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常用的逻辑思维方法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fafaale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阐述了小学数学教学中常见的逻辑思维方法,为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增强了有效性,同时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小学数学 逻辑思维 分析综合 比较分类
  “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任务和教育目标。而指导学生学习和掌握常用的逻辑思维方法,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使学生乐于思考并善于思考的关键。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启发学生掌握如下一些常用的逻辑思维方法。
  一、分析与综合的方法。所谓分析的方法,就是把研究的对象分解成它的各个组成部分,然后分别研究每一个组成部分,从而获得对研究对象的本质认识的思维方法。综合的方法是把认识对象的各个部分联系起来加以研究,从整体上认识它的本质。例如学生认识5,教师要求学生把5个苹果放在两个盘子里,从而得到四种分法:1和4;2和3;3和2;4和1。由此学生认识到5可以分成1和4,也可以分成2和3,这就是分析法。反过来,教师又引导学生在分析的基础上认识1和4可以组成5、2和3也可以组成5,这就是综合法。在此基础上, 教师还可以再一次运用分析、综合方法,指导学生认识5还可以分成5个1,从而知道5里面有5个1;反过来,5个1能组成5。分析、综合法广泛应用于整数的认识、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复合应用题、组合图形的计算等教学中。
  二、比较与分类的方法。比较是用以确定研究对象和现象的共同点和不同点的方法。有比较才有鉴别,它是人们思维的基础。分类是整理加工科学事实的基本方法,比较与分类贯穿于整个小学数学教学的全过程之中。比如学生开始学习数学,他就会比较长短、比较大小,进而学会比较多少。然后就会把同样大小的放在一起,相同形状的归为一类,或者把相同属性的数字归并在一起(整数、小数、分数)。前者反映的是比较方法,后者例举的是分类方法,分类常常是通过比较得到的。比较和分类方法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经常用到的最基本的思维方法。
  三、抽象与概括的方法。抽象就是从许多客观事物中舍弃个别的、非本质的属性,抽出共同的、本质的属性的思维方法;概括就是把同类事物的共同本质属性综合起来成为一个整体。例如,10以内加法题一共有45道,学生初学时都是靠记住数的组成进行计算的。但是如果教师帮助学生逐步抽象概括出如下的规律,学生的计算就灵活多了:①一个数加上1,其结果就是这个数的后继数;②应用加法的交换性质;③一个数加上2,共13道题,可运用规律①推得;④5+5=10。掌握了这些规律,学生就可以减轻记忆负担,其认识水平也可以大大提高。又如,在计算得数是11的加法时,学生通过摆小棒计算出2+9、3+8、7+4、6+5等几道题之后,从中抽象出“凑十法”:看大数,拆小数,先凑十,再加几。这样,在学习后面的所有20以内进位加法时就可以直接运用“凑十法”进行计算了。事实表明,学生一旦掌握了抽象与概括的学习方法,机械记忆就将被意义理解所代替,认知能力和思维能力就会产生新的飞跃。
  四、归纳与演绎的方法。这是经常运用的两种推理方法。归纳推理是由个别的或特殊的知识类推到一般的规律性知识。小学数学中的运算定律、性质及法则,很多是用归纳推理概括出来的。如加法的交换律是通过枚举整数中的几个“两个加数交换位置相加和不变”的例子推导概括出来的。这样的推理在小学一年级就可以经常开展训练。如让学生演算下面各题后发现一种规律:7-7=□,6-6=□,5-5=□……9-8=□,8-7=□ ……2-1=□。经常进行这样的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有序、有理、有据的思维。
  演绎推理是由一般推到特殊的思维方法。例如,由“0不能做除数”为大前提,根据分数、比与除法的关系,推理出分母和比的后项不能为0。事实上,人们认识事物一般都要经历两个过程:一个是由特殊到一般,一个是由一般到特殊。因此,归纳与演绎法是人们认识事物的重要方法。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归纳推理的判断是一些个别的、特殊的判断,因而它的结论与前提之间的联系并不具有逻辑的必然性。例如,虽然有0÷2=0、0÷3=0、0÷100=0……但并不能因此推出“0除以任何數都等于0”。所以,人们在得到一般规律性知识以后,还要用某个规律性知识推到某个个别的特殊的知识。一般说来,如果一般规律性知识是真的,那么,所推得的个别或特殊的知识也是真的。
  综上所述,我们看到运用分析、综合、比较、分类的方法研究事物,有助于人们认识事物的本质和事物发展的规律。然而,人们要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必须经历一个抽象概括的过程,而抽象概括的过程既要运用分析、综合、比较、归纳,也要运用概念、判断和推理进行。在实际的学习和工作中,这些方法通常是在结合使用、交替使用和综合运用中发挥作用。因此,上述逻辑思维的方法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经常用到的一般方法,也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必须让学生学习和掌握的基本方法。我们要根据各年级的教学内容,认真研究哪些逻辑思维方法对学习某个内容所起的作用,这样才能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刘长虎 论小学数学教学逻辑.教学与管理,山西教育出版社,2012,9。
  2.王福贵 逻辑思维教学初探.新课程学习,山西新闻出版集团,2012,3。
其他文献
