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计“生态文明”,海淀园国际化之旅

来源 :中关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iwupi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应该将‘生态文明’的精髓应用到具体工作当中,尊重其基本法则,发挥中关村示范区核心区的先行先试作用。全球创新风潮风起云涌,制定符合规律的创新政策,积极扶持企业融入国际化的舞台,这对园区而言至关重要。”
  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生态文明”不仅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一并成为五大建设主题,而且在整个报告中被列为第八部分单独进行阐述。这在过去的报告中是从来没有过的。
  什么是“生态文明”?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
  “我觉得‘生态文明’不仅仅是天蓝水绿、地净山青,它更应该是一种发展的理念,在珍惜资源的前提下,进行自我约束和发展,改善与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长远目标。”在有着“面积最小的世界创新大课堂”之称的iBridge办公室里,海淀园管委会副主任张秀英接受了本刊记者采访。
  “我们应该将‘生态文明’的精髓应用到具体工作当中,尊重其基本法则,发挥中关村示范区核心区的先行先试作用,能够有传承,对未来产生积极的影响。昨天的试验是为了今天示范,今天的示范是为了赢得明天新的试验。全球创新风潮风起云涌,在这样的背景下制定符合规律的创新政策,积极扶持企业融入国际化的舞台,这对园区而言至关重要。”
  传承“生态文明”精神
  电视剧《大宅门》里有个白景琦,长大后人称白七爷。作为豪门之子最有可能让他成为一个纨绔子弟,然而他很争气,一个人在济南闯出了一片辉煌的家业:发明了32张药方,光宗耀祖。就是这么一位豪门掌柜,到晚上却要关掉电灯,点上油灯,精打细算。
  “在保证生活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能源的消耗和浪费,这是中华民族一直以来提倡的传统精神。如今看来,这与现在所倡导的生态文明一脉相承。”张秀英是20多年前我国第一个国家级高新区诞生时,通过社会公开竞聘参与到园区建设的第一批工作人员,现在是一位2012—2013年世界科技园协会首批科技园区国际专家(共18位),对此颇有感触。
  “2003年,我们和北京市生态研究所的专家交流,说我们去新疆,老房子保留很好,环境优美,是一个生态良好的地方。研究所的专家就纠正我的说法,说不是原始的窑洞和部落摆在面前就是生态文明的标志,应该是在历史的演进的过程当中,合理利用资源创造财富。比如土地要播种,收割粮食,但是你又不能过度使用,不顾规律和生长周期的话,只能导致沙化或是不能循环利用。那种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观才是生态文明所倡导的。”
  有了这次交流,张秀英感觉眼前一亮,“生态文明”的概念与眼下建设的科技园区似乎有某些契合点:“科技园区在某种意义上讲也是资源的整合,我们所做的工作就是制定政策,幫助企业搭建平台,尊重生态文明的规律,掌握企业的发展情况、产品、技术和所需资源的规律,合理开发。要是能做一个这样的循环系统就好了,所以我们就请生态研究院的专家一起做一个课题。我们的理念是从头设计,把生态文明发展观融入到园区国际化发展路径上。”
  2004年,海淀园以“科技部科技型企业‘走出去’一站式服务试点机构”为契机,成为当时全国54个国家级高新区中唯一的试点单位,推动园区进入了国际化发展的新阶段。
  “当时对此想得也不是很清楚,总认为科技园区和生态文明相隔有点远,但是我总觉得这个收获是可以想象的,生态文明给了定位和标准,在制定相关政策的时候,点与点、上与下、左与右都可以贯穿起来,这样不会对资源造成浪费,同时也在可茫茫无际的国际化之路探索中找到信心。”
  海淀园的“创新尝试”为今天核心区的国际化开了好头,编织了今天核心区国际化道路的锦程。
  全球视野下的思考
  20世纪美国人热衷“将文明窖藏”,他们将这个时代的纪念品封存起来,等到达封存时间之后再由子孙后代打开,以这个方式让子孙们了解现代人的生活。
  “如果要我们为后代留下一些纪念品,你希望是什么?”
