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联合 续写传奇

来源 :中国纺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paalp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义乌(小商品城)把小商品做成了大文章,义乌模式是中国专业市场的典范。西柳将通过与义乌小商品城的对接,主动承接南方产业转移,学习、借鉴先进管理、运营、营销、服务理念,不断推进市场商城化、商城集群化、工业园区化和城镇城市化。”西柳镇副书记李庆权在新闻发布会现场说。
  2011年12月21日~23日,在西柳中国商贸城举办为期三天的小商品贸易对接会,参展产品涉及玩具、饰品、日用百货、进口商品等多个行业,共有150家义乌精英商户组团参展,以小商品为媒,两地架起了商贸交流的桥梁。
  南北市场强强联合
  “为什么义乌小商品城还要往外走,寻求合作?因为我们相信:强者恒强,强者更强。义乌小商品城要国内、国际两条腿走路,争取把义乌的服务带到全国,西柳商贸城是‘义乌市场万里行’的重要一站,双方的合作必将爆发出强者联合之力。”义乌中国小商品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胡衍虎说。据了解,“义乌市场万里行”已经走过迪拜、大阪、株洲、五爱等地专业市场。
  “小商品海洋,购物者天堂”这句广告语已经耳熟能详。义乌中国小商品城义乌是全球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市场,历时30余年发展,义乌依靠小商品做成了名扬世界的大文章,创造了“买全球卖全球”的商业奇迹。目前,义乌市场现拥有经营面积470余万平方米,商位7万余个,经营工艺品、饰品、玩具、箱包、五金、电子电器、文体、化妆品、钟表眼镜、辅料、日用百货、袜业、线带、针棉等16个大类,170万种单品,商品辐射219个国家和地区,年出口57.6万个集装箱,外向度65%以上,2010年中国小商品城市场成交额456亿元,连续20年居全国各大专业市场榜首。
  西柳大市场是中国起步最早、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服装专业批发市场之一。长期以来,西柳大市场为推动东北地区纺织服装产业发展,促进南北商贸流通和拉动中国内需做出了历史性巨大贡献。西柳地处辽宁中部城市群和沿海经济带的交汇节点,历来都是南货北上、通商东北的商埠重镇和交通枢纽。西柳大市场历经30余年的发展,稳固形成了辐射整个东北亚的购销网络和商圈人气基础,稳固形成了从业人员达50余万人的纺织服装产业集群。特别是2009年以来,海城市和西柳镇两级政府全面放开运输市场,全力打造宽松和谐、阳光公正、诚信好客的发展软环境,招商建设引领大市场升级换代的西柳中国商贸城项目。千方百计扶持西柳中国商贸城旺市运营和入驻商户品牌化、展贸化、专业化经营,使西柳大市场实现了逆势崛起。今天的西柳,新产品,新市场,新机遇,已经成为各路商家投资创业和竞相开发的热土。
  “十二五”期间,西柳将依托区位交通、商贸物流和配套产业优势,规划建设24大类别的专业市场集群,规划建设市场配套加工产业园区,全面加强与南方各大专业市场的交流合作和产业融合,力争3~5年时间,把西柳打造成中国北方规模最大、品类最全、交易额最高的日用消费品一站式采购中心、北派服饰营销中心和商贸物流集散中心。
  此次义乌中国小商品城与西柳中国商贸城牵手合作并首次举办贸易对接会,不仅是两地政府和广大商户期盼已久的强烈愿望,更是适应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必然结果。义乌市场带来的不仅是上万种热销与时尚商品,还有国际国内市场的重要商品信息,通过输出义乌市场商品和代理权到海城(西柳),一方面能丰富当地市场的商品种类,提高商品辐射力;另一方面,通过对接会能促进两地产业优化升级,加快制造业发展,共同开创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义乌中国小商品城与西柳中国商贸城的强强联合,恰逢辽宁深度实施沈阳经济区和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战略的大好机遇,西柳中国商贸城做为西柳市场的旗舰和龙头,肩负着西柳实现创建中国裤业名镇,北派服饰之都,现代商贸名城宏伟目标的重大使命。
  旺市运营 打造北派服饰
  “通过与义乌小商品城的合作,西柳商贸城将在经营方式、管理、服务理念上有所突破。2012年,西柳商贸城将以旺市为目标,以打造北派服饰为核心,实现西柳市场的提档升级。”西柳中国商贸城有限公司总经理陈伟说。陈伟向记者详细介绍了“2012飞龙在天”旺市计划。
  “北派服饰是我们当地政府根据西柳服装产业发展现状提出的服装产业定位和推广主题,通过有针对性和有效性的传播,树立和突出西柳市场集群的专业特色,并进一步提升西柳市场在国内市场领域的行业地位和作用。”陈伟说。
  据介绍,2012年北派服装展销活动的主要内容包括举办以裤装、男装棉服以及女装为主体的服装订货会活动,组织商户开展到下线市场的宣传推广活动,组织商户到产地市场参观考察,组织商户对现在没有市场竞争优势的服装品牌或产品予以调整更新,围绕提高广大商户的经营能力、设计创新能力、品牌经营能力等内容在广大商户中组织开展评比活动等。
  市场的升级换代,硬件的升级是基础,软件的升级是关键,软件的升级主要是要形成围绕商户的经营提供服务,有效地引导广大商户不断做强做大目标的实现。一个市场在经过了招商启动入驻这一关键环节之后,在接下来的市场运营当中,就要开始解决产品的行市、档次不清晰,特色不明显等问题。就要实现通过环境的改变不斷提升原有商品的档次。
  “通过2012年一年北派服饰展销中心定位的引导推广,不断转变入驻商户的经营观念,提高经营素质,提升经营实力,并在这一过程中推出有影响能力的商户,从而带动西柳商户整体经营能力的进一步提升。而实力商户的增多将最终带动市场竞争力的增强,实现市场长远健康发展的目标。”陈伟说。
  在西柳商贸城,记者看到客流熙攘,切身感受到蓬勃潜力,而且经营品类也早就从裤业伸展至男装、女装、童装等。如果小商品加入商城,将赢来怎样的局面?而从双方对彼此的解读来看,业界有理由相信,义乌与西柳两大市场的协同发展,必将再创中国专业市场新的奇迹与辉煌!
