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决定数学课堂成败的因素有很多,诸如情境的创设、学生求知欲的唤起、多媒体的恰当运用、课堂氛围的营造等等,这些都是课堂中可以转化为提升课堂效果的教学资源和途径,而教学实际中,还有一种无形的、重要的、不可或缺的教学资源,那就是学生的问题意识。
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首先教师要有正确的“问题观”,树立正确的问题意识。现实中,不少教师缺乏问题意识,不善提出有质量的问题或者不喜欢学生提出问题,尤其是预设之外的问题,害怕课堂被问题“带偏”。故而在课堂教学中,一些教师人书合一,按照课前备课预设的环节和模式完成教学活动。教师没有了正确的“问题观”,那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也就成了奢望。所以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教师必须不断提高并依托自己的教研能力,树立正确的“问题观”,做一个有独特的教育思想的人。
有了正确的“问题观”,教师就要營造课堂氛围,在教学中让问题自自然然产生、真真切切发生,让学生对问题的质疑、释疑过程成为有效教学的有力推手,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营造民主和谐、崇尚问题的氛围,让问题油然而生。
初中生思想活跃、求知欲旺盛,对数学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这就是问题意识的源头。然而,这源头之水能不能由涓涓细流奔腾至浩瀚江河,还需要有一个民主和谐、崇尚问题的课堂氛围。在现实课堂教学中,许多学生等、靠思想严重,习惯让教师把问题一个个提出,再一个个解决,最后跟着老师一起举一反三,强迫消化。还有的学生,因为提出过可笑的问题,受到过同学们的讥笑,更有甚者,因为问题在教师预设之外,解决和不解决让教师左右为难,对于这样的“冒失分子”,有的教师还郑重其事的“约谈”,久而久之,同学们在课堂上不敢越雷池半步,即使有问题也不敢提问,把问题自我产生、自我扼杀。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就是就是没有崇尚问题的氛围,没有把来自学生的问题作为教学资源。必须破除这种“权威”和“成效”,营造宽松、自由的教学氛围,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鼓动学生大胆提问,鼓励学生异想天开,正确对待学生的提问,营造崇尚问题之风,在教学中遵从“在攀登科学高峰的路上,一切都是可以的”,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自由地呼吸、自由的生长”,敢想、敢说、敢做,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只有这样,问题意识这源头之水,才能越过沟沟壑壑,奔向知识的海洋。
2、教师要做一名创设问题情境的高手,让学生情不自禁的产生问题。
(1)实验创设。通过演示实验或学生实验操作创设问题情境,具有真实、直观的特点,这种问题情境创设在数学教学中具有直观性强,易于让学生发问的特点。例如,探究“同时抛出两枚硬币”的探索中,可以通过对照实验让学生大胆提出问题:“只有一正一反、两正、两反三种可能性结果吗”?“抛出20次或者30次,两正、两反的结果相等吗”?在问题的驱使下,学生的实验就会非常认真,然后学生就会通过观察、记录和分析实验现象来寻求问题的答案。
(2)多媒体创设。数学的研究对象离不开丰富多彩的几何图形,轴对称、中心对称、平面镶嵌等问题,仅凭教师的语言引导是远远不够的,多媒体教学手段能通过丰富的图、文、声、动画等鲜活直观的情境,多渠道地对学生展示千姿百态的几何图形和变化,让学生的多个感官受到刺激,思维活跃,问题火花由此迸发,于是对称现象中的对应点、对应线段、对应角的认识和辨别,平面镶嵌中的“每一个顶点处,既不留缝隙也不能重叠”的认知,学生都会自自然然的发问,真真切切的解答。
(3)热点创设。当前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新事物、新问题层出不穷,如航天科技、转基因食品、环境保护、大数据、抗击流感等等,都是人们关心的焦点。将这些内容进行加工,会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如疾病传播与一元二次方程教学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找到流感传播为什么如此迅速,通过假设一个人一次传播给10个人,两轮传播便可感染121人数学计算,一方面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另一方面让他们大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质疑和释疑中培养学生放眼世界、敬畏自然、关心社会的责任感。
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过程,要久久为功,长期引导,才能使学生逐步提高提问的质量,让学生的问题意识成为课堂资源的价值越来越大。这还需要教师适时总结激励,将问题纳入学生评价。教学初期要对学生的提问表现出极大热情和关注,不能置之不理或做简单的评判,更不能“封杀”。倡导问比不问强,向提出有价值问题的学生学习的号召,要表扬、肯定敢于提问的学生。半学期之后,建立提出问题记录册,在学生的评价中,依据记录每个学生提问问题的次数及获得的简要评价,计入学生成长记录,与学生学期的评定挂钩。长此以往,所培养的学生问题意识就会成为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教学资源,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陕西省商洛市镇安县初级中学
