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家欢

来源 :小小说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fan123456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他一边处理网上的邮件,一边急急忙忙拨通了电话,大声说,妈妈,中午请您在您楼下的火锅店吃饭。我们全家聚一聚。
  哪个火锅店呀?母亲问。就是您楼下那家“合家欢”呀。妈妈,您感冒了吗?怎么声音有些嘶哑?没感冒呀。他听出母亲声音的异样,忙着问。他工作忙,有时几个月才能去看看母亲。难得有三天假期,他要带着全家和母亲聚一聚。
  他刚放下电话,母亲就来电话了,说,儿子,你昨天说我们全家聚一聚,在哪里聚呀?
  妈,我刚才不是已经告诉您地点了吗?才多大会儿,您就忘记了?
  什么?你没给我打电话呀?我一直在等你的电话呢。母亲肯定地说。他忙着翻看手机,果然,刚才是拨错号码了。不知道哪个老太太误接了电话。
  中午,一家人正在热热闹闹地吃着火锅,不一会儿,一个满头白发的老太太颤巍巍地走进来,四处张望。老太太瞪着浑浊的眼睛看了看他,说,我儿子让我来吃火锅。
  他明白了,这一定是接他电话的那位老人家。他索性将错就错,笑了笑说,哦,是这样的,我是您儿子的同事,他呀,在加班,还忙着呢,他让我请您来吃火锅。来,您请坐!
  老太太没有推辞,任由他牵着,坐到了座位上。母亲非常热情,赶紧坐到了老太太跟前,一口一个老嫂子称呼著,不停地给老太太夹菜。
  老太太不多言不多语,只埋头吃着,甚至显出狼吞虎咽的样子。
  吃完饭,老太太也不道谢,也不让我搀扶,颤巍巍地走了。看着老人家拐到前面的楼道里,才知道,老人家也住在这个小区,只是和母亲不在同一个单元。
  感觉老太太脑子有些毛病,问了火锅店的老板,才知道,老太太的儿子五年前出车祸去世了。早上出门好好的,晚上就没回家。为了安慰她,老伴儿一直骗她,说儿子到国外去了,过几年就回来。后来,她觉出了事情的蹊跷,脑子渐渐不正常了,经常出门找儿子,经常迷路。这不,去年,老伴儿去世了,留下她孤身一人,让她去福利院,她不去,说要在家里等儿子回来。可怜啊!
  他惊得张大了嘴巴,僵在原地好半晌。
  没想到,老太太又颤巍巍地走了回来,定定地看着他,说,儿子,走,回家吧!
  他愣怔片刻,便拉住了老太太的手,轻声说,妈,咱们回家!
  从此,他多了一个母亲。
  选自《天池》
其他文献
周末,我们四个师范毕业的同学居然在路上不期而遇。师范毕业后,我们这班同学就像狂风中吹散的蒲公英,遍布五湖四海,虽然留在小城的同学居多,但平日工作繁忙,不是红白喜事。极少能聚在一起。  相请不如偶遇,我们四个一起进了吴刚酒楼,打算好好“搓”一顿。酒楼包间内,李明掐指一算,说自从上次老班长女儿出嫁后,我们这帮同学快一年没聚了,于是到微信同学群里发了一个消息,让有空能来的兄弟姐妹们都来热闹热闹。  很快
期刊
不就是没喊“报告”吗!至于急赤白脸的吗?领导就会耍官僚。王宽斜靠在沙发上,用恶毒的目光瞪着大黄狗,仿佛大黄狗就是吼他的领导。  大黄狗原本是撒着欢儿跑到主人身边蹭裤角的,每每这个时候,主人都会蹲下身子,爱抚一下它的头,有时甚至抱在怀里,亲昵一下。今儿个怎么不见动静呢?大黄狗抬起头,想和主人交流一下答案,结果,看见主人那样的目光,它吓得撒腿跑到门边。  算你识相。王宽看到大黄狗如此乖巧,要是往常,一
期刊