  沉思片刻,张秀英回答说:“我希望是一种可以延续的影响力。”她说,通过封存的产品,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生活境界,对于资源的开发亦是如此。
  “制定第一个国际化的政策时,我们坚持三个原则:一是按照全世界共同制定政策的规律解决现实问题;二是自我约束和发展,具有可持续性;第三是有益于你所服务的群体。世界是一部分人与另一部分人的组合,彼此交流学习才能共同发展进步。当时我们研究别的国家怎么制定政策?我们发现,国际上通常制定政策的方式是选择一个具体的项目,比如说针对纳米技术或生命医药行业,他们认为可以带动世界发展的方向,就会围绕这些项目制定政策。我们没有针对具体项目,而是根据园区企业的特点,找到了一个突破口,那就是海淀园企业的国际化能力普遍不强。”
  正是基于这个共同的规律,破题国际化的海淀园于2006年率先在全国高新区开始“中小企业国际化专项资金”三年试点,为全国高新区的国际化转型撬动了资金政策杠杆。2006年,该项资金资助的30家企业,就获得了极大成功。统计显示,支持前30家企业的销售收入为27348万元,资助后销售收入增长到37991万元,增长了38.90%;出口创汇原来的1015万元增长到2366万元,增长了133.05%。出口创汇的提高一方面体现了企业经济利益的提升,更重要的是体现了企业在国外市场占有率的提高,在国际市场竞争力的提高。
  “我们觉得‘生态文明’给科技园区带来更多思考,制定政策要尊重生态文明的基本法则,不浪费资源,能够有传承,而且对未来有所影响。什么是创新政策?应该具备三个要素,第一,政策一定要在全球视野下出台;第二,创新政策要最大限度的鼓励企业在全球自由组合流动;第三,通过政策,你所孵化的企业人才创新思想要不断迸发,同时能不断吸引世界各类创新人才向你云集。”   成功试行具有全球视野的创新政策,这是海淀园赢得未来发展机遇的重要环节。通过专项资金支持的方式鼓励园区企业走出国门,参与更多的国际合作项目,这是海淀园又一次先行先试的探索。
  创新格局下的信心与信任
  2006年,海淀与凤凰卫视合作创办《直通中国》栏目,创新了“园区与新媒体”为高新技术企业服务的模式,将数百家核心区企业推向世界,形成了中关村核心区集体出征海外市场的国际化品牌之势。政策、网络、平台、媒体、资金等元素,在核心区国际化发展的进程中被充分调动起来,形成了一股合力。
  2007年,海淀园正式开通了新型互联互通平台iBridge,从此建立了园区与全球创新资源互联互通的新理念。“它的建设理念是‘联网、联心、联世界,通路、通智、通四方’,这里的联网指的是两个网,一个是人脉体系网,一个是计算机服务体系网,联心主要是讲诚信,讲规则,讲道德,在这样的基础之上大家可以开展广泛的合作。”
  2012年12月6日,第七届中俄经济工商界高峰论坛在莫斯科举行。中国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与俄罗斯副总理罗戈津共同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中俄政府商务部门及经济工商界约800人出席会议,就“电力、能效和节能合作”、“俄罗斯远东地区发展”、“中俄现代化、高新技术与创新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与投资合作”等主题进行了探讨。张秀英随团参会,并在“中俄现代化、高新技术与创新发展”分论坛上做了发言,发言题目是:《中国高科技产业化促进平台的运作机制和成功案例——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国际化创新发展行》。
  海淀园的国际化之路成功,在于它不仅在全球视野之下探索出了在制定创新政策、联接媒体资源、搭建互联互通平台等方面的发展路径,还在世界科技园区中坚定了海淀园的国际化发展战略。中关村海淀园作为中国100多家高新区的代表,不仅向与会者揭示了中国高新区的国际化发展规律,还为大家带来了对未来科技创新之旅的信心与展望。
  张秀英在《中关村核心区建设核心要素:信心与信任》一文中,曾经这么讲:“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是一项错综复杂的综合工程,信心给实施这一工程灌注了动力,信任给实施这一工程增添了活力。信心和信任两个平常的字眼,在实现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建设目标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而这也是党和国家对中国高新区一直期望的事情:希望未来,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的理念不仅可以被傳承下来,能够永远惠及下一代,还能在全球建设科技创新中心的汇集处奉献出中国智慧。
其他文献
