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管理会计的本质属性决定了其与企业价值创造的密切关系。经营管理的目标定位、驱动目标实现的因素分析、组织架构及其责任核算与控制是影响管理会计的三个重要因素;在管理会计理论构建与方法应用的过程中,引进系统控制思想,构建基于组织层级的管理会计内容体系是推进管理会计应用与发展可行的举措。
关键词:管理会计;价值创造;经营管理;目标定位;驱动目标;责任核算与控制;系统控制;组织层级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101(2015)06-0096-03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不断升级和国内外市场环境的巨大变化,粗放的竞争已很难保证企业生存和发展,全面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建立以现代管理会计为核心的新型财务管理体系迫在眉睫。为此,财政部和国资委在国有企业大力推行全面的预算管理,多次强调央企管理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化、精细化转变,并将管理会计列为今后会计改革与发展的重点方向,要求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管理会计相关制度建设,加快管理会计的人才培养。
目前,管理会计在发展和应用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认知问题是影响管理会计应用与发展的首要问题,其次是管理会计的建设问题。如果认知正确,就可能加速管理会计的发展,进而为价值创造和可持续竞争能力的形成做出积极贡献;否则,若认知不到位,就会自觉或不自觉地阻碍管理会计理论与实务的发展。有鉴于此,笔者拟从管理会计的本质特征、历史演进、理论与方法三个方面,讨论管理会计与企业价值创造的关系,试图揭示管理会计发展的导源、基础等问题,更加清晰地勾勒出管理会计在企业价值创造中的功能和作用,最终推动管理会计效用价值的发挥。
一、管理会计:一种创造企业价值的信息系统
关于管理会计,我国著名会计学家余绪缨教授指出:管理会计是一门有助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学科(1983),他将管理会计定位于对企业经营目标实现情况的计量与考评。美国管理会计权威人士卡普兰教授认为:管理会计是创造企业价值的系统(2007)。管理会计着眼于决策制定、方案落实、控制计划执行过程,是决策与战略实施的信息系统。两位专家的“企业经济效益”与“企业价值”含义是相同的。国际会计师联合会(IFAC)所属的财务与管理会计委员会(1988)将管理会计解释为:在一个组织中,为确保资源的合理使用并履行相应的经济责任,管理当局用于计划、控制和评价的(财务和经营)信息的确认、计量、报告、分析、解释和传输的过程。我国财政部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用书中,将管理会计定义为:管理会计是实现对经济过程的预测、决策、规划、控制、责任考核评价等职能的一个会计分支,通过对现代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财务等信息的深加工和再利用,强化企业内部经营管理,实现最佳经济效益。国内外大多数教科书中将管理会计定义为:管理会计是一整套信息处理系统,通过对财务方法、统计方法等对企业经营活动的相关信息进行整理分析,让企业内部各级管理人员能够对整个企业及其各个责任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有效的规划、控制与评价,从而帮助企业领导者作出各种专门决策。尽管国内外权威人士和机构对管理会计的描述有所差异,但各方就管理会计的本质属性在以下方面的定位是一致的:(1)管理会计的最终目的是提高经济效益,可以说,价值创造是管理会计的使命①。(2)管理会计是一个信息系统。关于信息能够创造价值,信息经济学中已有论断,本文意在进一步阐明管理会计通过怎样的方式,是如何创造企业价值的。(3)决策支持、执行控制、评价激励是管理会计信息系统的功能定位。企业价值创造需要管理人员通过正确的决策和决策的执行来实现,这要求管理者了解生产、业务和管理流程,管理会计人员提供这些方面的相关信息,帮助经理们优化和改进作业及流程方式,达到正确决策、理解控制经营过程,实现价值的增值。
二、历史演进:影响管理会计的重要因素