我在村小上四年级那会儿,大哥考上了县城的高中,二姐考上了镇里的初中。  本就拮据的家庭,因供学三人变得更加艰难。大哥对父亲说不想上高中了,二姐也找到父亲说想随表姐去广东打工,只有我一直嚷嚷要上学。  父亲将我们三人召集起来,用恨铁不成钢的眼神瞅了瞅哥哥和姐姐,又摸了摸我的脑袋,斩钉截铁地说,哪怕砸锅卖铁,我也不让你们辍学。  但家里哪有那么多钱供我们上学?父亲走东家串西家借来的钱,悉数给了姐姐和哥
期刊
唐半城,徐州人,在泗州做绢丝生意。  经营多年,唐半城存了不少银两。生活中,他节衣缩食。可是爱节约的唐半城却喜欢把钱花在妓女身上。更有意思的是唐半城到春香楼只搂一个叫柳秋白的妓女。  柳秋白出生在扬州。父母双亡后,流落到泗州城,卖身春香楼。  当年十八岁的柳秋白长得细皮嫩肉,水灵得一掐就能冒出汁水来。  这些年,唐半城没少在柳秋白身上花钱,可花再多的钱,唐半城都乐意。随着生意做大,再搂着柳秋白缠绵
期刊
游船迫近大河中的沙洲时,突然船身一震,停了。随后又吭吭哧哧地颤动,船尾打着旋,船身慢慢掉转起来。料是航线到了尽头,该返航了。    江小慧的心里一沉。方才远远望见这片沙洲时,她就有种不祥的预感──这是游船的终点。不幸被料中。她绝望地望着咫尺宽的水陆之闻,有种跳下船涉水而过的冲动。  船身刚刚掉过约30度角,突然又一颤,兀自停住了。江小慧心中升腾起希望。转眼看时,一个人影正从操纵着的船老大身边离开。
期刊
正月初八一大早,屋顶上的炊烟还在飘飘摇摇,大舅就赶着一辆骡子车,得得得地进了我家的院门。骡是大青骡,车是花轱辘车。只是车斗子上加了个竹子编的棚子,外面用棉被裹了,像个小窝。原来是,姥姥门前唱大戏,大舅是特意来接我们去看戏的。  那年月,乡村没啥娱乐,看戏成了最大的奢望。有句话不是这么说的吗:宁舍一斗米,不舍一场戏。  娘一手托着炕沿,一手抚着高高隆起的肚子,对跨进门来的大舅说:“哥,你咋来了?是不
期刊
一  清风起,霭色暮开。道观的老师父打开观门,清扫着门前的落葉。  她来此已有四十余年,如今已容貌衰矣。她取下道帽,坐在曲径拐角的石凳上,仔细端详过帽子上的汗渍之后,轻拂上面的灰尘。忽然听见一声珠翠落地,她蓦然回头,地面却是空空如也。风尘如故,她早不似从前,但在那空白的青石板上,她分明看见了那支玉簪。  她弓起的腰猛地一震,转而恢复平静,大声喘息之后,老泪纵横。“四十年了,夜夜思君不见。”  傍晚
期刊
小区的门卫老李爱养花。  人们出入小区路过值班室时,总会被他的花吸引,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或者停车看一看,脸上会渐渐浮上笑来。抱小孩的年轻母亲、姥姥或奶奶,走到门口,总会指着里面的花,笑着对孩子说,看看爷爷养的花多好看呀!  这些年,小区里的门卫走马灯似的换了一拨儿又一拨儿。有和小区业主吵架被炒鱿鱼的,有嫌夜间值班辛苦离开的,还有和其他门卫老头儿处不上来离开的。  只有老李,一直都在,就像小区里的一
期刊
第一场雪后,海半仙从酒坊出来对翠屏说,酒花开得刚好,再过一礼拜可以蒸酒了,今年得再请个伙计。翠屏说,昨天来了个后生,手脚挺麻利的,你看看再说。  第二天,在酒坊忙乎的海半仙听到身后响起积雪踩踏的声响,嘎吱嘎吱,海半仙转过身,一个夹着蓝印花包裹的后生朝他过来。  李初七站在海半仙面前,头发短短,眉清目秀。海半仙问了他几个蒸酒的事儿,他都答得上。海半仙点点头说留下。李初七特别勤快,天天在酒坊扫地擦锅听
期刊
她陪他走过创业最难熬的时期,他成功后竟然移情别恋。  她什么都没说,只是在他和她分手的那个晚上指了指街灯。  后来,他投资失败公司破产。在一个醉酒的夜晚,他不经意间抬头,突然大哭。  他看到了路旁的街灯,也终于明白了她的感受:街灯,倾尽全力陪你共度黑暗,却在光明来临的時候被迫退出你的世界。
期刊