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对教育事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时教育领域也进行了深入的变革,不断地吸收先进教育理念对教学模式进行优化改进,以期获得良好的教育效果。目前,在小学的科学教育中,提倡以培育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所以在小学科学课程中展开项目学习,既是对单一化教学方式的一种优化改进,同时也是一种有益的教学尝试。对此,本文基于项目学习对小学科学教学实践进行了探究,旨在帮助学生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全面提升小学科学课程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项目学习;小学科学;教学实践
小学科学课程属于一门基础性课程,其在培育学生科学素养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传统教学思想及模式的限制下导致科学教学实践并没有获得理想的教育效果,所以这就需要对小学科学教学实践进行创新改进,更好地满足现阶段社会对人才培育的需求。从项目化学习来看,其是以问题为导向培育学生的科学探究意识及动手操作能力,在科学课堂中以项目为基础开展探究性活动,既可以对教学资源进行拓展,还能够更新教学理念及模式,这对于小学科学教学实践的优化改进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结合教学内容,明确项目任务
从项目化教学的角度分析来看,其是将整个项目活动交给学生来完成的一种探究式教学活动,在整个活动之中学生有着自由的探索空间,既可以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还能够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应用项目化教学模式,确定项目任务则是开展项目教学的重要步骤之一,而在整个项目教学中科学教材则是学生进行知识探究的重要依据。因此,在科学课程中实施项目教学法则需要教师全面分析教材,并严格按照新课标的要求来对项目任务进行明确,并监督学生全面落实项目任务,以此来全面发挥项目学习的作用和效果,提升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例如,在教学《沉和浮》这一章的内容时,科学教师可以将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写在黑板上,目标主要以三维目标为主,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其中,知识与技能目标为:1.了解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原理;2.掌握影响物体沉浮的因素;3.掌握浮力的概念。教师在后续制定计划及项目研究的过程中需要督促学生以黑板上的任务目标为知道,然后结合本课内容来明确项目任务,以此来为项目活动的开展做铺垫。
二、设计驱动问题,促使学生研究
在小学科学课堂中开展項目化学习活动则需要教师结合具体情况与教学内容设计有效的驱动问题,既要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与兴趣,还需要考虑到学生的学习需求,确保通过问题引导促使学生深度进行项目研究,以此来激发学生提出更多的问题,获得更多的收获。对于驱动性问题的设计,最好设置开放性、复杂性的答案,确保能够促使学生在深入探究的过程中实现对驱动问题的解答,并能够给出充分且详细的理由,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教师对于驱动性问题的设计则需要采用清晰明确的语言来紧扣项目中心,并定位学生需要学习和掌握的知识技能,确保学生能够聚焦驱动问题。由于探究属于一种持续性的活动,所以学生在驱动性问题的引导下收集信息、数据,并进行进一步的探究和提问,获取最终的问题解决方案,在逐步收集项目答案证据的过程中实现深度的探究。例如,在教学《动物》这一章的内容时,教师结合教学内容来设计驱动性问题来开展项目化学习活动,对于问题的设计如下:1.图片中动物的名字都是啥?2.这些动物吃什么?3.这些动物白天活动还是夜间活动?4.这些动物有天敌吗?5.这些动物的共同特点有哪些?从问题的设计来看,既没有突出本课的项目任务,同时也没有突出问题的启发性和层次性,这样的驱动问题必然难以调动学生的兴趣。所以,在具体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低阶的认知逐渐地获得高阶的认知,在深入探究的过程中发现新问题并通过多种途径来解决问题,以此来增强项目驱动教学的效果,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另外,对于驱动性问题的设置既需要重视问题的启发性,还需要重视问题的兴趣性,这样才能够激发学生深入探究知识,从而获得良好的体验。
三、创设生活情境,活跃学习氛围
自古以来我国教育学者就意识到了兴趣与学习之间的关联性,从小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角度来看,兴趣则是促使学生积极主动探究知识的原动力,所以在项目化教学的过程中采用情境导入则是激活学生兴趣及主动性的有效举措,同时也是活跃学习氛围的重要举措。从科学这门学科来看,其与学生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在课堂中融入生活化元素,通过生活与知识之间的联系来创设相应的生活情境,并在项目化实践中导入生活情境,在激活学生兴趣的基础上营造融洽的学习氛围,以此来增强科学课程的教学效果。例如,在《食物》这一章内容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先使用计算机中的剪辑软件剪辑和编辑美食的视频,并将人们一天中所吃的食物制作成PPT,在课堂上为学生进行展示。在具体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舌尖上的中国》这个纪录片,将各地的美食呈现给学生。同时,在素材的选择上教师需要尽量选择学生一天中常吃到的食物,以此来增强学生的代入感。在为学生展示之后,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提问:同学们,我们每天都会吃掉大量的食物,那么为什么吃完食物我们就会有饱腹感?食物中有哪些营养呢?然后引入教材中的具体内容。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日常容易接触到的食物素材,然后引导学生对其进行分析,以此来激活学生的兴趣,促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知识探究中,从而为后面的探究活动做好铺垫。
结束语
总而言之,从项目学习模式的角度来看,其本质就是将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应用到实验课程之中,通过网络资源对课上与课下教学进行有机结合,以学生为主导开展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期间教师为学生提供科学的指导,以此来增强科学教学实践的科学性、有效性。因此,在小学阶段的科学课程教学中,教师则需要善于运用项目化学习模式来培育学生的思辨能力与合作能力,在突破传统模式限制的基础上来提升科学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陈筱筱.项目化学习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实践探索[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1,(06):15-16.