按照大多数学者的观点,成本会计是管理会计的前身,由此,笔者将管理会计的发展历程划分为四个阶段,即:成本计算与管理阶段、成本规划与控制阶段、经营管理与财务控制阶段、价值链管理与战略控制阶段。(1)成本计算与管理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初)。工业革命以后,机器取代人力,大机器工厂生产取代了个体手工作坊,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管理权高度集中。这个阶段的资本家根据自己的习惯和经验进行经营管理,基于维护和扩大资本家利润的管理目标,形成了以准确计算产品成本为基础,进而控制和管理各项费用的成本会计方法体系②。(2)成本计划与控制阶段(20世纪初—20世纪50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企业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需要专业人员进行管理,所有权与经营权开始分离,企业会计突破了单一事后核算的格局,通过采取对经营过程实施事前规划和事中控制的技术方法,更好地促进经营目标的实现。一系列成本控制技术和方法应运而生,以确定定额为目的的时间与动作研究技术、差别工资制和专业化的职能管理解决了生产经营的效率问题,从而会计核算主体从整个企业延伸至组织内部的责任单位,会计学科体系形成了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两大分支。(3)经营管理与财务控制阶段(20世纪50—80年代)。二战以后,国际国内竞争激烈,资本利润率下降,在这种新形势下,单纯依靠提高生产效率和企业内部经营的合理化远远不能满足客观经济环境的要求,经济预测和决策工作受到重视,本量利分析、全面预算等财务管理与控制方法能够更好地为企业提高经济效益服务。(4)价值链与战略控制阶段(20世纪80年代—现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高新技术蓬勃发展,世界经济由工业化向信息化转变,企业的价值创造由依靠实物资产投资转变为依靠无形资产的开发和利用,经营管理和财务控制越来越显示出它的局限性和不适应性,管理会计需要引进战略理念,通过对客户价值和股东价值动因的确认、计量和管理来实现价值创造。
从发展历程可见,管理会计是随着经济环境变化和企业管理需要表现为逐步的深化和拓宽。管理会计核算与控制的对象依次为成本、利润和战略性的企业价值。管理会计发展中的以下方面是其重要的相关因素:一是企业经营管理的目标。管理会计的理论与方法依赖于企业经营管理的目标定位,是实现目标、创造企业价值的工具和手段。企业经营管理的目标是随着环境变化而不断变化的,目标定位不同,管理会计的理论、方法不同。也可以说,管理会计具有目标导向的属性。二是组织结构。管理会计信息系统作用于企业价值创造的过程,通过对组织内部责任单位、业务流程以及作业活动的记录、计量、分析与控制协助实现价值增值③。三是企业价值的驱动因素。就价值的概念而言,尽管有多重表达形式(如经济增加值、资本报酬率、利润等),它们均以财务指标的形式表现出来,那么价值创造的问题就是提高财务业绩水平的问题(于增彪,2004)。与传统财务管理不同的是,管理会计为价值创造提供方式与方法,这些方式和方法着眼于企业价值创造的驱动因素,包括成本动因、利润动因以及行为动因等。管理会计致力于清晰地描述价值与动因的关系,是企业战略、业务、财务一体化最有效的整合工具。可以说,管理会计不仅衡量价值,而且以价值创造为中心。 三、管理会计理论与方法
关于管理会计理论与实务的发展,一般将20世纪50年代之前称为传统管理会计阶段,将20世纪50年代以后称为现代管理会计阶段。传统管理会计阶段,管理会计的主要内容包括成本管理和预算控制,着眼于既定决策方案的落实与经营计划的执行,具备以“会计控制”为核心的职能特征,通过对方案落实与计划执行的“控制”行为,达到促进和提高企业效益的目的。自20世纪50年代,现代管理科学理论为管理会计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将成本按习性分类,区分组织投入的固定性资源和弹性资源,将利润的形成过程分为贡献创造和保本两个阶段,揭示了产品的盈利能力和经营风险,进而形成对经营方案的决策支持系统。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社会经济形态由工业经济步入信息经济,管理会计信息发展到对内深化和对外扩展并重(余绪缨,1999),基于“信息经济学”和“代理理论”的引进,管理会计主要是围绕如何为企业“价值链”优化和价值增值提供相关信息而开展。管理会计的管控指标从滞后性的财务指标向前导性的指标转变,平衡记分卡、作业成本管理系统等战略管理会计工具应运而生。
我们可以将管理会计的发展轨迹描述为一个以管理会计实务为基础,基于组织管理目标,逐步构建和完善管理会计框架体系的过程。利润实现的方式是决定管理会计技术和方法的重要因素。从目标利润及其实现的角度看,在生产者市场背景下,企业管理的关键是提高劳动效率,标准成本制度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其中,标准成本控制的要点包括:一是在企业内部结构上按工作性质和责任主体划分组织单元,使管理控制对象明确;二是为每个组织单元制定标准“日工作量”以明确计划目标;三是对目标执行过程的核算与控制,在确保按计划执行的基础上提供管理决策支持信息;四是目标完成情况的评价与奖惩,借助激励手段,使管控到位,进而目标实现。其他管理会计方法(如全面预算管理、平衡计分卡绩效评价等)也具备如此特征。