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首先教师要有正确的“问题观”,树立正确的问题意识。现实中,不少教师缺乏问题意识,不善提出有质量的问题或者不喜欢学生提出问题,尤其是预设之外的问题,害怕课堂被问题“带偏”。故而在课堂教学中,一些教师人书合一,按照课前备课预设的环节和模式完成教学活动。教师没有了正确的“问题观”,那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也就成了奢望。所以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教师必须不断提高并依托自己的教研能力,树立正确的“问题观”,做一个有独特的教育思想的人。
有了正确的“问题观”,教师就要營造课堂氛围,在教学中让问题自自然然产生、真真切切发生,让学生对问题的质疑、释疑过程成为有效教学的有力推手,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营造民主和谐、崇尚问题的氛围,让问题油然而生。
初中生思想活跃、求知欲旺盛,对数学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这就是问题意识的源头。然而,这源头之水能不能由涓涓细流奔腾至浩瀚江河,还需要有一个民主和谐、崇尚问题的课堂氛围。在现实课堂教学中,许多学生等、靠思想严重,习惯让教师把问题一个个提出,再一个个解决,最后跟着老师一起举一反三,强迫消化。还有的学生,因为提出过可笑的问题,受到过同学们的讥笑,更有甚者,因为问题在教师预设之外,解决和不解决让教师左右为难,对于这样的“冒失分子”,有的教师还郑重其事的“约谈”,久而久之,同学们在课堂上不敢越雷池半步,即使有问题也不敢提问,把问题自我产生、自我扼杀。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就是就是没有崇尚问题的氛围,没有把来自学生的问题作为教学资源。必须破除这种“权威”和“成效”,营造宽松、自由的教学氛围,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鼓动学生大胆提问,鼓励学生异想天开,正确对待学生的提问,营造崇尚问题之风,在教学中遵从“在攀登科学高峰的路上,一切都是可以的”,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自由地呼吸、自由的生长”,敢想、敢说、敢做,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只有这样,问题意识这源头之水,才能越过沟沟壑壑,奔向知识的海洋。
2、教师要做一名创设问题情境的高手,让学生情不自禁的产生问题。
(1)实验创设。通过演示实验或学生实验操作创设问题情境,具有真实、直观的特点,这种问题情境创设在数学教学中具有直观性强,易于让学生发问的特点。例如,探究“同时抛出两枚硬币”的探索中,可以通过对照实验让学生大胆提出问题:“只有一正一反、两正、两反三种可能性结果吗”?“抛出20次或者30次,两正、两反的结果相等吗”?在问题的驱使下,学生的实验就会非常认真,然后学生就会通过观察、记录和分析实验现象来寻求问题的答案。
(2)多媒体创设。数学的研究对象离不开丰富多彩的几何图形,轴对称、中心对称、平面镶嵌等问题,仅凭教师的语言引导是远远不够的,多媒体教学手段能通过丰富的图、文、声、动画等鲜活直观的情境,多渠道地对学生展示千姿百态的几何图形和变化,让学生的多个感官受到刺激,思维活跃,问题火花由此迸发,于是对称现象中的对应点、对应线段、对应角的认识和辨别,平面镶嵌中的“每一个顶点处,既不留缝隙也不能重叠”的认知,学生都会自自然然的发问,真真切切的解答。
(3)热点创设。当前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新事物、新问题层出不穷,如航天科技、转基因食品、环境保护、大数据、抗击流感等等,都是人们关心的焦点。将这些内容进行加工,会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如疾病传播与一元二次方程教学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找到流感传播为什么如此迅速,通过假设一个人一次传播给10个人,两轮传播便可感染121人数学计算,一方面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另一方面让他们大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质疑和释疑中培养学生放眼世界、敬畏自然、关心社会的责任感。
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过程,要久久为功,长期引导,才能使学生逐步提高提问的质量,让学生的问题意识成为课堂资源的价值越来越大。这还需要教师适时总结激励,将问题纳入学生评价。教学初期要对学生的提问表现出极大热情和关注,不能置之不理或做简单的评判,更不能“封杀”。倡导问比不问强,向提出有价值问题的学生学习的号召,要表扬、肯定敢于提问的学生。半学期之后,建立提出问题记录册,在学生的评价中,依据记录每个学生提问问题的次数及获得的简要评价,计入学生成长记录,与学生学期的评定挂钩。长此以往,所培养的学生问题意识就会成为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教学资源,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陕西省商洛市镇安县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