[2]李俊.基于项目式学习的小学科学教学研究[J].文理导航(下旬),2021,(04):2-3.
[3]戴玉梅.基于项目学习的小学科学教学实践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20.
关键词:项目学习;小学科学;教学实践
小学科学课程属于一门基础性课程,其在培育学生科学素养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传统教学思想及模式的限制下导致科学教学实践并没有获得理想的教育效果,所以这就需要对小学科学教学实践进行创新改进,更好地满足现阶段社会对人才培育的需求。从项目化学习来看,其是以问题为导向培育学生的科学探究意识及动手操作能力,在科学课堂中以项目为基础开展探究性活动,既可以对教学资源进行拓展,还能够更新教学理念及模式,这对于小学科学教学实践的优化改进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结合教学内容,明确项目任务
从项目化教学的角度分析来看,其是将整个项目活动交给学生来完成的一种探究式教学活动,在整个活动之中学生有着自由的探索空间,既可以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还能够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应用项目化教学模式,确定项目任务则是开展项目教学的重要步骤之一,而在整个项目教学中科学教材则是学生进行知识探究的重要依据。因此,在科学课程中实施项目教学法则需要教师全面分析教材,并严格按照新课标的要求来对项目任务进行明确,并监督学生全面落实项目任务,以此来全面发挥项目学习的作用和效果,提升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例如,在教学《沉和浮》这一章的内容时,科学教师可以将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写在黑板上,目标主要以三维目标为主,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其中,知识与技能目标为:1.了解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原理;2.掌握影响物体沉浮的因素;3.掌握浮力的概念。教师在后续制定计划及项目研究的过程中需要督促学生以黑板上的任务目标为知道,然后结合本课内容来明确项目任务,以此来为项目活动的开展做铺垫。
二、设计驱动问题,促使学生研究
在小学科学课堂中开展項目化学习活动则需要教师结合具体情况与教学内容设计有效的驱动问题,既要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与兴趣,还需要考虑到学生的学习需求,确保通过问题引导促使学生深度进行项目研究,以此来激发学生提出更多的问题,获得更多的收获。对于驱动性问题的设计,最好设置开放性、复杂性的答案,确保能够促使学生在深入探究的过程中实现对驱动问题的解答,并能够给出充分且详细的理由,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教师对于驱动性问题的设计则需要采用清晰明确的语言来紧扣项目中心,并定位学生需要学习和掌握的知识技能,确保学生能够聚焦驱动问题。由于探究属于一种持续性的活动,所以学生在驱动性问题的引导下收集信息、数据,并进行进一步的探究和提问,获取最终的问题解决方案,在逐步收集项目答案证据的过程中实现深度的探究。例如,在教学《动物》这一章的内容时,教师结合教学内容来设计驱动性问题来开展项目化学习活动,对于问题的设计如下:1.图片中动物的名字都是啥?2.这些动物吃什么?3.这些动物白天活动还是夜间活动?4.这些动物有天敌吗?5.这些动物的共同特点有哪些?从问题的设计来看,既没有突出本课的项目任务,同时也没有突出问题的启发性和层次性,这样的驱动问题必然难以调动学生的兴趣。所以,在具体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低阶的认知逐渐地获得高阶的认知,在深入探究的过程中发现新问题并通过多种途径来解决问题,以此来增强项目驱动教学的效果,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另外,对于驱动性问题的设置既需要重视问题的启发性,还需要重视问题的兴趣性,这样才能够激发学生深入探究知识,从而获得良好的体验。
三、创设生活情境,活跃学习氛围
自古以来我国教育学者就意识到了兴趣与学习之间的关联性,从小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角度来看,兴趣则是促使学生积极主动探究知识的原动力,所以在项目化教学的过程中采用情境导入则是激活学生兴趣及主动性的有效举措,同时也是活跃学习氛围的重要举措。从科学这门学科来看,其与学生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在课堂中融入生活化元素,通过生活与知识之间的联系来创设相应的生活情境,并在项目化实践中导入生活情境,在激活学生兴趣的基础上营造融洽的学习氛围,以此来增强科学课程的教学效果。例如,在《食物》这一章内容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先使用计算机中的剪辑软件剪辑和编辑美食的视频,并将人们一天中所吃的食物制作成PPT,在课堂上为学生进行展示。在具体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舌尖上的中国》这个纪录片,将各地的美食呈现给学生。同时,在素材的选择上教师需要尽量选择学生一天中常吃到的食物,以此来增强学生的代入感。在为学生展示之后,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提问:同学们,我们每天都会吃掉大量的食物,那么为什么吃完食物我们就会有饱腹感?食物中有哪些营养呢?然后引入教材中的具体内容。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日常容易接触到的食物素材,然后引导学生对其进行分析,以此来激活学生的兴趣,促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知识探究中,从而为后面的探究活动做好铺垫。
结束语
总而言之,从项目学习模式的角度来看,其本质就是将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应用到实验课程之中,通过网络资源对课上与课下教学进行有机结合,以学生为主导开展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期间教师为学生提供科学的指导,以此来增强科学教学实践的科学性、有效性。因此,在小学阶段的科学课程教学中,教师则需要善于运用项目化学习模式来培育学生的思辨能力与合作能力,在突破传统模式限制的基础上来提升科学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陈筱筱.项目化学习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实践探索[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1,(06):15-16.
[2]李俊.基于项目式学习的小学科学教学研究[J].文理导航(下旬),2021,(04):2-3.
[3]戴玉梅.基于项目学习的小学科学教学实践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