从理论基础来看,管理会计是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管理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管理理论的创新与发展为管理会计方法奠定了基础,经济学理论、组织行为理论、机制设计理论等为管理会计方法的形成与完善起着指导作用,管理控制理论、契约理论为管理会计内容体系的构建提供了框架支持。具体来看,通过预算编制和分解手段,管理会计将企业战略目标所界定的各种契约(资源)的功能与责任规定具体化。责任会计则把这些功能与责任进一步分解为特定代理人的可执行契约,形成履约机制,并通过业绩评价与奖惩确保履约效果(林万祥,2008)。
四、启示:管理会计的发展与应用
基于上述分析,本文对管理会计的发展与应用有以下几方面启示:
1. 企业管理目标、组织架构以及内外部环境与管理会计方法具有共生互动性。管理会计密切依存于企业组织结构(责任单位)及其面临的环境,以企业管理目标为导向追根溯源,确定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技术方法体系,由此,管理会计的未来发展应从确定经营目标和管理重点入手,在此基础上探索与之相适应的管控技术和方法,以有效应用完成目标实现,从而价值创造的终级任务。
2. 基于系统控制理念规范管理会计的工作程序和标准。在组织管理的全过程均体现了管理会计的作用。首先,管理会计参与组织决策的制定过程,主要工作是根据管理层的决策目标搜集、整理有效的资料信息,选择科学的方法计量分析决策方案,通过权衡利弊(成本与效益分析等)确定组织目标和最优方案;其次,通过建立责任会计制度,分解落实组织目标并在执行过程中进行核算与控制,记录计量目标执行的进度与结果;再次,将目标执行情况和结果进行分析与反馈,一方面作为业绩评价与考核的依据,另一方面,在对目标执行结果分析评价的基础上,为新的规划方案进行效果预测,为下一轮决策提供依据。
3. 基于组织层级构建管理会计内容体系。目前,管理会计在企业中实际应用的普及程度较低,这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其中,管理会计的相关理论和企业的实际操作之间衔接较弱是其应用效果不理想的原因之一。按照企业是一个层级化和结构化的组织这一逻辑,可以将企业简化为高层、中层和基层三个层级,进而构建与之相适应的层级化管理会计内容体系,包括公司高层的战略管控信息提供、公司中层的运营管控信息提供和基层单位的作业管控信息提供。这也符合美国哈佛大学安东尼教授对管理控制职能和边界的界定④。
4. 信息技术的应用以及与行为科学相结合,是管理会计应用与发展中应当重视的两个方面。新世纪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使企业的决策和管理问题越来越复杂,一方面,会计作为一个日益发展的信息系统,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另一方面,会计问题归根到底是人的行为问题,经济利益驱动人的行为,进而影响会计管控的对象和结果。行为问题和信息技术的支持应当是管理会计体系构成的重要内容。
注释:
①这一点从会计的起源方面也可以得到考证。
②在这期间,英国会计学家设计出适合于工业企业的订单成本计算和分步成本计算方法,后来传往美国及其他国家,并沿用至今。
③关于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对企业管理的作用,杨继良(2005)做了一个浅显而形象的比喻,财务会计就像球赛的计分员,球队“业绩”好坏,取决于进了几个球。记分员尽量做到计分公正。管理会计的责任是帮助球队提高球技和得分能力。球队的胜负取决于球技而不是得分。
④20世纪60年代,以哈佛大学安东尼教授为代表的学者将系统论引入管理控制并将管理控制系统作为一门学科加以建设。安东尼将企业控制划分为界限分明的三个层次,即战略计划、管理控制和运营控制。战略计划是决定新战略的过程;管理控制是“管理者确保资源的获得和使用有效果和有效率以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也就是决定如何落实战略的过程;运营控制则是保证特定任务有效完成的过程。参见《管理控制系统》,人民邮电出版社2011年版,第6-7页。
参考文献:
[1]于增彪,王竟达,袁光华.中国管理会计的未来发展:研究方法、热点实务和人才培养[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6,(1).
[2]于增彪.管理会计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7.
[3]林万祥.21世纪中国管理会计研究的现状与未来[J].会计之友,2008,(3).
[4]胡玉波,胡玉明.国际化与价值创造:管理会计及其在中国的运用[J].会计研究,2013,(1).
[5]于增彪.价值及价值管理辨析[J].新理财,2004,(7).
[6]胡玉明.管理会计发展的历史演进[J].财会通讯,2004,(1).
[7]潘飞,陈世敏,文东华,王悦.中国企业管理会计研究框架[J].会计研究,2010,(10).