缺少“第三世界的视野”,其实容易造成我们的心理的失衡和焦虑。  西非地区今年以来一直为霍乱所困扰。在塞拉利昂和几内亚,霍乱在迅速蔓延,已经造成了250人到300人死亡,感染者更高达13000人。这当然是严重的疫情,但似乎并没有吸引国际媒体的充分关注,在中国的微博等舆论空间中也没有多少人关切。但与此相对照的,是美国的西尼罗河病毒造成的1千多人染病和41人死亡却得到了更广泛的报道和传播。在微博中关注的
期刊
这将是我国高校在制造工程专业领域与国外高校最高水平的合作项目,这是集产学研用于一体的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新模式,具有重要创新意义。  目前,全球的大学越来越强调创新创业教育,全球大学的教育体系也正面临着转型和升级。  有学者称,全球的大学正从单纯的专业主义教育,转向叠加创新创业人才复合型教育;从独立架构的教育范式向网络式架构教育范式的转变,更多的院校希望打破原有的边界,进行跨校之间的合作,甚至跨国、跨
期刊
梦在远方,路在脚下,为了远方的梦想,只有日夜兼程。  时代变了,对优秀的定义也变了。果实成熟的标志不是颜色美丽,而是味道甘甜;孩子成熟的标志不是年龄长大,而是思想成熟和个性独立。新东方存在的目的正是要帮助中国独立优秀的年轻人实现自己的梦想,因为我们坚信如果我们提供必要的资源和平台,他们便可以大放异彩。国家的未来需要独立、坚韧、有创造力的人才,而独立人格的塑造是从小开始的,到孩子们能够根据自己的判断
期刊
中持环保给自己的定位很清晰,就是专业的综合环境服务商,面向城市、工业园区和企业集团,提供环境与发展的解决方案及长期贴身服务。  2012年12月,北京迎来了这个冬季的第二场雪,雪花飘飘洒洒落了一地,近处远处都是干净的白色。按照地图的指示,从地铁8号线永泰庄车站下车,步行545米之后便来到东升科技园·北领地。这是由15栋花园式、低密度独栋学院派风格建筑构成的生态型综合园区,“北领地”这个名字让人眼前
期刊
“建筑节能是北部新区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重要手段,应因地制宜地采取相应政策和措施,海淀北部新区理应成为建设绿色建筑的典范区域。”  “十一五”期间,海淀区在“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节能减排”方面取得了优异成绩:提前两年实现了北京市下达的20.82%的节能任务指标,万元GD能耗累计下降了30.97%,分别高于全国和北京市平均水平11.91和4.38个百分点。进入“十二五”时期,海淀区节能减排任务严峻,面临
期刊
无论是在大自然暴力面前的软弱,还是在大自然有序存在时对其施加人为暴力,都是愚昧。  将大自然称之为“天”,视为圣物,看成人的恩人、朋友,并形成了“天人合一”哲学,这是中国的文化传统。单是中国古代写出的山水诗、草木诗、田园诗,以及咏物诗,其数量之多是世界罕有的,这是中国文化的优点。但在很多时候,大自然没有那么温柔,它常常是一种暴力,足可以夺取十万、百万、千万人的生命。像这样的自然暴力,近年来有加剧趋
期刊
让首善之区的天更蓝,让老百姓的生活质量更高,是执政者的宗旨,也是每个公民的责任。  “森峨峨之太华,若秀色可餐。”这是宋人王明清《挥尘录》中对大自然壮美山川的向往。“努力将21世纪的北京建设成绿色现代化大都市。”这是首善之区提出的最有感召力的奋斗目标。日前,从北京市发改委获悉,奋力实现“以控制PM2.5污染为重点,以实现空气质量改善为目标,在全国率先实施空气质量新标准”的新要求,为“美丽北京”挥尘
期刊
“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  ——这是十八大发出的“中国好声音”  新年伊始,国人沉浸在“收入倍增”的幸福愿景中。党和国家關心民生,提出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奋斗目标。解读两个“翻番”的涵义,老百姓对GDP不易感知,然而对“收入倍增”却了然于胸,摸摸自己的钱袋鼓没鼓,心照不宣罢了。可是,静下心来沉思,却有一个须先解开的疑惑——“收入倍增”靠什么来实现
期刊
实施宪法,请先建立违宪审查制度  《新世纪》周刊日前发表由总编辑胡舒立撰写的社评说,2012年12月4日,在纪念“八二宪法”施行30周年大会上,新任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强调,“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可谓切中要害。宪法虽被公认为国家的根本大法,但是,除了相关纪念日等特殊场合,它并不常被提及,在日常的司法实践也鲜有征引。这与法治发达国家宪法深入人心、在司法领域普遍适用的景象有巨大
期刊
经济的转型离不开资源的融合,产业的升级更需要技术的支撑。技术与资源是驱动中国经济发展的双轮。技术与资源的深度融合,资源型区域经济的发展才会更为迅猛。  北京中关村是中国高新技术的发祥地和风向标,山西临汾拥有丰厚的历史人文和自然资源,中关村与临汾融合发展,将会是怎样一番情景?为了更好地搭建京、晋两地之间技术与资源的对接平台,将各自区域的技术优势与资源优势展开碰撞,2012年8月28日,山西省临汾经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