课堂讨论是在商讨和辩论中互相启发,从而研究和探求真理的教学模式。它强调在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关系中,改变教师“一言堂”的传统方式,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为学生主动地学习,并去研究和探求真理;在学生与教学内容的关系中,改变学生机械地接受知识的观念,让学生多问“为什么”。  一、在命题技巧上的主要做法  1.注意命题的综合性。  如:“19世纪后半期和20世纪初,西方国家的资产阶级已经走向反动,而东方国家的资
期刊
有家长告诉我,要带孩子旅游,孩子不去。一再动员,孩子方说:“去可以,但别让我回来写作文。”多么可悲!“行万里路”本和“读万卷书”一样,都是丰富阅历、增长见识、生成智慧的学习活动,却因为有“被作业”的“危险”而却步。  我联想起平日家长来电核查孩子作业的情景,查实之后,他们大多情不自禁:“啊!就这么点作业啊!老師,你能不能多布置些,省得他总玩?”明显流露出对孩子的不信任,流露出对玩耍的强烈不满。可以
期刊
摘 要:在实际初中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着课堂教学质量与效果不佳的现象,这极大地限制了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与发展。大家都知道,语文是其他学科的语言基础,教好语文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终身发展。如何进行教学设计是语文教师值得思考的。作者一直从事语文教学工作,本文总结了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为大力推广新课改的新经验、好做法,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初中语文教学质量,浅析了自己的看法,希望能为建设初中
期刊
数学问题的解决,“问”是思的起点,并贯穿于数学教学过程的始终。但是,在现实的数学教学过程中,“问”却常常成为教师的专利,学生似乎只需回答问题而无需提出问题,学生也常常是在不会做题时才提问题。因此,在数学课堂中,教师应促使学生独立思考、质疑问难,在学生探究数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问”的能力。  一、转变观念,重视学生的“问”  历代教育家都非常重视“问”在教学中的作用。孔子主张“每事问”、“不耻下问”
期刊
著名教育学家夸美纽斯说:“教师的嘴,就是一个源泉,从那里可以发出知识的溪流。”我们也常说:“教师上课全凭一张嘴。”这些话,隐含了课堂语言的重要性。课堂教学语言如同电影语言、话剧语言、相声语言一样,属于专业语言。高水平的语文课堂教学语言艺术,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启迪学生的智慧,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而且还能引起学生的美感,使他们得到一种美的享受和情的陶冶。大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过:“同样的教学方法,
期刊
作文“起句当如爆竹,骤响易彻;结句当如撞钟,清音有余”。这话强调文章开头和结尾都要精彩。不但作文,课堂教学也应如此。一堂精彩的语文课,犹如一篇优美的散文、一部优秀的戏剧、一场好看的电影,如果结尾设计得好,会给人留下美好的回忆,可产生“余音绕梁”、课断思不断、语停思不停的艺术效果。课堂结尾虽仅占几分钟,却可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下面,笔者就语文课结尾艺术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精练归纳,画龙点睛  课
期刊
“人为什么有两只眼睛、两个耳朵、一张嘴巴呢?标准答案是多看、多听、少说废话。”故事很短,却寥寥数语地说明了“倾听”的重要性。一个人善不善于倾听,不仅体现着他的道德修养水准,还关系到他能否与其他人建立起一种正常和谐的人际关系。课堂上的倾听尤为重要,它包括教师倾听学生的发言、学生倾听教师的发言、学生倾听学生的发言。  一、创设情境,乐于倾听  在教会学生“听”之前,要先创设一个良好的听课环境要知道,学
期刊
现代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就普遍性而言,成就大的人和成就小的人之间,最大的差异不在于智力因素,而在于非智力因素。中国古代也有句话叫“非不能也,是不为也”,其中的“能”属智力因素,“为”属非智力因素,意思是:不是不会做,而是不肯做。这句古代名言形象而深刻地说明了非智力因素对人们行为处事所起的重要作用。为此,下面就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略谈己见。  一、培养学生高尚的学习动机  动机
期刊
摘 要: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因此,如何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是摆在广大语文教师面前的一道难题。本文拟通过提高自身的素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组织活动、运用多媒体技术等方式提高语文兴趣教学,优化学习过程,提高学习效率。  关键词:初中语文 兴趣 教学  一、引言  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学习往往是辛苦的,那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显得尤为重要。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学习效率、提高教学
期刊
初中历史“学案导学”教学法是指以学案为载体,教师的指导为主导,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方法。初中历史“学案导学”教学法的基本模式为“温故知新,导入新课——目标共识,自主学习——成果展示,合作探究——拓展延伸,达标训练——归纳小结、反思提升”的五步教学法,操作流程如下: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如在讲《伐无道,诛暴秦》时,我设计了这样的导入:“学习了《秦王扫六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