[8]余蔚平.全力推进我国的管理会计体系建设[EB/OL].中国会计网,2013-12-06.
责任编辑、校对:艾 岚
关键词:管理会计;价值创造;经营管理;目标定位;驱动目标;责任核算与控制;系统控制;组织层级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101(2015)06-0096-03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不断升级和国内外市场环境的巨大变化,粗放的竞争已很难保证企业生存和发展,全面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建立以现代管理会计为核心的新型财务管理体系迫在眉睫。为此,财政部和国资委在国有企业大力推行全面的预算管理,多次强调央企管理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化、精细化转变,并将管理会计列为今后会计改革与发展的重点方向,要求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管理会计相关制度建设,加快管理会计的人才培养。
目前,管理会计在发展和应用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认知问题是影响管理会计应用与发展的首要问题,其次是管理会计的建设问题。如果认知正确,就可能加速管理会计的发展,进而为价值创造和可持续竞争能力的形成做出积极贡献;否则,若认知不到位,就会自觉或不自觉地阻碍管理会计理论与实务的发展。有鉴于此,笔者拟从管理会计的本质特征、历史演进、理论与方法三个方面,讨论管理会计与企业价值创造的关系,试图揭示管理会计发展的导源、基础等问题,更加清晰地勾勒出管理会计在企业价值创造中的功能和作用,最终推动管理会计效用价值的发挥。
一、管理会计:一种创造企业价值的信息系统
关于管理会计,我国著名会计学家余绪缨教授指出:管理会计是一门有助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学科(1983),他将管理会计定位于对企业经营目标实现情况的计量与考评。美国管理会计权威人士卡普兰教授认为:管理会计是创造企业价值的系统(2007)。管理会计着眼于决策制定、方案落实、控制计划执行过程,是决策与战略实施的信息系统。两位专家的“企业经济效益”与“企业价值”含义是相同的。国际会计师联合会(IFAC)所属的财务与管理会计委员会(1988)将管理会计解释为:在一个组织中,为确保资源的合理使用并履行相应的经济责任,管理当局用于计划、控制和评价的(财务和经营)信息的确认、计量、报告、分析、解释和传输的过程。我国财政部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用书中,将管理会计定义为:管理会计是实现对经济过程的预测、决策、规划、控制、责任考核评价等职能的一个会计分支,通过对现代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财务等信息的深加工和再利用,强化企业内部经营管理,实现最佳经济效益。国内外大多数教科书中将管理会计定义为:管理会计是一整套信息处理系统,通过对财务方法、统计方法等对企业经营活动的相关信息进行整理分析,让企业内部各级管理人员能够对整个企业及其各个责任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有效的规划、控制与评价,从而帮助企业领导者作出各种专门决策。尽管国内外权威人士和机构对管理会计的描述有所差异,但各方就管理会计的本质属性在以下方面的定位是一致的:(1)管理会计的最终目的是提高经济效益,可以说,价值创造是管理会计的使命①。(2)管理会计是一个信息系统。关于信息能够创造价值,信息经济学中已有论断,本文意在进一步阐明管理会计通过怎样的方式,是如何创造企业价值的。(3)决策支持、执行控制、评价激励是管理会计信息系统的功能定位。企业价值创造需要管理人员通过正确的决策和决策的执行来实现,这要求管理者了解生产、业务和管理流程,管理会计人员提供这些方面的相关信息,帮助经理们优化和改进作业及流程方式,达到正确决策、理解控制经营过程,实现价值的增值。
二、历史演进:影响管理会计的重要因素
按照大多数学者的观点,成本会计是管理会计的前身,由此,笔者将管理会计的发展历程划分为四个阶段,即:成本计算与管理阶段、成本规划与控制阶段、经营管理与财务控制阶段、价值链管理与战略控制阶段。(1)成本计算与管理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初)。工业革命以后,机器取代人力,大机器工厂生产取代了个体手工作坊,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管理权高度集中。这个阶段的资本家根据自己的习惯和经验进行经营管理,基于维护和扩大资本家利润的管理目标,形成了以准确计算产品成本为基础,进而控制和管理各项费用的成本会计方法体系②。