其他文献
2012年3月29日~3月31日,“多彩生活,时尚锦纶”专题展示活动将亮相中国国际春季纱线展,传递中国锦纶发展的时尚脉动。自2007年起,中国锦纶民用丝的产能、产量一直保持世界第一。然而相比锦纶生产大国的地位,中国锦纶产业界在产品应用开发、品牌拓展、文化建设等领域还亟待提升实力。本次专题展示活动的开展,将带来怎样的创新冲击、会对锦纶行业产生怎样的影响?本刊就此专访了中国化纤工业协会锦纶专业委员会秘
期刊
第四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关键词  第四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于2012年1月6日至7日在北京召开。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出席会议并讲话,他要求金融部门做到五个“坚持”,确保资金投向实体经济,防止出现产业空心化现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按惯例约每五年召开一次,此前在1997年、2002年底以及2007年初共召开过三次,每次均对中国下一步一系列重大的金融改革政策和方向“定调”,并都推出金融改革及相应的机构改革等重大
期刊
“启航”设计师的成长故事 梁龙  浙江理工大学郭胜  在浙江理工大学,有一位来自于美丽洞庭湖畔的寒门学子,他笑对坎坷,用实际行动践行穷且益坚的人生格言;他自强自立,用坚毅个陛叙写触及心扉的感人故事;他善学善用,用多彩创意启航刨业梦想,他就是2009/010学年纺织之光奖学金获得者——郭胜。  人穷志不短  郭胜是特困生,出生于湖南省沅江市一个面朝湖水背朝天的农村,父亲10年前不幸患上了血吸虫,不仅
期刊
一年一度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于2011年12月14日在北京闭幕,会议总结了今年经济工作,深入分析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全面部署明年经济工作。今年以来,国内外经济形势复杂严峻,面对各种矛盾与困难,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科学决策,各地区、各部门按照中央部署,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大力解决突出问题,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成果,促进经济增长由政策刺激向自
期刊
在前不久的海峡两岸纺织服装博览会上,福建省华奇环保印花有限公司以1号馆2层的一半展位,全方位的展示了最新科技的冷转移印花技术的面料和服装,并以真人秀现场演示冷转移印花技术带给人们美轮美奂的享受。  福建省华奇环保印花有限公司是由盖奇(中国)织染服饰有限公司与上海长胜纺织制品有限公司(冷转移印花技术专利发明人)共同投资在海西经济区的股份制公司,是环保节能减排降耗的创新低碳型企业。在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
期刊
“纺织工业要适应市场需求变化,根据科技进步新趋势,发挥我国产业在全球经济中的比较优势,发展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2011年12月11日,在第五届中国纺织经济论坛上,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名誉会长杜钰洲指出:“纺织产业创新目前处在激烈竞争和逆水行舟状态中,外部压力和内生动力将共同推动纺织产业升级。深化改革开放仍然对纺织工业由大变强提供机制推动力,既有利于
期刊
日前,2011中国纺织创新年会在北京千禧大酒店举行。“前一阵北京大雾,像是给2012年中国的经济拍了一个预告片,因为确实在重重迷雾中有太多的不清楚,所以我们要有这样的一个聚会,集合大家的力量,看看能不能把前途看清一点。”主持人以这样的开场白,道明了此次年会的主题“变局与布局”。  体悟变局  2011年是充满不确定性的变革之年。劳动力成本持续攀升,原料价格剧烈波动,人民币升值预期众说纷纭,美欧债务
期刊
纺织之光科技教育基金会从一开始成立,就把坚持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建设纺织强国的宏伟目标铭刻在自己的旗帜上。目前,全部捐助总值已达人民币9366.8万元,用于支持纺织科教事业的总支出已达1993万元。基金会的鲜明宗旨和重大影响,照亮了纺织工业落实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伟大实践,如何更好地践行基金会的宗旨,凝聚行业发展的力量?记者采访了纺织之光科技教育基金会理事长陈树津。  《中国纺织》:请您谈
期刊
2011年的冬天,连续的大雾天气再度引发社会各界对污染的警惕。目前,全国对污染的治理工作也再度进入紧迫的局势,节能减排的形势也更加严峻。而印染行业成为全国各行业中排在造纸业之后的第二大污染业。在国家的节能减排规划中,纺织印染行业成为重点行业。  前处理环节成节能减排关键  “‘十二五’开局之年已近尾声,行业整体发展势头良好,但如果中国的印染行业不前进的话,中国的纺织行业链条将会断裂,后续纺织品也将
期刊
近年来,浙江泰坦纺织机械有限公司锐意改革,不断创新,依靠科技进步取得了突飛猛进的发展。入世10年,本刊特对泰坦董事长陈其新进行了专访,一起分享泰坦入世10年的发展經验。  《中国纺织》:您能简单介绍下中国未加入WTO前,浙江泰坦纺织机械有限公司的发展情况吗?  陈其新:中国加入WTO前,公司刚刚由浙江泰坦纺织机械总厂转制为浙江泰坦股份有限公司,又遇上亚洲金融风暴,企业处于困难时期。当时员工400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