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标在“解决问题”的课程目标中对“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的多样性。吴存明老师执教的《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一课,践行其“让学课堂”理念,从核心问题出发挖掘学习资源,从系统构建视角整合教学内容,通过优化设计,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悟转化的实质内涵,加深学生对策略的深层理解和全面认识,促进其策略意识与运用能力的深度发展,帮助其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一、从核心问题出发,让策略自然生成
学生的策略只能从自己的内部萌生,不能从外部输入。也就是说,“解决问题的策略”的学习,必须和解决问题的过程结合起来,在过程中获得。因此,吴老师通过四个核心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经历唤醒策略、发现策略、回顾策略、应用策略的全过程,让策略自然生成。课始从问题“曹冲聪明在哪里?”入手,将问题解决的目标自然转向问题解决策略的目标,巧妙地帮助学生从熟悉的生活经验体系中唤醒转化策略。然后通过“谁画的图形面积大?”和“谁画的图形周长长?”这两个核心问题的驱动,让学生通过分割、旋转、平移、拼合等活动,将不规则图形转化成规则图形,发现转化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有效策略。因为形成策略必须以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平台,接着用“我们曾经在学习哪些数学知识时,用到过转化的策略?”这一问题,让学生通过充分的回忆与交流,体会转化策略应用的广泛性,从而对转化产生积极的情感,进而愿意主动寻找转化的方向与方法,应用转化策略解决更多、更复杂的问题。吴老师摆脱了以碎小问题引领教学的框框,换以核心问题调动和组织学生学习的板块式教学方式,从而让数学课堂从“教为中心”转为“学为中心”,让学生的学习真正发生!
二、按系统视角架构,让体验丰富完整
人们认识事物总是先了解整体再逐渐了解部分,然后回到整体中来,以求对事物的深刻了解。转化在数学中有着极其广泛的运用。为了从更全面的视角让学生更完整地认识转化,吴老师对教材例1、例2和相关练习进行了整合加工并适度拓展延伸,不仅让学生在形体中直观地感受转化,还在计算中深入地体验转化,在生活中自觉地运用转化,并在数学活动过程中增强对数形结合、归纳等数学思想的体验,这不仅从数学思想层面提升了学生的素养,使学生的思维层次得到了提升,而且从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上给学生以丰富的经验积累,促进学生从“学会”到“会学”,最后再回到生活中的问题解决,使学生对转化策略有了更完整、更深刻的体验,这样形成的策略会深深扎根于学生的心田。
三、展“让学课堂”理念,让反思提升价值
策略的有效形成必然伴随着对自己行为的不断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吴老师充分关注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回顾反思等习惯的养成,通过探学、互学、展学等方式,及时引导他们对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行反思,提高他们对自身策略形成过程的认识。例如:课中,吴老师提出问题:“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曾经在学习哪些数学知识时,用到过转化的策略?”这是教师对学情的调查分析,更是让学生对问题的一次自我反思。课尾,当学生经历了一系列解决问题的过程之后,他又引导学生思考:“你能用一两句话总结一下你的学习收获或感受吗?”让学生对运用转化策略解决问题的价值进行再认识,也为他们日后知识的迁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吴老师这节课,值得我们欣赏和分享的不只是学生转化策略的自然生成,更重要的是他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的美好天性,以学生“学”的起点为起点,以学生“学”的状态为状态,以学生“学”的进度为进度,以学生“学”的发展为发展,培育学生互学、展学、辩学等合作学习和分享学习的文化,让“学”真正发生,使课堂自然生“动”。
(作者系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朝阳小学校长,江苏省数学特级教师)
一、从核心问题出发,让策略自然生成
学生的策略只能从自己的内部萌生,不能从外部输入。也就是说,“解决问题的策略”的学习,必须和解决问题的过程结合起来,在过程中获得。因此,吴老师通过四个核心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经历唤醒策略、发现策略、回顾策略、应用策略的全过程,让策略自然生成。课始从问题“曹冲聪明在哪里?”入手,将问题解决的目标自然转向问题解决策略的目标,巧妙地帮助学生从熟悉的生活经验体系中唤醒转化策略。然后通过“谁画的图形面积大?”和“谁画的图形周长长?”这两个核心问题的驱动,让学生通过分割、旋转、平移、拼合等活动,将不规则图形转化成规则图形,发现转化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有效策略。因为形成策略必须以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平台,接着用“我们曾经在学习哪些数学知识时,用到过转化的策略?”这一问题,让学生通过充分的回忆与交流,体会转化策略应用的广泛性,从而对转化产生积极的情感,进而愿意主动寻找转化的方向与方法,应用转化策略解决更多、更复杂的问题。吴老师摆脱了以碎小问题引领教学的框框,换以核心问题调动和组织学生学习的板块式教学方式,从而让数学课堂从“教为中心”转为“学为中心”,让学生的学习真正发生!
二、按系统视角架构,让体验丰富完整
人们认识事物总是先了解整体再逐渐了解部分,然后回到整体中来,以求对事物的深刻了解。转化在数学中有着极其广泛的运用。为了从更全面的视角让学生更完整地认识转化,吴老师对教材例1、例2和相关练习进行了整合加工并适度拓展延伸,不仅让学生在形体中直观地感受转化,还在计算中深入地体验转化,在生活中自觉地运用转化,并在数学活动过程中增强对数形结合、归纳等数学思想的体验,这不仅从数学思想层面提升了学生的素养,使学生的思维层次得到了提升,而且从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上给学生以丰富的经验积累,促进学生从“学会”到“会学”,最后再回到生活中的问题解决,使学生对转化策略有了更完整、更深刻的体验,这样形成的策略会深深扎根于学生的心田。
三、展“让学课堂”理念,让反思提升价值
策略的有效形成必然伴随着对自己行为的不断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吴老师充分关注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回顾反思等习惯的养成,通过探学、互学、展学等方式,及时引导他们对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行反思,提高他们对自身策略形成过程的认识。例如:课中,吴老师提出问题:“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曾经在学习哪些数学知识时,用到过转化的策略?”这是教师对学情的调查分析,更是让学生对问题的一次自我反思。课尾,当学生经历了一系列解决问题的过程之后,他又引导学生思考:“你能用一两句话总结一下你的学习收获或感受吗?”让学生对运用转化策略解决问题的价值进行再认识,也为他们日后知识的迁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吴老师这节课,值得我们欣赏和分享的不只是学生转化策略的自然生成,更重要的是他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的美好天性,以学生“学”的起点为起点,以学生“学”的状态为状态,以学生“学”的进度为进度,以学生“学”的发展为发展,培育学生互学、展学、辩学等合作学习和分享学习的文化,让“学”真正发生,使课堂自然生“动”。
(作者系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朝阳小学校长,江苏省数学特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