(2)成本计划与控制阶段(20世纪初—20世纪50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企业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需要专业人员进行管理,所有权与经营权开始分离,企业会计突破了单一事后核算的格局,通过采取对经营过程实施事前规划和事中控制的技术方法,更好地促进经营目标的实现。一系列成本控制技术和方法应运而生,以确定定额为目的的时间与动作研究技术、差别工资制和专业化的职能管理解决了生产经营的效率问题,从而会计核算主体从整个企业延伸至组织内部的责任单位,会计学科体系形成了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两大分支。(3)经营管理与财务控制阶段(20世纪50—80年代)。二战以后,国际国内竞争激烈,资本利润率下降,在这种新形势下,单纯依靠提高生产效率和企业内部经营的合理化远远不能满足客观经济环境的要求,经济预测和决策工作受到重视,本量利分析、全面预算等财务管理与控制方法能够更好地为企业提高经济效益服务。(4)价值链与战略控制阶段(20世纪80年代—现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高新技术蓬勃发展,世界经济由工业化向信息化转变,企业的价值创造由依靠实物资产投资转变为依靠无形资产的开发和利用,经营管理和财务控制越来越显示出它的局限性和不适应性,管理会计需要引进战略理念,通过对客户价值和股东价值动因的确认、计量和管理来实现价值创造。
从发展历程可见,管理会计是随着经济环境变化和企业管理需要表现为逐步的深化和拓宽。管理会计核算与控制的对象依次为成本、利润和战略性的企业价值。管理会计发展中的以下方面是其重要的相关因素:一是企业经营管理的目标。管理会计的理论与方法依赖于企业经营管理的目标定位,是实现目标、创造企业价值的工具和手段。企业经营管理的目标是随着环境变化而不断变化的,目标定位不同,管理会计的理论、方法不同。也可以说,管理会计具有目标导向的属性。二是组织结构。管理会计信息系统作用于企业价值创造的过程,通过对组织内部责任单位、业务流程以及作业活动的记录、计量、分析与控制协助实现价值增值③。三是企业价值的驱动因素。就价值的概念而言,尽管有多重表达形式(如经济增加值、资本报酬率、利润等),它们均以财务指标的形式表现出来,那么价值创造的问题就是提高财务业绩水平的问题(于增彪,2004)。与传统财务管理不同的是,管理会计为价值创造提供方式与方法,这些方式和方法着眼于企业价值创造的驱动因素,包括成本动因、利润动因以及行为动因等。管理会计致力于清晰地描述价值与动因的关系,是企业战略、业务、财务一体化最有效的整合工具。可以说,管理会计不仅衡量价值,而且以价值创造为中心。 三、管理会计理论与方法
关于管理会计理论与实务的发展,一般将20世纪50年代之前称为传统管理会计阶段,将20世纪50年代以后称为现代管理会计阶段。传统管理会计阶段,管理会计的主要内容包括成本管理和预算控制,着眼于既定决策方案的落实与经营计划的执行,具备以“会计控制”为核心的职能特征,通过对方案落实与计划执行的“控制”行为,达到促进和提高企业效益的目的。自20世纪50年代,现代管理科学理论为管理会计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将成本按习性分类,区分组织投入的固定性资源和弹性资源,将利润的形成过程分为贡献创造和保本两个阶段,揭示了产品的盈利能力和经营风险,进而形成对经营方案的决策支持系统。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社会经济形态由工业经济步入信息经济,管理会计信息发展到对内深化和对外扩展并重(余绪缨,1999),基于“信息经济学”和“代理理论”的引进,管理会计主要是围绕如何为企业“价值链”优化和价值增值提供相关信息而开展。管理会计的管控指标从滞后性的财务指标向前导性的指标转变,平衡记分卡、作业成本管理系统等战略管理会计工具应运而生。
我们可以将管理会计的发展轨迹描述为一个以管理会计实务为基础,基于组织管理目标,逐步构建和完善管理会计框架体系的过程。利润实现的方式是决定管理会计技术和方法的重要因素。从目标利润及其实现的角度看,在生产者市场背景下,企业管理的关键是提高劳动效率,标准成本制度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其中,标准成本控制的要点包括:一是在企业内部结构上按工作性质和责任主体划分组织单元,使管理控制对象明确;二是为每个组织单元制定标准“日工作量”以明确计划目标;三是对目标执行过程的核算与控制,在确保按计划执行的基础上提供管理决策支持信息;四是目标完成情况的评价与奖惩,借助激励手段,使管控到位,进而目标实现。其他管理会计方法(如全面预算管理、平衡计分卡绩效评价等)也具备如此特征。
