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郑力菲.浅谈冬季混凝土施工技术[J].山西建筑,2008,(11).
[2]郭元峰.混凝土冬季施工技術探讨[J].陕西建筑,2010,(6).
[3]李伟红.浅析混凝土冬季施工方案[J].陕西建筑,2010,(1).
[关键词]混凝土 冬季施工 技术措施
一、引言
按照《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规定,冬期施工即是指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5天稳定低于5℃时混凝土、钢筋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施工。由于胶结材料不同,混凝土可以配制成许多品种。在路桥工程中最常用的普通混凝土是指以水泥为胶结材料,与细集料、粗集料、水按适当比例配制,经一定时间硬化而成的一种坚硬的人造石材。
二、混凝土冬季施工的一般原理
当日平均气温降到5℃和5℃以下,或者最低气温降到0℃和0℃以下时,混凝土工程必须采用特殊的技术措施进行施工才能满足要求,即混凝土冬期施工。混凝土进入冬季施工不仅在技术上要采取相应措施,而且也要增加工程费用。《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规定:依据当地气温资料,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5天稳定低于5℃时,混凝土结构工程的施工应采取冬季施工措施。当温度降到5℃时,水泥水化反应速度缓慢。当温度降到0℃时,水化反应基本停止。在混凝土强度发展初期,当温度降至-2℃~-4℃时,混凝土内部的孔隙中尚未与水泥化合的游离水开始结冰,游离水结冰后体积增大使混凝土内部产生冰晶应力,使强度尚低的混凝土内部产生微裂缝和孔隙,同时还损害了混凝土与钢筋的粘结,导致结构强度降低。已冻结的混凝土在解冻后,其强度虽能继续增长,但已不可能达到原设计的标号。试验证明,混凝土遭受冻结后的危险程度,与遭冻的时间早晚、水泥的品种标号及混凝土的水灰比等有关。冻后的混凝土继续养护,其强度还会增长,但增长的幅度大小不一。对于预养期长,获得初期强度较高的混凝土受冻后,后期强度几乎没有损失,而对于安全预养期短,获得初期强度比较低的混凝土受冻后,后期强度都有不同程度的损失。由此可见,混凝土在冻结前,要使其在正常温度下有一段预养期,以加速水泥的水化作用,使混凝土获得不遭受冻害的最低强度,这一强度称为混凝土冬期施工的临界强度,这样就可以达到预期效果。
三、混凝土冬季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1.技术准备
施工技术方案(措施)的制定,应具备以下内容:冬季施工的生产任务安排和部署;施工材料进场计划;劳动力计划;热源、设备计划和部署;冬季施工人员培训计划;工程质量的控制要点;冬季安全生产的要点。
2.生产准备
根据制定的进度计划安排好施工任务及现场准备工作。如现场供水管道的保温防冻,搅拌机棚的保温,场地的整平及临时道路的设置,装修工程的门窗洞口封闭及保温。
3.资源准备
根据制定的计划,组织好外加剂材料、保温材料、施工仪表(测温剂)、职工劳动保护用品等的准备工作。做好原材料的检验复试及材料的配合比。
4.人员教育培训准备
冬季施工前必须进行人员培训。培训内容为:国家和地方有关冬季施工规范、标准、规定;有关冬季施工的基本理论知识及施工方法。
三、混凝土冬季施工的技术保障措施
1.原材料
(1)水泥。冬季施工优先选用普通硅酸盐水泥,可以采用矿渣硅酸盐水泥,不允许采用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水泥强度等级不应低于32.5MPa,水泥用量不低于300kg/m3 。
(2)砂。冬季施工优先选用含泥量小于3%的中砂,砂中云母含量不大于1%,其余指标符合常温条件即可。
(3)碎石、卵石。冬季施工,优先使用质地坚硬、级配良好,不含石粉且含泥量不大于1%的碎石、卵石;同时应做坚固性试验,冻融循环后质量损失≤8%;其余指标符合常温条件。
(4)水。优先采用饮用水,如没有饮用水,可采用不含有影响混凝土质量的油、酸、碱、盐类、有机物等的水也可。
(5)外加剂。冬季施工,常用外加剂如硫酸钠复合早强剂、亚硝酸钠三乙醇胺复合早强剂、抗冻剂、减水剂等。
2.混凝土的拌制
(1)拌制混凝土用的骨料必须清洁,不得含有冰雪和冻块,以及易冻裂的物质,在掺有含钾、钠离子的外加剂时,不得使用活性骨料。
(2)拌制掺外加剂的混凝土时,如外加剂为粉剂,可按要求掺量,直接撒在水泥上面和水泥同时投入,等等。每班使用的外加剂溶液应一次配成。
(3)当施工期处于0℃左右时,可在混凝土中添加早强剂,掺入量应符合使用要求及规范规定,且应注意在添加前应做好模拟试验,以核实有关技术措施;对于有限期拆模要求的混凝土,还应适当提高混凝土设计等级。
(4)混凝土中添加防冻剂时,严禁使用高铝水泥。
(5)严格控制混凝土水灰比,由骨料带人的水分及外加剂溶液中的水分均应从拌和水中扣除。
(6)搅拌掺有外加剂的混凝土时,搅拌时间应取常温搅拌时间的1.5倍。
(7)混凝土拌合物的出机温度不宜低于10℃,人模温度不得低于5℃ 。
3.混凝土浇筑
墩身施工采用混凝土输送泵泵送浇筑。混凝土施工选在气温较高时进行,在拌合站及施丁现场均配有足量温度计并做好温度测量记录,以便随时调整拌合温度以保证混凝土出机温度。
4.混凝土拆模
冬期混凝土拆模时间应以同样试件的试验结果确定。根据与结构同条件养护试件证明,混凝土强度达到70% 以上方可拆模。拆模时,混凝土表面温度与自然温度之差不能超过10℃,对已拆模的混凝土,应覆盖黑心棉或毛毯进行养护。采用暖棚法养护的混凝土,当养护完毕后的环境气温仍在0℃以下时,应待混凝土冷却至5℃以下后,方可拆除模板。
5.混凝土养护
(1)冬季浇筑的混凝土,由正温转入负温养护前,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不应低于设计强度的40%,对于C1O以下的混凝土不得小于5Mpa。
(2)采用的保温材料(草袋、麻袋),应保持干燥。
(3)在模板外部保温时,除基础可随浇筑随保温外,其它结构必须在设置保温材料后方可浇筑混凝土。钢模表面可先挂草棉,麻袋等保温材料并扎牢,然后再浇筑混凝土。
(4)保温材料不宜直接覆盖在刚浇筑完毕的混凝土层上,可覆盖塑料薄膜,上部再覆草袋、麻袋等保温材料。保温材料的铺设厚度为:一般情况下0℃以上铺一层;0℃以下铺一二层或三层;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及二次抹面压实后应立即覆盖保温,其保温层厚度,材质应根据计算确定。
(5)拆模后的混凝土也应及时覆盖保温材料,以防混凝土表面温度的骤降而产生裂缝。
四、结语
混凝土冬季施工是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各工序的施工时间和温度的控制是影响混凝土冬用性能的重要因素。在冬季不利因素的施工条件下,通过采取有效措施保证混凝土正常施工,并保证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郑力菲.浅谈冬季混凝土施工技术[J].山西建筑,2008,(11).
[2]郭元峰.混凝土冬季施工技術探讨[J].陕西建筑,2010,(6).
[3]李伟红.浅析混凝土冬季施工方案[J].陕西建筑,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