从理论基础来看,管理会计是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管理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管理理论的创新与发展为管理会计方法奠定了基础,经济学理论、组织行为理论、机制设计理论等为管理会计方法的形成与完善起着指导作用,管理控制理论、契约理论为管理会计内容体系的构建提供了框架支持。具体来看,通过预算编制和分解手段,管理会计将企业战略目标所界定的各种契约(资源)的功能与责任规定具体化。责任会计则把这些功能与责任进一步分解为特定代理人的可执行契约,形成履约机制,并通过业绩评价与奖惩确保履约效果(林万祥,2008)。
四、启示:管理会计的发展与应用
基于上述分析,本文对管理会计的发展与应用有以下几方面启示:
1. 企业管理目标、组织架构以及内外部环境与管理会计方法具有共生互动性。管理会计密切依存于企业组织结构(责任单位)及其面临的环境,以企业管理目标为导向追根溯源,确定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技术方法体系,由此,管理会计的未来发展应从确定经营目标和管理重点入手,在此基础上探索与之相适应的管控技术和方法,以有效应用完成目标实现,从而价值创造的终级任务。
2. 基于系统控制理念规范管理会计的工作程序和标准。在组织管理的全过程均体现了管理会计的作用。首先,管理会计参与组织决策的制定过程,主要工作是根据管理层的决策目标搜集、整理有效的资料信息,选择科学的方法计量分析决策方案,通过权衡利弊(成本与效益分析等)确定组织目标和最优方案;其次,通过建立责任会计制度,分解落实组织目标并在执行过程中进行核算与控制,记录计量目标执行的进度与结果;再次,将目标执行情况和结果进行分析与反馈,一方面作为业绩评价与考核的依据,另一方面,在对目标执行结果分析评价的基础上,为新的规划方案进行效果预测,为下一轮决策提供依据。
3. 基于组织层级构建管理会计内容体系。目前,管理会计在企业中实际应用的普及程度较低,这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其中,管理会计的相关理论和企业的实际操作之间衔接较弱是其应用效果不理想的原因之一。按照企业是一个层级化和结构化的组织这一逻辑,可以将企业简化为高层、中层和基层三个层级,进而构建与之相适应的层级化管理会计内容体系,包括公司高层的战略管控信息提供、公司中层的运营管控信息提供和基层单位的作业管控信息提供。这也符合美国哈佛大学安东尼教授对管理控制职能和边界的界定④。
4. 信息技术的应用以及与行为科学相结合,是管理会计应用与发展中应当重视的两个方面。新世纪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使企业的决策和管理问题越来越复杂,一方面,会计作为一个日益发展的信息系统,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另一方面,会计问题归根到底是人的行为问题,经济利益驱动人的行为,进而影响会计管控的对象和结果。行为问题和信息技术的支持应当是管理会计体系构成的重要内容。
注释:
①这一点从会计的起源方面也可以得到考证。
②在这期间,英国会计学家设计出适合于工业企业的订单成本计算和分步成本计算方法,后来传往美国及其他国家,并沿用至今。
③关于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对企业管理的作用,杨继良(2005)做了一个浅显而形象的比喻,财务会计就像球赛的计分员,球队“业绩”好坏,取决于进了几个球。记分员尽量做到计分公正。管理会计的责任是帮助球队提高球技和得分能力。球队的胜负取决于球技而不是得分。
④20世纪60年代,以哈佛大学安东尼教授为代表的学者将系统论引入管理控制并将管理控制系统作为一门学科加以建设。安东尼将企业控制划分为界限分明的三个层次,即战略计划、管理控制和运营控制。战略计划是决定新战略的过程;管理控制是“管理者确保资源的获得和使用有效果和有效率以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也就是决定如何落实战略的过程;运营控制则是保证特定任务有效完成的过程。参见《管理控制系统》,人民邮电出版社2011年版,第6-7页。
参考文献:
[1]于增彪,王竟达,袁光华.中国管理会计的未来发展:研究方法、热点实务和人才培养[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6,(1).
[2]于增彪.管理会计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7.
[3]林万祥.21世纪中国管理会计研究的现状与未来[J].会计之友,2008,(3).
[4]胡玉波,胡玉明.国际化与价值创造:管理会计及其在中国的运用[J].会计研究,2013,(1).
[5]于增彪.价值及价值管理辨析[J].新理财,2004,(7).
[6]胡玉明.管理会计发展的历史演进[J].财会通讯,2004,(1).
[7]潘飞,陈世敏,文东华,王悦.中国企业管理会计研究框架[J].会计研究,2010,(10).
[8]余蔚平.全力推进我国的管理会计体系建设[EB/OL].中国会计网,2013-12-06.
责任编辑、校对:艾 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